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6)
- 2023(17066)
- 2022(14746)
- 2021(13944)
- 2020(11578)
- 2019(27028)
- 2018(26490)
- 2017(50788)
- 2016(27358)
- 2015(30492)
- 2014(30303)
- 2013(29853)
- 2012(27192)
- 2011(24563)
- 2010(24024)
- 2009(21930)
- 2008(21468)
- 2007(18312)
- 2006(15697)
- 2005(13861)
- 学科
- 济(110596)
- 经济(110477)
- 管理(79824)
- 业(76951)
- 企(65374)
- 企业(65374)
- 方法(54713)
- 数学(47689)
- 数学方法(47070)
- 财(30542)
- 中国(29676)
- 农(27416)
- 业经(24139)
- 学(23869)
- 贸(21013)
- 贸易(21004)
- 务(20652)
- 财务(20580)
- 财务管理(20547)
- 易(20487)
- 制(19877)
- 企业财务(19643)
- 地方(18619)
- 理论(18588)
- 农业(18328)
- 和(17407)
- 技术(16872)
- 银(16608)
- 银行(16569)
- 融(16375)
- 机构
- 大学(388271)
- 学院(383321)
- 济(158427)
- 经济(155407)
- 管理(153869)
- 理学(134713)
- 理学院(133280)
- 管理学(130888)
- 管理学院(130207)
- 研究(127982)
- 中国(96444)
- 京(82119)
- 科学(78327)
- 财(71747)
- 所(62766)
- 财经(58933)
- 农(58574)
- 研究所(57719)
- 中心(57629)
- 业大(56216)
- 经(54074)
- 北京(51737)
- 江(51640)
- 范(49311)
- 经济学(49173)
- 师范(48840)
- 院(46732)
- 农业(46093)
- 财经大学(44534)
- 经济学院(44404)
- 基金
- 项目(268850)
- 科学(212866)
- 基金(198869)
- 研究(194498)
- 家(173823)
- 国家(172470)
- 科学基金(148936)
- 社会(124585)
- 社会科(118257)
- 社会科学(118227)
- 基金项目(104935)
- 省(101156)
- 自然(97567)
- 自然科(95351)
- 自然科学(95327)
- 自然科学基金(93618)
- 教育(89409)
- 划(86490)
- 资助(82594)
- 编号(77634)
- 成果(62395)
- 部(60506)
- 重点(59965)
- 发(55935)
- 创(55658)
- 国家社会(52378)
- 教育部(52351)
- 课题(52339)
- 创新(51988)
- 科研(51988)
- 期刊
- 济(161481)
- 经济(161481)
- 研究(110795)
- 中国(66106)
- 学报(61167)
- 科学(56685)
- 管理(55738)
- 财(55376)
- 农(51684)
- 大学(47004)
- 学学(44298)
- 教育(38857)
- 农业(36440)
- 技术(32168)
- 融(30854)
- 金融(30854)
- 财经(29014)
- 经济研究(27459)
- 经(24862)
- 业经(24774)
- 问题(21073)
- 业(19748)
- 图书(19103)
- 技术经济(18067)
- 理论(17857)
- 版(17705)
- 科技(17662)
- 贸(17600)
- 统计(17137)
- 世界(16362)
共检索到543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祥风
利用2002-2012年981家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应用长期差分法对动态权衡理论进行有效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带息债务与投入资本比"作为动态资本结构的研究基准较为科学,"公司总股本"的变化的确会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股权融资偏好的制度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税收效应没有成为理论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资本结构无法进行所谓的"权衡",即动态权衡理论在中国失效了,动态权衡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资本结构 动态权衡 有效性 股权融资偏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小伟 丁忠明
信息披露机制作为保护投资者的重要机制,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出来,任何违反法律的企业或个人都将受到处罚。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连续经营活动中企业作为社会主体在法律和经济收益之间行为与结果相悖的合理解释。文章从梳理中国证券法律、法规和准则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开始,分析企业面临的合法性压力和公司治理路径依赖之间的矛盾,根据2001—2012年因信息披露违规受处罚的企业再次违规的数据,运用logisitic回归模型检验企业再次违规影响因素,发现上一年违规处罚对其再次违规没有显著性影响,而作为间接性因素的高管变更、退市压力对避免违规有正相关关系,处罚及时性和企业规模对再次违规有负相关关系。文章证实了企业没有信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叶秋彤 熊泽胥
本文以2013-2017年间的509家沪深A股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究企业代际传承与民营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始人管理的企业中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的相对业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代际传承后的上市民营企业里,股权激励近乎无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敏 张顺明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股票日内数据计算的暧昧性,在权衡理论视角下和公司管理人暧昧厌恶普遍假设下,对其如何影响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和资本结构调整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1)暧昧性对于公司杠杆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暧昧性越高,暧昧厌恶的公司管理者会倾向于高估"差情况"的概率,因而为避免陷入财务困境而放弃税盾优势选择主动降低公司杠杆率;(3)由于杠杆调节成本不同,暧昧性对于国企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要高于非国企。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调整 暧昧性 风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彭桃英 周伟
对上市公司为何会连续几年持有大量高额现金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财务理论上有代理理论和权衡理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本文以174家在1998—2000年连续3年持有高额现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验证高额现金持有的决定因素及其给企业业绩的影响,来回答我国企业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可以用何种理论解释。本文认为与代理理论相比,权衡理论更适合用来解释我国企业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维护现金安全,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解决我国企业高现金持有问题,今后更多的应该是从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渠道入手。
关键词:
高额现金 代理理论 权衡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连玉君 苏治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动态调整机制。针对448家上市公司在1998~2006年样本区间内的动态面板分析表明:(1)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具有较强的理性,存在目标现金持有水平,平均调整半周期约为1.4年,这与传统的静态权衡理论一致;(2)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公司倾向于维持一个目标调整区间而非特定的目标值,在此区间内调整速度较慢;(3)风险态度的差异使调整过程具有非对称特征,表现为当公司大幅下偏于目标现金持有水平时,调整速度较快,而大幅上偏时则调整速度较慢。这意味相对于过度持有现金可能导致的代理问题,上市公司对现金持有不足可能导致的财务风险更加敏感。这与本文基于动态权衡理论的预期是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育红
为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选取2008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项目标的内部控制指数,研究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通过实证数据检验发现,第一大股东有动机和能力去监督管理层,薪酬机制能够对管理层起到激励作用,声誉惩罚机制有利于对经理层产生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指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荣 刘星 刘斌
外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机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治理效应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文章运用Logist回归方法,以1999~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CEO变更为视角,通过研究CEO变更与"非标"意见的相关性,探讨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CEO变更与"非标"意见显著正相关;"非标"意见下,CEO变更对公司业绩的敏感性强于标准审计意见公司;不过,"非标"意见并没有增强CEO变更对两职分离与股权制衡的敏感性。上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外部审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同时表明外部审计的治理效应有赖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
CEO变更 “非标”意见 治理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秋莉 门明
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分析了我国CDM项目交易的有效性,即将衡量碳交易有效性的标准设定为能够使企业股票产生价值溢价,实证检验了碳交易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市表现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发布CDM项目注册公告当日,能给上市公司带来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率;对事件窗及事件发生后15个交易日的检验显示,公告没有使股市产生显著为正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对沪市和深市的对比检验表明,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当日,两市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别。
关键词:
碳交易 CDM 有效性 异常收益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嘉诚 冯英浚
一、引言 自从我国股票市场诞生以来,由于国家整体利益和投资者群体利益的需要,关于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问题的研究、评价,一直是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上市公司管理有效性是指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在他的经营期内的主观努力程度及对企业业绩增长的贡献。以此作为衡量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和选择投资对象的主要指标。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陶萍 陈涛
探索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运行规律及机制,解决上市公司整体情况往往难以准确地反映其经营者实际努力程度的问题,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促进其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论文研究了主客观绩效评价方法,运用二次相对效益评价方法对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从管理有效性的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机制。
关键词:
绩效评价 管理有效性 二次相对效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丽婷 金雪军
管理者政治关联在强化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也会弱化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公司违规行为发生及管理者被迫离职两个方面,利用Bivariate Probit模型和Logit模型研究管理者政治关联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政治关联的管理者所在企业更加倾向发生违规行为,尤其是民营企业;管理者的政治关联能够降低其违规行为被稽查处理的可能性,尤其是国有企业。政治关联有助于管理者建立职位壕沟,降低管理者被迫离职的概率;而企业违规行为被稽查后,管理者被迫离职的可能性将显著提高。文章的研究结果证明,管理者政治关联会弱化企业发生违规行为的事前监管,同时也会降低企业违规行为的稽查在事后监管中的公司治理效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卫秋
本文认为债务期限结构的确定是企业对短期债务的优势和其缺陷进行权衡的结果,为此提出了债务期限结构的权衡思想。同时,为了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这一思想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权衡思想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行为,同时也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普遍偏高,但这种选择却是其理性思索的结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卫秋
债务期限结构的确定是企业对短期债务的优势和缺陷进行权衡的结果,此提出了债务期限结构的权衡思想,为了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因素,利用这一思想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权衡思想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的选择行为,同时也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的短期债务普遍偏高,但这种选择却是其理性思索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