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78)
2023(8477)
2022(7184)
2021(6475)
2020(5421)
2019(11774)
2018(11904)
2017(22251)
2016(12056)
2015(13220)
2014(12711)
2013(12118)
2012(10693)
2011(9609)
2010(9690)
2009(9424)
2008(9005)
2007(8060)
2006(7104)
2005(6583)
作者
(32942)
(27155)
(27088)
(25864)
(17071)
(12853)
(12217)
(10288)
(10256)
(9643)
(9274)
(9109)
(8615)
(8563)
(8549)
(8445)
(8038)
(7935)
(7899)
(7746)
(6778)
(6658)
(6550)
(6130)
(6122)
(6054)
(6020)
(6000)
(5410)
(5344)
学科
(39838)
经济(39757)
管理(38885)
(32860)
(28322)
企业(28322)
(16348)
方法(15499)
(14772)
数学(13240)
数学方法(13061)
中国(12122)
(11971)
(11056)
(10937)
银行(10919)
业经(10638)
(10480)
(9892)
金融(9889)
体制(9659)
(9117)
财务(9089)
财务管理(9061)
企业财务(8561)
(8391)
贸易(8385)
(8220)
(7445)
农业(7175)
机构
学院(161720)
大学(159873)
(64559)
经济(63097)
管理(59133)
研究(52781)
理学(50235)
理学院(49730)
管理学(48752)
管理学院(48459)
中国(42974)
(34952)
(32779)
科学(30779)
财经(26762)
(26056)
(25362)
中心(25213)
(25025)
(24200)
研究所(23191)
业大(22852)
经济学(20670)
北京(20182)
财经大学(20020)
(19831)
农业(19610)
(19543)
(19226)
师范(19008)
基金
项目(107844)
科学(85048)
研究(79897)
基金(78391)
(68302)
国家(67768)
科学基金(58287)
社会(51601)
社会科(48953)
社会科学(48945)
(42352)
基金项目(40737)
教育(37360)
自然(36809)
自然科(35995)
自然科学(35988)
(35542)
自然科学基金(35307)
编号(32707)
资助(31636)
成果(26889)
(26098)
重点(24672)
(23967)
课题(23018)
(22835)
(22557)
国家社会(21683)
创新(21477)
(21118)
期刊
(74541)
经济(74541)
研究(47990)
中国(36247)
(28756)
学报(25456)
(24453)
管理(23882)
科学(22303)
大学(20109)
学学(19237)
(19058)
金融(19058)
教育(17601)
农业(16345)
财经(13652)
技术(13532)
业经(12850)
经济研究(12324)
(11696)
问题(9113)
(8241)
理论(7931)
(7604)
(7512)
财会(7449)
科技(7398)
会计(7125)
现代(7114)
实践(7067)
共检索到248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东辉   张星星   陈晓鹏   李立   樊聪  
动水作用下煤岩失稳破坏是地下工程稳定性监测的关键,开展该条件下煤岩单轴蠕变试验,对于研究加速蠕变特征和裂隙煤岩损伤劣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研制了一套动水条件下煤岩单轴蠕变试验监测装置。该试验装置由伺服加载系统、动水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3部分组成。该装置配备了水流速度控制系统,能实现在载荷恒定条件下不同水流速度对煤岩的冲刷,且满足蠕变试验的长时加载需求,具有性能稳定、操作便捷、造价低廉等优点,能够为动水条件下煤岩蠕变试验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史磊   周文慧   魏方传   陈志涛   周昱   王理安  
为准确识别、分析高铁司机疲劳状态并进行有效干预,提出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特征的疲劳识别与干预方法,并研制了集实时监测、疲劳检测和智能干预于一体的可穿戴警觉度干预装置。装置由采集终端、Web端疲劳检测设备、疲劳干预模块和警觉度预警平台组成:采集终端实时收集、分析脑电数据;Web端疲劳检测设备使用Welch法提取7个脑电特征指标计算疲劳阈值,以优化随机森林分类器识别司机疲劳状态并发送干预指令;采集终端与疲劳干预模块集成为柔性可穿戴衣物;警觉度预警平台可视化显示各模块运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装置的疲劳检测准确率超过90%,脑电指标显示装置疲劳干预效果良好,并具备稳定的通信性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彭星  田龙鹏  向婧  
本文将美元周期纳入中国金融周期测算指标体系进行测算和评价,并运用TVP-VAR模型分析金融周期不同阶段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影响的时变性,同时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模型。研究表明:(1)2005年1月至2019年4月中国金融发展呈现三个周期;(2)金融周期与跨境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具有一致性,金融周期上行有利于跨境资本流入,而金融周期下行则可能引发跨境资本流出;(3)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呈现倒"U"特征,伴随金融周期指数的不断提升,跨境资本净流动先上升后下降,且三次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4)纳入金融周期后的监测预警指数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为有效应对顺周期金融风险,需建立逆周期管理机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潘卫东   赵志宁   李咸锦   张立辉   李新源  
为丰富“采矿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促进本科生对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的了解,该文研制了顶煤运移轨迹监测实验平台。实验平台包括模型框架、综放支架、辅助铰轮、磁场发射装置、轨迹识别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平台基于电磁波技术精准定位顶煤位置和精准识别顶煤运移轨迹,可用于研究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对顶煤运移规律的影响。实验设计了“模型搭建、标志点安装、模拟放煤、数据采集、轨迹反演”等环节,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思考能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益千  向阳  吴明亮  熊瑛  林洁雯  李亚军  
针对油菜条播机窝眼轮式排种器存在多粒种子同时下落难以监测的问题,设计加装了一种基于线阵CCD传感器的播量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发射端采用点光源,通过一组凸透镜形成由平行光线覆盖的种子监测区域,接收端采用线阵CCD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测像素值的连续变化,监测油菜种子播量,从而实现对播量的精确计量。运用室内试验台架,对窝眼轮式油菜排种器进行了单粒排种、排种计数、播量监测以及漏播和堵塞报警试验。结果表明:投种高度小于150 mm时,监测装置对单粒投种的监测准确率达100%;排种轴转速分别为20、30和40r/min时,监测装置对1000粒油菜种子计数的准确率分别为98.98%,98.26%和97.32%,对于5、10和20min连续排种播量计量的准确率均能达到97%以上。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强勇  范清涵  王鹏飞  周子晗  
岩石直接拉伸试验中普遍存在受拉偏心的问题,使得试验的成功率较低。该文研制了一套岩石直接拉伸试验对中装置,包括黏接对中装置和动态拉伸对中装置两部分,可直接匹配万能试验机和标准岩石试件使用。为验证该装置的可靠性,对8种不同类型的岩样开展了直接拉伸试验,准确获得了岩石抗拉强度、拉伸弹性模量等拉伸力学参数以及岩石拉伸全应力-应变曲线,证明了所研制的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直接拉伸试验中岩石试件偏心受力的问题,也为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直接拉伸力学参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茅也冰  王乃康  刘会敏  
挖坑机动态力学参数 (扭矩和入土阻力 )与其影响因素 (钻头转速、钻头进给速度、土壤质地、土壤硬度、土壤湿度 )以及工作部件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 ,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 .试验装置是进行研究的必备条件 ,为此作者自行研制了挖坑机动态力学参数室内测试试验装置 .该试验装置能根据试验要求 ,改变各影响因素值 ,采用传感器电测方法 ,通过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在挖坑作业全过程中 ,实现对力学参数的动态实时记录 ,在营林机械有关挖坑机研究领域是一项创新 .已完成的试验证明 ,该试验装置性能稳定 ,工作可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卫兵  谢方平  刘桂明  吴彬  汤楚宙  
为了使杂交水稻软盘育秧和大田直播达到每穴 2粒的精密播种要求 ,选用椭圆锥型孔排种器设计了气吹式播种试验装置 ,验证了椭圆锥型孔播种杂交水稻的优越性 ;通过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试验 ,得出了评价指标 (总离差平方和 S2 ) 与气体流量及排种轮转速的数学模型 ,经理论分析和播种试验 ,发现当气体流量为 7.82× 10 - 4 m3/s,排种轮转速为 72 r/m in时 ,椭圆锥型孔播种杂交水稻威优 6 4的效果很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程学珍  闫云雪  赵猛  李继明  
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智能检测技术""矿山智能监测监控"等课程中的位移检测理论、无线通信技术、语音报警技术、矿山顶板防护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和ZigBee无线通信协议的顶板位移监测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主要由顶板位移数据采集、无线传输、显示、红外语音报警、电源等模块组成,可以实现对顶板位移数据的采集、无线远距离传输、数据显示、红外语音报警及自锁功能。通过4个实验演示及分析,验证了设计装置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马小丽  
目前,我国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监测系统。本文首次提出把传统的人工成本管理从单一控制成本目标,扩展为监测成本风险压力和收入差距的"双测目标",由此设计了企业人工成本宏观监测指标体系和标准区间。政府建立人工成本宏观监测预警模型,及时发布人工成本信息而由企业自主做出是否存在成本风险的判断,人工成本要成为制定整体工资政策的体系框架,垄断行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也要在这个体系框架下确定。数据分析显示,我国人工成本变动尚未达到能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危害的程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闫莎莎  刘伟韬  张同军  孔德斌  
文章设计了针对标准试件的微型重载单轴压缩试验机,开展了单轴压缩强度实验,获得了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与现有岩体力学试验机相比:(1)在满足刚度和应力变形要求下,试验机采用一体式框架设计,具有微型化特点;(2)采用工业机械臂精准控制技术,伺服电机配合减速机和精密滚珠丝杠,实现了压力输出和进给的精准控制,具有重载和测试精度高特点;(3)省去了油压系统,精简了试验机结构,占地空间小,同样的实验空间可以放置多台设备。试验机的实验教学应用效果表明,该试验机操作性好,便携性强,满足学生动手操作需求,实验数据能够绘制出全应力-应变曲线,符合实验教学要求。今后将持续改进试验机结构,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津宁  陈文娟  
为研究磁流变液的制动特性设计了一种测量实验装置,该装置可通过控制外加磁场的大小来改变磁流变液的黏滞程度,从而控制制动过程。利用单片机采集制动过程中转速、制动时间以及线圈中励磁电流等参量,使用VB上位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出不同情况下的制动特性曲线。通过对各制动参量的理论分析与实验测量以探究磁流变液的制动特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庞新宇  江旺旺  任智军  
针对振动学相关课程中高阶振动实验装置偏少,学生对高阶振型和固有频率难以理解等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用于教学的高阶振型振动实验装置。该装置通过基于柔度法编写的Matlab程序、基于锤击法的自由振动实验以及以激振器作为激励振源的受迫振动实验,实现了对高阶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测试,通过频闪仪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各阶频率的振型。实验测得的各阶频率与相应的理论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6.88%、5.40%和2.01%。该装置已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爱桃  肖迤文  王凯  
为了让学生掌握瓦斯风压对井巷分支风流紊乱影响的相关知识及规律,研制了瓦斯风压诱导风流灾变本科教学实验装置,设计了一系列瓦斯风压诱致井巷风流灾变实验,形象地展示瓦斯风压诱致井巷风流灾变机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每组实验前,先对中间分支充入N2与He体积比为1∶1的混合气体,模拟中间分支瓦斯积聚;然后改变通风方向、调节巷道倾斜角度、巷道断面积、中间分支与左侧分支的风阻以及风机风压分别进行实验。实验表明,瓦斯风压诱导风流灾变不仅与主干分支、旁侧分支的风阻、主要通风机的风压相关,还与巷道的长度、高差等因素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鑫  李加琪  王显  金诚谦  印祥  
针对轮式拖拉机自动导航中转向角测量及自动控制的需求,研制由非接触式角度传感器为测量元件的轮式拖拉机转向角测量装置。该转向角测量装置由转向角检测机构、数据采集模块及显示终端组成。角度传感器相对车体静止,磁块随前轮转向立柱一起做旋转运动,磁场方向的变化使角度传感器输出不同的电压值,从而测量前轮的转动角度。数据采集模块采用AD转换和数值标度变换方法实时采集并处理角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将结果发送至显示终端。在转向角测量试验过程中,根据RTK-GNSS记录的拖拉机行驶轨迹计算实际转向角度,并与所设计的转向角测量装置输出的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装置在[-5°,+5°]时,实际转向角与测量转向角的最大误差为1.31°,RMS为1.08°;在[-45°,-5°)和(+5°,+45°]范围内时,角度测量的最大误差为1.93°、RMS最大为1.4°,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可满足轮式拖拉机自动导航对转向角测量精度的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