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85)
- 2023(5063)
- 2022(4221)
- 2021(4137)
- 2020(3500)
- 2019(7822)
- 2018(7842)
- 2017(13900)
- 2016(8585)
- 2015(9886)
- 2014(9886)
- 2013(9580)
- 2012(8997)
- 2011(8363)
- 2010(8881)
- 2009(8137)
- 2008(7970)
- 2007(7515)
- 2006(7053)
- 2005(6476)
- 学科
- 农(43853)
- 济(29719)
- 经济(29680)
- 农业(29132)
- 业(27454)
- 管理(13431)
- 业经(12005)
- 中国(10426)
- 农业经济(9751)
- 村(8932)
- 农村(8925)
- 制(8556)
- 地方(8019)
- 发(7977)
- 教育(7853)
- 教学(7477)
- 学(7359)
- 理论(7280)
- 企(7176)
- 企业(7176)
- 土地(7056)
- 发展(6924)
- 展(6899)
- 劳(6861)
- 劳动(6860)
- 方法(6499)
- 策(6488)
- 体(6410)
- 收入(6312)
- 农业劳动(6296)
- 机构
- 学院(116422)
- 大学(108670)
- 农(44558)
- 济(44162)
- 经济(43031)
- 研究(42155)
- 管理(40414)
- 理学(33729)
- 理学院(33385)
- 中国(33346)
- 农业(33229)
- 管理学(32732)
- 管理学院(32530)
- 业大(26747)
- 科学(26676)
- 京(24289)
- 所(22204)
- 江(22132)
- 中心(21065)
- 农业大学(20016)
- 研究所(19911)
- 省(18658)
- 财(18293)
- 范(18056)
- 师范(17930)
- 州(16731)
- 业(16045)
- 技术(15731)
- 北京(15505)
- 经济管理(14962)
- 基金
- 项目(72839)
- 研究(59881)
- 科学(55306)
- 基金(46858)
- 家(41028)
- 国家(40465)
- 社会(33705)
- 省(33059)
- 科学基金(32972)
- 社会科(31180)
- 社会科学(31171)
- 编号(29043)
- 教育(29034)
- 农(26253)
- 划(25679)
- 基金项目(24934)
- 成果(23585)
- 课题(20519)
- 自然(19499)
- 自然科(18944)
- 自然科学(18941)
- 资助(18695)
- 自然科学基金(18578)
- 发(17629)
- 年(17300)
- 重点(16857)
- 性(15906)
- 部(15829)
- 创(15032)
- 规划(14644)
共检索到197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心壮 张玉 芒来 齐景伟 格日乐其木格
卓越人才培养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更需要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动物科学专业作为农业科学的重要学科,其人才培养方式与其他学科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共同点,还有其独特的鲜明特点。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就是培养理想信念执著、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实践技能强、富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以及从事动物科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拔尖创新型专业人才。因此,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应该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培养能文能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增加科研动手能力的专业训练,培养高端创新型专业人才;加强学术理性教育,培养杰出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加强交叉学科融合教学,培养跨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加强专业外语教学,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专业人才。以期为高等农林院校制定适宜的动物科学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占柱 尚微微 姚丹 李亚非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出现了各种改革,就跨大类培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优缺点,提出跨大类卓越人才培养的对策,构建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与农林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建立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实行授课教师准入制度;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孟国忠 朱南峰 王正 徐朝阳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结合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的改革实践,从校外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实践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 实践教学 校外实践基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娆 李华 唐衡
为了贯彻落实"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关于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任务,并结合北京农学院"3+1"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培养目标的调整、培养方案的提升以及课程结构和体系的优化、双导师制的推行、远程教育平台的搭建、"涉农企业深度培养"模式的构建、"六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的建立、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固、考评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对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特色专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利明
法学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自2011年底,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启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来,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如何更好地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探讨。一、两类卓越法律人才的共同培养目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益权 唐丽雪 易招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和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化,我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共同体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依法治企、依法发展的理念逐步获得企业认同,由此导致企业法务人才需求旺盛。然而,企业对法科学生的企业法务从业素养的评价并不高,法科学生在企业法务岗位就业的比例较低。高校应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中,从企业法务人才所需的素养出发,创新实践卓越企业法务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企业法务人才 素养 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俭 詹一览 黄巧香
提高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激发卓越农林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构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卓越农林计划师资队伍培养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是顺应时代发展为中国特色农林经济培养高层次涉农林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实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守超 吕福堂 赵燕 张秀省
针对当前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以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为目标,从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而增强了学生利用园林辅助设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蕾 黄大乾 黄文勇 曹广祥 房三虎
基于广东区域农林业发展需求及人才培养现状,研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及其质量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其动力基础来源于产学研各方的内在发展需求,以及科技、产业和市场等环境压力。主体的协同和信息的反馈,推动人才培养的互动协同。多元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检验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合理性与有效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 协同机制 质量评价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文堂 高建伟
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认同、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等农业院校来讲,承担着为国家和区域培养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的时代重任,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卓越农林人才培养。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业院校 人才培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何玮
<正>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们外出旅游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因此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工作也越受重视。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目前诸多高等院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优化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将全域旅游理念落到实处,以满足新时代下经济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由高云峰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创新研究》一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文俊 王金叶
分析了国内外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总结了风景园林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机遇。提出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宏观背景下,地方高校应从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构建,培养"注重实践、服务本土"的风景园林卓越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人才培养 风景园林 卓越工程师 地方高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志良 高志强 邹锐标 张燕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力量,协同平台资源、协同创新团队和企业精英骨干、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探索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从建立基于人—职匹配的学生选拔制、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程双导师制、改革教学方法和建立以"积极学习、追求卓越"为内在动力的学业评价制度共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运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十芙 高志强
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必须依托连续培养机制才能得以实施,从学习进阶理论和教育生态链理论探讨了连续培养机制的理论支撑,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实践,详细介绍了卓越农林人才连续培养的运行模式和实施办法。
关键词:
卓越农林人才 连续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玲 邹彩虹 田辉 陈静 王永田
卓越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是发展现代智能农业的基础。电工学课程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农业工程学科非电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在卓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探索与创新,更加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训练,以及创新思维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扩展其研究思路,同时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采用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和应用虚拟仿真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扩展学习内容,从基础课程的学习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两方面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