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1)
- 2023(9582)
- 2022(8618)
- 2021(8181)
- 2020(6847)
- 2019(16076)
- 2018(16102)
- 2017(31014)
- 2016(17042)
- 2015(19198)
- 2014(19120)
- 2013(18922)
- 2012(17170)
- 2011(15377)
- 2010(15185)
- 2009(13730)
- 2008(13151)
- 2007(11234)
- 2006(9639)
- 2005(8148)
- 学科
- 济(65015)
- 经济(64945)
- 管理(47511)
- 业(44685)
- 企(37946)
- 企业(37946)
- 方法(34308)
- 数学(29877)
- 数学方法(29437)
- 学(16976)
- 农(16042)
- 财(15667)
- 中国(15214)
- 业经(13901)
- 地方(12677)
- 理论(11409)
- 和(11123)
- 贸(10896)
- 贸易(10891)
- 农业(10824)
- 技术(10584)
- 易(10564)
- 务(10532)
- 环境(10482)
- 财务(10470)
- 财务管理(10450)
- 企业财务(9909)
- 制(9837)
- 划(9170)
- 教育(8995)
- 机构
- 大学(240745)
- 学院(237914)
- 管理(96910)
- 济(86888)
- 理学(85172)
- 经济(84823)
- 理学院(84172)
- 管理学(82450)
- 管理学院(82053)
- 研究(77972)
- 中国(55220)
- 科学(53244)
- 京(51452)
- 农(42012)
- 业大(40374)
- 所(39910)
- 财(38242)
- 研究所(36994)
- 中心(35122)
- 农业(33389)
- 江(32928)
- 北京(32119)
- 财经(31792)
- 范(30833)
- 师范(30483)
- 经(28918)
- 院(28618)
- 州(27195)
- 技术(26536)
- 经济学(24899)
- 基金
- 项目(173501)
- 科学(134963)
- 基金(125553)
- 研究(122056)
- 家(110588)
- 国家(109705)
- 科学基金(93951)
- 社会(74186)
- 社会科(70261)
- 社会科学(70240)
- 省(68479)
- 基金项目(67285)
- 自然(64374)
- 自然科(62864)
- 自然科学(62846)
- 自然科学基金(61696)
- 划(57863)
- 教育(55843)
- 资助(52770)
- 编号(49446)
- 成果(39387)
- 重点(38476)
- 部(37198)
- 创(35950)
- 发(35797)
- 科研(33895)
- 课题(33840)
- 创新(33522)
- 计划(33049)
- 大学(31970)
共检索到327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雅君 胡慧 段志刚 崔保安 张龙现 孟振北 彭新然 陈丽颖 王亚宾
为建立快速、特异的分离鉴定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大肠杆菌O157∶H7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的基因序列(rfbE和fliC基因)设计2对特异引物,分别建立针对rfbE、fliC基因的单一PCR方法;通过优化扩增条件,进一步建立可用于动物粪便检测的大肠杆菌多重PCR方法,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同时还初步应用到临床样品的检测中。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同时扩增出rfbE基因(327 bp)和fliC基因(247 bp)的特异性片段,特异性结果显示其他非大肠杆菌O157∶H7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细菌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慧 段志刚 崔保安 张龙现 陈雅君 陈丽颖 张红英 彭新然 孟振北 王亚宾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动物源大肠埃希菌O157∶H7及其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以编码大肠埃希菌O157抗原的rfbE基因、编码H7抗原的fliC基因以及编码细胞溶血素A的hyl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并建立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最后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和鉴定动物源大肠埃希菌O157∶H7rfbE、fliC和hylA基因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较好,灵敏度较高,可达2.0×102CFU/mL。【结论】初步建立了检测动物源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可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雪寒 张碧成 栾晓婷 汪伟 周俊明 何孔旺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aemorrhagic E.coli,EHEC)O157:H7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导致严重的人兽共患病。本文旨在建立以Z0372基因为靶基因的PCR检测技术,特异性检测EHEC O157:H7。以Z0372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建立Z0372-PCR,分析敏感性、特异性,并检测模拟阳性污染样品。结果表明,Z0372-PCR对纯培养物检测限103~104CFU/m L,模拟阳性污水样和肉样,增菌后检测限10~102CFU/m L(g)。非大肠杆菌O157和其他肠道病原全部为阴性扩增,只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扩增出清晰而特异的条带。模拟阳性样品检测,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雪寒 何孔旺 赵攀登 栾晓婷 叶青 温立斌 倪艳秀 周俊明 李彬 王小敏 郭容利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O157:H7是食源感染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志贺毒素(Shiga toxin,Stx)、溶血素(haemolysin,Hly)和ToxB是O157:H7重要的毒力因子。选用自杀性质粒pMEG375,体外构建具有同源臂的重组自杀性质粒,借助于sm10宿主菌获得O157:H7杂交菌株,通过同源重组,依次获得O157:H7(△hly△stx△toxB)基因缺失株,△hly△stx△toxB接种HEp-2细胞和感染链霉素处理的Balb/c小鼠,明确缺失株粘附定植的能力。经PCR鉴定,hly、stx和toxB基因分别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仪 肖家伟 雷连成 张付贤
为查明南京市某赛鸽公棚赛鸽出现腹泻、死亡的致病病原,本研究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分析致病菌的血清型、生物被膜表型、毒力基因、耐药菌谱,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研究表明:1)从患病鸽组织、拭子和粪便中分离出的细菌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O157;分离菌株在NA平板上长出白色、光滑的圆形菌落,在CT-SMAC平板上长出紫红色菌落。2)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大肠杆菌的相似性达98%~99%,命名为E.c.86246。3)血清学试验表明分离菌株为大肠杆菌O157:非H7菌株,动力试验进一步证实其为动力株。4)分离菌株携带tccp1014、eaeA和hly毒力基因,可导致雏鸡胃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甚至导致死亡;其半数致死量为2.0×10~5 CFU/mL,具有较强的致病性。5)分离菌株携带tetA、tetM、sul2、aadA1和bla_(TEM) 5种耐药基因,具有较弱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对四环素、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对阿莫西林、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敏感。综上,本研究分离的鸽源大肠杆菌O157:非H7菌株,具有动力性,有较强的致病性和一定的耐药性,为大肠杆菌O157的流行病学调查、致病机理分析和抗菌药物的精准施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雪寒 何孔旺 卢维彩 赵攀登 温立斌 李彬 郭容利 王小敏 倪艳秀 周俊明 俞正玉 茅爱华 吕立新
为了更好防治由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疾病,尝试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其中亚单位疫苗时具有很大优势。构建表达tir和stx1b的融合基因,将tir基因中间295个氨基酸残基(Tir295)与stx1b亚基基因72个氨基酸串联构建pGEX-stx2b-tir-stx1b重组质粒,将其转化于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检测,该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含量的30%左右。重组蛋白纯化后皮下途径免疫小鼠,能够诱导高滴度(105)的IgG,鼻腔内途径免疫小鼠不仅能够诱导高滴度(104)的IgG,还能诱导高达102的IgA。二免后攻击5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雪寒 何孔旺 茅爱华 周俊明 俞正玉 温立斌 倪艳秀 郭容利 吕立新
【目的】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转位紧密素受体(Tir)基因,并研究其抗原性。【方法】选用pET28原核表达载体,体外构建Tir原核表达重组菌,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选用家兔制备高滴度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其免疫原性。选用HEp-2细胞进行粘附和粘附抑制试验,通过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选用Balb/c小鼠进行免疫试验。【结果】成功获得高效表达重组Tir蛋白,并制备了兔源Tir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此抗体能与Tir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表达Tir蛋白能够抑制O157:H7对HEp-2细胞的粘附和A/E损伤。二免后B...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庄娜 陈雪影 岳磊 廖晓萍 刘雅红
【目的】检测分离自广东省散养型养殖场的动物源大肠杆菌中oqxAB基因及其它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oqxA、oqxB、qnr、qepA和aac(6′)-Ib-cr基因;琼脂平板稀释法对PMQR阳性菌株进行18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qnrB、qnrS、aac(6′)-Ib-cr、oqxA、oqxB的检出率依次为10.49%、18.88%、31.47%、44.8%和48.9%,但未检测到qnrA、qnrC、qnrD和qepA。oqxA与oqxB的检出率较高,且oqxA与oqxB常常同时存在。多数菌株同时携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PMQR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娟芳 戴建君 姜敏 任建鸾 李德志 张鹏 孙建和 汤芳
[目的]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O_1、O_2和O_(78) 3种血清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O_1、O_2和O_(78) 3种血清型的特异性基因片段设计并合成引物,分别提取O_1、O_2和O_(78)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DNA作为模板,优化三重PCR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并对临床模拟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在三重PCR的25μL反应体系中,dNTP 1.5μL,MgCl_22.5μL,Taq DNA酶0.6μL,O_1、O_2、O_(78)最佳引物加入量分别为0.6、0.2、0.6μL;最佳退火温度为55.9℃。三重PCR的特异性好,3种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反应;对146株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准确率为99.32%(145/146),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枯草芽胞杆菌进行特异性检测时,没有出现非特异性扩增。三重PCR敏感性高,以单一血清型DNA为模板时,O_1和O_2血清型的DNA最低检测限均为0.1 ng·μL~(-1),O_(78)血清型的DNA最低检测限为0.02 ng·μL~(-1);以O_1、O_2和O_(78)混合DNA为模板时,最低检测限为0.05 ng·μL~(-1)。对18份临床模拟样品进行检测,准确率为94.4%(17/18)。[结论]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O_1、O_2和O_(78)3种血清型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三重PCR方法,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适用于临床上禽大肠杆菌病的快速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炉明 孙建和 严亚贤
【目的】确定丝裂霉素C对溶原性大肠杆菌O157中Stx前噬菌体和Stx毒素的诱导作用。【方法】利用丝裂霉素C作诱导剂对8株溶原性大肠杆菌O157进行噬菌体诱导,以MC1061作指示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观察诱导前后的噬菌斑,并采用PCR方法对噬菌体进行鉴定。同时测定8株溶原性大肠杆菌O157经丝裂霉素C诱导前以及诱导8、12、16h这4个阶段滤液中Stx毒素的表达量,毒素表达量采用WST-1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Vero细胞存活率。【结果】溶原性大肠杆菌O157经丝裂霉素C诱导后释放大量的Stx噬菌体颗粒。同时诱导后Stx毒素的表达量也显著增加,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毒素的表达量继续增加,但增加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丽 张雪寒 何孔旺 姜平 赵攀登 叶青 栾晓婷 温立斌 倪艳秀 周俊明 吕立新 郭容利 俞正玉 茅爱华 李彬 王小敏
建立用于从临床样品中检测EHEC O157:H7的二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EHEC O157:H7序列,通过对菌体和鞭毛抗原保守性核苷酸序列的比对和分析,分别设计编码O抗原rfbE基因和编码H抗原fliC基因各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二重PCR检测方法,并以EHEC O157:H7纯培养和模拟制备的3种阳性样品为原材料,对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运用成功建立的二重PCR,从带菌率最高的牛粪便中检测EHEC O157:H7,并进行菌株分离和鉴定。成功建立了rfbE与fliC的二重PCR方法,rfbE与fliC引物比例为2.5∶1,PCR循环参数中退火温度为56℃,扩增片段长度rf...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向党 焦显芹 莫娟 张素梅 侯春彬 李新生
为了解河南地区鸡猪源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流行情况,并进行基因型分析,通过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大肠杆菌,分别用5组CTX-M型引物对其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表型确证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鸡、猪源大肠杆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2.8%(59/94)和78.3%(36/46)。PCR扩增结果进一步显示,鸡源大肠杆菌中CTX-M型ESBLs阳性率为89.8%(53/59),其中CTX-M-2组型14株,CTX-M-9组型26株,CTX-M-2和CTX-M-9组型13株;猪源大肠杆菌CTX-M型ESBLs的阳性检出率为69.4%(25/36),其中,CTX-M-...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药 CTX-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殿红 蒋红霞 曾振灵 陈杖榴
【目的】对大肠杆菌AcrAB外排泵系统acrA、acrB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获得的表达产物AcrA、AcrB蛋白分别免疫兔,制备相应的抗体,建立大肠杆菌外排泵表达水平的ELISA检测方法。【方法】扩增AcrAB外排泵系统acrA、acrB基因片段,扩增片段分别与原核表达载体pET-41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于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AcrA、AcrB纯化后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AcrA、AcrB抗血清,并用Western blot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分析。纯化的AcrA、AcrB蛋白分别按不同的浓度包被酶标板,与不同稀释倍数的抗血清反应,通过ELISA检测确定最佳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舒刚 侯蓉 林居纯 钟钦卿 刘颂蕊 邓向东
为探讨畜禽源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产β-内酰胺酶及其基因特性,采用常规检测法检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PCR法检测ESBLS、AmPC基因型,质粒结合转移试验研究耐药基因分子传播机制,并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供体菌及接合子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467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未检出产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产ESBLS和AmPC分别达36.83%和13.70%;176株产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BLATEm、BLACTX-m、BLAOXA、BLACIT和BLADHA分别为84.09%、60.80%、14.77%、35.80%和1.70%;本次质粒转移率为50%,多数转化子获得了供体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燕娟 王刚 索朗斯珠
为调查西藏地区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利用PCR检测和生物进化分析方法,对西藏林芝、拉萨不同地、市149株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相关毒力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6对毒力基因中,只检出ehxA基因,检出率为9.40%;对检测到的14株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进行克隆测序,经系统发育分析发现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菌株内同源性达到99.9%左右,与GenBank中所录其他菌株的同源性达到99%。因此,西藏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基因确实存在,其毒力基因主要为ehxA基因;西藏林芝、阿里、日喀则、昌都均有分布,拉萨、山南和那曲地区未检出,应引起重视。西藏地区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需要加强监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建立流行毒株预警机制并合理用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