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0)
2023(10095)
2022(8479)
2021(7492)
2020(6161)
2019(13375)
2018(12920)
2017(24994)
2016(12638)
2015(13864)
2014(13565)
2013(13231)
2012(11978)
2011(10803)
2010(10820)
2009(10343)
2008(9223)
2007(7984)
2006(7262)
2005(6454)
作者
(34361)
(29104)
(28611)
(27488)
(18228)
(13575)
(13185)
(11130)
(10939)
(10139)
(10079)
(9402)
(9147)
(8949)
(8940)
(8864)
(8666)
(8357)
(8165)
(8090)
(7148)
(6863)
(6821)
(6762)
(6714)
(6435)
(6206)
(6149)
(5833)
(5645)
学科
(75494)
经济(75437)
管理(35501)
(32259)
方法(25315)
(24181)
企业(24181)
数学(22565)
数学方法(22349)
地方(18572)
(16884)
中国(16493)
(16051)
业经(14294)
地方经济(12925)
农业(12396)
(11787)
收入(10982)
(10256)
贸易(10250)
(10002)
(9831)
环境(9599)
(9047)
金融(9046)
(8408)
银行(8398)
理论(8297)
(8223)
产业(8155)
机构
学院(183189)
大学(178527)
(90085)
经济(88630)
管理(68592)
研究(62155)
理学(59398)
理学院(58816)
管理学(57866)
管理学院(57525)
中国(46749)
(39339)
(35086)
科学(34342)
财经(31406)
经济学(29912)
(29900)
(28524)
中心(27787)
研究所(26863)
经济学院(26716)
(25853)
(24500)
财经大学(23231)
(22715)
业大(22617)
师范(22510)
(22344)
北京(21692)
(20713)
基金
项目(120889)
科学(96736)
研究(90580)
基金(89178)
(76641)
国家(76024)
科学基金(66292)
社会(62137)
社会科(59056)
社会科学(59043)
(47367)
基金项目(46029)
教育(40997)
自然(39670)
自然科(38807)
自然科学(38801)
(38320)
自然科学基金(38057)
资助(36071)
编号(35916)
成果(27767)
(27668)
重点(27224)
国家社会(26881)
(26480)
(25338)
课题(24583)
创新(23744)
人文(23662)
教育部(23586)
期刊
(106952)
经济(106952)
研究(58028)
中国(31580)
(29729)
管理(27162)
学报(22876)
(22716)
科学(22447)
经济研究(20198)
大学(18136)
学学(17532)
业经(16819)
技术(16521)
财经(16111)
(15967)
金融(15967)
农业(15473)
教育(14653)
(14120)
问题(12688)
技术经济(10690)
统计(10681)
商业(10632)
(9826)
(9475)
世界(8981)
决策(8482)
经济问题(8170)
现代(8022)
共检索到274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煌  李峰峰  
将收入分配视为包含城乡收入分配、地区收入分配、所有制收入分配、行业收入分配的系统,基于系统论和耦合理论测算了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耦合度即匹配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总耦合度较高,这种较高的匹配程度使我国收入分配至少在中短期内推动了消费需求结构的有效升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相对缩小时,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总耦合度相对较高;相对突出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城乡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度总体上要低于其它各类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度。因此,为了增强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应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进一步降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应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过快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碧松  张少杰  
收入分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何种影响,一直是经济学中相当重要的问题。通过对收入分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这一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表明收入分配将会通过消费需求这一渠道影响经济增长。采用1990~2007年中国经济的相关数据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收入分配调整将会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产生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收入分配政策的分类和选择范围,并对部分收入政策工具的效果进行了模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雨婷  周小亮  
科学与技术耦合进程的不断完善逐渐成为提升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依据科学与技术的相对地位观,界定了耦合路径的概念,并得到科学与技术耦合强度和耦合成本率的六种组合,即六类科学与技术耦合路径;为探究不同耦合路径下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以Romer内生增长模型为基础框架,在细化研究部门且将促成科技融合的创新服务部门引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五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并结合我国科技发展实践,通过对扩展模型进行均衡增长路径分析得到相关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婷婷  逯进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 1997—2017年面板数据,从系统协调发展视角分析了各省级经济体的储蓄、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三大系统时空演变规律,以及两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特征。结果表明:第一,从三系统综合指数趋势图来看,2005年之前三者均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但2005年以后人口结构综合指数趋于平稳,储蓄近些年也开始出现持续下降态势,而经济增长虽然继续上升,但增长速度却明显下降;第二,从长期看,三系统存在较为稳定的正向协调发展特征,其中"人口—储蓄"二系统的协调发展对三系统的优化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而"人口—经济"和"经济—储蓄"二系统空间匹配效率较低,不利于三系统耦合度的提升;第三,无论是三系统还是二系统,其耦合数值均从东向西依次递减,并且区域差距日趋明显;第四,从三大系统空间重心变动的轨迹特征看,我国经济、储蓄和人口结构重心整体呈现出阶段性方向转移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俊霖  莫晓芳  
本文运用1978-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敏雪  黎煜坤  李静萍  
本文在耦合与解耦视角下,根据货运经济弹性对中国货物运输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1988—2016年间二者之间关系经历了非耦合(1988—1998年)——趋于耦合(1999—2003年)——耦合(2004—2013年)——解耦迹象(2014年以来)的演化过程。为探索二者关系演化的机理,本文从货物与经济的供求框架出发,归纳出影响二者关系的主要因素,并构建SVAR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占比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货运经济弹性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在经历了持续大规模建设之后,交通基础设施因素对货运经济弹性的影响作用不断减弱,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不断凸显。本文认为:为支撑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已经到了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维林  
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联关系及耦合结构进行模型设计和仿真实证,分析了其三大作用子系统及多重嵌套反馈回路,结合天津滨海新区案例,模拟了自适应、物流系统适度超前和其它产业优先三种发展模式下的协同演化路径。结果表明二者存在自适应调节机制,物流适度超前短期内会略微减缓区域经济增速,但长期则能使区域经济增速显著提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远  陈洁  周婧  王义琛  陆根法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05年的年度数据,运用"脱钩"和"复钩"理论,协整分析技术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辨识和分析了的能源消费总量、电力消费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耦合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990~2000年,江苏能源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处于弱"脱钩"状态,进入2000年后,二者呈现出扩张性"复钩"趋势。研究同时还发现江苏的能源消费总量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表现出能源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了当前能源是影响江苏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江苏在经济增长和能源利用战略等方面应当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建荣  程静  姜翠芸  
关键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田柳  赵军  
利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并将该指标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引入线性计量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设计反映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标,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不公并不必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随着人均产出的上升,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会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雁云  朱丽萌  习明明  
基于中国15个城市群面板数据的检验证明,东部地区的产业集聚与城市聚集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中西部更明显,且东部城市群与产业集群的耦合效应(具有滞后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中西部更大。为缩小中西部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与东部之间的发展差异,文章提出加快构建跨省域城市群、进一步培育中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乃至巨大型城市(如重庆)等对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子联  
在投资和外贸出口都面临发展约束的情况下,提升消费、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升作用成为新形势和新格局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所在。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前提则在于理清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关系。本文尝试选择一个新颖的视角,即基于需求的研究框架,综合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主要思想综合为:收入分配在给社会总需求带来"激励效应"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抑制效应",其经济影响取决于两者的净效应。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世杰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但我国当前,消费需求不旺,其根本原因在于最终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因此,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是提高最终消费率,提高居民收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和发展、完善消费信贷。而要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除了通过前述途径在扩大消费需求上下功夫外,还要在经济增长本身相关的方面下功夫。具体讲,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培育消费热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消费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强  张小漫  张亚军  
文章根据三大环境污染物排放分别建立环境污染物排放—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的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比较五个变量的双向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五变量的动态关系在碳排放中最为显著,且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城镇化与污染物排放存在着显著的双向耦合关系;根据方差分析可知,除自身因素外,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预测方差贡献度最大,城镇化对废水排放贡献最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强  张小漫  张亚军  
文章根据三大环境污染物排放分别建立环境污染物排放—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外商直接投资—城镇化的P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比较五个变量的双向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五变量的动态关系在碳排放中最为显著,且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城镇化与污染物排放存在着显著的双向耦合关系;根据方差分析可知,除自身因素外,外商直接投资对碳排放和固体废物排放预测方差贡献度最大,城镇化对废水排放贡献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