- 年份
- 2024(3417)
- 2023(5138)
- 2022(4167)
- 2021(4186)
- 2020(3171)
- 2019(7648)
- 2018(7785)
- 2017(14360)
- 2016(8156)
- 2015(9704)
- 2014(9798)
- 2013(9038)
- 2012(8007)
- 2011(7195)
- 2010(7756)
- 2009(6763)
- 2008(6434)
- 2007(5831)
- 2006(5031)
- 2005(4555)
- 学科
- 济(28306)
- 经济(28276)
- 管理(19413)
- 业(16609)
- 方法(16286)
- 数学(15066)
- 数学方法(14445)
- 企(14307)
- 企业(14307)
- 教学(11957)
- 理论(9710)
- 学法(7546)
- 教学法(7546)
- 中国(7384)
- 农(7108)
- 学(6412)
- 教育(5858)
- 业经(5795)
- 学理(5656)
- 学理论(5656)
- 和(5087)
- 财(4859)
- 制(4698)
- 农业(4460)
- 地方(4366)
- 贸(4328)
- 贸易(4322)
- 技术(4258)
- 易(4201)
- 环境(4093)
- 机构
- 学院(110021)
- 大学(107605)
- 管理(38995)
- 济(35670)
- 经济(34615)
- 研究(33985)
- 理学(33520)
- 理学院(33142)
- 管理学(31939)
- 管理学院(31763)
- 中国(24563)
- 京(23160)
- 科学(22933)
- 江(17785)
- 所(17638)
- 范(17626)
- 师范(17382)
- 技术(17378)
- 农(17307)
- 业大(16323)
- 财(16209)
- 研究所(16173)
- 中心(15889)
- 北京(14863)
- 州(14564)
- 职业(14417)
- 师范大学(13723)
- 农业(13638)
- 教育(13269)
- 财经(12672)
- 基金
- 项目(73341)
- 科学(55676)
- 研究(54819)
- 基金(48524)
- 家(42711)
- 国家(42359)
- 科学基金(35887)
- 省(31538)
- 教育(30065)
- 社会(30004)
- 社会科(28377)
- 社会科学(28370)
- 划(26108)
- 基金项目(24509)
- 编号(24492)
- 自然(24137)
- 自然科(23601)
- 自然科学(23596)
- 自然科学基金(23129)
- 资助(21768)
- 成果(20047)
- 课题(18737)
- 重点(17224)
- 年(15804)
- 部(15502)
- 创(15357)
- 发(15054)
- 大学(14582)
- 项目编号(14567)
- 创新(14252)
共检索到164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小林 陈宏 耿社民 雷初朝 秦国庆
根据动物遗传育种系列课程的结构、教学特点、本学科学生的层次性、学科发展和对教师多能性的要求 ,对该系列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 ,构建了一套双螺旋循环教学模式 ,即教师与课程的螺旋循环链和学生层次与学习过程的螺旋循环链。这两条“教”、“学”互动的螺旋循环链有机结合 ,每完成一次循环教学过程 ,双螺旋上升一个螺距 ,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历提高一个层次。
关键词:
动物遗传育种 系列课程 教学模式 改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莹莹 张利华 魏波 喻飞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前存在师资队伍结构有待优化、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华东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以高素质复合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为宗旨,在"3+1""2+1+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模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开展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校内外"双螺旋"耦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双螺旋"递进、专业创业结合紧密的创新创业工作机制。
关键词:
创新双螺旋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亚东 朱林
从创新的内涵与相关背景出发,总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含义;以DNA双螺旋结构为基础仿生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阐述其碱基含义;站在双螺旋的视角对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关系进行研究,建立起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双螺旋模型,并对相关过程做详细模拟;最后基于技术与知识的双螺旋模型结构对创新模式的形成基础、性质和特点进行说明,旨在能够更深入地揭示创新的运行规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伟伟 梁大鹏 于渤
在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技术能力与技术管理的关系模式和作用方式,并应用对8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是相互耦合的关系,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是以双螺旋形式相互耦合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技术管理与技术能力的双螺旋耦合模式。
关键词:
技术管理 技术能力 耦合 双螺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凯锋 郭锦升 范磊 张涛 戚明杰 毛肖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教育与塑造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而课程思政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最有效渠道之一。利用双螺旋递进上升式教学模式开展《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该模式将思政理论与专业理论相统一,通过联接的双轮驱动作用促进二者的螺旋上升,共同以“增值”的方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合适的承载方式及专业知识点进行融合,使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讲解由浅入深,价值引领循序渐进,以期为电气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标
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之下,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时代赋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历史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助推经济增长为根本旨归,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逻辑主线,凝聚政府、企业和学校三者合力,构建政策链、教育链和产业链彼此渗透、融汇贯通的“外螺旋”链条;并基于“素养为本—课程为纲—教学为体”的人才培养内容,构建了人才培养的“内螺旋”链条,最终形成职业院校“内外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专业资源库建设三方面着手,确保职业院校“内外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传广 邹晓红
产教融合是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切入点,依据“双螺旋”理论,坚持产业逻辑、教学逻辑、政策逻辑、实践逻辑,构建了职业院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其实践路径为:校企共同开展岗位需求调研、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同开展招生选拔、共建师资团队、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加强实习管理、共同开展质量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志强
创业型人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创业教育模式不健全等问题,运用生物工程领域的"双螺旋"结构模式,通过重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等途径构建了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双螺旋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震宇 郝海滨
文章针对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校企对接难、实践资源有限等问题,将"实践先行、螺旋教学"思想引入管理人才培养,通过建立能力、知识、实践与课程层次模型完善培养方案,借助螺旋式实践体系整合校内、校外实训实习资源,围绕实践构建课程组并打造应用型师资队伍。依此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方 仲爱萍
基于企业需求和专业发展特点,实施"学校专业理论基础学习—企业见习—学校专业技能学习—企业综合实训—学校专业技能学习实训、考证—企业顶岗实习"螺旋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螺旋推进流程中开展项目驱动模式、教学工厂模式和企业轮训模式三种工学交替合作形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包俊 廖艳
以TFV理论为指导,借鉴DNA双螺旋结构的特征,提出通过组织结构扁平化、领导力培养、员工培养形成精益建造管理理念支撑关键链,通过企业标准化管理、5S管理、供应链管理形成精益建造管理关键技术应用关键链,以此构建基于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筑企业精益建造管理模式。
关键词:
建筑企业 精益建造 双螺旋 关键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尹国俊 都红雯 朱玉红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素质、创新创业理论、创新创业技能的教学是一个渐进式的知识系统,构成知识链;科技创新活动、创客社团活动、创新创业模拟实训、创新创业实战体验则是阶梯式的实践环节,形成实践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浙江大学在师生交流与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搭建项目引领、资源汇聚、课程学习、创业育成四大平台,链接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链和实践链,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良性互动的微生态循环系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宏起 杨仲基 安宁
本文在界定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基础上,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吸纳"创新2.0"理论思想,设计了科技创新驱动与市场需求拉动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螺旋培育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内涵、特征以及演化路径和应用思路,并应用该模式为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提出相关策略,有助于为区域新兴产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国方 仲爱萍
本文介绍了宁波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实施工学交替螺旋推进式培养的方案,即:三年内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训分段实施,教学内容在校企交叉融合、螺旋式递升,并阐述了校企深层联结、设计培养框架、校企文化融通、校企课程衔接四个行动步骤。
关键词:
中职 工学结合 螺旋式推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瑶 王铭
知识生产模式Ⅱ及"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动力机制模型是国际流行的国家创新战略和模式。由于合作模式单一,内部利益失衡,角色转换趋同,耦合能力缺乏,三螺旋产生了自然、社会问题,影响知识生产的正向效应发挥。为此,四螺旋与知识生产模式Ⅲ应运而生,四螺旋在三螺旋基础上加入了"公民社会",将"大学"扩展为"学术界",形成私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新平衡。研究认为,知识生产动力机制演变原因包括知识经济化向知识社会公益化转移,知识的弥散由国际化向全球化改变,利益相关群体从多极化向扁平化发展,以及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与发挥创新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动力机制 三螺旋 四螺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