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8)
- 2023(14429)
- 2022(12265)
- 2021(11586)
- 2020(9758)
- 2019(21930)
- 2018(21586)
- 2017(41476)
- 2016(22037)
- 2015(24382)
- 2014(23685)
- 2013(22867)
- 2012(20435)
- 2011(18456)
- 2010(18255)
- 2009(16758)
- 2008(15924)
- 2007(13789)
- 2006(11814)
- 2005(10438)
- 学科
- 济(84381)
- 经济(84270)
- 管理(67956)
- 业(62399)
- 企(53417)
- 企业(53417)
- 方法(39988)
- 数学(34602)
- 数学方法(34069)
- 财(22944)
- 农(22365)
- 中国(22080)
- 业经(19201)
- 制(17554)
- 学(17229)
- 环境(16598)
- 贸(16558)
- 贸易(16550)
- 易(16151)
- 地方(16002)
- 务(14861)
- 财务(14798)
- 财务管理(14770)
- 划(14681)
- 和(14673)
- 农业(14631)
- 理论(14451)
- 企业财务(14064)
- 银(13483)
- 银行(13467)
- 机构
- 学院(301199)
- 大学(299066)
- 济(121915)
- 经济(119436)
- 管理(119039)
- 理学(103610)
- 理学院(102524)
- 管理学(100679)
- 管理学院(100085)
- 研究(97506)
- 中国(72967)
- 京(61309)
- 科学(59539)
- 财(55981)
- 所(47502)
- 农(46253)
- 中心(45707)
- 财经(45337)
- 江(43449)
- 业大(43431)
- 研究所(43429)
- 经(41339)
- 范(38745)
- 师范(38361)
- 北京(37462)
- 经济学(37400)
- 农业(36272)
- 院(36267)
- 州(34879)
- 财经大学(33951)
- 基金
- 项目(211541)
- 科学(168064)
- 基金(155472)
- 研究(153691)
- 家(135863)
- 国家(134798)
- 科学基金(116967)
- 社会(98980)
- 社会科(93960)
- 社会科学(93935)
- 省(82418)
- 基金项目(81961)
- 自然(76367)
- 自然科(74573)
- 自然科学(74552)
- 自然科学基金(73185)
- 教育(71440)
- 划(69556)
- 资助(63300)
- 编号(62063)
- 成果(48580)
- 重点(47810)
- 部(46874)
- 发(45164)
- 创(44547)
- 课题(41983)
- 创新(41628)
- 国家社会(41512)
- 科研(41309)
- 教育部(40543)
- 期刊
- 济(127842)
- 经济(127842)
- 研究(80712)
- 中国(55811)
- 学报(46021)
- 管理(45071)
- 财(43871)
- 科学(43396)
- 农(41103)
- 大学(35234)
- 学学(33271)
- 教育(30570)
- 农业(28268)
- 技术(26420)
- 融(25043)
- 金融(25043)
- 业经(22205)
- 财经(22011)
- 经济研究(20902)
- 经(18988)
- 问题(16723)
- 业(15556)
- 资源(14906)
- 图书(14702)
- 版(14051)
- 贸(13924)
- 技术经济(13720)
- 科技(13606)
- 商业(13526)
- 理论(13376)
共检索到430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迎军 王永贵
本文紧紧把握日益动荡的竞争环境这一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以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战略柔性这一动态环境下营造竞争优势的关键维度为主题 ,从当前倍受企业界和理论界青睐的企业资源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 ,不仅提出了竞争层次的观点 ,构造了基于资源的层次竞争与战略柔性关系模型 ,而且还构造了动态环境下企业的开放系统观 ,并对资源柔性与协调柔性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战略柔性 竞争优势 企业资源 层次竞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迎军 王永贵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力钢 李军岩 邹德新 程文广
从动态能力到动态能力观以及从柔性、战略柔性到柔性战略演进的过程,发掘出动态能力观与柔性战略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在此基础上,演绎出动态能力的形成机理与企业柔性战略的框架结构,归纳出基于动态能力观的企业柔性战略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动态能力与柔性战略相互作用的过程。
关键词:
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观 战略柔性 柔性战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经纶 王永贵
在当今的超强竞争环境下 ,竞争优势日益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本文借鉴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 ,对竞争优势进行了新的透视 ,较为系统全面地剖析了竞争优势的构造 ,详细论述了各个维度的含义及其资源基础 ,从而为企业构建、保持和更新竞争优势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企业资源 竞争优势 剖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志权
文章通过介绍战略柔性的内涵及类型,阐述了资源柔性、能力柔性和文化柔性的构成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了三者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以及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路径,研究结论对帮助我国企业如何在当前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积极调整企业战略、扩大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战略柔性 竞争优势 柔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艳红 卢艳秋 叶英平
能力柔性与知识管理战略相互影响形成匹配,对企业战略选择而言,匹配模式及其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匹配及战略管理理论,构建知识管理战略与能力柔性匹配模式,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究匹配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能力柔性与知识管理战略存在两种一致性匹配模式,即高能力柔性与积极知识管理战略匹配、低能力柔性与保守知识管理战略匹配。匹配对竞争优势产生积极影响,即高能力柔性与积极知识管理战略匹配能够增强企业灵活性、提升顾客优势、增强创新优势,而低能力柔性与保守知识管理战略匹配更有利于提升顾客优势及创新优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奇岸
可持续竞争优势问题历来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中心议题。但是 ,既有的理论基本上都立足于稳定的环境 ,难以解决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问题。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的演化不是线性的 ,而是非线性的 ,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实施相应的战略突破原有的均衡态 ,从而不断获得新优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纲 安璐
本文通过分析知识管理的成本与风险,从竞争优势维度(包括时间、质量与竞争力信号3个维度)与团队经验水平这两个角度研究了编码策略与个性化策略这两种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
竞争战略 团队经验 知识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佩华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部门,主要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对经营战略的贡献。企业通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获得竞争优势,需要有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此,我们提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的概念性模型,并分析了该模型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永贵 黄清河 郑焕强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是一个由最深层的基于战略逻辑与远景的竞争优势、中间层的基于战略资产与核心能力层面的竞争优势和基于作业流程与价值链配置层面的竞争优势以及表层的基于最终产品与细分市场层面的竞争优势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支撑而构成的动态的系统,并且从深层到表层,竞争优势的作用范围依次缩小,持续时间逐渐缩短,对企业长期赢利和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少,对短期赢利和生存能力的作用逐渐增大。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永贵 张玉利 杨永恒 李季
在当前超强竞争时代,组织学习、核心竞争能力和战略柔性,越来越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问题,成为企业营造持久的动态竞争优势的战略武器。本文在对前人有关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划分为技术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整合能力这三个关键构成要素,识别出组织学习的三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了战略柔性的内涵与本质,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企业竞争绩效的影响。最后,本文以来自中国企业的实际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剖析了本项研究对中国企业管理的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慕群
(一)资源基础理论历史发展沿革与研究回顾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引起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造成战略制定跟不上外部环境的变动,也使战略焦点专注于企业外部定位的论点,逐步受到挑战,因此,许多学者与管理界人士逐渐将战略的焦点从传统外部定位(Positioning)移转到企业内部的独特资源上,认为组织特有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基础(Collis and Montgomery,1995)。战略的基本问题不再是进入什么市场或发展什么产品而已,更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企业应如何发掘、创造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军 江若尘 曹光明
本文从组织视角研究组织即兴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并引入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柔性进行调节。研究发现:组织即兴四个维度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立即反应和即时协同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更为显著;组织柔性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立即反应和意图创造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军 江若尘 曹光明
本文从组织视角研究组织即兴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并引入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柔性进行调节。研究发现:组织即兴四个维度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立即反应和即时协同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更为显著;组织柔性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立即反应和意图创造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建秋 盛梦雅
传统社会责任在理论发展和实践履行中都存在着瓶颈和缺陷,战略性社会责任应运而生。战略性社会责任是传统社会责任与企业战略管理相融合的产物,向心性、前瞻性、专用性及组织性是战略性社会责任的本质特征,也是企业战略性社会责任的甄别标准。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向心性和专用性赢得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的正面评价,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前瞻性和组织性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行为的认知导向积极归因,从而构建起牢固的关系资源网络。关系资源具有机会平台和安全网这两个内在特征,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关系资源符合资源基础理论对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无形资源的内在要求,能为企业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