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0)
2023(4319)
2022(3750)
2021(3676)
2020(3294)
2019(7751)
2018(7833)
2017(15631)
2016(8499)
2015(9628)
2014(9477)
2013(9047)
2012(7987)
2011(7113)
2010(7541)
2009(7016)
2008(6864)
2007(5904)
2006(5118)
2005(4502)
作者
(23161)
(19366)
(19295)
(18409)
(12490)
(9282)
(8707)
(7514)
(7252)
(6984)
(6646)
(6570)
(6223)
(6188)
(6021)
(6012)
(5798)
(5757)
(5638)
(5440)
(4813)
(4760)
(4708)
(4525)
(4413)
(4395)
(4325)
(4224)
(3976)
(3816)
学科
(36005)
经济(35971)
管理(27140)
(27008)
(25009)
企业(25009)
方法(22716)
数学(21119)
数学方法(20628)
(10130)
(7918)
财务(7889)
财务管理(7883)
企业财务(7618)
(6916)
中国(6641)
业经(6622)
理论(6520)
(6327)
(5805)
技术(5370)
(5016)
贸易(5012)
(4887)
(4866)
(4725)
地方(4650)
(4602)
(4425)
农业(4395)
机构
学院(118521)
大学(117155)
管理(49706)
(46641)
经济(45723)
理学(43851)
理学院(43473)
管理学(42332)
管理学院(42140)
研究(33316)
中国(25728)
(23710)
(21940)
科学(20783)
财经(17970)
业大(17509)
(17064)
(16479)
(16444)
(16406)
中心(15717)
研究所(14860)
北京(14798)
经济学(13807)
财经大学(13726)
(13535)
农业(13387)
商学(13257)
商学院(13133)
(12988)
基金
项目(81013)
科学(64683)
基金(60089)
研究(56248)
(52389)
国家(52019)
科学基金(46042)
社会(35335)
社会科(33706)
社会科学(33694)
(32229)
自然(32149)
自然科(31535)
自然科学(31531)
基金项目(31387)
自然科学基金(30949)
教育(27842)
(26941)
资助(26652)
编号(22769)
重点(18103)
(17791)
(17305)
成果(17290)
创新(16091)
科研(15711)
(15660)
教育部(15605)
课题(15403)
大学(15356)
期刊
(45247)
经济(45247)
研究(29912)
中国(20491)
管理(19316)
(18361)
学报(17297)
科学(16459)
(15101)
大学(13538)
学学(12950)
技术(12168)
教育(12100)
(10730)
金融(10730)
农业(10312)
财经(9099)
统计(8744)
(8019)
业经(7827)
(7669)
经济研究(7514)
决策(7258)
技术经济(6445)
(5964)
财会(5783)
问题(5656)
科技(5380)
商业(5333)
(5130)
共检索到163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动态模型是在静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环境的动态变化,重点考虑了企业人员的增减变动、企业高管和其他人员的特殊奖励政策、企业内部的分层分级、奖励股份实施流程等因素变化对模型使用的影响而提出的。该模型能更好地适用于企业实务,为企业与员工价值的双赢做出贡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刚  
当前,为众多企业所广泛采用的股权激励方法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按股分配与员工个人工作业绩脱节,长此下去必然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动态股权制的产生虽是一个有力的创新,但是也未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从此目标出发,文章在建立动态股权激励静态模型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围绕模型的设计目标、业绩利润值区间对分配的影响、静态模型对团队行为的影响、静态模型的适用范围、优点及待研究的问题等展开了较深入探讨,认为:动态股权激励静态模型能有效将按资分配与按绩分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激励方式融合在一起,兼顾企业对员工的短期和长期激励,更好地实现企业股权结构和员工分配方式的动态化,因此,该模型对于解决传统股权激励机制缺陷的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玉刚  汤幼平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是继动态股权制后一种新的实现股权和分配动态化的激励体系,实现了按资分配与按绩分配的无缝衔接,不仅短期激励效果强,而且通过当年未分配利润的转增能自动使股权份额随业绩增减发生相应变化,有利于形成对员工的长期激励。此外,该模型能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组织的绩效考核和分配,适用于各个管理层级和岗位,以及其他任何存在分配性行为的社会活动,是一种真正能够在实务当中无限制使用的新型激励体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在设计上具有多元化和动态化两个特点,这使它比用一般数学模型来进行分配计算更有优势。在捐款激励型新型互助保障体系的构建中,可使用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作为个人所应承担的爱心互助捐款及所能相应享受的爱心保额的分配,更能发挥激励效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玉刚  蔡根女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存在有其广泛意义,它不仅适用于股份制等大公司,还可用于合伙企业、个体企业等传统意义的小公司;不仅对经理人的考核分配可以用,对其他如技术人员、营销人员也同样适用。另外,它还可用于行政、事业等单位附属企业转制,甚至虚拟股份制,在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中也有广阔空间。本文提出的动态模型是在初始股权的基础上,按员工负责的项目给公司带来贡献,套入公式进行计算,是一种按资与按绩分配相统筹的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分配方式的不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玉刚  
动态股权激励模型原用于对传统股份制单纯按股分配方式缺陷的修正,但式中股权比例可以虚拟股权的方式衍生为其他比例结构,故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收入分配的计算。本文以员工岗位分配为视角,比较了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与其他几种主要薪酬模式下员工岗位薪酬的计算,供企业人事工作者参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玉刚  
价值中国网赠送博客股权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以未分配收益转增员工股本方式,对促进股权动态化上具有相同点,而在分配动态化、岗位动态化及股权类属设置上,两者也表现出了差异性。动态股权激励模型以人力资本价值量作为参与分配基础,且建立起了对人力资源调配和使用的即时响应机制,有效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益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秀兰  
郑玉刚提出的动态股权激励模型是在初始静态股权的基础上,按员工负责的项目给公司带来贡献(按照个别项目与公司整体利润的比值)计算,是一种按资与按绩分配相统筹的方法,能有效弥补传统按股(按资)分配方式的不足。国家相关法规制度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进行约束,对股权激励模型的运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依据对约束的详细阐述和分析,提出修订建议,使修订后的模型适用于上市公司,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股权激励原则。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汝俊  龙子午  姚逍遥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来,部部分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有关股权激励制度负面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并未系统全面地分析股权激励公司中可能存在的经理人择机行为行为。文章从阐述经理人牟利动机出发出发,通过动态贝叶斯纳什均衡分析股权激励制度原理所引发的经理人行为动机,结合市场调整模型实证检验股权激励公司中压低行权价或授予价的现象现象,并比较分析激励类型、公司性质对这种择机行为的影响程度,从股权激励计划要素、环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完善公司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多  郑燕  
股东和管理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博弈,文章主要讨论股东选择是否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是否雇佣管理者,即是否进行重复博弈;而管理者可以选择是否努力工作和是否愿意支付高股利,通过建立博弈模型,管理者和股东来选择使得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策略。最终由模型解得最优解,股东实施股权激励,管理者会努力工作,并支付高股利;管理者得到股东的认可,可以长期留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基于长期研究视角,本文在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动态影响的基础上,检验了产权性质、授予动机和实施频率对这一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股权激励存在动态激励效应。不仅在实施当期具有即期影响,在实施后的五年还表现出持续性的激励效果,且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特征。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后的绩效提升作用较弱,持续期较短,且在实施初期没有即刻显现出激励效应,而是经历了一个为期两年的滞后期。相较于绩效提升作用更强、更持久的激励型契约,福利型合约仅在短期内存在激励效果,并在实施后第四年出现业绩反转,显现出负效应。相对于只实施了一期的公司,股权激励对连续实施多期激励计划公司的激励效果更好...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盛明泉  张春强  王烨  
研究高管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对优化公司资本结构、完善高管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公司业绩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3-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显著正相关;且当资本结构向下调整时,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速度的促进作用会更大。基于制度因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相比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而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激励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也更得到进一步强化。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特殊经济制度背景下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理论,也为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雪莲  
文章首先研究了人力资本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指出目前状态下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在产权性质上的本质区别;阐释了虚拟动态股权激励的理论内涵,揭示它"虚拟"股权的特点和"动态"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实质,探讨了虚拟动态股权的激励效应;通过案例分析,设计了虚拟动态股权激励的一般框架,为在保持控制权前提下实施长期激励的企业实践提供路径指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新立  陈辉  
运用博弈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对股权-债权的风险投资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根据风险投资家提供股权-债权与风险企业家提供股权融资的假设条件构造了一个基本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推广。结果表明,风险企业家的投资不仅有融资功能,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改变风险投资家的投资信念,使之对项目前景更乐观;扩展模型比基本博弈模型更能改善风险企业家的投资行为,使之投入更多资金和给予风险投资家更高激励;此外,扩展模型更能消除股权-债权投资比例的相互替代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春雷  黄庆成  
文章以2006—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高管股权激励影响企业绩效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高管股权激励能通过显著降低代理成本进而提高公司绩效,代理成本起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实施高管股权激励效果与股权性质有关,民营企业实施高管股权激励效果优于国有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