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7)
- 2023(9973)
- 2022(8056)
- 2021(7331)
- 2020(6359)
- 2019(14142)
- 2018(14228)
- 2017(27694)
- 2016(14971)
- 2015(16869)
- 2014(16895)
- 2013(16984)
- 2012(15638)
- 2011(13880)
- 2010(14415)
- 2009(13992)
- 2008(14452)
- 2007(13038)
- 2006(11888)
- 2005(11235)
- 学科
- 业(77991)
- 企(73049)
- 企业(73049)
- 济(70500)
- 经济(70407)
- 管理(61693)
- 方法(30773)
- 业经(27273)
- 财(25760)
- 农(23191)
- 数学(22244)
- 数学方法(22054)
- 务(19568)
- 财务(19550)
- 财务管理(19533)
- 企业财务(18502)
- 中国(18471)
- 技术(16894)
- 制(16862)
- 农业(16635)
- 理论(14811)
- 策(14722)
- 和(14023)
- 划(13595)
- 体(12807)
- 企业经济(12498)
- 贸(12318)
- 贸易(12311)
- 易(11970)
- 经营(11711)
- 机构
- 学院(231692)
- 大学(227111)
- 济(101044)
- 经济(99134)
- 管理(93547)
- 理学(79512)
- 理学院(78745)
- 管理学(77854)
- 管理学院(77430)
- 研究(71665)
- 中国(59377)
- 财(51849)
- 京(47674)
- 财经(40660)
- 科学(40654)
- 经(36691)
- 江(36401)
- 所(36168)
- 农(35287)
- 中心(32064)
- 研究所(32001)
- 经济学(30903)
- 北京(30340)
- 业大(29876)
- 财经大学(29817)
- 州(28613)
- 经济学院(28018)
- 农业(27688)
- 商学(27668)
- 范(27490)
- 基金
- 项目(139718)
- 科学(112492)
- 研究(105866)
- 基金(102878)
- 家(87861)
- 国家(87029)
- 科学基金(76309)
- 社会(68923)
- 社会科(65350)
- 社会科学(65335)
- 省(54961)
- 基金项目(54377)
- 教育(48167)
- 自然(47891)
- 自然科(46771)
- 自然科学(46761)
- 自然科学基金(45995)
- 划(45052)
- 编号(43059)
- 资助(41134)
- 成果(34685)
- 业(33744)
- 创(32610)
- 部(31807)
- 重点(31469)
- 发(30456)
- 创新(29531)
- 课题(29334)
- 国家社会(28429)
- 制(28307)
- 期刊
- 济(119015)
- 经济(119015)
- 研究(72772)
- 财(43272)
- 中国(42719)
- 管理(40552)
- 农(32756)
- 科学(29795)
- 学报(28429)
- 融(23404)
- 金融(23404)
- 教育(22587)
- 大学(22545)
- 农业(22438)
- 技术(21722)
- 学学(21457)
- 业经(21336)
- 财经(21157)
- 经济研究(18670)
- 经(18312)
- 问题(16043)
- 技术经济(14376)
- 业(14158)
- 贸(13196)
- 商业(12794)
- 现代(12512)
- 财会(12231)
- 经济管理(11107)
- 理论(11025)
- 世界(10925)
共检索到356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永兴
本文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理论源起的梳理,结合国内外对于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各种文献描述,界定出动态能力的内涵。同时,从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形成过程以及所具有的三个特征研究入手,就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涉及的动力机制建设、学习机制建设和匹配机制建设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动态能力 特征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永兴
一、动态能力演化与演化过程演化是企业成长理论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概念,与之对应的是演化过程。在企业内在成长论中,企业如何成长等同于能力、资源等不断发展的演化过程。关于演化一词,最早源起于拉丁文,既可以翻译为进化,也可以将之翻译为演化。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将演化与变异对应,没有变异就没有演化,也就没有演化过程,遗传将无从谈起。达尔文进化学说是演化经济学创立的基础,为演化理论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1898年,凡伯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俊义 熊胜绪 王霞
为深入研究中小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环境动态性这个重要的调节变量,通过相关文献综述分析,构建动态能力、环境动态性、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基本理论框架模型,继而提出研究假设,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收集与整理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环境动态性对中小企业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最后根据研究得出结论和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增涛 蒋敏
社会网络与企业国际化关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非常有限,且主要集中于组织层面,既缺乏企业家层面的考虑,又忽视了"关系"在中国的特殊性。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和企业国际化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企业家的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讨论了企业家关系网络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路径,进而提出了有待进一步检验的企业家关系网络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的四个命题。
关键词:
企业家关系网络 中小企业 国际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宁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辅助措施的缺失和激励政策的落空,致使我国养老企业动态能力不足,并以中小规模存在。在"医养结合"、"健康养老"的新范式下,知识技术的断裂式飞跃,削弱了中小养老企业吸收能力,致使在医养结合过程中呈现出"原子化"离散。医养共享是人们对健康服务的追求,更是中小养老企业当前迫切实现的目标。跨职能联合知识共享与集体阐释是中小养老企业能力再造组织机制的关键环节,文章提出从医养制度设计、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权重、激励方式等方面促成跨职能联合知识共享与集体阐释,改善我国中小养老企业的动态能力,以满足人们对健康服务的追求。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养老企业 医养共享 政府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单令彬
本文分析了动态能力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动态能力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从感知、学习、整合等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提出了提高企业动态能力的建议,为中小企业在通货膨胀环境中提高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江 焦豪
中小企业如何健康成长与发展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重要主题,动态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所在,因此动态能力如何影响中小企业的运作流程便成为学术界探索的焦点问题。企业家作为中小企业的关键学习代理人,对企业成长发展影响巨大。企业家学习在动态能力作用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关键词:
企业家学习 动态能力 作用机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文章对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引出了产业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文章指出产业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产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整体结构更新能力以及产业创新扩散能力。根据SSSCP范式的要求,文章分别就产业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动态能力 产业动态能力 SCP范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思洁 宋华
文章对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动态能力的理论来源进行了分析,并由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引出了产业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文章指出产业动态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产业内部资源整合能力、产业整体结构更新能力以及产业创新扩散能力。根据SSSCP范式的要求,文章分别就产业动态能力的各个维度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动态能力 产业动态能力 SCP范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豪 李黎 崔瑜
文章首先阐释了对不同类型企业动态能力进行分类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影响企业动态能力的相关变量,接着提出了理论假设,然后进行了实证统计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巍
基于营销创新视角,区分技术驱动型与市场驱动型两类营销创新,探索营销动态能力驱动市场效能的作用机制。运用209家中小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营销动态能力对技术驱动型与市场驱动型营销创新,以及市场优势有积极作用,而对顾客满意无直接效应;技术驱动型营销创新积极影响市场优势,而市场驱动型营销创新对顾客满意有正向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文元 张鑫
以文献分析为基础,分析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组织内部因素、组织间因素和环境因素,描述企业吸收能力的形成过程。结合大型企业,提出中小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及其各环节能力均不及大型企业的特征假设,再基于苏州企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有假设得到验证,且中小企业的知识获取能力相对最好,转化能力次之,应用能力较差,消化能力最弱,中小企业提升整体吸收能力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薄弱环节的投入。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吸收能力 形成过程 特征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武威
以湖北省和河南省245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企业负责人特征对企业动态营销能力的影响,并探索了环境动态性对企业负责人特征与企业动态营销能力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企业负责人的学历、国际化经历、一般行政和营销工作职能背景对提升企业动态营销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对企业负责人的任期、年龄和企业动态营销能力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动态营销能力,本文提出企业在选拔和培养企业负责人时应重点考虑其学历、国际化经历、一般行政和营销工作职能背景等特征,并提出在不同的动态环境下对其任期和年龄的考虑应差别对待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负责人特征 动态营销能力 环境动态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一木 赵艳萍
一、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主要情况。一是,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产品单一,产品成本偏高,质量不稳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或被淘汰;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在规模、技术、生产能力等各方面均比较相近,但由于无序压价竞争、缺乏规模和品牌效应,导致市场份额缩小,效益下降,一些企业甚至处于停产与半停产的状态。单个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极为有限,而通过追加投资开拓市场、塑造品牌、扩大规模,赢得市场的方法对中小企业来说风险很大,更不切实际。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中小企业在保持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骁
国内关于决策者个体差异性特征与企业动态能力关系的研究还较少,而正因为创业者的非完全理性,导致创业者是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和经历来对客观信息做出主观判断和评估,这里就是以高阶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创业者个人背景特征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学历越高、理工科类技术背景越强、职能经验异质性越大、过去创业经历次数越多,则其所创立企业的动态能力就越强,而创业者的年龄与企业动态能力显著负相关。创业者的男女性别差异和过去任职企业数并没有显著影响到企业的动态能力,但作为控制变量之一的"是否国有企业"却对企业动态能力有显著影响,国有企业的动态能力反而相对较低。
关键词:
高阶理论 创业者 背景特征 企业动态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