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42)
2023(12602)
2022(10967)
2021(10167)
2020(8541)
2019(19690)
2018(19322)
2017(37973)
2016(20231)
2015(22893)
2014(22614)
2013(22353)
2012(20407)
2011(18256)
2010(17952)
2009(16322)
2008(15766)
2007(13356)
2006(11524)
2005(9785)
作者
(56755)
(47080)
(46568)
(44569)
(30108)
(22480)
(21304)
(18548)
(17877)
(16634)
(16330)
(15606)
(14750)
(14604)
(14581)
(14175)
(14031)
(13973)
(13368)
(13325)
(11616)
(11347)
(11251)
(10552)
(10488)
(10328)
(10321)
(10271)
(9379)
(9251)
学科
(84941)
经济(84846)
管理(62311)
(58220)
(49638)
企业(49638)
方法(43803)
数学(38252)
数学方法(37877)
(21264)
(20442)
中国(20323)
业经(18345)
(17838)
地方(16229)
技术(14824)
(14648)
贸易(14643)
理论(14426)
(14176)
(14025)
财务(13960)
农业(13952)
财务管理(13934)
企业财务(13284)
(13262)
(13063)
环境(12616)
(12050)
(11698)
机构
大学(289823)
学院(286872)
管理(120441)
(115428)
经济(113063)
理学(106132)
理学院(105078)
管理学(103457)
管理学院(102961)
研究(89168)
中国(64522)
(59923)
科学(54655)
(52119)
财经(43440)
(42264)
业大(41863)
中心(40839)
(40432)
(39800)
(38833)
研究所(38831)
(37728)
师范(37416)
北京(37254)
经济学(35253)
财经大学(32849)
(32800)
经济学院(32200)
(32051)
基金
项目(206174)
科学(164074)
研究(152222)
基金(151825)
(130813)
国家(129753)
科学基金(113544)
社会(97704)
社会科(92763)
社会科学(92742)
基金项目(81261)
(79524)
自然(73589)
自然科(71925)
自然科学(71913)
自然科学基金(70639)
教育(70303)
(66731)
资助(62408)
编号(61654)
成果(49266)
(46263)
重点(45246)
(43322)
(42590)
课题(41372)
教育部(40570)
国家社会(40384)
创新(40254)
人文(40018)
期刊
(116046)
经济(116046)
研究(82510)
中国(46224)
学报(43120)
管理(42053)
科学(40023)
(37582)
(35106)
大学(33202)
教育(31963)
学学(31165)
农业(24824)
技术(24179)
(22045)
金融(22045)
财经(20876)
经济研究(19402)
业经(19147)
(17678)
图书(15856)
问题(15322)
理论(14820)
科技(14304)
技术经济(14235)
实践(13649)
(13649)
商业(12779)
现代(12553)
(12268)
共检索到393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辛晴  
动态能力是组织为适应市场变革而创造性地使用内外部知识资源的过程性能力,在三阶段演化过程中表现为顺序依赖的三个维度,前一阶段的顺利完成是后一阶段成功进行的基础。创新是动态能力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对创新的影响路径有显著差别。搜寻识别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筛选评估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但对管理创新影响不显著,转化整合正向影响管理创新,但对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小刚  李新春  方海鹰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初步界定了测量动态能力的6个维度。为了验证此评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本文对国内29家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行了半结构性访谈,并在探测性检验的基础上将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调整为市场潜力、组织柔性、战略隔绝、组织学习与组织变革5个方面。最后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基于363份有效样本,对我国企业动态能力的制约性因素,以及它对企业绩效的贡献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在动态能力对企业绩效的有限的贡献中,不同能力因子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悦  李小平  涂振洲  顾新  张莉  
从知识跨越产学研各组织边界不断循环流动过程看,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基于各创新主体知识行为协同程度分为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形成3个递进演化阶段。在此理论基础上,将动态能力引入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流动过程研究体系,构建动态能力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流动过程假设模型,对235个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流动过程中,知识共享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创造和知识优势形成,而知识创造又显著正向影响知识优势形成;引入动态能力后发现,动态能力对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对知识优势形成并不具备显著影响,但动态能力通过作用于创新主体间的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行为而间接影响知识优势形成。研究结论揭示了动态能力是知识优势形成的源动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省  顾新  张江甫  
知识链知识优势的形成本质上是动态能力发挥作用的结果。文章基于动态能力构建了知识链知识优势理论模型,并从过程视角"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描述了知识链知识优势的形成。通过对203份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假设,打开了从知识资源到知识优势的黑箱,为从知识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提供了研究思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黄俊  王钊  白硕  顾国伟  肖卫东  
本文以国内汽车行业制造型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对于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文献研究和量表设计,然后利用竞争模型策略发现,由整合能力、组织学习能力以及重构能力所构建的动态能力一阶多因素相关模型是测度企业动态能力的最佳简约模型,与现有其他动态能力测量模型相比较,该模型具有更高的效度、信度和预测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刘静  
如何理解和运用动态能力以适应竞争环境的动态性已成为企业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本文引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在权变视角下研究企业动态能力对绩效的影响机制,发现企业动态能力可以从感知能力、学习能力、协调整合能力和创新变革能力四大维度进行测量,动态能力及其维度能力与企业的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都存在正向相关关系,而且环境动态性对动态能力与企业非财务绩效的影响关系存在调节作用。鉴于此,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应侧重于从感知、学习、协调整合和创新变革四大方面构建动态能力,并关注动态能力与环境动态性的匹配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汝芳  杜勇宏  
探索转型时期我国直接融资的功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直接融资市场还很不完善,但直接融资效率还是高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比率的提高对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且其积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玲  郭新朋  
为解决知识异质性造成的知识存量测度复杂性问题,提高隐性知识提取率,在构建知识存量动态激活模型基础上,以自动阈值调节为手段,对知识广度与深度进行度量,实现知识动态量化。以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动态量化改进的知识存量测度方法能够提高隐性知识提取率,证明了提高联盟知识存量水平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峰  
恩格尔系数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战略的重要指标,但是根据统计年鉴数据直接计算的恩格尔系数却不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的真实生活水平。从中国实际出发,首先采用中国各省份农村宏观数据,对目前农村恩格尔系数扭曲的现象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居民的饮食消费习惯和地区差异是影响恩格尔系数的重要原因,并根据估计结果对统计年鉴公布的恩格尔系数进行了修正,使其能够正确反映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引入地区差异变量,进一步分析了住房攀比对食品支出的挤出效应。估计结果表明,受社会地位寻求驱动,农户在住房上的攀比以及向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效仿等都会导致食品支出相对减少,从而影响恩格尔系数的测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徐广玉  苏屹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总结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和外资企业投资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最优组合赋权法建立区域知识获取能力评价模型,并对2008-2012年我国区域知识获取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是区域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及外资企业投资水平的综合体现,与区域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及教育水平有显著的关联,科技合作对区域知识获取能力的影响明显大于技术转移和外资企业投资。实证评价结果有助于为区域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及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提供实践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郑建志  李韬奋  
本文以上市制造企业为调查对象,对动态能力、关系质量、合作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对关系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对合作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质量对合作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动态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合作绩效,而且通过关系质量间接地影响到合作绩效。本文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制造企业制定和实施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伟  杨早立  张永超  
在国内外网络结构和企业核心能力文献回顾基础上,将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到网络结构与企业核心能力关联关系中,构建网络结构、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企业核心能力间关系的理论模型。根据对117家集群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从网络联系密度、网络稳定性、网络中心性三个维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网络结构、知识共享与知识整合、企业核心能力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在网络联系密度与企业核心能力、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核心能力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在网络稳定性与企业核心能力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网络结构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联关系,网络结构可通过知识共享与知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林海芬  苏敬勤  
管理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竞争优势最重要和持续的来源,但其复杂性及其对组织绩效影响的滞后性使得学者和实业家对管理创新效力提升问题倍感困惑。为此,以普遍存在的引进型管理创新为研究对象,尝试从企业动态能力观视角提出提升管理创新效力的思路或研究框架,并进一步从管理者个人和组织双层面阐释动态能力的提升路径,旨在为管理创新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柏洲  夏文飞  
当前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通过对246份企业问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隐秘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最终还检验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即环境动态性调节了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对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红军  张燕红  
对高管团队的环境扫描和知识共享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作用途径和边界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的管理经验共享会使高管团队环境扫描对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高管团队的市场知识共享会强化高管团队的环境扫描与资源整合能力和流程改进绩效之间的正向作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