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3)
- 2023(11085)
- 2022(9778)
- 2021(9297)
- 2020(7774)
- 2019(17929)
- 2018(18111)
- 2017(34061)
- 2016(19179)
- 2015(21692)
- 2014(21891)
- 2013(21324)
- 2012(19493)
- 2011(17539)
- 2010(17297)
- 2009(15698)
- 2008(15022)
- 2007(12990)
- 2006(11209)
- 2005(9551)
- 学科
- 济(67957)
- 经济(67872)
- 管理(52124)
- 业(47394)
- 企(39689)
- 企业(39689)
- 方法(32121)
- 数学(27494)
- 数学方法(27159)
- 学(20211)
- 农(18677)
- 中国(17853)
- 财(17067)
- 业经(15211)
- 地方(14312)
- 制(13649)
- 理论(13332)
- 农业(12219)
- 和(12142)
- 贸(11538)
- 贸易(11534)
- 易(11159)
- 环境(11137)
- 技术(11107)
- 教育(10973)
- 务(10690)
- 财务(10618)
- 财务管理(10599)
- 银(10504)
- 银行(10443)
- 机构
- 大学(266307)
- 学院(264754)
- 管理(102892)
- 济(94202)
- 经济(91822)
- 研究(91168)
- 理学(89433)
- 理学院(88337)
- 管理学(86608)
- 管理学院(86152)
- 中国(65027)
- 科学(62454)
- 京(57891)
- 农(51883)
- 所(47698)
- 业大(46255)
- 研究所(44065)
- 财(42929)
- 农业(41133)
- 中心(40628)
- 江(38885)
- 北京(36284)
- 范(35317)
- 师范(34826)
- 财经(34450)
- 院(33615)
- 技术(31835)
- 州(31415)
- 经(31338)
- 省(28854)
- 基金
- 项目(190178)
- 科学(146366)
- 基金(134998)
- 研究(134261)
- 家(119990)
- 国家(118989)
- 科学基金(100295)
- 社会(79779)
- 省(76242)
- 社会科(75278)
- 社会科学(75258)
- 基金项目(72414)
- 自然(68580)
- 自然科(66912)
- 自然科学(66887)
- 自然科学基金(65655)
- 划(64360)
- 教育(61604)
- 资助(55804)
- 编号(55039)
- 成果(44859)
- 重点(42898)
- 部(40289)
- 发(39957)
- 创(39428)
- 课题(38656)
- 计划(37045)
- 科研(37007)
- 创新(36776)
- 大学(34620)
共检索到378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阳艳林 岳磊 李树娟 薛国聪 李璐璐 陈朝喜 张文剑 吴欢鹏 刘雅红
【目的】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动物源大肠埃希氏菌QnrS阳性株体内蓄积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主动外排机制在携QnrS菌株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QnrS阳性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荧光测定法检测盐酸环丙沙星在QnrS阳性株体内浓度的变化及能量抑制剂碳酰氰间氯苯腙(CCCP)对菌体内药物蓄积的影响。【结果】动物源大肠埃希氏菌QnrS阳性株对氟喹诺酮药物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均对盐酸环丙沙星的蓄积呈能量依赖性降低,其中以耐药株体内的药物浓度降低最为明显。加入能量抑制剂后,耐药株体内的药物浓度上升程度明显高于敏感株,但均达不到标准株体内药物浓度水平。【结论】主动外排泵的激活,使受试菌体...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盐酸环丙沙星 主动外排泵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陶文琴 曾振灵 陈杖榴 蒋红霞 陈晓琴 吴聪明
目的探讨从养殖场动物、环境和饲养员分离的大肠杆菌的gyrA和parC基因突变特征。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对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PCR扩增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扩增的片段长度分别为525bp和487bp,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在63株突变株中,在GyrA亚基发生的氨基酸替代有Ser83→Leu(62株)和Asp87→Asn(52株)、Asp87→Tyr(2株)、Asp87→His(2株);ParC亚基的氨基酸替代有Ser80→Ile(47株)、Ser80→Arg(2株)和Glu84→Val(3株)、Glu84→Lys(4株)、Glu84→Gly(5株)、Gl...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大菊 谢慧心 操继跃
选用成年健康黄牛9头,将吡喹酮给其中5头单剂量(30 mg/kg)口服,4头单剂量(10 mg/kg)静脉注射。定时从颈静脉采血,用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数据经处理得出口服吡喹酮的药动力学参数平均为:C_(max)=0.54μg/ml,T_(max)=4.31 h,T_(1/2ke)=1.53 h,T_(1/2kel)=7.73 h,AUC=8.68μg/ml·h。而静注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平均为T_(1/2α)=0.22 h,T_(1/2β)=1.27 h,V_d=0.12L/kg,AUC=9.13μg/ml·h。结果表明:黄牛口服吡喹酮吸收慢且不规则,达峰时间长,血药浓度低,半衰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永恕 张春辉 荆新蕊 昌莉丽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氏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耐药质粒的传播及氯丙嗪对其的消除效果。【方法】采集河南开封和安阳疑似大肠埃希氏细菌病病死鸡、猪典型病料,经细菌学检验后,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噻呋和头孢曲松对致病性大肠埃希氏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用双纸片协同法和PCR扩增法进行ESBLs检测。以安阳猪和开封鸡大肠埃希氏细菌作供体菌、DH5α为受体菌,进行ESBLs耐药质粒的接合传递试验。用氯丙嗪作消除剂,以SDS为对照,对大肠埃希氏细菌分离株ESBLs耐药质粒进行消除试验。【结果】从疑似大肠埃希氏细菌典型病料中分离...
关键词:
ESBLs 耐药质粒 大肠埃希氏细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恒乾 廖晓萍 陈朝喜 孙坚 李亮 张美君 刘宝涛 孙迎 钟国光 刘雅红
【目的】对临床分离的宠物源大肠杆菌进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D的检测,并对该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和传播机制的研究。【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对阳性菌株进行1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试验;通过PCR对基因克隆,并对克隆产物和菌株阳性质粒进行转化;同时对菌株进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从164株宠物源大肠杆菌中检测出1株qnrD阳性菌株(GP2009-036),GP2009-036对14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表现为多重耐药(14耐);PCR产物经连接PMD19-T载体后可转化入DH5α感受态细胞中;接合转移试验成功地将质粒转移到大肠杆菌J53中;可从GP2009-036与其转化子中抽提出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绪进 程伟华 夏利宁 苏战强 林亚军
为了解2013年新疆昌吉地区猪源喹诺酮类耐药大肠杆菌携带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采用PCR方法对355株喹诺酮耐药猪源大肠杆菌进行PMQR因子(QnRA、QnRB、QnRC、QnRD、QnRS、QePA、oQxA、oQxB和AAC(6′)-IB-CR)检测,对目的条带进行DnA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显示:该地区猪源喹诺酮耐药大肠杆菌PMQR因子的携带率高达86.8%(308/355),其中42.9%(152/355)的菌株携带2种PMQR因子,11.3%(40/355)的菌株携带3种PMQR因子,6.5%(23/355)的菌株携带4种PMQR因子;检出率较高的PMQR因子有QnRS(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位朋 刘远飞 孙丽
用GYZ-15E和API-ID32E对菌株进行鉴定;用纸片扩散法和头孢硝基噻吩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耐药情况采用纸片扩散法。大肠埃希氏菌的产酶率为53.85%,其中AmpC酶为28.57%,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为71.43%;产AmpC酶阳性株多为多重耐药菌;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环丙沙星、三代头孢敏感性低,庆大霉素、氨曲南敏感率高。需要加强对大肠埃希氏菌产β-内酰胺酶的检测。庆大霉素、氨曲南是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佳佳 王荻 卢彤岩 李绍戊
为研究体外诱导敏感嗜水气单胞菌耐药后,其敏感性变化与基因突变、外排作用的关系,实验选取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的养殖鱼源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含亚抑菌浓度恩诺沙星(EN)和诺氟沙星(NF)的培养基上逐步诱导培养,以获得高耐药菌株;对诱导菌株gry A和pAr C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测定诱导菌对诱导药物和16种非诱导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添加外排泵抑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后的MIC值变化;并对诱导菌交叉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诱导后菌株对EN和NF的MIC分别提高了409.6和4096倍,对非诱导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其他类药物的MIC也有较大变化;药物诱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慧 段志刚 崔保安 张龙现 陈雅君 陈丽颖 张红英 彭新然 孟振北 王亚宾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动物源大肠埃希菌O157∶H7及其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方法】以编码大肠埃希菌O157抗原的rfbE基因、编码H7抗原的fliC基因以及编码细胞溶血素A的hyl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并建立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对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检测,最后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成功建立了快速检测和鉴定动物源大肠埃希菌O157∶H7rfbE、fliC和hylA基因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特异性较好,灵敏度较高,可达2.0×102CFU/mL。【结论】初步建立了检测动物源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多重PCR方法,该方法可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赵姝 李健 马立才 刘旭 王元 房文红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21株海水养殖源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利用PCR方法检测其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VC、qnrS、qnrA和qnrB)、外排泵耐药基因(oqxA、oqxB、acrR、marR和soxR)和整合子(Int1、SXT和ISCR1),同时研究4种外排泵抑制剂(甲基吡咯烷酮,NMP;利血平,RSP;羰基氰氯苯腙,CCCP;苯丙氨酸-精氨酸-β萘酰胺,PAβN)对弧菌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最小抑菌浓度的影响。在121株弧菌中,恩诺沙星耐药菌株31株(25.6%),诺氟沙星耐药株21株(17.4%),环丙沙星耐药株22株(18.2%);4种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仅检测到qnrA(2株)和qnrVC(30株),5种喹诺酮类外排泵基因仅在溶藻弧菌352菌株中检测到oqxB;121株弧菌中检测到39株菌携带Int1、42株菌携带SXT、44株菌携带ISCR1;在NMP、RSP、CCCP和PAβN作用下,分别有22株、25株、31株和7株弧菌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下降,分别有6株、5株、9株和4株弧菌对诺氟沙星的敏感性下降,分别有17株、13株、5株和14株弧菌对环丙沙星的敏感性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表型与基因型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外排泵抑制剂对弧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具有显著影响,预示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存在着新的机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荻 李绍戊 冯娟 卢彤岩
为了确定诺氟沙星在鲟养殖中的科学使用方法,对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情况下诺氟沙星在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体内蓄积规律及毒性进行了研究。分别以0、30 mg/kg、50 mg/kg、100 mg/kg的剂量对西伯利亚鲟连续口灌诺氟沙星3~5 d,每天1次,并于停药后24 h及240 h采集实验鱼血、肝、肾及软骨组织,对4种组织中药物蓄积量进行测定,并对肝、肾和软骨组织进行切片观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给药次数增多,实验鱼4种组织中诺氟沙星浓度逐渐升高,浓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为:肾、软骨、肝、血清,且血清中药物浓度远远低于另外3种组织。相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次数时血...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西伯利亚鲟 蓄积规律 毒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恒乾 廖晓萍 陈朝喜 王秀梅 孙坚 孙迎 李亮 张美君 刘雅红
【目的】对广州分离得到的宠物源(主要是宠物猫、狗)大肠杆菌进行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qepA和aac(6′)-Ib-cr基因的流行性检测。【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对164株临床分离的宠物源大肠杆菌进行1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通过PCR检测qnr、qepA和aac(6′)-Ib-cr基因。建立大肠杆菌基因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164株宠物源大肠杆菌对12种兽医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且表现为多重耐药(5-14耐)。在164株宠物源大肠杆菌中检测到3个菌株同时携带qnrA、qnrB和qnrS基因,其中2株也携带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勇旗 李引乾 杨亚军 苗小楼 谢沄 白东英 陆晨薇 孙黎 马宝祯
【目的】分析乙酰甲喹(Mequindox)在成年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绵羊单剂量快速静脉注射乙酰甲喹7 mg/kg,7 h内不同时间12次颈静脉采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乙酰甲喹在绵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配置符合无吸收因素一室开放模型,其药-时曲线最佳方程为:C=10.833e-0.340 4t;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半衰期(t(1/2))为(2.062 2±0.264 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2.367 6±2.921 6)μg/mL.h,表观分布容积(Vd)为(0.642 7±0.042 9)L/kg,体清除率(CLB...
关键词:
乙酰甲喹 绵羊 药物动力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美珍 陈昌福 刘振兴 谭晶晶 高宇 李革雷
在离体条件下进行患病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3个菌株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获得、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交叉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在28℃条件下培养72 h为1代)后,四环素类对3个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上升倍数为8~32倍,氟喹诺酮类组MIC上升倍数为125~7 997倍,且耐药获得后保持稳定。同时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存在交叉耐药。耐药菌4℃保存10和20 d耐药性保持稳定,30 d耐药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春茂 余祖功 郭永刚 陈大键 胡屹屹
36只健康三黄肉鸡,随机分为3组,进行单次静注、肌注和内服2.2 mg.kg-1氟尼辛葡甲胺,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浆中氟尼辛葡甲胺的浓度,经3P97药物动力学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静注给药拟合适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为:t1/2α:(0.56±0.20)h,t1/2β:(5.98±0.02)h,Vd(area):(0.01±0.003)L.kg-1,CL:(0.03±0.01)L.kg-1.h-1,AUC:(683.00±185.79)μg.h-1.mL-1。肌注和内服给药的药时数据均适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肌注主要动力学参数为:t1/2α:(0.78±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