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9)
- 2023(11261)
- 2022(9639)
- 2021(8748)
- 2020(7488)
- 2019(17327)
- 2018(17015)
- 2017(32610)
- 2016(17259)
- 2015(19377)
- 2014(19240)
- 2013(19199)
- 2012(17808)
- 2011(15975)
- 2010(15863)
- 2009(14711)
- 2008(14662)
- 2007(13392)
- 2006(11299)
- 2005(9911)
- 学科
- 济(74213)
- 经济(74152)
- 业(54518)
- 管理(53108)
- 企(46162)
- 企业(46162)
- 方法(33555)
- 数学(28783)
- 数学方法(28532)
- 农(20201)
- 技术(19055)
- 中国(18522)
- 业经(18188)
- 财(17774)
- 地方(16090)
- 学(15148)
- 贸(13841)
- 贸易(13834)
- 易(13412)
- 农业(13405)
- 制(13366)
- 技术管理(12832)
- 产业(12742)
- 理论(11797)
- 和(11631)
- 银(11067)
- 银行(11040)
- 务(11030)
- 财务(11009)
- 财务管理(10984)
- 机构
- 学院(251360)
- 大学(250502)
- 济(105547)
- 经济(103452)
- 管理(101188)
- 理学(88017)
- 理学院(87087)
- 管理学(85747)
- 管理学院(85260)
- 研究(81292)
- 中国(60471)
- 京(51200)
- 科学(50494)
- 财(46796)
- 农(40442)
- 所(40185)
- 中心(38860)
- 财经(37910)
- 江(37899)
- 业大(36916)
- 研究所(36799)
- 经(34360)
- 经济学(32695)
- 范(32503)
- 师范(32195)
- 农业(31938)
- 北京(31608)
- 州(30236)
- 经济学院(29842)
- 院(29324)
- 基金
- 项目(172274)
- 科学(137831)
- 研究(126265)
- 基金(125780)
- 家(109426)
- 国家(108557)
- 科学基金(94225)
- 社会(81519)
- 社会科(77458)
- 社会科学(77439)
- 省(69173)
- 基金项目(67873)
- 自然(60524)
- 自然科(59180)
- 自然科学(59165)
- 自然科学基金(58148)
- 划(57604)
- 教育(57496)
- 编号(50518)
- 资助(49002)
- 创(41481)
- 成果(40180)
- 重点(39035)
- 发(38433)
- 部(37961)
- 创新(37896)
- 课题(34553)
- 国家社会(33847)
- 科研(32909)
- 教育部(32688)
- 期刊
- 济(111864)
- 经济(111864)
- 研究(69342)
- 中国(46943)
- 学报(37051)
- 管理(36853)
- 科学(36064)
- 财(35882)
- 农(35809)
- 大学(27875)
- 学学(26270)
- 教育(25546)
- 农业(24210)
- 技术(22523)
- 业经(20072)
- 融(19773)
- 金融(19773)
- 财经(18286)
- 经济研究(18230)
- 经(15875)
- 问题(15021)
- 技术经济(14408)
- 科技(14318)
- 业(13963)
- 商业(12869)
- 策(12135)
- 图书(11799)
- 统计(11688)
- 理论(11478)
- 版(11383)
共检索到358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燕 李金鹏 单晓红 杨娟 魏云凤
进行产业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分析有助于把握产业内部创新合作变化规律及趋势,对复杂市场变化和行业激烈竞争做出响应,为产业组织治理提供依据,提升产业创新绩效,引导产业优化。本文通过构建创新网络演化模型,运用动态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网络演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特征演化中,集成电路创新网络结构呈现由松散型向核型结构演化的趋势;在主体及合作关系演化中,中国企业逐渐占据网络主体地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占比较低,合作趋于同类型主体间合作,合作关系更加密切;在网络稳定性演化中,网络变化速率经过前期的波动变化后逐渐降低,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网络稳定性逐步提升,并有效促进了创新绩效产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菲菲 韩朝曦 黄鲁成
在产业链高端获得高附加值是摆脱"低端锁定"的必经途径。集成电路产业链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和研发需求,目前有关嵌入产业链后研发合作情况的研究不足。从产业链视角建立集成电路产业研发合作网络,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及分析方法,对嵌入产业链前后的网络规模、小世界性、无标度特征及节点影响力范围和主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价值链研发合作特征,且围绕固定核心企业的合作网络展开,网络中的核心节点对产业进化具有重大影响,但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研发合作网络中尚未形成影响。最后,提出增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链 研发合作 网络特征 集成电路产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晓燕 孙丽娜 单晓红 韩晟熙
创新网络社团绩效提升不仅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且可以提升社团吸引力,从而获得更多异质性知识。基于嵌入性理论,从组织嵌入性与网络嵌入性两个维度构建创新网络社团创新绩效分析框架,借助NCA、fsQ CA方法探索创新网络社团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实证分析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果发现:第一,知识宽度、知识深度、社会价值、凝聚性、合作强度是影响创新网络社团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其中,知识宽度对创新绩效具有中等水平的影响,但单个条件均不是高创新绩效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二,社团创新绩效提升路径可分为知识资源驱动型和社会资源驱动型。知识资源驱动型包括“纵深—研发”型、“跨界—开拓”型,社会资源驱动型包括“协同—探索”型、“聚力—深耕”型。第三,在知识资源驱动型中,合作强度与社会价值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可以相互替代;在社会资源驱动型中,知识宽度与知识深度、凝聚性组合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于永达 闫盛枫
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与知识的融合,越来越多的创新通过多个组织合作完成,但现有研究对于合作创新机理仍缺乏共识。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通过引入邻近性概念构建合作创新解释框架,然后基于中国1985-2015年集成电路领域的500 945条专利的全样本数据,通过QAP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地理邻近、知识积累邻近、知识结构邻近与创新环境邻近共同影响合作伙伴选择,且随着时间推移与产业发展,地理邻近的重要程度逐渐降低,知识结构邻近的影响呈现U型变化,知识积累邻近和创新环境邻近在产业进入成熟阶段后开始正向影响合作创新伙伴选择,表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燕 李金鹏 单晓红 杨娟
技术交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挖掘演化过程中交易关系形成和解散的动因,可以从主体行为的角度揭示影响交易的机理,进而提升技术交易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章借助可分离的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从地理、组织、社会、制度、技术5个维度的邻近性视角出发探究集成电路产业不同时段技术交易网络的演化动力。研究发现:在技术交易关系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下多维邻近特征作用的显著性不同,但都表现为有利于交易联系建立的积极影响;在关系形成后,邻近性特征于调整阶段才开始产生影响,制度、技术与社会间的邻近性有利于关系长久维持的同时,地理和组织上的邻近则会对交易关系解散产生促进作用。该结论明确了技术交易网络演化的驱动力,有助于引导合理的交易行为选择,维护网络关系稳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坚 刘雪莲 丁洁扉
长三角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集聚区,但针对该区域集成电路行业产学研多主体深度融合创新绩效的研究较为缺乏。为此,选取1995—2021年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的专利数据构建产业合作创新网络,采用ArcGIS可视化手段,通过拓扑结构分析、空间结构分析等方法梳理该网络演化的趋势特征,并基于2021年其中124家集成电路上市企业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4个阶段,近年来形成了“核心-边缘”的创新网络,网络结构从松散逐渐紧密,网络内区域间联系逐步增强,与区域外主体空间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企业在合作专利申请行为中的位置优势及经验优势不会影响企业的合作意愿;知识邻近性对关系邻近性和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通过创新绩效对合作创新成果产生中介效应,而且创新绩效对合作创新成果的正向影响显著;环境邻近性显著正向影响知识邻近性且显著负向影响创新绩效。因此,要进一步打造品牌化、国际化和数字化的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创新网络的能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庭竹 杜德斌
集成电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已成为全球关键核心技术竞争的焦点。本文基于全球集成电路贸易数据建立网络矩阵,借助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刻画2000—2019年全球集成电路贸易的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并进一步揭示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发现:(1)20年间全球集成电路贸易网络的整体规模逐渐扩大,但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近年来的网络发展态势受阻;(2)全球集成电路贸易网络“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并呈现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核”向以中韩为核心的“双核”结构转变。(3)全球集成电路贸易格局“东升西降”特征显著,贸易网络空间结构则呈现出以北美为核心的“洲际双拱”格局演变为以东亚—东南亚为核心的“洲内联系为主,洲际互动为辅”的多级格局。(4)研究期内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保持高额贸易往来的同时却维持了较低的贸易紧密度,反而“一带一路”沿线和非洲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不断加深。(5)中国与世界各国集成电路贸易依赖的非对称性显著,中国对发达国家呈现出单向依赖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冰 马翠廉
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对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有重要影响。通过三方演化博弈方法,对“链长”“链主”和其他盟员三方作用下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创新行为的稳定性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成本补贴变化、“链主”企业违约后所获得的机会收益、“链长”对盟员合作行为给予奖励以及“链长”对违约方的惩罚变化均对产业联盟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据此,以期拓宽主体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竞争力,引导产业链转型升级,为强链补链提供更多的方法依据。
关键词:
产业联盟 集成电路 链长 链主 收益分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冰 马翠廉
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对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有重要影响。通过三方演化博弈方法,对“链长”“链主”和其他盟员三方作用下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创新行为的稳定性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论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成本补贴变化、“链主”企业违约后所获得的机会收益、“链长”对盟员合作行为给予奖励以及“链长”对违约方的惩罚变化均对产业联盟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据此,以期拓宽主体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竞争力,引导产业链转型升级,为强链补链提供更多的方法依据。
关键词:
产业联盟 集成电路 链长 链主 收益分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晓燕 阮平南 童彤
为了实现资源互补,降低研发风险,许多企业在专利研发中进行合作,并逐步向网络化发展。专利合作网络促进了企业间的知识融合,实现了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扩散,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绩效。本文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以专利信息为主要数据源,结合社会网络相关模型使用统计方法,研究了专利合作网络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指出合作次数、发明人数量和活动年期对知识扩散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所在网络的密度和独立研发能力与知识扩散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专利合作网络 知识扩散 社会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钰芬 姚天娇 胡思慧
推进ICT产业创新发展是浙江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领域两方面定量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浙江省ICT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呈核心-边缘化结构,具有二步式螺旋式上升的演化特征;网络密度对创新绩效存在促进作用,网络中心性对创新绩效存在抑制作用;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对浙江省ICT产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俊杰 刘建丽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新形势下国家统筹产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产业链现代化是一个系统集成的概念,包括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分别指科技、资本、人力等各类生产要素与企业之间的协同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同。提高产业链横向协同度和纵向协同度是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链现代化的突破口,这就需要优化技术路线与发扬工匠精神并重,制定产业链地图,提升产业链和产业生态治理水平,提升政府基金投资效能,提升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
关键词:
集成电路 产业链现代化 协同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鄂湘 韩丹丹
为研究企业在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多元化在其中是否发挥调节作用,本文利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在20062015年的合作专利数据,构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间的合作网络,在此基础上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结构洞、技术多元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洞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倒U形关系,技术多元化负向调节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利用合作网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邱德胜 尹姜旭珊
基于我国在1987—2020年间所出台的123份国家级集成电路的政策文件,利用内容分析法和政策工具理论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和内容分析,研究得到政策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完善的演化趋势,其中具体政策工具的使用以环境面政策为主;发现目标规划政策对政策整体数量和结构有着决定性影响。最后,以加强市场管理和加大自主创新两个方面从政策工具角度为我国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创新政策的设计提供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创新政策 政策工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贺胜兵 陈光达 周华蓉
本文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RGM)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一带一路"集成电路贸易的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网络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集成电路贸易网络密度不断增大,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中国位于贸易网络核心位置,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网络中心性的各项指标有明显上升;块模型分析表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属于双向溢出板块,中亚和南亚地区属于经纪人板块,西亚和北非地区属于主溢出板块区属于主溢出板块,中、东欧地区属于净受益板块;ERGM模型分析显示,创新水平高的国家之间更容易产生集成电路贸易往来,经济实力强或创新水平高的国家更容易形成出口贸易,地理邻近和文化关联会促进贸易,研发投入、政治稳定性、贸易与信贷自由度对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