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31)
2023(8824)
2022(7581)
2021(6952)
2020(5849)
2019(13580)
2018(13406)
2017(25502)
2016(13629)
2015(15502)
2014(15537)
2013(14784)
2012(13253)
2011(11925)
2010(12549)
2009(12008)
2008(10788)
2007(9598)
2006(8601)
2005(7775)
作者
(38174)
(31222)
(31132)
(29700)
(19829)
(15051)
(14300)
(12077)
(11934)
(11412)
(10740)
(10570)
(9958)
(9946)
(9725)
(9518)
(9183)
(9120)
(9082)
(8813)
(7707)
(7703)
(7568)
(7226)
(7169)
(7050)
(7034)
(6995)
(6421)
(6223)
学科
(52744)
经济(52701)
管理(43537)
(38476)
(33808)
企业(33808)
(25798)
金融(25797)
方法(25594)
(23520)
银行(23513)
(22778)
数学(22684)
数学方法(22112)
中国(20559)
(15147)
(13228)
(13173)
地方(12790)
业经(12625)
环境(12498)
理论(11959)
中国金融(11050)
(11026)
财务(10983)
财务管理(10958)
企业财务(10439)
(9932)
(9391)
(9163)
机构
学院(186914)
大学(181998)
(72716)
管理(71493)
经济(70921)
理学(61233)
理学院(60624)
管理学(59084)
管理学院(58784)
研究(56001)
中国(50873)
(37646)
(35626)
科学(34267)
中心(29026)
(28891)
财经(28142)
(27843)
(26945)
业大(25390)
(25352)
研究所(24972)
(24521)
北京(23794)
(23115)
师范(22843)
经济学(22558)
技术(21186)
财经大学(20960)
农业(20854)
基金
项目(122304)
科学(95958)
研究(90135)
基金(87005)
(74999)
国家(74374)
科学基金(64939)
社会(55970)
社会科(53186)
社会科学(53169)
(50611)
基金项目(45389)
教育(42880)
自然(42343)
自然科(41393)
自然科学(41388)
(41143)
自然科学基金(40594)
编号(37471)
资助(37445)
成果(29718)
重点(27963)
课题(26614)
(26375)
(26365)
(25699)
创新(24505)
科研(23438)
大学(23269)
项目编号(23086)
期刊
(78440)
经济(78440)
研究(52825)
中国(39508)
(31921)
金融(31921)
(28838)
管理(28016)
学报(25650)
(24350)
科学(24142)
教育(23092)
大学(20040)
技术(19144)
学学(18814)
农业(15641)
财经(13473)
业经(13461)
经济研究(12367)
(11510)
统计(11321)
(10521)
问题(9423)
决策(9380)
技术经济(9300)
财会(9086)
理论(8872)
图书(8779)
(8769)
商业(8578)
共检索到283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丽兵  吴广东  
员工融合是员工在组织中持续的社会化过程。员工融合不仅仅是入职或导向培训和针对新员工,伴随着员工在组织中成长,融合是要不断经历的事。在瞬息万变的动态环境中,成功的组织只有适时变革和创新,才能保持组织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员工不断调整自己,融入到组织中去,顺应组织不断的变革。这是员工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和组织成长的必经之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延利  王玲玲  刘丹  张志波  
本文在深入研究Copula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动态Copula模型,并且论证了该模型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上的应用。本文运用了统计学和金融学理论方法,并且与Copula模型相结合,论证了该方法在解决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问题上的必要性。最后研究了Copula模型在金融风险管理上的应用,解决了金融危机是否存在传染问题。结果表明Copula建模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上的应用是可行的,并且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丽如  
本研究以台湾特殊教育长期追踪数据库为数据源,探讨早期干预对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适应小学三年级融合环境的影响,并以儿童的语言表现及入学时适应状态为中介变项。本研究以AMOS统计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而后进行多群组线性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检定不同程度残疾儿童的模型恒等性。结果发现:(1)影响残疾儿童适应小学三年级融合环境的早期干预变量包括干预的介入面向及介入时机;(2)以成果取向的「越早进行干预效益越好」的早期干预论点只是在某些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3)儿童的语言表现及入学时的适应状态是影响其稳定适应小学学习的重要因素;(4)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在「早疗─小学融合模型」中有不同的路径可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寿斌  刘慧平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实现办学目标的必要途径,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纯粹以人才供给、单向资助或友情赞助等为模式的校企合作,会因缺乏制度保障和利益制衡而难以延续。深度融合型的校企合作,应当以良好的科研合作为基础,以合作中的校企双赢为原则,最终实现自觉互动和良性循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梓樱  邓宏宝  
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相呼应的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存在培养目标缺乏调研论证、课程设置缺少调查研究、课程教学标准缺乏创新创造、课程实施缺少精品课程等问题,同时在课程改革中遭遇着制度体制、管理机制、管理理念、评价体系的现实障碍。解决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应按照从"学术为先"到"实践为要"、从"囿于课堂"到"开放办学"、从"预警清单"到"多元评价"、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的创新思路。现阶段应加快课程改革步伐,严把课程教学标准,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管理机制,构建课程评价体系,以全面推进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宏伟  冯展极  
当技术与教育完全融合时,必然会带动教学内容、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改变,从而使教育全面显现出信息化的时代特色。历经十多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初见成效,目前正走向技术和教育双向融合的全面推进阶段。总体上讲,二者融合是极为有益的,可以帮助带动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破解实践操作中的教学难题。研究教学创新对技术融合的需求,并据此探讨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的方式,从而给出促进技术与教育双向融合的辅助措施,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叶翠  刘灿姣  
数字技术消解了行业边界,使得跨界融合成为各行业谋求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出版社都欲在知识服务领域有所作为,双方跨界融合、协同发展是可靠途径。文章在阐述馆社知识服务融合的内涵和层次的基础上,分析馆社知识服务融合的动因,继而探讨馆社知识服务融合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对之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文彬  
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时代对高校的迫切要求。传统注重知识传授和表浅行业认知的人才培养机制亟须改革,产学研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学履行好培养人才重要任务的基本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慧  何伟峰  
深度学习视角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探究工作,是创新高校教学思路、完善高校教学体系的有效方式,对于高校学生学习思路的拓展优化以及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部分高校对深度学习这一理念的理解有限,对于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不仅影响了高校实际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以及学习质量的提升。所以高校应及时明确深度学习以及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优势,不断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丰富教学设备数量与种类,提升其与深度学习视角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适配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楠  
高校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对高校党建工作进行研究和总结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新时代高校为研究对象,对我国高校"党建+行政服务"的双融合双促进工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并对高校实行"党建+行政服务"的双融合双促进工作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及措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志恒  
文章通过阐述业财融合对高校预算管理的意义,进一步对高校推进业财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目前我国高校在业财融合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媛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环境设计与公共艺术日益呈现融合趋势。由齐伟民、王晓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环境设计概论》一书,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教材,是一本相当实用的专业教学实践参考用书。《城市环境设计概论》一书介绍了环境设计的含义、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与设计原则,从城市视角介绍了城市步行街环境设计、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设计、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城市庭园空间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设施设计、城市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及城市环境公共艺术创作。该书论述系统详细、整体完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兰国帅  
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挖掘国外探究社区研究的学术期刊、研究热点和前沿文献的知识图谱,以期解读探究社区模型的多维内涵,审视国外探究社区的研究现状,明确未来研究方向,为国内在线和混合学习研究者的学术批判与研究范式的转变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是由认知存在、社会存在和教学存在三个相互依存要素构成,以协作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协作建构学习与批判性反思对话为实施理念,以批判性探究迈向有意义学习和深度学习为实施路径,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反思性思维和高阶思维为终极目标,包含在线学习和混合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罗杨洋  韩锡斌  
机器学习技术的可解释性是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打开机器学习模型的“黑箱”,理解机器学习模型结构的教育意义、推理的机制和预测结果的应用条件是实现人机互信的基础,也是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以五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学生成绩预测模型为例,分析了混合教学场景中解释学生成绩预测模型主要关注的三个方面:预测模型结构所代表的教育意义、预测模型内在推理机制所揭示的预测关系和预测结果对教学实践的启示。结果发现:(1)只采用学生的部分学习过程数据预测学习成绩时,学生的行为模式与学习成绩的映射关系存在多种模式,试图构建学生在线行为与学生成绩一一对应关系的预测模型难以获得较好的预测结果;(2)本研究中的预测模型最高可预测正确所有混合课程中74.7%的学生,不同学习成绩组学生的预测准确率差异较大,成绩为A和B的学生预测准确率较高,达到80.6%和85.3%,成绩为C及以下的学生预测准确率最高只达到63%;(3)本研究中的预测模型对学生个体的预测结果只有当学生积极参加所有在线学习活动时才具有较高可信度,当学生个体出现在线学习活动缺失时预测结果可信度较低。研究还对教师在混合课程场景下如何应用成绩预测模型提供了建议:(1)针对混合课程的特点应用预测结果;(2)理解模型的推理机制以灵活切换预测模型;(3)依据学生在线学习行为参与的完整性判断预测结果是否可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史纪宁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在学习理论领域内的标志性成果,对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校园社区文化和学习文化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两者融合起来将对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作者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校园社区文化和学习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融合途径与实施策略进行有益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