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3)
2023(12750)
2022(11373)
2021(10720)
2020(8907)
2019(20038)
2018(20126)
2017(38501)
2016(21025)
2015(23407)
2014(22775)
2013(22243)
2012(19948)
2011(17778)
2010(17476)
2009(16236)
2008(15398)
2007(13103)
2006(11305)
2005(9576)
作者
(58507)
(48496)
(48472)
(46010)
(30799)
(23336)
(21822)
(19121)
(18530)
(17118)
(16654)
(16219)
(15185)
(15117)
(14965)
(14787)
(14606)
(14349)
(13856)
(13692)
(12110)
(11743)
(11730)
(11030)
(10836)
(10825)
(10715)
(10581)
(9693)
(9652)
学科
(75743)
经济(75659)
管理(61308)
(56394)
(48526)
企业(48526)
方法(36564)
数学(31300)
数学方法(30915)
(20788)
(20740)
中国(19132)
(18848)
业经(17794)
地方(15199)
(14190)
财务(14126)
财务管理(14101)
环境(13823)
理论(13774)
(13741)
贸易(13734)
(13502)
农业(13435)
(13312)
(13305)
企业财务(13148)
技术(12127)
(11833)
教育(10702)
机构
学院(284813)
大学(284812)
管理(115376)
(105805)
经济(103341)
理学(101043)
理学院(99958)
管理学(98112)
管理学院(97638)
研究(92103)
中国(66706)
科学(60316)
(59802)
(48461)
(45612)
(44727)
业大(43965)
研究所(42105)
中心(41955)
(39942)
财经(39568)
(38246)
师范(37886)
北京(37043)
(35956)
农业(35117)
(34320)
(32900)
师范大学(30676)
经济学(30608)
基金
项目(204967)
科学(161121)
研究(148878)
基金(148579)
(129922)
国家(128885)
科学基金(110948)
社会(92166)
社会科(87170)
社会科学(87147)
(80683)
基金项目(79874)
自然(74068)
自然科(72297)
自然科学(72281)
自然科学基金(70938)
教育(68225)
(68067)
编号(61568)
资助(60443)
成果(48810)
重点(46065)
(44263)
(42951)
(42763)
课题(41765)
创新(39837)
科研(39693)
项目编号(38325)
大学(37931)
期刊
(112218)
经济(112218)
研究(79602)
中国(48000)
学报(46795)
科学(43312)
(40348)
管理(40321)
(36457)
大学(34849)
学学(32904)
教育(31826)
农业(28598)
技术(23578)
业经(19762)
(19556)
金融(19556)
财经(17929)
经济研究(17923)
图书(15356)
(15146)
科技(14516)
(14199)
问题(14109)
(13816)
理论(13729)
资源(13157)
实践(12840)
(12840)
技术经济(12822)
共检索到395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温丹辉  丁守宏  孙振清  
散乱污染源治理是当前环境治理难点。论文建立了散乱污染源与监管机构之间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动态检查成本特征下的均衡位置及收敛性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散乱污染源监管可能呈现完全失效、隐性失效和常规情形三种均衡状态,监管完全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固定检查成本过高;隐形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变动检查成本过高;常规情形中,较高检查成本会导致低治污水平,较低检查成本容易出现污染反弹问题。针对散乱污染源治理,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应积极推广监管新技术以降低检查成本;应提升违法处罚水平以降低监管所需要的均衡概率;坚持环保督察常态化以防止污染反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温丹辉  丁守宏  孙振清  
散乱污染源治理是当前环境治理难点。论文建立了散乱污染源与监管机构之间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动态检查成本特征下的均衡位置及收敛性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散乱污染源监管可能呈现完全失效、隐性失效和常规情形三种均衡状态,监管完全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固定检查成本过高;隐形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变动检查成本过高;常规情形中,较高检查成本会导致低治污水平,较低检查成本容易出现污染反弹问题。针对散乱污染源治理,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应积极推广监管新技术以降低检查成本;应提升违法处罚水平以降低监管所需要的均衡概率;坚持环保督察常态化以防止污染反弹。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温丹辉  蒙司慧  丁守宏  
移动污染源是中国环境治理的难点之一。本文分析了监管者与机动车移动污染源之间的博弈关系。通过考察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方式建立了非同质演化博弈模型,讨论了监管成本变化以及机动车异质性治污成本对均衡点位置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受不同成本特性影响,机动车移动污染源监管博弈会呈现三种不同均衡状态:有效监管状态、无效监管状态和形式监管。在有效监管状态下,较低的处罚水平导致治污水平低下;监管力量薄弱地区会出现无效监管状态;在形式监管中,不规范的责令整改方式会导致整改水平低下的形式主义问题。主要结论为:应提高机动车超标排污处罚水平以提升机动车治污概率;应建立机动车移动污染长效协作监管机制,采用新技术手段,以降低监管成本,加强监管效果;需规范责令整改的程序与流程,防范形式主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彬  周理程  陈灿  龚子豪  邱亚群  
对巫水流域的主要工业污染源进行调查,在巫水干流上选取白云库区、长铺镇、洪江区水厂、大桥头共4个主要断面,采用单因子评价法,通过基于巫水流域水系特征选取的CODCr和NH4–N、TP含量等典型水质指标,分析巫水干流的水质特征。结果表明:巫水干流的总体水质较好,CODCr和NH4–N均是达标排放,部分断面水质的TP含量存在超标现象;主要工业污染源分布于巫水流域的中、上游,上游水质劣于下游水质;污染源对巫水水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造纸企业、污水处理厂、化工矿业类企业,其对水体中CODCr的贡献率分别为74.9%、24.4%、0.7%;2007—2011年,4个断面中CODCr均呈逐年递增趋势;NH4...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陆尤尤  胡清宇  段华平  卞新民  
运用清单分析、等标负荷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源、影响因子、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全氮(TN)、全磷(TP)绝对实物排放量分别为155.23×104t/a、62.34×104t/a、9.05×104t/a,相应的绝对等标排放量分别为7.76×104t/a、62.34×104t/a、45.23×104t/a。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COD、TN、TP的平均排放浓度分别为6.25 mg/L、2.53 mg/L、0.36 mg/L,排放浓度地区差异显示苏北>苏中>苏南。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水质指数显示,江苏省均值为2.10,达到中度污染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芳  包慧娟  
本研究从生活源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化肥及农药施用的面源污染3个方面,分析了崂山水库上游的污染现状,并根据实地调查基础资料,对崂山水库上游污染物入库量和崂山水库的最大纳污量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崂山水库上游污染治理的建议对策。可为崂山水库污染物控制提供数据支持,并可为类似地区污染物控制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宝哲   周小亮   梁开荣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剖析其内部影响机理。本研究从地方政府与农民两大博弈主体的行为互动入手,在假设参与主体均为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将进化博弈理论应用于地方政府与农民,构建了双方的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双方的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了两种稳定的演化策略,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博弈双方的策略稳定性以及各因素对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得出:经济系数权重对地方政府策略选择的影响大于环境质量权重,并且权重提升对农户策略选择产生的影响效果不同;减少地方政府监管成本支出有利于提升农户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概率;地方政府对农户的处罚与激励都会对农户决策产生影响,但是合理的政策才能使地方政府与农户偏向最优均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敏敏  李莉娜  唐桂刚  王军霞  景立新  
针对我国"十二五"期间污染源环境形势和管理需求,在分析国内外污染源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实施污染源重金属监测技术路线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监测项目及相关技术要求等,进行了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日  程刚  
为了构建信息污染测度指标体系,首先要采集信息污染源样本数据。文章将信息污染源大致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针对信息污染源的不同类型,将信息污染源的采集范围划分为内容范围、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根据信息污染源的类型、特点和内容,针对分析信息污染的对象和目的,将信息污染源的采集方法确定为文献调查、社会调查及Web文本挖掘等几种方法,从而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信息污染程度提供可靠、准确、实用的样本数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钟廷勇  黄亦博  孙芳城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完善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分权治理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但分权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使信息不对称成为环境治理有效的主要障碍之一。2007年启动的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是针对环境分权治理中信息不对称的一项改革举措,可以有效缓解企业与政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提高环境政策的有效性,并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然而,现有文献较少对“重点污染源监控”通过信息沟通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更缺乏相关经验分析。“重点污染源监控”使被监控企业无法瞒报虚报排污数据,倒逼企业改进生产方式和技术,同时也通过释放威慑信号促进企业技术进步,进而在提升企业生产绩效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不同企业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发展模式等具有明显差异,因而“重点污染源监控”的节能减排效应可能表现出多样化的异质性。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的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重点污染源监控”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其机制和异质性,分析发现:“重点污染源监控”显著促进了被监控企业的节能减排,且技术进步在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重点污染源监控”对被监控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节能效应和减排效应,而对被监控国有企业仅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节能效应不显著);“重点污染源监控”对东部、中部地区和高能耗行业的被监控企业产生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但对西部地区和非高能耗行业的被监控企业没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应。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从缓解信息不对称角度探讨了优化环境分权治理的信息沟通路径,并对“重点污染源监控”的节能减排效应及其技术进步路径和异质性表现进行了实证检验,丰富和拓展了外部政策影响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经验分析,并为“双碳”目标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经验借鉴。本文研究表明,“重点污染源监控”在维护地方政府环境执法权的同时强化了中央政府对企业排污信息的收集功效,改善了环境分权治理中的排污信息沟通机制,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因此,应进一步优化环境分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并结合地区实际、行业属性以及企业特征等进行差异化的政策设计,激励企业通过技术进步路径实现节能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容滔  
海水养殖可以充分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海水养殖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目前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球60%以上,已经成为海水养殖第一大国。但由于海域开发布局不合理、养殖模式不科学、尾水排污不规范、环保设施建设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海水养殖污染严重,部分区域海洋生态系统遭到较大破坏。我国海水养殖的污染类型主要有饲料污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容滔  
海水养殖可以充分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海水养殖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目前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球60%以上,已经成为海水养殖第一大国。但由于海域开发布局不合理、养殖模式不科学、尾水排污不规范、环保设施建设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海水养殖污染严重,部分区域海洋生态系统遭到较大破坏。我国海水养殖的污染类型主要有饲料污染、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尚杰  石锐  张滨  
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不当使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为实现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选取黑龙江省1990~2016年农业统计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探讨化肥、农药、地膜的施用强度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类型与阶段特征,在矢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刻画其相互作用机理与动态冲击效果。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分别呈倒"U"型曲线关系,地膜施用密度与农业经济增长呈直线递增关系;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强度、农药施用强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冲击效果有正向促进作用,反之则存在负向抑制作用,地膜施用密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相互动态冲击效果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方差分解表明,三种投入要素施用强度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平均解释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地膜施用密度、农药施用强度和化肥施用强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何奇龙  李琴英  李晶  
大气污染具有跨区域性,府际间合作治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必由之路,合作治理中存在"搭治污便车"的困境。由于府际间大气污染治理博弈的具有长期性和动态性,由此建立了多人两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无约束机制和有约束机制两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演化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考虑到政府间污染产业转移,建立了污染产业转移政府对承接方政府治污补偿机制下的演化博弈模型,分别研究无约束和有约束两种情形下(补偿,治理)策略成为演化稳定均衡状态的条件。研究表明:府际间的合作治理策略选择不会受到外部效应的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治理时污染物减排量、不治理时污染物排放增加量、中央政府对治理的奖励和对不治理的惩罚力度是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将大气质量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提高其权重系数,可有效促使地方政府策略向参与合作治理演化。无约束下自主选择时,最优策略(补偿,治理)不会成为稳定均衡策略,引入中央政府约束后,当经济惩罚在一定范围内,(补偿,治理)成为稳定均衡策略。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先甲  何奇龙  全吉  
针对环境污染具有跨区域性,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由单一产污企业治理污染物难以取得有效成果,辖区内多个产污企业合作治理是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演化博弈论的研究视角探讨了多个排污企业之间的决策演化过程,建立了多主体演化博弈模型,并考虑了污染排放总量超过总量阈值时的环境恶化风险,研究阈值风险对产污企业合作治理污染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治理成本很大地约束了逐利企业治理污染的行为选择,造成公地悲剧的社会问题。企业治污成本较大背景下,环境阈值风险发生概率越高,越能有效促进合作治理环境策略的演化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