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04)
2023(9304)
2022(8436)
2021(8017)
2020(6777)
2019(15737)
2018(15927)
2017(31061)
2016(16938)
2015(19166)
2014(19212)
2013(19080)
2012(17458)
2011(15699)
2010(15416)
2009(13923)
2008(13412)
2007(11500)
2006(9910)
2005(8517)
作者
(48921)
(40267)
(40033)
(38000)
(25744)
(19348)
(18220)
(15970)
(15268)
(14316)
(13935)
(13404)
(12730)
(12593)
(12513)
(12125)
(12125)
(11965)
(11399)
(11346)
(9978)
(9792)
(9635)
(9083)
(9011)
(8938)
(8906)
(8796)
(8036)
(8007)
学科
(66749)
经济(66674)
管理(47441)
(45425)
(38370)
企业(38370)
方法(33068)
数学(28414)
数学方法(28082)
(16711)
中国(16090)
(15657)
(15455)
业经(14569)
地方(13880)
(12282)
贸易(12277)
(11902)
理论(11656)
(11548)
农业(11167)
(10680)
技术(10561)
环境(10380)
(10018)
财务(9959)
财务管理(9942)
(9438)
(9426)
企业财务(9425)
机构
大学(238700)
学院(235993)
管理(98240)
(91824)
经济(89780)
理学(85968)
理学院(85031)
管理学(83609)
管理学院(83192)
研究(78834)
中国(56477)
(51194)
科学(50075)
(39959)
(39626)
(36756)
业大(36512)
研究所(36406)
中心(35363)
财经(32840)
北京(32571)
(32302)
(31406)
师范(31116)
(29894)
(29009)
农业(28948)
(26934)
经济学(26157)
师范大学(25382)
基金
项目(168071)
科学(131531)
研究(122885)
基金(121514)
(105749)
国家(104893)
科学基金(90049)
社会(75350)
社会科(71318)
社会科学(71297)
基金项目(65587)
(65292)
自然(59917)
自然科(58485)
自然科学(58475)
自然科学基金(57387)
教育(55878)
(55223)
编号(50636)
资助(50500)
成果(40708)
重点(37103)
(36982)
(35274)
(34902)
课题(34164)
创新(32469)
科研(32266)
教育部(31527)
项目编号(31504)
期刊
(96463)
经济(96463)
研究(68486)
中国(39541)
学报(37559)
管理(35183)
科学(34815)
(32629)
大学(28082)
(27853)
教育(26369)
学学(26260)
农业(23490)
技术(19948)
(17540)
金融(17540)
业经(15725)
经济研究(15154)
财经(14720)
图书(14171)
理论(12837)
问题(12415)
(12394)
科技(12264)
实践(12063)
(12063)
(11942)
技术经济(11430)
情报(10829)
现代(10825)
共检索到332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裕华  冯邦彦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解释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时序变化的理论,拓展于静态HO模型,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本文按动态比较优势来源对该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别从要素积累、技术创新、公共产品与规模经济四个方面的新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界秀  
随着国际经济实践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在放松传统假设条件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新的活力,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包容性和综合性。本文系统梳理了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从传统理论拓展和新比较优势源泉的角度评介了新近研究对贸易动因、贸易模式和贸易福利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进程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地位并未动摇,新的理论研究遵循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逻辑,对传统理论分析构成了有机补充,为不断更新的国际经济实践提供了新的合理化解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崔浩  
比较优势理论,也称比较利益说,最早可追述至亚当·斯密。斯密认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出口生产成本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生产上占劣势的产品。他的理论也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总结为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并且由于斯密强调分工以及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一理论又被称之为内生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智远  
本文把国际学术界广泛运用于人均国民收入发散与收敛研究的分析方法——独立随机增量过程马尔可夫链引入产业比较优势分析,实现了比较优势经验研究动态化,使之能准确地描述比较优势的发展趋势,并为比较优势“延续性”、“流动性”的确定以及幼稚工业的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毓  李谷成  
比较优势是决定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决定性因素,但比较优势并非静态或一成不变,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动态演变。本文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基础上,对应用广泛的动态比较优势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比较和述评,尤其是综述和比较各自优缺点及存在的一些争议,并对各分析方法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应用进行介绍,试图对中国农产品动态比较优势进行综述性评价,总结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化及农产品贸易的延续性和流动性。这既可以为促进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升级提供政策参考,也可以为农产品比较优势动态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及文献基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晓红  张宗益  
论文在产业动态理论的两大研究框架产业动态的动力源和产业演化动态内对产业动态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着重对创新和产业动态的数量研究、产业动态的马尔可夫完美模型及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演化模型等几个前沿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与所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总结和评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燕红忠  王昉  
近年来,金融史领域逐渐成为经济史研究中的主要热点问题之一,文章概述了金融史研究的发展转变过程,特别是最近的学术会议所展现出的新的研究进展和动向。其主要表现为:基于利率、汇率和信息传递对金融市场整合的关注;通过调查资料、账本等史料的发掘对区域特色货币和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考察;以及在近代中国货币体系和宏观金融发展的重新思考等方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海涛  
传统的结构主义(SCP范式)认为市场集中度对利润率的正的影响可以作为运用市场势力的证据,较新的结构主义研究则运用推测变差的方法建立了企业推测其竞争对手的行为并依据这种推测行事的结构主义模型,为结构主义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经验产业组织研究认为市场势力不可以直接观测,但是可以通过计量分析推断出来,此外,他们也认为厂商销售利润率与经济学意义上的边际成本也是不能直接观察的,其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单个产业层面或厂商层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区域所课题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南  
美国的一位经济学者在他最近的研究成果中指出,取得经济增长有三方面的要素,第一为提高生产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数量;第二为通过利用对外贸易和比较优势;第三为通过企业的创新和冒险活动。这三大要素互相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重叠,但同时又各自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或侧重于某一私营部门的投资,或侧重于公共政策。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必须全面兼顾三方面的要素。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上述问题。改革开放,我国把开展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高到前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殷醒民  
文章通过对中国出口结构变迁的数据分析后得到三个发现:一是作为全球劳动力最丰富的国家,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出口比重快速下降。二是出口结构不断转向包含更多人力资本的技术类产品,表明劳动力要素禀赋的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是制造业中的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出口竞争力还很弱,预示着提升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是未来出口结构的调整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明  张诚  
在产品价值链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生产技术、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各国比较优势产品结构的不同,而比较优势产品处于低端的国家获得较少的贸易利益。为了提高对外贸易利益,以低端产品为比较优势的国家应不断提升比较优势产品附加值水平,转变比较优势结构。比较优势结构的变动内生于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变,所以应通过加强边干边学、技术创新和对技术扩散的吸收促进技术进步;通过促进资本积累转变要素禀赋结构,特别应注重教育与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政府对当前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附加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元康  
比较优势具有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善而动态升级的内在属性,它与战略性贸易政策之间是一种非对称性互补关系:比较优势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要素禀赋基础;同时,比较优势在动态升级中也常常会遇到诸多阻碍而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干预,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帮助下,既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也可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通过构建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理论模型,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关联机制,可得出结论:战略性贸易政策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帮助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先动优势,从而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岳平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恪守静态比较优势之下的分工锁定机制和培育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在机理,揭示了我国在分享全球化利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化分工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恶化、收入贸易条件被严重高估,导致企业效益差、收入增长缓慢、贸易摩擦增加、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一系列矛盾的结论。同时也分析了我国在正由中低收入国家向中上收入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快速变化的比较优势因素和比较优势行业的变化特征,结合不同类型行业比较优势的阶段性变化,提出了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广汉  朱荃  
本文利用1995-2011年两岸贸易数据,实证研究了两岸31个产业的比较优势、互补情况及各自随时间的变动趋势。研究表明,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分工是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基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升了两岸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两岸投资与贸易的非均衡发展,既是比较优势的反映,也是两岸市场不对等开放的结果。投资的对等开放将改善两岸贸易的非均衡状态,有利于台湾本土经济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