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47)
2023(16847)
2022(14097)
2021(12925)
2020(10991)
2019(24392)
2018(23980)
2017(46466)
2016(24786)
2015(27542)
2014(26924)
2013(26404)
2012(23817)
2011(21188)
2010(21593)
2009(20748)
2008(20632)
2007(18695)
2006(16612)
2005(15208)
作者
(67179)
(56266)
(56043)
(53194)
(36013)
(26706)
(25293)
(21508)
(21237)
(20106)
(19177)
(18954)
(17992)
(17744)
(17499)
(17135)
(16650)
(16345)
(16335)
(16161)
(13836)
(13619)
(13606)
(12905)
(12554)
(12511)
(12510)
(12434)
(11089)
(11039)
学科
(106388)
经济(106241)
(105483)
(96620)
企业(96620)
管理(96558)
方法(48470)
(39256)
数学(38669)
数学方法(38375)
业经(33851)
(31664)
(28666)
财务(28634)
财务管理(28592)
企业财务(27281)
中国(26474)
(26397)
技术(24220)
农业(22185)
(19517)
(19340)
理论(19260)
(18958)
贸易(18944)
(18432)
(17977)
(17933)
(17614)
银行(17591)
机构
学院(353901)
大学(348014)
(152276)
经济(149476)
管理(145219)
理学(124753)
理学院(123630)
管理学(122100)
管理学院(121420)
研究(107534)
中国(88032)
(76765)
(71326)
财经(60051)
科学(59721)
(54576)
(54415)
(51563)
(51100)
中心(50450)
经济学(46942)
业大(45971)
研究所(45551)
财经大学(44483)
北京(44350)
(42613)
经济学院(42504)
商学(41754)
商学院(41376)
(40366)
基金
项目(227953)
科学(183583)
研究(172563)
基金(168417)
(143534)
国家(142296)
科学基金(125861)
社会(113932)
社会科(108268)
社会科学(108245)
(89417)
基金项目(88645)
教育(79621)
自然(78729)
自然科(76947)
自然科学(76933)
自然科学基金(75660)
(73207)
编号(68923)
资助(68273)
成果(55197)
(53023)
(51857)
重点(50593)
创新(48666)
(48630)
(48343)
国家社会(47637)
课题(47171)
教育部(45942)
期刊
(171863)
经济(171863)
研究(104669)
中国(70171)
(65774)
管理(61265)
(47848)
科学(45201)
学报(44210)
(37283)
金融(37283)
大学(36055)
教育(34492)
学学(34306)
技术(33919)
农业(32621)
财经(31164)
业经(29847)
经济研究(27199)
(26835)
问题(22073)
技术经济(20408)
(20330)
财会(19115)
(18357)
会计(17573)
现代(17483)
商业(17461)
世界(16737)
科技(16523)
共检索到535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鹏  白贵玉  
动态竞争分析范式强调行业内企业竞争行为的互动性,在此范式下分析技术创新投入的规律性可以更加客观和全面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战略倾向。基于2007—2016年隶属于企业集团的中国上市公司经营数据,对制度环境与动态竞争中企业技术创新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制度环境水平由低向高的转变,动态竞争中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演化趋势。同时,还考察了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较高的两权分离度会弱化制度环境与动态竞争中企业技术创新的倒U形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海云  冯根福  
大多数中国企业集团没有整体上市,因此,中国资本市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附属集团的上市公司与独立的上市公司并存。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企业集团通常被看作是对外部不完善的制度和市场的替代,那么,附属企业集团是否有利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企业集团对附属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否与企业集团的性质、外部金融及法律等市场环境发展水平有关?采集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集团在技术创新中的正面效应发挥不好,附属企业集团尤其是附属民营企业集团,不利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而且,外部金融和法律环境越差,企业集团对附属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负面作用越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原  王宗军  王山慧  
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出发,以2002-2010年沪深两市非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度竞争会挫伤企业创新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提高,而过度的垄断使得企业容易产生自满自足从而减少技术创新,因此,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此外,企业特征变量及公司治理变量均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卫星  倪骁然  赵盼  杨亭亭  
基于2003—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和手工收集的企业集团信息,本文系统检验了企业集团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产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团与专利产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并且这一关系对发明专利更为显著。基于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各地区推出"企业集团促进政策"改革构建工具变量进行检验,上述发现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从供给侧看,企业集团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了创新的"融资约束"难题,通过内部知识市场缓解了创新的"信息匮乏"难题;从需求侧看,由于专利产出可以在各成员间灵活地配置和使用,因此,企业集团创新产出的市场回报率更高。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与创新产出的相关文献,也对推进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翠云  
本文以沪深2007年至2009年的A股上市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面临的外部制度环境与内部治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下制度环境的不同方面对企业竞争优势有着异质性的影响,而内部治理中董事会独立性对企业竞争优势产生不利影响,董事会的设置主要是维护全体股东特别是最小股东的利益,内部治理中的股权集中度、专业委员会的设置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朝煜  
正确识别技术溢出对企业竞争环境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有助于厘清技术溢出对企业生产的影响路径,进而更有效率地在企业间配置生产要素等资源。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对企业技术溢出回归模型进行了拓展,并结合2000—2016年沪深两市AB股上市公司微观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第一,当技术水平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平均而言企业获得的行业内技术溢出会推动其面临的竞争趋于缓和;第二,行业间技术溢出则会显著增加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第三,竞争程度的滞后项会使当期竞争程度向反方向调整。机制研究发现技术溢出对企业竞争环境的影响通过生产要素的企业间流动进行传导,不同类型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对不同行业内企业竞争环境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对于区分技术溢出的异质性生产效应以及刻画企业竞争环境的动态演变规律,从而有效地引导企业在竞争环境下获取要素开展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宗晓晗  
以2012-2016年598家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规模、性质和市场化程度三个维度考察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激励机制总体上促进企业创新,基金持股在国有性质企业的回归结果不显著,但是在非国有性质企业的回归结果却显著为正,董事会规模与大规模企业与国有性质企业的技术创新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但是其与高度市场化地区企业创新呈显著正U型关系。因此,公司治理应与企业自身特征相匹配,才能更好地发挥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仲鸣  陈荣剑  
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发现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说明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内部资源挤占效应及外部溢出效应,使得技术创新出现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和检验在现有所有制和市场结构模式下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性影响,发现在竞争组中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相关。这说明以产权制度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仲鸣  陈荣剑  
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发现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说明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内部资源挤占效应及外部溢出效应,使得技术创新出现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和检验在现有所有制和市场结构模式下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性影响,发现在竞争组中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相关。这说明以产权制度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智新  朱文卿  韩承斌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1—2018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经济效应及背后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进行稳健性分析后,这种促进作用依然显著存在;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表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金融发展、研发创新和产业结构突破自身门槛值,数字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明显的异质性。位于中部地区、发达地区和市场化水平高地区的企业,和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非两职合一的企业从数字金融发展中获益更多。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是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引导西部地区、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和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整体提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献贞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驱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包含有限知识溢出的扩展投入品种类模型中,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政府补助所发挥的调节效应。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对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第二,数字化转型可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降低企业成本等途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第三,政府补助对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硕毅  张营营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且具有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促进效应,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有效提高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创新协同程度,增强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从而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此外,数字经济发展的创新促进效应还受到企业特征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中,数字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汉  宋慈笈  宋增基  
民营企业含有的国有股权所起的作用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将我国民营企业中含有的国有股权视为一种重要的创新资源提供者与组织者,使用2012-2019年A股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国有股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权能够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其机理在于,国有股权加强了企业的创新意愿,同时增加了企业用于创新研发的资源。当考虑企业所处城市的政策风险及营商环境时,国有股权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的冲击。当企业处于营商环境较好的城市时,国有股权对民营企业创新活动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区分国有股权的特征后,国有股权作为战略投资者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表现得更为显著。这一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建  方刚  刘小元  
如何通过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的安排延续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制度变迁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本文以2002年-2005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内地区差距,实证分析了制度环境和公司治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回归结果发现,政府支持市场化程度、经济法律环境水平、股权集中度、股权竞争度、董事会独立性、专业委员会设置程度以及股东参与决策程度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好的制度环境与有效的公司治理能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应包含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层次的制度竞争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层次的公司治理竞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