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4)
2023(5957)
2022(5306)
2021(4854)
2020(4355)
2019(10389)
2018(10300)
2017(20058)
2016(11136)
2015(12883)
2014(13377)
2013(13398)
2012(12638)
2011(11508)
2010(11769)
2009(11153)
2008(11414)
2007(10437)
2006(8885)
2005(8005)
作者
(34020)
(28776)
(28727)
(27496)
(18262)
(13866)
(13286)
(11443)
(10716)
(10253)
(9653)
(9646)
(9155)
(9123)
(9043)
(9010)
(8996)
(8470)
(8289)
(8238)
(7149)
(7092)
(7045)
(6636)
(6491)
(6458)
(6420)
(6341)
(5847)
(5834)
学科
(51619)
经济(51569)
(31532)
管理(31473)
方法(27574)
(26223)
企业(26223)
数学(23839)
数学方法(23607)
(13106)
(12752)
(12036)
中国(11731)
业经(10000)
理论(9566)
(9508)
贸易(9508)
地方(9228)
(9194)
农业(8603)
(8505)
(8471)
(7886)
财务(7865)
财务管理(7844)
企业财务(7410)
(7202)
银行(7178)
(7127)
金融(7125)
机构
大学(173883)
学院(171723)
(72143)
经济(70589)
管理(66323)
理学(57584)
理学院(56939)
研究(56109)
管理学(55937)
管理学院(55620)
中国(41826)
(36272)
科学(35370)
(32729)
(30419)
(29226)
研究所(26712)
业大(26581)
财经(26418)
中心(26070)
(25684)
农业(24317)
(23883)
经济学(22882)
北京(22833)
(22820)
师范(22580)
经济学院(20826)
(20351)
财经大学(19522)
基金
项目(111437)
科学(87090)
研究(80648)
基金(80207)
(69775)
国家(69205)
科学基金(58605)
社会(50249)
社会科(47556)
社会科学(47540)
(44021)
基金项目(42718)
教育(38357)
自然(38002)
(37207)
自然科(37104)
自然科学(37090)
自然科学基金(36427)
编号(33480)
资助(33389)
成果(27594)
(25583)
重点(25448)
(23863)
(23230)
课题(22902)
教育部(21848)
科研(21759)
创新(21676)
大学(21254)
期刊
(76187)
经济(76187)
研究(48145)
中国(30245)
学报(27748)
(26581)
(26357)
科学(24952)
管理(21860)
大学(20420)
学学(19231)
教育(18463)
农业(17655)
技术(15236)
财经(13459)
(13383)
金融(13383)
经济研究(12229)
业经(11934)
(11582)
问题(10742)
(9854)
技术经济(9653)
统计(8998)
理论(8597)
(8534)
商业(8443)
(8301)
(8137)
实践(7769)
共检索到245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淳鸿  
动态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整合了企业能力理论与动态演化理论。本文介绍了动态能力理论产生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从动态能力概念及其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及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析,独到地把动态能力归纳为整合观、惯例观和资源观三类,并认为动态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动态能力配置的资源、惯例、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康宁  郭昕炜  
一、企业能力理论的基本演变 现代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拥有一组特定资源和特殊能力的组织结合体,它能够运用这些资源和能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有效地处理现实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难题。企业的能力可能分属于企业内的不同个人,但是,企业的特殊能力则表现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难以为其他经济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德昌  韩永强  
近十几年来,营销能力作为企业创造优异顾客价值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能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从营销能力的理论基础及内涵、营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营销能力的评价体系、营销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方面梳理了相关的理论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希望为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鲁忠江  
追求意思自治与保障给付均衡是合同规制两大原理,两者具有动态互补关系。针对格式合同场合,发展出缔约信息义务与内容控制规则。司法解释(二)对《保险法》第17条的解释呈现出形式化倾向,致使保险消费者缔约信息保护功能被弱化。因此,须强化对保险格式条款之内容控制,注意发挥《保险法》第19条及相关条文的规范功能。因保险法的内容控制规则较为粗糙,应细化不当条款类型,积极谨慎进行法律适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沙子振  张鹏  
自动态能力理论被提出之后,就不断有关于动态能力与原有企业能力关系的争论。文章在对核心能力和动态能力的理论加以界定之后,运用哲学中的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的辩证思想对作为之前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热点的核心能力与现在仍存在争议的动态能力的关系作了简要的辨析,并在最后提出二者相互作用演变的关系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胜绪  
本文阐述了动态能力理论的能力观,揭示了动态能力理论对资源学派战略管理思想的五个新发展:战略管理的核心不是企业现有核心能力的识别和利用,而是企业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创新;企业能力的创新应当突破路径依赖性;战略管理应突破企业的纵向与横向边界,通过整合企业内外资源,构建新的核心能力;战略管理应当把构建知识整合机制和消除组织学习的障碍作为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自于动态能力。因此,战略可以超越企业现有的资源与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动态能力理论的三个理论基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演化经济理论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乔欢  周舟  
意义建构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信息不连续性、人的主体性以及情境对信息渠道和信息内容选择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家勇  陈健  
经济转型之初 ,一些经济学家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信条提出 ,可以通过“激进”措施将原来的计划体制一次性破除而重建一个全新的市场经济。但迅速私有化并没有带来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和原国有资产的有效重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中国的渐进改革却取得了成功 ,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经济转型理论开始发生变化 ,“制度演进主义”的影响日渐扩大 ,经济学家开始强调市场经济支持性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制度变革的长期性 ,认为分权、激励、竞争、良好的司法和会计制度等比私有化更重要 ,并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分析了不确定性、利益集团、政府、改革秩序与步骤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辇  
在代理成本理论基础之上,詹森于1986年提出了"自由现金流"理论(Free Cash Flow Theory,FCF Theory)。①该理论认为:在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企业中,由管理层与股东的冲突而带来巨大的代理成本,可以通过资本结构的调整或者公司控制权市场力量的运用而达到有效的克服,从而最终增进股东的利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兴修  于世芬  
本文介绍了劳勒的公平感综合模型、亚当斯公平理论和中国学者在公平理论方面的研究。分析公平理论在实用性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应用公平理论、有效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所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焦晓波  
营销能力是战略营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国外学者对营销能力理论的研究分为两大派别:即基于资源的营销能力观和基于知识的营销能力观。对西方近年来关于企业营销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加以分析、归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营销在战略对话中的作用,对战略营销理论和实践必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熊胜绪  崔海龙  杜俊义  
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企业动态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各种理论观点的梳理,描述了各种动态能力观对企业变革的认识。基于动态能力内含的企业变革思想,可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界定为:企业为了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环境变化,通过吸收或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资源基础,重构企业技术创新的流程和惯例,进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能力。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性质上是一种动态的高层次的技术变革能力,这种能力不同于静态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是由企业感知和识别技术机会的能力、整合创新资源的能力和环境适应性的组织变革能力构成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孟韬  李佳雷  
动态能力作为企业管理领域的核心理论受到学者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缺少对其直观可视化的概览性回顾。而且,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管理环境发生了巨变,亟需对动态能力的理解进行更新。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中以动态能力为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形成知识图谱。结果发现,动态能力研究热度呈逐步上升趋势,美国、中国和欧洲学者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动态能力扎根于经济与管理学跨学科研究,Teece、焦豪和魏江等学者为核心研究主体,但也存在发文机构和作者间合作网络较分散的问题。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继续加强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对话质量;强化学者、机构、国家间合作网络;拓展对新组织现象解释力等3个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树堂  
构建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是企业适应环境快速变化、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于如何构建和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目前学术界研究不足。文章基于组织行为科学原理和企业组织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素,提出了一个新的动态能力分析和提升模型,为实际管理工作者提升企业的动态能力指明了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巧根  
进入20世纪80年代,管理会计在我国得到了普及与推广。在管理会计的导入与发展过程中,许多会计前辈与学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管理会计环境等的不同,各国对管理会计发展的阶段划分存在差异。企业经营模式与管理会计发展存在内在联系,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管理会计工具,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开展高水平的管理会计本土研究是我国管理会计走向国际,并发挥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