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
2023(1209)
2022(985)
2021(887)
2020(760)
2019(1643)
2018(1603)
2017(3049)
2016(1666)
2015(1974)
2014(1902)
2013(1969)
2012(1886)
2011(1675)
2010(1538)
2009(1378)
2008(1281)
2007(1171)
2006(976)
2005(868)
作者
(5154)
(4284)
(4276)
(4047)
(2640)
(1959)
(1921)
(1691)
(1601)
(1497)
(1411)
(1385)
(1365)
(1359)
(1289)
(1283)
(1254)
(1244)
(1224)
(1219)
(1069)
(1052)
(1019)
(1016)
(980)
(948)
(913)
(912)
(887)
(861)
学科
(6096)
经济(6064)
管理(4450)
(3939)
(3639)
方法(3285)
数学(3097)
数学方法(3072)
人民(2881)
农业(2616)
收入(2561)
(1903)
结构(1857)
消费(1823)
水平(1749)
消费水平(1747)
(1713)
中国(1377)
(1297)
企业(1297)
国民(1246)
(1198)
贸易(1198)
国民收入(1188)
(1177)
财富(1177)
业经(1169)
(1164)
生产(1146)
分配(1123)
机构
学院(25013)
大学(24445)
(11906)
经济(11708)
管理(10063)
研究(9367)
理学(8826)
理学院(8746)
管理学(8575)
管理学院(8543)
(7447)
中国(7410)
农业(6037)
科学(5773)
(5289)
业大(5071)
(4904)
研究所(4549)
(4523)
中心(4453)
财经(3797)
农业大学(3749)
(3709)
经济学(3697)
(3562)
经济管理(3438)
经济学院(3359)
北京(3156)
(3121)
科学院(3105)
基金
项目(18275)
科学(14430)
基金(13875)
研究(12703)
(12585)
国家(12481)
科学基金(10447)
社会(8836)
社会科(8347)
社会科学(8346)
基金项目(7345)
自然(6698)
(6608)
自然科(6506)
自然科学(6504)
自然科学基金(6397)
资助(5713)
(5569)
教育(5410)
编号(5044)
(4320)
国家社会(4069)
重点(4037)
(3811)
科研(3640)
成果(3571)
(3545)
中国(3535)
教育部(3523)
人文(3412)
期刊
(12768)
经济(12768)
(6583)
研究(5925)
农业(4966)
中国(4812)
学报(4156)
科学(3963)
大学(3128)
学学(3103)
管理(3031)
(2904)
(2722)
业经(2512)
经济研究(2075)
世界(1985)
技术(1922)
问题(1822)
财经(1734)
资源(1616)
商业(1507)
(1500)
(1460)
(1422)
金融(1422)
统计(1397)
理论(1341)
业大(1263)
经济问题(1245)
实践(1206)
共检索到35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常伟  顾海英  
农场动物福利不仅是伦理问题,还关乎食品安全。文章将农场动物福利纳入食品安全议题之内,考察了消费者的农场动物福利认知对其支付意愿及政策诉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当前我国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认知还不充分,但仍有81.42%的消费者对农场动物福利存在一定的支付意愿,平均支付溢价达19.24%,消费者关于农场动物福利的认知对其农场动物福利支付意愿及政策诉求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论表明,我国已存在通过市场激励手段或是政府规制手段改善农场动物福利,进而提升居民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乐乐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事关公民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和对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性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在饮食方面更加注重食品的纯天然、健康、无污染等品质的提高。但是近年来社会上频繁出现的如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的问题和事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带来了威胁,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庆  舒田  李好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向常清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一次调查显示,近八成市民买食品时担心出现安全问题。广东居民食品消费的不安全,造成居民的心理恐惧,危及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如何有效解决广东居民食品消费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莹  张肇中  
食品安全满意度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的风险认知与态度,体现为食品安全期望与食品安全评价两个方面。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之下,食品安全监管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进而造成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评价的差异。对山东省5个市的食品安全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城乡居民的食品安全评价与期望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食品安全评价的因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从社会共治、食品安全工作模式方面针对城乡制定差异化策略,最终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整体监管绩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铁山  
通过对武汉市民问卷调查,将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操作化为3个方面的内容,考察当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社会地位分层的3个经典指标对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家庭年收入与职业类别对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有显著正效应,而教育的影响并不显著;不同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的消费者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会采取不同的回应方式。由此建议从宏观层面加强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从微观层面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意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春蕾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动物性食品安全性已成为全球的共同呼声和重要课题,生产出安全的动物性食品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从动物性食品安全隐患因素、原因及防范要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为有关部门进行防范管理提供了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卫中  华淑芳  
杭州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总体上偏离了实际风险水平,消费者忽视各类食品的安全风险,夸大各类食品危害因素的风险程度。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还表现出了显著的矛盾性,在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上,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性评价出现了正相关的情况。影响杭州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是"失去控制",次要因素为"严重后果"和"政府失职",人口统计特征变量对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有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海兰  
目前,消费者对肉类食品安全状况表示担忧,消费者对兽药残留、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病畜肉问题关注程度较高,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微生物污染关注程度较低。在购买肉类食品过程中,颜色、气味等易于直接识别的特征是消费者用于判断肉类食品质量常用的质量信号,对价格、食品标签所提供的质量信息的信任程度不高。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体系建设,为肉类食品生产者的安全生产行为提供激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五六  赵昕东  
在食品通胀周期背景下,使用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及AIDS-ECM模型对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动态及福利损失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长期中分类食品价格上涨会增加自身消费支出,而抑制其它分类食品消费支出。短期中通过食品消费结构调整实现动态均衡,且收入层次越高调整速度越显著,食品结构越均衡;其次,长短期中食品质量越高其支出弹性越高,且高质量食品支出弹性随收入层次增加而增加。短期自价格弹性较长期弹性敏感,高质量食品自价格弹性在中、高收入层才显著;再次,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福利具有周期性特征,粮食、肉禽类食品消费福利构成食品消费福利主体,通胀期的福利损失大于收缩期的福利获得,在长短期中食品消费福利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柳  邱力生  
农户的食品安全认知决定着其消费决策以及其对食品安全事件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反应。笔者采用带罚函数的二元logistic模型对河南省三门峡、安阳市和南阳市的调研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农户性别、年龄等个体特征显著地影响农户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担忧程度。因此,要将农户的个体特征作为重要变量纳入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对食品安全风险更为敏感的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家有儿童的女性农户应该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富俊  谢杰辉  
在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探索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对于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和强化政府食品安全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风险社会放大理论,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21年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s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虚拟社群参与对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是否参与虚拟社群相比于参与程度的大小,更显著放大了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直接效应0.2734),农村居民在参与虚拟社群后,其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水平上升为“不太安全”和“很不安全”的概率会提高4.05%和0.86%,且在女性、非党员群体和富裕及以上水平家庭中更为显著。(2)政治信任发挥一定的遮掩效应(间接效应-0.6673,遮掩效应占比30.69%),能够有效弱化虚拟社群参与对农村居民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放大作用。(3)政府治理绩效感知对直接效应起到放大作用,而高水平的政府治理绩效感知对中介效应后半段路径起到弱化作用。文章丰富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风险交流行为影响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经验证据,将政治信任和政府治理绩效感知一同纳入模型并考虑其关联性,为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据此,应该强化互联网食品安全信息监管,引导虚拟社群风险交流,创新政府食品安全治理绩效公开方式,提高农村居民政治信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晓纯  王志刚  张星联  张慧媛  
通过全国8省市602份农户的调查统计发现:有7成以上的农村居民表示关注食品安全信息,对婴幼儿食品、食用油、乳制品的标签信息最为关注,对市场准入、禁用剧毒农药等相关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食品安全法的知晓率不到3成。对食品安全信息传播途径、传递内容和服务诉求方面虽然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农村居民对政府提供食品安全信息的信任度较高。回归显示,对农户食品安全信息服务诉求的显著影响因素中,女性比例、食用油标签信息关注度呈负相关性;6项监管措施认知、婴幼儿食品标签信息关注度、标签营养成分的关注度为正相关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霞  杨渊  
网购食品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较传统市场中更为严重的"逆向选择"现象。本文识别出16种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以网购食品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不同信号的认知和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在网购食品过程中普遍比较关注质量安全信号,但对不同信号的认知和利用程度存在差异,消费者对网购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个人特征以及网购食品经历对不同信号认知差异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信号发送主体提出促进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信号有效传递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