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3)
2023(12708)
2022(10105)
2021(9135)
2020(7602)
2019(17003)
2018(16685)
2017(32088)
2016(17237)
2015(18933)
2014(18605)
2013(18228)
2012(16062)
2011(13909)
2010(14108)
2009(13176)
2008(13335)
2007(12111)
2006(10629)
2005(9872)
作者
(45851)
(38618)
(38300)
(36164)
(24664)
(18040)
(17106)
(14771)
(14645)
(13677)
(13065)
(12737)
(12382)
(12060)
(11755)
(11638)
(11463)
(11058)
(11001)
(10932)
(9420)
(9313)
(9197)
(8789)
(8621)
(8593)
(8556)
(8550)
(7638)
(7471)
学科
(85362)
(79253)
企业(79253)
(77394)
经济(77306)
管理(69573)
方法(32640)
业经(29675)
(27424)
(25325)
数学(24337)
数学方法(24189)
中国(21458)
技术(20650)
(20457)
财务(20431)
财务管理(20411)
企业财务(19395)
农业(18765)
(16423)
(15518)
(15220)
理论(14625)
技术管理(13902)
地方(13606)
(13582)
(13360)
经营(12835)
企业经济(12566)
(11671)
机构
学院(242651)
大学(236165)
(108066)
经济(106253)
管理(102232)
理学(88104)
理学院(87353)
管理学(86357)
管理学院(85908)
研究(72984)
中国(59543)
(51728)
(48200)
科学(40755)
财经(40674)
(37590)
(37096)
(36539)
(34628)
中心(34069)
经济学(33349)
业大(31843)
研究所(30930)
经济学院(30288)
商学(30143)
财经大学(29982)
商学院(29859)
北京(29585)
(29237)
农业(28316)
基金
项目(159443)
科学(130180)
研究(120984)
基金(118641)
(101164)
国家(100219)
科学基金(89811)
社会(81588)
社会科(77563)
社会科学(77549)
(63806)
基金项目(63005)
自然(55790)
教育(54857)
自然科(54659)
自然科学(54650)
自然科学基金(53781)
(51067)
编号(47289)
资助(46172)
(40083)
(37010)
成果(36754)
创新(36382)
(35854)
重点(35215)
(34885)
国家社会(34523)
(32928)
课题(32381)
期刊
(121780)
经济(121780)
研究(71908)
中国(49030)
管理(45545)
(44462)
(35230)
科学(31254)
学报(29187)
农业(24296)
大学(24241)
技术(23942)
(23598)
金融(23598)
教育(23445)
学学(22963)
业经(22324)
财经(21075)
经济研究(19596)
(18366)
(16330)
问题(15899)
技术经济(15211)
现代(13051)
财会(12879)
商业(12635)
科技(12600)
世界(12576)
(12027)
经济管理(11314)
共检索到365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立  张典  陈诗颖  
组织学习理论对成功经验可能产生的过度开发陷阱给予了警示,但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却仍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同时,动态能力对不同企业绩效产生的差异性影响也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基于对动态能力迁徙的思考,研究成功经验陷阱对创新动态能力及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117家中大型中高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成功经验陷阱抑制企业的创新动态能力,进而弱化了其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而组织情境因素如战略和环境动态性对三者关系的权变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研究通过实证揭示了知识对能力和绩效可能产生的阴暗面效应,同时完善了学界对动态能力迁徙原因的认知。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立  张典  陈诗颖  
组织学习理论对成功经验可能产生的过度开发陷阱给予了警示,但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却仍缺乏系统的实证检验。同时,动态能力对不同企业绩效产生的差异性影响也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基于对动态能力迁徙的思考,研究成功经验陷阱对创新动态能力及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117家中大型中高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成功经验陷阱抑制企业的创新动态能力,进而弱化了其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而组织情境因素如战略和环境动态性对三者关系的权变调节效应并不显著。研究通过实证揭示了知识对能力和绩效可能产生的阴暗面效应,同时完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朱杰  
以2007~2017年间中国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视角研究企业金融化行为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金融化程度的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信息披露违规次数也会随之增加,表明金融化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套利与财务舞弊动机。机制检验发现,企业金融化加剧了公司业绩波动性,挤出了公司实物资本投资,并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大股东与管理层对公司财务资源的"掏空"动机,进而增强了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倾向。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融资约束较低、盈余质量较低以及审计质量较低时,企业金融化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一方面验证了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资本逐利动机,另一方面验证了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在抑制金融化企业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当加强金融管制,严格打击金融资产频繁交易、违规套利行为,同时加强对非金融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信息监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芳  耿修林  
锦标赛理论认为,高管团队垂直薪酬差距是一种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能够激励高管努力工作。但是,薪酬差距也可能增加高管的自利行为动机和冒险倾向,诱发高管的不正当努力,最终导致企业违规行为。本文利用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选择面板计数模型和面板二值选择模型,研究了高管垂直薪酬差距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揭示了锦标赛机制可能存在的负面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违规行为显著正相关,企业内部的财务困境压力和企业外部的行业竞争压力都抑制了高管薪酬差距带来的违规倾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力  曲庆  
根据公平理论、社会交换和互惠理论以及领导—成员交换(简称LMX)等相关理论,本文提出领导与下属关系的亲疏有别可能在组织中带来不公平的结果。与领导关系好的下属可能与领导互相给予偏高的评价:领导给这些下属的工作表现评分高过他们事实上的表现,这些下属给予领导的领导风格(互动公平)以更高的评价。这对那些与领导关系不够好的下属是不公平的。在关系盛行的组织中,这样的互惠现象可能尤其严重。利用在10家公司问卷调查的数据,本文发现领导和关系好的下属之间存在互惠现象;下属在公平取向方面的个人差异会影响LMX的发展,倾向于惠及他人的下属,更可能与领导建立密切的关系。论文最后讨论了对相关理论的启示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朱国玮  黄静  罗映宇  
算法管理使共享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在享受共享经济带来的积极体验的同时,算法管理引发的共享经济阴暗面也受到实践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尽管这一话题在近期引发了各种讨论,但现有研究对算法管理下共享经济的阴暗面仍缺乏概念性的理解。针对上述背景,本研究从算法管理视角讨论了共享经济阴暗面的内涵和特征,并将其概念化为三个核心主题:数据获取阴暗面、代理行为阴暗面和社会互动阴暗面。进一步地,本研究分别从心理所有权理论、隐私担忧理论、劳动过程理论、期望不一致理论、数字歧视、心理契约理论和组织公平理论这七个视角探讨了上述主题,并对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最后,本研究提出了研究贡献和管理建议,并基于三个核心主题凝练和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乔鹏程  张岩松  
在数字经济时代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绩效的效应与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很有必要。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2010~2020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创新绩效,并将动态能力细分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探讨其中介效应,总结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动态能力——创新绩效”这一作用路径。主要结论如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旧可靠;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创新能力、吸收能力、适应能力,且三者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着显著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市场化程度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提供了微观证据,为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动态能力、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明确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俊义  熊胜绪  王霞  
为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环境动态性这个重要的调节变量,通过相关文献综述分析,构建动态能力、环境动态性、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基本理论框架模型,继而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收集与整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环境动态性对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得出结论和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新民  张亚男  范柳  钱洁莹  
基于中央政策文本分析所示的六大创业政策体系:财税政策、人才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技术政策及社会化服务政策,构建创业政策对创业企业迁徙决策的影响作用模型。实证结果显示: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及社会化服务政策是影响创业企业迁徙的三大政策因素,而人才政策、金融政策及财税政策的影响作用有限。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区域更好发挥产业、技术及社会化服务政策对创业企业吸引力,提高人才、金融及财税政策效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侯楠  彭坚  尹奎  杨皎平  
恩威并施通常被视为一种有效的领导策略,既能让下属感恩戴德,又能让下属遵守纪律。不同于传统观点,本研究认为当领导者展现出"仁慈"与"权威"两种互异的行为,下属面临这些不一致的信息时容易产生不确定感,从而危害到主观幸福感。本研究结合不确定性管理理论指出,组织公平感能够缓和"领导者恩威并施通过不确定感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的负面影响"。基于153份两个时间点追踪数据分析发现:(1)高水平的恩威并施(高仁慈和高威权)正向影响下属心理不确定感,进而降低下属的主观幸福感;(2)组织公平感负向调节领导者恩威并施与下属不确定感间的关系,以及心理不确定感在领导者恩威并施与下属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与低组织公平感相比,高组织公平感情况下领导者恩威并施对下属心理不确定感的影响更弱,整个中介效应也更弱。以上结果揭示了领导者恩威并施的潜在阴暗面,为领导者如何有效展现恩威并施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北伟   孙婉君  
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数字化商业模式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探讨动态能力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化商业模式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即数字化价值提供、数字化价值获取、数字化价值收益均能够正向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和流程创新绩效;数字化商业模式通过动态能力间接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即通过技术感知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和信息重构能力间接正向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和流程创新绩效。基于此,企业应将数字化认知提高到组织战略层面的动态能力上,及时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通过有侧重地发展动态能力调整企业的数字化商业模式,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苑艳  王菁菁  陈凯  
基于生物质能源企业视角,将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阶段特点与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理论相结合,构建包含动态能力、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在内的研究框架。从18个地区35家企业获取一手数据,结合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取得相关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学习能力对两种创新模式影响显著,且对渐进式创新影响更强;整合能力对激进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两种创新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生物质能源企业采用渐进式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更大。最后根据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毕明  徐晓东  
基于“双碳”背景,绿色转型如何引领和助推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一项重要研究议题。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及其三个维度均会对企业创新绩效起到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在ESG表现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效应;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持续性,但该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非重污染企业中更加显著。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柏洲  夏文飞  
当前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通过对246份企业问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隐秘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最终还检验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即环境动态性调节了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对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建军  王正沛  李国鑫  
为了明晰宇航企业组织结构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本文引入了动态能力和创新氛围两个中介变量。通过对我国宇航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宇航企业组织集权和组织规范维度都对其创新绩效产生了消极作用,此外,创新氛围、动态能力分别在组织集权与创新绩效,以及组织规范和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