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6)
2023(10852)
2022(9212)
2021(8446)
2020(7169)
2019(15858)
2018(15419)
2017(28201)
2016(15491)
2015(16830)
2014(16366)
2013(16001)
2012(14551)
2011(12985)
2010(13123)
2009(12379)
2008(12127)
2007(10580)
2006(9417)
2005(8323)
作者
(44665)
(37404)
(37091)
(34996)
(23481)
(18012)
(16551)
(14425)
(14127)
(13117)
(12749)
(12372)
(11977)
(11653)
(11420)
(11402)
(11276)
(11043)
(10846)
(10637)
(9380)
(9012)
(8925)
(8547)
(8501)
(8284)
(8253)
(8204)
(7457)
(7357)
学科
(55529)
经济(55422)
管理(52475)
(51086)
(44263)
企业(44263)
方法(24290)
数学(20729)
数学方法(20444)
(17447)
技术(17065)
中国(16538)
(15981)
(14645)
业经(14299)
技术管理(12607)
(12153)
农业(10780)
(10595)
(10593)
贸易(10584)
银行(10559)
地方(10538)
(10368)
(10367)
财务(10336)
财务管理(10318)
(10300)
(10023)
企业财务(9843)
机构
大学(214169)
学院(212576)
(85163)
管理(84947)
经济(83350)
理学(73873)
理学院(73056)
管理学(71849)
管理学院(71435)
研究(69938)
中国(53645)
(44393)
科学(43730)
(40727)
(38965)
业大(34663)
(34469)
中心(33494)
(33316)
财经(31741)
研究所(31350)
农业(30697)
(28823)
北京(27409)
(26750)
师范(26365)
(25987)
(25770)
经济学(25564)
(23726)
基金
项目(148420)
科学(118035)
基金(108943)
研究(104125)
(97246)
国家(96381)
科学基金(83097)
社会(68268)
社会科(64790)
社会科学(64779)
(59055)
基金项目(58245)
自然(55265)
自然科(54071)
自然科学(54053)
自然科学基金(53155)
(50257)
教育(48511)
资助(42574)
编号(39617)
(36827)
重点(33463)
创新(33457)
(32347)
成果(31302)
(30683)
国家社会(28598)
科研(28542)
课题(28298)
计划(28268)
期刊
(90775)
经济(90775)
研究(61719)
中国(47210)
学报(36929)
(34144)
科学(34031)
管理(33372)
(32603)
大学(28040)
学学(26414)
教育(24730)
农业(22420)
(19957)
金融(19957)
技术(17482)
财经(15731)
业经(15337)
经济研究(14645)
(13487)
科技(13271)
(13041)
问题(12012)
(11007)
技术经济(10747)
(9849)
商业(9676)
业大(9590)
现代(9229)
图书(8988)
共检索到317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航  
在动态竞争环境下,拥有动态能力对于企业创新至关重要。然而,已有理论研究对于动态能力构念的定义存在混淆之处,对于其维度划分也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基于Teece学派对于动态能力内涵的理解,以整合的内外部视角为分类依据,将动态能力划分为机会识别和机会利用两种能力,并实证检验了其作用于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机会利用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正相关,同时机会利用能力部分中介机会识别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军政  魏江  
迄今为止,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仍然不清,维度划分和测量也不统一,从而导致动态能力研究难以深入。基于对国外文献的回顾,本文首先对国外现有的动态能力概念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基于能力阶层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界定的动态能力概念比较清晰、明确;然后对动态能力的维度划分和测量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认知维度甚至态度维度是动态能力构念体系构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同时合并型多维构念的构建和测量将逐渐得到采纳;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预测  [作者] 金昕  陈松  邵俊岗  
本文验证了双元创新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组织动态能力在两者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探索式创新战略和利用式创新战略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探索式创新战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大于利用式创新战略对其的影响;(2)双元创新平衡战略对企业绩效无显著正向影响;(3)资本重置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在双元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环境感知能力仅能够正向调节探索式创新战略与企业绩效间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敏   谭裕宁   岳元宁   秦鑫  
本文选择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为研究样本,以2011—2019九年间的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相关数据为主要指标,按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双向开放式创新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三个维度,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并探析开放式创新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双向型开放式创新都对高校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相比于单独的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单独的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将两者协同起来的双向型开放式创新对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博  牛占文  王小秋  
精益知识管理能力是导致企业开展精益生产的效果大相径庭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弄清精益知识管理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维度,以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为样本,采集典型企业数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路径构建精益知识管理能力的维度结构和内容,归纳出相对饱和的理论,将精益知识管理能力划分为精益知识获取能力、精益知识整合能力和精益知识应用能力3个维度14个构成要素并进行验证,为企业优化提升精益知识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玮  陈劲  
基于251家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探索性学习、转化性学习、挖掘性学习三个维度具有较高的构念效度,并建议后续研究延续并采纳此构念,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应重点考察吸收能力的动态性及与其相对应的解吸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美丽  石春生  
本文系统性归纳出了组织创新的十个要素,进一步从理论层面概括出了战略导向型、结构导向型、制度导向型和文化导向型四个组织创新维度。基于高技术制造行业数据,运用CFA模型重点对组织创新所划分的四维度进行实证检验,以全面理解高技术制造企业的组织创新结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鹏   王宁博   孙玉洁   尹世民  
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借助数字技术提高创新能力是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将企业创新绩效进一步划分为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探究数字化转型究竟会影响何种难度的创新,同时,分析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质量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提高,对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均有显著影响;外部交易成本和内部控制质量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绩效及其细分维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密集型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明专利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建议企业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企业内部业务的深度融合,优化企业运营方式,从而更好地开展企业创新活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林英  徐礼平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然而鲜有研究关注重大科研项目团队中人的健康状态,特别是心理状态与心理品质。基于此,运用扎根理论对4个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共10名成员)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发现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心理资本包括团队自信、团队希望、团队乐观、团队韧性、团队合作和团队责任6个维度,且各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根据访谈资料并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提出"团队氛围和团队协同合作分别在团队心理资本与团队绩效关系中起调节效应及中介效应"的假设,并建议关注重大科研团队及其成员心理资本的开发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玉峰  史宁中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与基础知识不同,知识可以传递,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能被传递,需要亲身经历和感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同于数学能力,能力被人为细化,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为综合,没有直接载体说明经验有无或强弱,但一定时间积淀的思维模式反映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结果。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经历和感悟了数学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后积淀的思维模式,最终建立一定的数学直观。维度划分体现数学基本活动的过程,概括为:观察、归纳猜想、表达、验证或证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克正  
通过总结和分析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文献,发现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6个维度——投入产出、创新过程、创新能动、市场导向、组织沟通和知识管理。基于上述6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提炼出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维度,并系统分析了其对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克正  
通过总结和分析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文献,发现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6个维度——投入产出、创新过程、创新能动、市场导向、组织沟通和知识管理。基于上述6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提炼出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维度,并系统分析了其对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克正  
通过总结和分析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文献,发现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6个维度——投入产出、创新过程、创新能动、市场导向、组织沟通和知识管理。基于上述6个维度,借助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提炼出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评价的关键维度,并系统分析了其对企业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文章以41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在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理论构建,及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三维度的影响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创新网络—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路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构成三维度之间的路径关系及其演化路径,也证明了创新投入、网络构建利用、内外资源整合的顺序依赖关系。实证结果也表明:创新网络中心性和关系质量是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创新投入和对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重要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苑艳  王菁菁  陈凯  
基于生物质能源企业视角,将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阶段特点与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理论相结合,构建包含动态能力、创新模式和创新绩效在内的研究框架。从18个地区35家企业获取一手数据,结合现有文献进行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取得相关研究结论。研究表明,学习能力对两种创新模式影响显著,且对渐进式创新影响更强;整合能力对激进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两种创新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生物质能源企业采用渐进式创新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更大。最后根据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