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4)
2023(15494)
2022(13382)
2021(12450)
2020(10349)
2019(23343)
2018(23118)
2017(43968)
2016(23575)
2015(26282)
2014(25720)
2013(25206)
2012(22798)
2011(20232)
2010(20132)
2009(18859)
2008(17206)
2007(14832)
2006(12947)
2005(11218)
作者
(66826)
(55006)
(54945)
(51988)
(34943)
(26295)
(24913)
(21479)
(21000)
(19564)
(18824)
(18510)
(17327)
(17208)
(17173)
(16821)
(16476)
(16432)
(15876)
(15615)
(13596)
(13498)
(13357)
(12521)
(12445)
(12262)
(12179)
(12162)
(11095)
(10868)
学科
(87670)
经济(87575)
管理(68712)
(67205)
(57406)
企业(57406)
方法(40610)
数学(34995)
数学方法(34535)
中国(28452)
(27121)
金融(27119)
(25540)
银行(25488)
(24555)
(24042)
(23755)
业经(21444)
地方(19482)
(19421)
技术(19031)
(18735)
理论(16685)
(16504)
贸易(16490)
农业(16468)
(16462)
财务(16390)
财务管理(16364)
(16058)
机构
学院(321726)
大学(320941)
管理(127909)
(124275)
经济(121452)
理学(111224)
理学院(110054)
管理学(108057)
管理学院(107500)
研究(104901)
中国(82739)
(67188)
科学(66636)
(56830)
(52009)
(51924)
中心(49743)
业大(49287)
研究所(47762)
财经(46153)
(45836)
(41998)
北京(41938)
(41786)
师范(41302)
农业(40813)
(38786)
(38296)
经济学(37383)
技术(36113)
基金
项目(227454)
科学(178130)
研究(166121)
基金(163822)
(143364)
国家(142162)
科学基金(122119)
社会(103410)
社会科(98101)
社会科学(98077)
(90438)
基金项目(87364)
自然(80086)
自然科(78246)
自然科学(78232)
自然科学基金(76787)
教育(76127)
(75584)
编号(67995)
资助(67064)
成果(53813)
重点(51132)
(49013)
(48721)
(48629)
课题(46626)
创新(45349)
科研(43717)
项目编号(42438)
大学(42265)
期刊
(130951)
经济(130951)
研究(92010)
中国(59634)
学报(52148)
科学(47630)
(46391)
管理(46035)
(42558)
大学(39098)
(38124)
金融(38124)
学学(36985)
教育(36476)
农业(32054)
技术(29807)
业经(22428)
财经(21657)
经济研究(21271)
(18477)
科技(17238)
图书(16472)
问题(16214)
(16157)
技术经济(16157)
理论(16063)
实践(14903)
(14903)
(14504)
现代(14275)
共检索到463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昌  周锦锦  杨中楷  
[目的/意义]提出一种从技术动态演化过程视角识别技术融合生长点的新方法,旨在识别具有生长潜力的技术融合领域。[方法/过程]首先提出演化路径的两种阶段,归纳技术融合生长点的演化路径;然后针对技术融合生长点的特点,总结显著属性特征,构建识别的指标体系;最后计算属性在演化路径上的变化,实现技术融合生长点的识别。[结果/结论]通过实验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认为该方法能有效识别技术融合生长点,并能追溯技术的起源与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磊  杨威  王芮  
基于技术融合视角,从知识联接创新角度揭示新兴技术形成机制,利用技术知识流分析方法,构建包括专利-领域-部门三维度的新兴技术识别框架。采集德温特创新索引(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中的光纤通信专利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光纤通信产业的新兴技术专利主要分布在日、美、中三国,且多由日、美企业掌握;光纤通信最重要的新兴技术领域来自于光学、电信及二者的融合;光纤通信最重要的新兴技术部门来自于设备、电子工程及二者的融合。最后,对国内光纤通信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常哲   郭彬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完善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系列部署中的关键环节,但现有研究未体现出深度融合过程的动态性、阶段性及多主体性等特征。鉴于此,将过程阶段思想引入产学研机制中,构建多方参与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创新主体的策略选择,并用Matlab软件对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及合理的惩罚机制均有助于深度融合,但是过多的资金支持会弱化地方政府的引导效应;基于相对风险分担的收益分配机制相比于平均分配、成本分配机制更符合创新主体的利益诉求;通过深度融合既能降低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风险又能实现风险分担。最后,针对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智  
OpenAI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引发了全世界热议,其在各类现实应用中日益彰显出强大的价值效用,但学界尚缺乏学理化和动态性的系统关注。根据系统理论的一般性研究框架,以“物理层”“操作层”“战略层”分别对应ChatGPT应用的“技术特性”“演化过程”“治理方略”三组关键议题展开解析。围绕“韧性”及其延伸的“演进韧性”与“韧性治理”范式,归纳ChatGPT应用在“To B”层面的开发兼容与开放包容、“To C”层面的学习自适与类人调适等韧性特质,并以“开发r-保护K-释放Ω-更新α”的适应性循环系统阐述应用拓展中的演化过程,进而提出以政策规制为核、以技术发展为先、以协同建设为基的韧性治理方略。通过整体性“韧性”视角对ChatGPT应用进行全面解构和系统建构,有助于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人类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凯  袁中金  王子强  
当下产城分割之殇及其治理方式引起了学术界热议,从透析产城分割的"病因"入手,将产城融合视作一个动态演进过程,提出了一个工业园区从初建到成熟过程中历经生产功能扩张、服务功能集中、服务功能串联、主体功能渗透四个阶段的空间形态演化观点。同时结合苏州工业园区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博文  白如江  
为有效利用现存文献资源,深度剖析和挖掘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脉络与演化特征,为把握科学动向、提升科技竞争力提供支撑,在系统梳理颠覆性技术演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融合Web of Science论文、德温特专利索引数据库专利和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临床试验等数据源,运用主题识别、深度学习、网络分析、可视化分析等技术,利用专利、论文文献的Word2Vec词向量模型构建结果和LDA主题识别结果,结合临床试验应用范围,研究干细胞治疗技术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技术应用”生命周期中的演化脉络与演化特征。实验结果梳理得到干细胞治疗技术发展演化路线图,分为萌芽期、起步期、突变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4个阶段,并分别从数据表现、实证技术本身和颠覆性技术3个层面归纳技术发展的滞后性、复合性、突变性、扩张性等4个演化特征,与干细胞治疗技术发展的科学事实以及当前学界对其的基本认识均相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红丽   李振   徐光毅   郭子生   刘善仕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部分职业因其脏污属性而被公众“污名化”,致使从业者对自身工作角色或多或少持有矛盾心理。为回应“时代应让劳动者建立有尊严职业身份”的号召,本文基于“矛盾职业认同”视角,以揭示非体面工作从业者复杂的职业认同状态。本文对来自广东、湖北、江西17家医院、福利院、养老院的50名护工和14位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多次实地跟踪访谈,借助扎根理论方法,研究发现:(1)护工群体在工作过程中会经历“矛盾职业认同被动期→矛盾职业认同震荡期→矛盾职业认同主动期”3个阶段,最终实现与矛盾和谐共生;(2)被动期护工主要采取污名回避与抵抗、认命以及离职等适应不良策略。震荡期护工同时包括适应性(意义重塑、自我提升、心理资源自构)和适应不良策略(分离、成为黑陪)。主动期护工则主要采取接受、环境建构、角色延伸等适应性策略;(3)护工矛盾职业认同潜在矛盾张力主要来自个体、组织和职业三个层面。尽管生存需求、公司压榨和职业污名这三类“压倒性”张力在客观上难以克服,但护工在主观上收获权力感、意义感、胜任感等可以有效缓冲客观性矛盾张力;(4) 推动阶段之间演进的重要动力源于医院、老乡圈子以及护工个性特征。医院人性管理和老乡圈子支持有利于护工更好地适应工作,而乐观、同理心等个性特征有助于重塑对职业的理解。本文通过探讨护工矛盾职业认同演进、不同阶段应对策略及其矛盾张力变化,不仅揭示了护工矛盾职业认同动态演化规律,也为完善底层工作群体管理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娴   曾荣强   李姝影   李嘉晖  
[目的 /意义]有效融合专利引用网络中的多元关系,消除引用主观动机对技术关联真实性的影响,提高技术演化路径识别的客观性与准确性。[方法 /过程]将专利引用网络中的引用连接关系、主题关联关系、引用动机关系分别作为基础关系、增强关系和调节关系,提出一种多元关系融合的主路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多元关系融合的技术演化路径搜索模型,采用迭代局部搜索算法实现该模型的求解,并以石墨烯传感技术领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 ]对比实验证明本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实证领域的技术演化路径识别效果。未来多元关系融合主路径研究深化方向是:发掘应用更多具有融合价值的主题关联类型;加强数据融合算法与模型的研究与验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鶄  
新媒介的横空出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也开始正视媒介技术改变世界的巨大力量。新媒介蓬勃发展的势头及其嵌入音乐教育发展的力度,触及了音乐艺术的本质,也剧烈改变了音乐教育的学理结构。在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发生的结构性联合中,新媒介技术完成了对音乐"技艺"的祛魅,呼唤着媒介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统一;完成了对音乐教育方法的"去中心化",要求建立一种无中心、无权威的新型音乐教育模式;完成了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去审美化",要求建立以反思性实践为基础的音乐教育范式。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应该成为当下和未来音乐教育的学理生长的逻辑起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宝睿   董任   丁梓轩  
城市道路网在不同时期具有独特的网络结构,然而在近百年历程中如何演变,其过程并不清晰。研究以城市非规则道路网为例,通过历史资料整理提取了南京市鼓楼片区1900年来4个时期道路网,运用分形理论量化表达道路网覆盖均匀度和发育复杂度。结果表明:鼓楼片区非规则路网是由贯通性主干路牵引形成的;其路网相对稀疏,依然有更新和改进的空间;路网覆盖度和连通度近年来趋于平缓,城市应重视干道的功能拓展和“大院制”支路的打通。通过文献史料分析,解释了不同阶段规划思想、社会变革等因素对道路网演变起到的作用,认为历史古城道路网的更新保护应重视起牵引作用的骨架干道,同时重视非机动车和行人的需求,提升其可达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丹   周潇   赵捧未   樊嘉逸  
[目的/意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颠覆性技术是一种另辟蹊径、容易造成技术突袭、颠覆传统游戏规则的技术。积极识别和前瞻布局颠覆性技术对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方法/过程]从技术融合视角提出一种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首先,基于专利IPC共现关系,并采用时间序列方式动态构建技术领域融合网络,利用结构熵指标识别领域融合网络中具有颠覆性的领域融合对;其次,将颠覆性的领域融合对与专利映射,筛选出候选颠覆性专利;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度剖析颠覆性专利的核心特征,筛选有效的测度指标;最后,基于深度学习Tabnet模型构建专利指标与颠覆性专利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从大规模的候选专利中识别颠覆性专利。[结果/结论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共得到1 025条颠覆性专利。其中,颠覆性融合领域(G06K9,G06N3)包含443条颠覆性专利,这些专利主要涉及4大颠覆性方向: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安防和智能制造。研究结果能够为政府、产业界和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科技布局、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福双  张艳敏  杨帆  梁新朝  刘桂如  王海波  
为建立简易的不依赖组织培养和抗性筛选的小麦转基因技术,以小麦品种石4185为对象,以gus和badh/bar为外源基因,围绕适于基因枪转化的种子芽生长点受体的制备、基因枪轰击参数的优化等开展了试验,建立了"用解剖刀去除种子根、用镊子把芽鞘掰去、用镊尖扫去包盖生长点的未展开叶、将带生长点的部分与胚乳分离"为特点的受体制备方法;确定1100 Psi+9 cm为最佳轰击参数组合。对轰击后的小麦芽生长点(70个×3批)进行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以受体数统计时,转化率为22.9%~35.7%;以生长点数统计时,转化率为5.7%~8.6%。用含badh/bar的pABH9质粒转化1000个受体,发育成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温平川  杨朝琴  
知识互补的实现效果决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败。首先从动态视角界定产学研知识互补的内涵,基于场理论和知识的维度划分构建知识互补过程中的场域交互模型,提出场域交互是知识互补的基本实现方式;再将产学研知识互补分为局部互补和整体互补两个递进过程,通过自组织理论和BS模型分别阐述两个阶段的内在运行机理,系统刻画基于场域交互的产学研知识互补动态演化过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广杰  陈小芳  
情报生长点是情报研究的重点,高新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柱,情报生长点与高新技术是国家实力的表现形态,是促进经济腾飞的中流砥柱,应当予以高度重视。1情报生长点及其特性情报生长点是情报萌发的起始点,是情报生长方向的定位点,是社会进步的作用点,是发展科学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吕鲲  崔灵蕊  李北伟  靖继鹏  
[目的 /意义]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网络信息生态链演化过程,以期推动网络信息生态链由无序、低效、不稳定的状态向有序、高效、稳定的状态演变,为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模拟仿真和实证分析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根据复杂网络理论,在分析信息节点的传播特征和结构变化后,提出网络信息生态链动态演化模型,以此推算出演化速度方程和速度曲线;利用Logistic方程的生命周期曲线,描绘出网络信息生态链演化过程曲线。[结果 /结论]根据曲线的演化速度与加速度的不断变化,发现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化过程主要分为4个阶段,即萌芽期、成长期、稳定期以及退化期,最终形成"聚类-协同-循环"的有效模式,帮助网络信息生态链建立起科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