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9)
- 2023(9006)
- 2022(7429)
- 2021(6720)
- 2020(5760)
- 2019(12992)
- 2018(12431)
- 2017(23818)
- 2016(12543)
- 2015(13927)
- 2014(13878)
- 2013(13593)
- 2012(12244)
- 2011(10671)
- 2010(11174)
- 2009(11157)
- 2008(10716)
- 2007(9357)
- 2006(8290)
- 2005(7813)
- 学科
- 管理(46363)
- 济(43859)
- 经济(43775)
- 业(43057)
- 企(38015)
- 企业(38015)
- 融(26871)
- 金融(26869)
- 银(24794)
- 银行(24784)
- 行(23702)
- 财(23177)
- 中国(19460)
- 制(18156)
- 方法(17805)
- 务(17048)
- 财务(17008)
- 财务管理(16974)
- 企业财务(16083)
- 数学(15473)
- 数学方法(15276)
- 业经(12008)
- 农(11903)
- 体(11529)
- 中国金融(11141)
- 体制(10094)
- 地方(9351)
- 学(8729)
- 度(8368)
- 农业(8347)
- 机构
- 学院(171481)
- 大学(169901)
- 济(74219)
- 经济(72625)
- 管理(65284)
- 理学(55144)
- 理学院(54631)
- 管理学(53847)
- 研究(53718)
- 管理学院(53536)
- 中国(51626)
- 财(45716)
- 京(34378)
- 财经(33914)
- 经(30507)
- 科学(28166)
- 中心(27607)
- 江(26847)
- 所(26228)
- 财经大学(25171)
- 经济学(24345)
- 农(22746)
- 研究所(22425)
- 经济学院(21996)
- 北京(21626)
- 银(21585)
- 融(21539)
- 州(21490)
- 金融(21104)
- 银行(20832)
- 基金
- 项目(108182)
- 科学(86029)
- 研究(81621)
- 基金(80300)
- 家(68500)
- 国家(67928)
- 科学基金(59511)
- 社会(54172)
- 社会科(51681)
- 社会科学(51673)
- 基金项目(41949)
- 省(41750)
- 教育(37057)
- 自然(36510)
- 自然科(35628)
- 自然科学(35623)
- 自然科学基金(35005)
- 划(34246)
- 资助(32762)
- 编号(32450)
- 成果(27414)
- 制(27034)
- 部(24756)
- 重点(24655)
- 国家社会(23273)
- 创(23244)
- 性(22947)
- 课题(22676)
- 发(22588)
- 教育部(22010)
共检索到27610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泉军
为防范金融风险,缓解拨备计提的顺周期性,我国银监会和财政部相继发布了有关逆经济周期的监管措施,推出了动态拨备制度。而动态拨备制度与我国现行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则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不过,IFRS9金融资产减值准则引入了预期损失模型,这与动态拨备制度基本吻合,但动态拨备制度与IFRS9依然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动态拨备制度与金融资产减值准则进行有效协调。
关键词:
动态拨备 金融资产减值 会计准则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蔡嘉 廖颖
《企业会计准则2006》(以下简称"新准则")中指出在资产负债表日,当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本文从减值准备计提的相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洪金明 杨亚军
近期,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就金融资产减值准则的相关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通过分析研究,IASB在敲定有关减值模型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对相关细节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并形成了相关成果,本文拟对此作相关分析。一、减值准则的发展金融资产减值一直是IASB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为弥补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部分缺陷,IASB于2009年发布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预期损失模型"。该模型要求会计主体采用经信用调整后的实际利率折现后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对金融资产进行计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晟
次贷危机背景下,对金融机构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的讨论越来越多。支持者认为市场价格是资产机制的最有效估计;反对者则认为在危机时期,市场价格不是价值的最优体现,反而会导致更为严重的信息误导和顺周期效应。本文从动态减值准备的角度分析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公允价值计量优化,认为动态减值准备有助于提升信息透明度和减缓顺周期效应。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动态减值准备 金融稳定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林枫
我国现行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但是在实务中,许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某一单项资产是不可能脱离其他资产独立发挥作用的。因此,要求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在实务操作上存在困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李塞北 刘玮
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有关金融资产减值的2009年征求意见稿、2011年补充文件以及2013年征求意见稿演变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和述评,并就预期损失模型对我国企业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会计预期损失模型是否取代已发生损失模型仍存很大不确定性,但是未来必将呈现会计规则与风险管理实务终将逐步协调之必然趋势,因此,只有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机制相结合,才能确保财务报表信息真实可靠和公允列报。
关键词:
金融资产减值 预期损失模型 风险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茜 刘娅 赵淑鹏
我国财政部于2017年4月发布了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提出金融资产减值将实行预期损失法,本文通过梳理新金融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展进程,对比我国新旧准则的减值模型,以银行业为切入点思考新金融工具减值准则落地时其能面临的外在压力与内在挑战。同时,探索银行业在把控运用新准则时可能存在的操纵业绩行为,并提出金融资产的债券投资若转换为"X+Y"等分期模式可能会操纵利润的新设想,如果专业人士利用准则空白点将信用风险的暴露人为掩藏并后延,可能会导致银行业出现凌冽的寒冬。最后文章对银行业运用新减值准则的管控与规范提出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张宝清
与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相比较,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时间、计提范围、计提金额的计算以及核算等方面。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缑晓剑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进行了单独规范,这说明金融资产在现代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对现代会计准则使用条件下,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转回,以及金融资产减值在应用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分析;对不同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实例论证,重点论述了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扬
按照投资种类的不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分为可供出售股票投资和可供出售债券投资两类。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单独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对其减值进行专门核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宇峰
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是会计实务的难点。本文首先比较了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三个标准: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金融构成法和继续涉入法,然后通过实例分析了金融资产转移确认的三种情形,并按照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来分析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计量。
关键词:
金融资产转移 终止确认 计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金若 桑士俊
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研究的非对称性,导致了IASB与FASB在金融危机之前发布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会计准则质量低下,不能有效地约束资产转移方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诱使发起人弱化证券化基础资产的风险管理意识。IASB与FASB现阶段正在改进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准则,虽然立足于资产定义,却错误地解释了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可能导致不合理的会计处理。改进现行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会计准则,建议基于正确解读资产定义,从完善概念框架与公允价值计量等层面入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庄良翠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现行制度)规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有效避免不良资产生成或减少不良资产,提高抵御经营风险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笔者在此谈谈这一制度缺陷的改进和完善。(一)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任意操纵利润的主要表现1、不提或少提。企业不计提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在于虚增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谷红妹
资产是医院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正常的损耗外,仍有可能发生各种损失。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没有规定对医院的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使医院的收支结余存在较大的虚数,建议医院建立资产减值准备制度,使医院的资产价值更真实、合理。
关键词:
医院 资产 减值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崔海霞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期的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按照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由于市价大幅度下跌,有证据表明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原因导致其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应当将资产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