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01)
2023(20354)
2022(17491)
2021(16228)
2020(14024)
2019(32141)
2018(31961)
2017(61723)
2016(33728)
2015(38310)
2014(37796)
2013(37395)
2012(34304)
2011(30778)
2010(30896)
2009(28959)
2008(28898)
2007(25946)
2006(22567)
2005(19999)
作者
(97887)
(81768)
(81361)
(77464)
(52184)
(39401)
(36957)
(32039)
(30962)
(29382)
(27778)
(27473)
(26023)
(25956)
(25283)
(25202)
(24679)
(24347)
(23597)
(23534)
(20329)
(20159)
(20098)
(18709)
(18335)
(18324)
(18217)
(18188)
(16498)
(16350)
学科
(140302)
经济(140145)
(114011)
管理(108213)
(100418)
企业(100418)
方法(68014)
数学(56995)
数学方法(56103)
(40454)
(39902)
业经(37187)
中国(34105)
(28476)
财务(28382)
(28352)
财务管理(28327)
农业(27314)
企业财务(26859)
(26283)
理论(26180)
地方(25961)
技术(25274)
(24936)
贸易(24923)
(24122)
(23271)
(21067)
(20318)
银行(20255)
机构
学院(484951)
大学(482594)
管理(194129)
(192732)
经济(188540)
理学(167776)
理学院(165950)
管理学(162721)
管理学院(161857)
研究(154761)
中国(118167)
(102561)
科学(97541)
(89850)
(81731)
(78324)
业大(73384)
(72587)
财经(72008)
中心(71486)
研究所(71080)
(65360)
北京(64565)
农业(64302)
(61454)
师范(60837)
(58473)
经济学(57572)
(56285)
财经大学(53265)
基金
项目(325358)
科学(256217)
基金(235811)
研究(235216)
(205429)
国家(203676)
科学基金(176285)
社会(147096)
社会科(139432)
社会科学(139395)
(128481)
基金项目(124211)
自然(116788)
自然科(114161)
自然科学(114131)
自然科学基金(112112)
教育(109425)
(107242)
资助(98928)
编号(96125)
成果(76822)
重点(72512)
(71272)
(69380)
(68326)
课题(66049)
创新(64339)
科研(62643)
教育部(61019)
大学(60708)
期刊
(209885)
经济(209885)
研究(136805)
中国(91108)
学报(75818)
管理(74351)
(73701)
(72576)
科学(70055)
大学(57647)
学学(54458)
教育(52618)
农业(50591)
技术(46149)
(40546)
金融(40546)
业经(36109)
财经(35343)
经济研究(33080)
(30312)
(29208)
问题(27187)
技术经济(26368)
统计(25845)
(23953)
图书(23210)
科技(23062)
(23035)
商业(22312)
理论(22020)
共检索到706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简兆权  刘念  黄如意  
对186家企业问卷数据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寻3种类型动态能力和企业规模等因素对双元创新的组合效应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分别存在两种等效路径支撑中国企业实现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吸收能力作为核心条件存在,联合不同水平的机会识别、资源拼凑和企业规模,大大提高企业实现双元创新的可能性;此外,资源拼凑兼具探索性和利用性双重特征,联合机会识别促进双元创新,其中,资源丰裕的大规模企业更具优势。采用QCA构型研究方法,推动了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因果逻辑性研究,从单维视角向多维交互的整体视角转变,明确了各种类型动态能力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能力间的依赖/替代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颖  郭梦娇  
本文以32行业中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法人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2008~2012年面板数据模型与2009年横截面数据模型,利用EviEws7.2软件探讨了企业规模与市场结构等因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技术机会、政府资助和销售利润率等变量后,企业规模与创新产出的相关系数在0.48左右,并且企业规模与创新产出之间呈倒U型关系;市场结构(四厂商集中度CR4)与创新产出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良谋  
笔者将技术创新重新分类为主导创新和辅助创新,阐述了辅助创新与主导创新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关系倒U模型顶点变化的动态性以及变化的深层因素。通过对美国、韩国和中国三个处于制造业典型发展阶段国家的制造企业情况的实证分析,指出了辅助创新在理论与实践上的重要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建荣  吴鸣华  
从海归高管二元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对海归高管知识网络嵌入、知识整合、能力迁移及其创新能力提升路径进行探索,运用FsQCA方法实证分析了海归高管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拥有丰富的国外社会网络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而与国内社会网络保持适度距离是发挥其作用的基本保障,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正中  吴永林  谢朝阳  
本文以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1996—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运用密切值法,对比分析了我国大型和中小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出我国大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强于中小型企业的结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锦英  
以我国光电子企业为样本,选择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比例和产品新颖程度三个指标测度企业的创新绩效,实证分析了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就光电子产业中的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而言,既不能简单地说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创新,也不能说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创新绩效衡量指标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状态。研究结果既显示了分产业研究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意义,同时也证实了采用多指标并分别进行创新绩效测度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金波  
构建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混合模型,通过对河南省企业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企业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企业政治关系与经济绩效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了政治关系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经济绩效,企业有必要积极进行政治关系的开拓深化,努力获取各种政府资源,强化技术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政府也应持续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支持力度,由传统帮扶转向更多创新性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傲  
本文以中国37个工业行业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从技术创新角度,遴选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应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分行业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值。通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值与行业特征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对创新能力均影响显著,熊彼特两个相互矛盾的假说同时得到了检验,进一步分析了行业内国有企业产值比例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珺涵  罗守贵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价值链视角,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企业规模角度出发,通过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探索我国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路径。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对高技术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不存在正向线性影响,甚至存在负向线性影响。同时,企业规模负向调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同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莉  李绍东  
技术创新是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实现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根本途径。本文基于对工业企业2008—2014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对企业规模、技术创新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与研发经费比重和新产品产值之间都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企业规模对经济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创新变量中只有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人力资本投入相对于研发经费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忠寿  朱旭强  
本文以创业板入选"科技100"指数的32只股票为样本,研究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与IPO、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和企业规模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企业的IPO、企业规模与其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资本结构对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盈利能力从整个样本期看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但IPO后短期内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本文对上述发现进行了解释,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促进中国科技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良谋  李宇  
本文以定向性技术创新和非定向性技术创新为核心概念,对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倒U关系的形成机制和演进特征进行解说和动态拓展。研究发现,组织惯性是大企业锁定现有技术轨道实现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竞争性市场是小企业突破现有技术范式实现非定向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因,倒U关系的形成是组织变量与市场力量对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选择性作用的结果。基于分区处理的多周期倒U关系动态模型解释了大、小企业相互转化过程中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动态连续关系,为大、小企业共存以保持产业技术创新活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艺  李健  刘亦文  
基于我国28个省份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门槛模型验证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是否随企业规模质量水平而变化,并将28个省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以此来比较分析这种影响的地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这种门槛效应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在不同企业规模质量区间内,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对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质量阈值的提高作用效果递减;对东部省份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特征;对于中西部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因此,政府应针对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规模的企业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的补贴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后凯  
本文考察了企业规模、产业集中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大型企业和科技型小企业均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也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者认为,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前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企业规模结构,同时通过制定和完善市场竞争政策,促进制造业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