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3)
- 2023(3024)
- 2022(2477)
- 2021(2234)
- 2020(1904)
- 2019(4133)
- 2018(4227)
- 2017(7295)
- 2016(4111)
- 2015(4732)
- 2014(4658)
- 2013(4624)
- 2012(4574)
- 2011(4199)
- 2010(4369)
- 2009(3912)
- 2008(4063)
- 2007(3759)
- 2006(3376)
- 2005(3073)
- 学科
- 济(16999)
- 经济(16981)
- 业(15056)
- 管理(13626)
- 企(12619)
- 企业(12619)
- 技术(10632)
- 方法(7451)
- 学(6759)
- 数学(6125)
- 数学方法(6023)
- 技术管理(5799)
- 农(4677)
- 中国(4041)
- 业经(3722)
- 理论(3543)
- 农业(3517)
- 贸(3048)
- 贸易(3048)
- 易(2963)
- 和(2892)
- 财(2835)
- 环境(2825)
- 新技术(2554)
- 高新(2549)
- 高新技术(2549)
- 制(2410)
- 融(2367)
- 金融(2363)
- 划(2305)
- 机构
- 大学(70194)
- 学院(68483)
- 研究(27232)
- 济(25639)
- 经济(25099)
- 管理(23279)
- 理学(20127)
- 理学院(19820)
- 科学(19603)
- 管理学(19304)
- 管理学院(19185)
- 中国(18280)
- 农(16174)
- 京(15540)
- 所(15467)
- 研究所(14484)
- 农业(13119)
- 业大(12926)
- 中心(11343)
- 江(11295)
- 范(10455)
- 师范(10291)
- 财(10135)
- 技术(9953)
- 北京(9549)
- 院(9445)
- 科学院(8651)
- 师范大学(8476)
- 财经(8402)
- 州(8364)
- 基金
- 项目(47719)
- 科学(37274)
- 基金(34671)
- 家(32198)
- 研究(32013)
- 国家(31990)
- 科学基金(26015)
- 社会(19566)
- 省(18898)
- 社会科(18497)
- 社会科学(18490)
- 基金项目(18325)
- 自然(17843)
- 自然科(17445)
- 自然科学(17438)
- 自然科学基金(17135)
- 划(16653)
- 教育(14880)
- 资助(13520)
- 编号(11717)
- 重点(11596)
- 创(10921)
- 部(10528)
- 发(10437)
- 创新(10387)
- 计划(10314)
- 成果(9898)
- 科技(9692)
- 科研(9254)
- 业(8878)
共检索到101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常万存 窦忠英
动物克隆技术及其意义西北农业大学常万存窦忠英1997年2月27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Wilmut等人题为“来自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细胞的存活后代”一文,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该文报道了1996年7月5日诞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小绵...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岭 杨光圣 傅廷栋
综述了基因克隆常用技术包括图位克隆法、转座子或T DNA标签法、同源序列法、表达序列标签(EST)法和差异表达基因分离方法的原理、应用、应用的潜力和限制因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谓“克隆”及克隆技术“克隆”是英文单词“Clone”的音译,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这个系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是相同的。该词既可作名词解释为“无性系”,又可作动词解释为“使无性系”。克隆技术在现代生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俞志华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一定座位的遗传单位,是DNA分子中一定长度的核苷酸序列。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多种代谢和生理过程基础上所发生的基因在时空上表达的综合现象,开发和分离潜在的各种有价值的基因并深入研究其表达机理,对作物品种的改良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植物基因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桂信 潘东明 吕柳新 王凤华 赖钟雄
介绍了果树核 DNA的提取及目的基因分离的研究方法 ,并对核 DNA的几种主要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列出目前已分离的果树目的基因的名称和性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琳 余海翔 张忠明
以蒺藜苜蓿(A17)的成熟根瘤为材料,联合应用Gibson克隆技术和SMART cDNA技术构建cDNA文库,其转化效率达到7.74×105cfu/3μg pGADT7-Rec-New。随机菌落PCR检测结果表明,插入DNA片段的大小为0.52.0kb,其中插入片段>0.75kb的占45.6%,文库的重组效率达到91.7%,构建的cDNA文库以质粒形式保藏备用。采用此法不仅可以构建用于酵母单杂交或双杂交的文库,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质粒文库的构建。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以在根瘤中高表达基因启动子元件为诱饵,筛选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士英
现实观基于实在观。马克思判定实在即历史递进性存续。马克思现实观以历史递进性存续要求对历史样态强制规约为取向;把现实理解为满足历史递进性存续要求的历史样态;把现实的实现机理理解为客观强制与自觉强制的实践性统一;把历史是否满足历史递进性存续的要求,判定为区分正现实、负现实的尺度。现实观的特征是:具有纵、横融通的结构;以历史递进性存续为其历史与逻辑起点;可验证;具有实践性、整体性和追求人递进性解放属性;以历史内在尺度为其生成的根据;以历史递进性存续要求对历史样态强制规约为其理论框架;以现实概念为其哲学总体性范畴。现实观的意义是:优化实践观、彰显消解现代性困境的出路、孕育科学的社会危机理论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砚莉 汤吉军
虽然马克思没有使用沉淀成本这一概念,但已认识到沉淀成本的本质特征——成本补偿或价值实现问题。因此,从马克思价值实现角度扩展西方学者对沉淀成本概念的理解,不仅突破了西方学者沉淀成本概念仅仅与资产特征和市场交易成本相关的局限性,而且将沉淀成本和生产过程与产品价值实现联系起来,从而纳入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中。从马克思价值实现角度出发,再次回到投资生产上来,充分理解影响沉淀成本的诸多因素,为政府制定政策或制度安排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在于避免出现沉淀成本,形成良好的再生产过程。
关键词:
马克思 沉淀成本 价值实现 成本补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元玉
近些年来,新兴市场成为国内外学者以及经济界和政界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究竟什么是新兴市场,它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意义何在,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冉铁星
“教”与“学”在我国长期被笼统地看作为“教学”。这种看似微小但却微妙的歧误有意无意地顺应并助长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意义 ,并在三纲五常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 ,至今妨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本文尝试澄清“教学”关系的认识歧误 ,对“教”与“学”关系作了新的探讨 ,为教育主体问题提供了结构性的认识角度。
关键词:
教与学 关系 反思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又彬 陶刚 黄永会 李奇科 刘作易 朱英 郑世玲
利用试管捕捉RT-PCR(TC-RT-PCR)技术从马铃薯病毒发病叶片中检测并克隆到PVX、PVY和PLRV3种病毒及其外壳蛋白基因的全长序列,长度分别为714、804和627 bp。结果表明,TC-RT-PCR技术是一种简单,快捷,灵敏度高的方法,在马铃薯病毒的检测和相关基因的克隆中将会得到很好的应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义平
观察现实经济生活不难发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通过自我改造进行企业制度的创新,相当数量都存着“换汤不换药”的问题;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优势企业的“克隆”(这里仅仅是比喻),即吃“休克鱼”的作法,则能使“休克鱼”从根本上转变经营机制。
关键词:
自我改制 “克隆”式改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对经济思想学派或流派的分析,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观的重要内容。1845年对李斯特经济学的评论,是马克思对经济思想学派独立研究的开端。1847年的《哲学的贫困》对经济思想流派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根本原则以及当时"宿命论学派"、"人道学派"和"无产阶级的理论家"等"各种学派"作了分析。《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在对巴师夏和凯里经济思想的比较分析中,对李嘉图和西斯蒙第之后经济思想分野的四种倾向和作为"例外"的庸俗经济学流派的基本特征作了阐述,对经济思想流派分野的"起源型"因素作了分析。《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按照剩余价值思想的历史发展,对经济思想的各种流派的基本脉络和嬗变作了系统分析。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英杰
按照斯威齐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解,马克思的分析暗含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产品的同质性。整体来看,马克思虽然有对产品异质现象的描述,但确实没有进行过系统地阐述,当然也就不可能在分析中系统地考虑产品异质性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张伯伦将"产品差异"假设引入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当中,他之后的诸多学者延续了他的分析思路,但这样的研究在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等方面存在明显缺陷。本文以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产品差异"为分析对象,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界定,说明"产品差异"假设的引入有助于理解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
关键词:
产品差异 垄断价格 生产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