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1)
2023(15633)
2022(13582)
2021(12826)
2020(10752)
2019(25106)
2018(24536)
2017(47306)
2016(25292)
2015(28585)
2014(28157)
2013(27767)
2012(25328)
2011(22739)
2010(22200)
2009(20239)
2008(19392)
2007(16229)
2006(13786)
2005(11840)
作者
(69666)
(58130)
(57333)
(54793)
(36908)
(27649)
(26239)
(22923)
(22054)
(20308)
(19769)
(19491)
(18068)
(18064)
(18061)
(17505)
(17271)
(17091)
(16537)
(16471)
(14116)
(14075)
(13862)
(13139)
(12989)
(12826)
(12568)
(12479)
(11522)
(11352)
学科
(104447)
经济(104336)
管理(71500)
(68152)
(56066)
企业(56066)
方法(53148)
数学(47448)
数学方法(46875)
中国(28151)
(26707)
(25490)
业经(21725)
(20555)
贸易(20546)
(20063)
(20012)
地方(18717)
农业(17929)
(16908)
(16133)
技术(16133)
财务(16061)
财务管理(16029)
环境(15927)
(15828)
理论(15821)
企业财务(15237)
(14837)
金融(14835)
机构
大学(355311)
学院(351998)
(148093)
经济(145353)
管理(143963)
理学(126617)
理学院(125319)
管理学(123160)
管理学院(122545)
研究(116008)
中国(87045)
(74524)
科学(70051)
(64600)
(55854)
财经(53558)
中心(52607)
(52358)
研究所(51452)
业大(51372)
(49219)
北京(46986)
(46611)
经济学(45818)
(45233)
师范(44814)
(42648)
经济学院(41600)
农业(41084)
财经大学(40417)
基金
项目(251220)
科学(199454)
基金(185758)
研究(183711)
(161435)
国家(160176)
科学基金(138986)
社会(117988)
社会科(111992)
社会科学(111964)
基金项目(98133)
(94835)
自然(90251)
自然科(88221)
自然科学(88200)
自然科学基金(86632)
教育(84659)
(80643)
资助(77325)
编号(73548)
成果(58338)
(56776)
重点(55717)
(52620)
(52281)
课题(49901)
国家社会(49580)
教育部(49367)
创新(48817)
科研(48282)
期刊
(147338)
经济(147338)
研究(101046)
中国(59690)
学报(52951)
管理(50814)
科学(50218)
(47168)
(46151)
大学(41302)
学学(38887)
教育(36406)
农业(32952)
技术(30790)
(27421)
金融(27421)
财经(25525)
经济研究(25247)
业经(23164)
(21778)
问题(19311)
(17617)
图书(16960)
技术经济(16959)
统计(16740)
理论(16488)
(16486)
科技(16453)
世界(15464)
(15277)
共检索到491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小刚  李新春  方海鹰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初步界定了测量动态能力的6个维度。为了验证此评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对国内29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并在探测性检验的基础上将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调整为市场潜力、组织柔性、战略隔绝、组织学习与组织变革5个方面。最后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基于363份有效样本,对我国企业动态能力的制约性因素,以及它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在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有限的贡献中,不同能力因子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望斌  张玉利  
当前关于新企业创业导向的维度及其功效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从战略过程视角,依据文献分析初步界定了新企业创业导向的5个维度,然后通过访谈调查和探测性检验,将新企业创业导向维度调整为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先动性3个方面,应用并优化了其测量量表。最后通过150份有效样本,对我国新企业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对新企业绩效确实有显著的直接贡献,但间接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辛晴  
动态能力是组织为适应市场变革而创造性地使用内外部知识资源的过程性能力,在三阶段演化过程中表现为顺序依赖的三个维度,前一阶段的顺利完成是后一阶段成功进行的基础。创新是动态能力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创新的影响路径有显著差别。搜寻识别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筛选评估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但对管理创新影响不显著,转化整合正向影响管理创新,但对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小君  
由于动态能力的内隐性和复杂性,动态能力理论维度的划分和测量一直是战略管理研究的难点议题。本文尝试在既往研究基础上,整合不同的分维依据来探询动态能力的理论维度,然后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揭筱纹  钟国梁  
在总结学者们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泰国企业的数据对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除组织学习维度以及整合与变迁能力维度外,其他维度均得到了验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孙杨  许承明  严长德  
本文选取了2000-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银行贷款对公司治理几乎没有功效,没有降低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虽然随着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大,经理人的职务消费有所下降,但是企业效益却没有得到提升。同时,经理人替换频率与贷款规模没有显著性关系,银行贷款并没有发挥破产威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石军伟  胡立君  付海艳  
与政府的联系、组织的社会网络资本和特有的关系资本构成了企业的社会资本。通过对97家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资本对销售收入的提升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但对资产报酬率的改善却没有明确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提升销售收入过程中,组织的社会网络资本作用最大,特有关系资本次之,企业家的政府关系资本是第三位的。我们还发现,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在政府关系的利用和获得有利社会地位方面更有优势,但在组织的特有关系资本建设方面却呈现不足。作者建议管理者谨慎评价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有必要考虑不同社会资本结构的交互作用,并将之与其他要素综合起来运用;企业应当用动态的眼光分辨不同层次的社会资本对绩效改善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小刚  李新春  
本文基于国内277家企业调查的数据,确定了测量中国企业家能力的四个维度:战略能力、管理能力、政府关系能力和社会关系能力,并对企业家能力差异性之根源,以及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经验数据表明:企业家能力的发挥将受到经济结构和企业家背景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对于战略能力和管理能力,企业家的关系能力对企业成长的贡献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企业家对企业绩效的直接贡献十分有限,其主要功能在于培育组织能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玲  
本文利用Feenstra和Hanson计算外包率的方法和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1997-2006年34个工业行业的总体外包率、物质外包率和服务外包率分别进行了测量,然后按照要素密集度、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度对工业行业外包率进行了分组计算,最后测算了工业行业中不同类型的服务外包率。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工业行业的外包率稳步提升;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外包率增长较快,高技术水平以及高开放度行业外包率明显高于低技术水平和低开放度行业;服务外包率普遍偏低,生产性和分配性服务业外包率高于消费性和社会性服务业外包率。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升我国工业行业外包率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曹红军  赵剑波  
本研究以中国企业为样本对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战略过程对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关系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但是,不同的动态能力维度对绩效的不同方面影响程度也不同,动态外部协调能力对企业绩效各个方面影响的显著程度在所有维度中最为突出,是企业在超竞争环境中树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此外,动态能力构成维度间的路径关系表明,动态信息利用能力在企业动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节点作用,是企业培育动态能力路径的关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刘静  
如何理解和运用动态能力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动态性已成为企业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引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在权变视角下研究企业动态能力对绩效的影响机制,发现企业动态能力可以从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和创新变革能力四大维度进行测量,动态能力及其维度能力与企业的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都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而且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企业非财务绩效的影响关系存在调节作用。鉴于此,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应侧重于从感知、学习、协调整合和创新变革四大方面构建动态能力,并关注动态能力与环境动态性的匹配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何涌  成蓉晖  翁建兴  
通过对信用担保企业特征的界定,在现有文献研究和对信用担保企业深入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信用担保企业核心能力构建的5个维度,即资本运营能力、人力资源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并经过问卷的预测试和先导测试,确定20个指标变量。对来自中国65家信用担保企业的476份有效问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信用担保企业核心能力因子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信用担保企业核心能力自我测度模型,经样本数据检验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可以测度信用担保企业核心能力水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省  顾新  张江甫  
知识链知识优势的形成本质上是动态能力发挥作用的结果。文章基于动态能力构建了知识链知识优势理论模型,并从过程视角"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描述了知识链知识优势的形成。通过对203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假设,打开了从知识资源到知识优势的黑箱,为从知识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提供了研究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俊  王钊  白硕  顾国伟  肖卫东  
本文以国内汽车行业制造型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对于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文献研究和量表设计,然后利用竞争模型策略发现,由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以及重构能力所构建的动态能力一阶多因素相关模型是测度企业动态能力的最佳简约模型,与现有其他动态能力测量模型相比较,该模型具有更高的效度、信度和预测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健  
转轨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寡头企业以巨大的社会成本干预政府规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然而学术界一直缺少系统性的研究来辨别、分析和衡量这个问题,也未能区分俘获的原因和后果与腐败有何不同。通过对硬数据法、计量模型法和主观测评法等21世纪以来的俘获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总结评述,在辨识俘获和腐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俘获的现实情况,编制俘获指数对我国俘获现象进行测量。结论认为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存在中等程度的俘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