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3)
2023(11221)
2022(9474)
2021(8551)
2020(6850)
2019(15422)
2018(15089)
2017(28176)
2016(14912)
2015(16294)
2014(16345)
2013(16109)
2012(15333)
2011(14029)
2010(14577)
2009(13328)
2008(13010)
2007(11981)
2006(11058)
2005(10135)
作者
(43094)
(36093)
(35630)
(33818)
(23206)
(17100)
(16075)
(13870)
(13699)
(13115)
(12369)
(11944)
(11767)
(11554)
(11223)
(11191)
(10730)
(10440)
(10386)
(10367)
(9153)
(8928)
(8688)
(8378)
(8228)
(8213)
(7975)
(7961)
(7271)
(7182)
学科
(66079)
经济(66026)
(50852)
管理(48909)
(41030)
企业(41030)
中国(23034)
技术(22256)
(20788)
地方(20558)
方法(20082)
业经(17175)
数学(16741)
数学方法(16503)
农业(14378)
技术管理(14305)
(14155)
(12932)
银行(12915)
(12691)
(12628)
(12593)
金融(12593)
(12569)
(12372)
贸易(12356)
(11943)
(11440)
地方经济(11244)
(11042)
机构
学院(215292)
大学(209673)
(93342)
经济(91310)
管理(84025)
研究(77514)
理学(70694)
理学院(69929)
管理学(68943)
管理学院(68498)
中国(60108)
(45125)
科学(44721)
(42688)
(38726)
(35848)
中心(35603)
研究所(34513)
(33474)
财经(32011)
(29663)
师范(29396)
北京(29272)
(28953)
(28722)
(28300)
业大(28250)
经济学(27402)
农业(25540)
技术(25538)
基金
项目(136502)
科学(109438)
研究(106004)
基金(96288)
(82634)
国家(81852)
科学基金(71126)
社会(67550)
社会科(64212)
社会科学(64204)
(56551)
基金项目(50080)
教育(48633)
(46386)
自然(43347)
编号(43173)
自然科(42399)
自然科学(42393)
自然科学基金(41647)
资助(38569)
(35886)
成果(35466)
(34642)
课题(32027)
创新(31377)
重点(30899)
(29694)
发展(29597)
(29061)
国家社会(27368)
期刊
(114405)
经济(114405)
研究(71215)
中国(53421)
管理(36469)
(32523)
教育(31763)
(30774)
科学(28187)
(26323)
金融(26323)
学报(26160)
技术(23846)
农业(22581)
大学(20902)
业经(20499)
学学(19354)
经济研究(18143)
财经(15538)
问题(13923)
科技(13702)
(13563)
技术经济(13422)
(12321)
(12290)
论坛(12290)
(11552)
商业(10612)
现代(10593)
世界(10453)
共检索到351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米晋宏  陈磊  郑爱兵  
在双寡占框架下,该文运用连续时间模型考察了两种动态技术联接——研发中的学习效应及外溢效应——对于最优研发补贴政策的影响。学习效应下,政府将施加先上升后下降的研发补贴;外溢效应情形下,未必施加研发课税。仅在外溢效应足够大的情况下,施加跨时递减的研发课税。任意情形下,最优研发政策的解析形式均保持不变。最后,基于模型结论给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最优研发政策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术丹  
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在位企业和新兴企业进行不连续技术创新行为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了各种不同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从演化的结果来看,连续技术创新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不连续技术创新才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海林  
不连续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摆脱竞争困境、实现技术跨越和构筑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途径,但它具有巨大的风险与管理挑战性,系统识别并定义不连续技术创新的风险类型、风险因素和风险特征,有利于企业选择正确的创新战略与策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不连续技术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等相关文献的系统研究,通过与连续技术创新的系统比较,较全面和深入地揭示不连续技术创新特有的、表现更显著的以及与连续技术创新对立的主要风险类型、主要风险因素及主要风险特征,并由此提出不连续技术创新的风险核对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葛如一  张朋柱  
产学研合作是不连续技术创新的一种常见形式。本文认为在不连续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各不相同,因此提出了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变模型,并对数字电视和电动汽车的产学研案例进行了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飞航  郭笑言  
绿色技术创新是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政府行为能够有效弥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双重外部性"缺陷。基于2009~2017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就环境规制、政府研发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研究。进一步地,对绿色专利类型和地区的异质性进行讨论。研究发现:环境规制、政府研发补助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门槛效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政府研发补助强度的提高,环境规制和政府研发补助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环境规制的最优强度区间不超过1.271,政府研发补助的最优强度区间不超过0.028。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智瑞芝  袁瑞娟  肖秀丽  
技术创新实力是一国竞争力高低的核心体现。日本在追赶欧美的过程中,依靠"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然而,日本却在完成追赶后陷入了"追赶锁定效应"中。日本政府为走出经济低迷,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其技术创新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特征。本文总结了日本技术创新战略的演变,对近年来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日本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活跃;基础研究偏薄弱;传统制造业中运输机械器具行业"一枝独秀";高技术领域倾向于生命科学、信息通讯等行业;产学合作中国立大学和大企业发挥主导作用;风险资本发展落后,创新环境有待改善。本文亦从法律、科技、开放、...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郁培丽  石俊国  窦姗姗  孙广生  
构建环境政策内生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分析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时,环境政策组合工具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污税和研发补贴有利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两者组合可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社会最优排污税税率低于排污对社会的边际破坏程度,并随着均衡产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技术溢出效应较高时,政府采取排污税和补贴的组合工具,而当技术溢出效应较低时,政府采取排污税和研发税的组合工具。当排污税税率外生给定时,竞争创新情况下的政府补贴要高于协同创新情况下的政府补贴。政府应结合行业技术溢出特征,采取相应的税收与补贴结合的政策工具,并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促进企业集群协同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思一  
技术创新和现代企业中国科技信息所研究员李思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命运就是竞争,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生存立业之本。自80年代以来,很多人都认识到,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的技术革命,技术变革越来越快了。就技术创新本身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这里提到的技术创新,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兰梓睿  
产业政策是促进企业绿色创新以及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政策工具。采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及地级市数据,考察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实施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再配置效率角度进行机制检验,发现产业政策实施主要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资源再配置效率来实现企业绿色创新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生产要素集聚水平以及市场化进程等不同会导致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鉴于此,应提升产业政策实施的质量效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不同产业要素资源的有序流动,实现重点产业政策和一般产业政策的协同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楠  
技术创新是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化解资源诅咒的根本路径。文章通过构建一个两产业三要素模型,探讨了技术创新和资源依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然后利用中国39个工业行业的2003~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计量观察,发现:(1)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归结果说明了非资源型产业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技术推动型特征,并且人力资本具有从资源型产业向非资源型产业的要素转移的趋势。(2)资源型产业发展呈较强的资源依赖型特征,其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与资源丰裕度下降以及资源的垄断特征明显导致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尤其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4个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曙东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凤彬  陈建勋  
现有针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研究多数是从中基层领导者所影响的个体或团队层次展开的,从高层领导者及其所处的组织层次来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目前数量有限的关于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普遍忽略了对中介机制和调节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基于对现存研究缺口的认识,本文构建了包含中介环节的调节效应概念模型,并通过中国297家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企业高层领导者的变革型领导行为对组织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且探索式技术创新在其中承担部分中介的作用;环境动态性对变革型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但在这种调节作用产生效应过程中,探索式技术创新起了完全中介的作用。本研究证明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成琼文  杨玉婷  
分析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的碳减排状况,为现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改进提供经验依据。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存在碳减排效应,并采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PSM-DID等方法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健性,通过中介效应分析检验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转型的传导路径,最后分析试点政策的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1)试点政策显著降低试点地区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碳减排效应;(2)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转型都是试点政策实现碳减排效应的作用路径,绿色技术创新在降低试点地区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中分别发挥了12.38%和5.51%的作用,能源结构转型则分别发挥了3.74%和0.47%的中介效应作用;(3)北京的碳减排效应在6个试点地区中最强,其次是上海和天津,湖北和重庆的整体碳减排效应较弱。研究结论为更好实现“双碳”目标、同时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的主要启示包括,要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减碳政策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