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85)
- 2023(21578)
- 2022(18279)
- 2021(17070)
- 2020(14232)
- 2019(32387)
- 2018(31815)
- 2017(59943)
- 2016(32663)
- 2015(36697)
- 2014(35990)
- 2013(35258)
- 2012(32037)
- 2011(28660)
- 2010(28432)
- 2009(26451)
- 2008(25850)
- 2007(22590)
- 2006(19559)
- 2005(17371)
- 学科
- 济(134111)
- 经济(133968)
- 业(109122)
- 管理(103715)
- 企(95936)
- 企业(95936)
- 方法(62365)
- 数学(51978)
- 数学方法(51323)
- 农(39608)
- 财(38048)
- 业经(37018)
- 中国(36257)
- 农业(27191)
- 务(26611)
- 财务(26527)
- 财务管理(26487)
- 贸(25529)
- 贸易(25515)
- 技术(25362)
- 企业财务(25135)
- 学(25057)
- 易(24832)
- 制(24642)
- 理论(24565)
- 地方(24002)
- 和(22599)
- 环境(22031)
- 划(21476)
- 策(19796)
- 机构
- 学院(460265)
- 大学(455664)
- 济(187535)
- 经济(183785)
- 管理(182147)
- 理学(157483)
- 理学院(155858)
- 管理学(153237)
- 管理学院(152404)
- 研究(150112)
- 中国(114703)
- 京(96417)
- 科学(91631)
- 财(85434)
- 所(74143)
- 农(73825)
- 财经(69082)
- 中心(68003)
- 研究所(67494)
- 业大(67099)
- 江(66918)
- 经(63052)
- 北京(60750)
- 范(59181)
- 师范(58591)
- 农业(57814)
- 经济学(56775)
- 院(55167)
- 州(53784)
- 经济学院(51417)
- 基金
- 项目(312924)
- 科学(247511)
- 研究(231165)
- 基金(227335)
- 家(197459)
- 国家(195775)
- 科学基金(169504)
- 社会(146779)
- 社会科(139170)
- 社会科学(139136)
- 省(122142)
- 基金项目(119296)
- 自然(109208)
- 教育(107429)
- 自然科(106718)
- 自然科学(106693)
- 自然科学基金(104790)
- 划(102155)
- 编号(94484)
- 资助(93956)
- 成果(75250)
- 重点(70122)
- 部(69085)
- 发(66782)
- 创(66469)
- 课题(65171)
- 创新(61642)
- 国家社会(60847)
- 教育部(59682)
- 科研(59553)
- 期刊
- 济(203604)
- 经济(203604)
- 研究(132715)
- 中国(87331)
- 管理(69893)
- 学报(68925)
- 农(67497)
- 财(67396)
- 科学(65331)
- 教育(54029)
- 大学(53443)
- 学学(50510)
- 农业(47271)
- 技术(44454)
- 融(37827)
- 金融(37827)
- 业经(34977)
- 财经(33766)
- 经济研究(33283)
- 经(29095)
- 业(26928)
- 问题(26207)
- 技术经济(24248)
- 科技(21792)
- 贸(21780)
- 统计(21211)
- 版(21150)
- 现代(20872)
- 图书(20642)
- 商业(20567)
共检索到672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红军 王以华
从环境动态性与信息管理、组织学习整合的框架出发,对上述因素在企业动态能力提升以及影响企业绩效过程中的作用角色、路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对处于动态环境中的组织学习和动态能力的提升有正向的中介影响作用。此外,环境的动态变化也会通过信息管理与组织学习的正向中介作用积极地影响企业动态能力,进而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郝晓明 郝生跃
本文从组织情境视角构建了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作用模型,对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与企业动态能力形成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对建筑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有机结构、创业精神和建设性冲突对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有机结构的层次化和创业精神的冒险性对企业动态能力的影响效应却并不明显。最后本文结合实证研究结果,从组织情景视角提出了培育和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结论丰富和完善了动态能力形成的前因研究,对企业战略实践有较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动态能力形成 组织情境 实证研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骁
国内关于决策者个体差异性特征与企业动态能力关系的研究还较少,而正因为创业者的非完全理性,导致创业者是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和经历来对客观信息做出主观判断和评估,这里就是以高阶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创业者个人背景特征与企业动态能力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发现,创业者的学历越高、理工科类技术背景越强、职能经验异质性越大、过去创业经历次数越多,则其所创立企业的动态能力就越强,而创业者的年龄与企业动态能力显著负相关。创业者的男女性别差异和过去任职企业数并没有显著影响到企业的动态能力,但作为控制变量之一的"是否国有企业"却对企业动态能力有显著影响,国有企业的动态能力反而相对较低。
关键词:
高阶理论 创业者 背景特征 企业动态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郭春侠
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有很多,本文列举了系统构成、组织职能、资源与能力3个视角的观点。从这些决定因素入手,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途径。运用知识管理可以从根本上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分析了运用知识管理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理、途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放 王道平 曾德明
通过对技术标准战略和动态能力的阐述和技术标准联盟对提升高技术企业动态能力的分析表明,高技术企业通过参与技术标准联盟可以从减少企业内部路径依赖负作用、创造顺轨创新效应、提供较完善的学习渠道和发挥网络结构洞优势四方面帮助企业提升动态能力。
关键词:
技术标准联盟 高技术企业 动态能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焦豪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发现动态能力战略对绩效有积极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是影响动态能力与绩效关系的一个重要变量,并且运用来自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利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的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了动态能力战略对组织绩效的积极影响以及环境动荡性在动态能力战略与绩效间关系中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环境动态性 绩效 调节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贯中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载体,其整体水平决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着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如何谋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真正依靠自身实力而竞争发展,关键取决于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文化 途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勍升
本文阐述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世界级品牌的意义,从动态能力的角度剖析了高新技术企业世界级品牌战略的重点,并建议借助中国特有优势(成本优势、市场规模和层次优势、人才优势)来建设高新技术企业世界级品牌。
关键词:
动态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 世界级品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麦强 王宏起
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复杂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间歇平衡,即存在稳定和不稳定的动态转化。本文论述了稳定状态与不稳定状态的特点,并指出企业要在一个战略期内实现综合优势最大化的关键是培育核心能力及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实施战略变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伟伟 梁瑞兵
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文章初步界定了评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的6个维度,分析了不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动态能力方面受企业性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并不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小瑜 温有栋 江炳官
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税务部门信息化的实际进程,运用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智能优化算法尝试构建准入层和监管层两个层面的税收风险预警模型,帮助税务人员识别高新技术企业中可能出现的造假风险,同时对已经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企业进行适时预警,并将风险分为5个等级,以提升税务部门的稽查效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欣 庞玉兰
高技术产业的复杂产品和集成服务需要众多层级和领域的技术与知识。联合研发已成为高技术企业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研发风险、提升产品价值创造的共识,然而如何联合研发、何种程度的联合研发一直是学术界和实业界热议的话题。尤其是在当前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战略实施情境下,企业对联合研发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处理直接影响到产业突围“卡脖子”目标的实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揭筱纹 钟国梁
在总结学者们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泰国企业的数据对动态能力的测量维度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除组织学习维度以及整合与变迁能力维度外,其他维度均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泰国企业 动态能力 测量维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亚光
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忠诚度表现为具有学习型的潜质与毅力,维护企业形象,恪尽职守,积极参与管理,乐于为事业奉献等。文章提出,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忠诚度,要做好员工招聘工作,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决策,实行弹性工作制和双重职业身份,赋予工作挑战性,保持经常沟通,关心员工使之产生归属感,实施价值与公平兼顾的分配机制,为员工设计职业发展通道。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型员工 忠诚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凤平 曲顺兰
本文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再培育的必要性,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财税政策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再培育中的作用,并从财政投入、增值税、所得税及政府采购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