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6)
- 2023(11046)
- 2022(8998)
- 2021(8207)
- 2020(6860)
- 2019(15556)
- 2018(15249)
- 2017(29728)
- 2016(16147)
- 2015(17473)
- 2014(17239)
- 2013(16865)
- 2012(15073)
- 2011(13611)
- 2010(13496)
- 2009(12278)
- 2008(11943)
- 2007(10157)
- 2006(8605)
- 2005(7403)
- 学科
- 济(67641)
- 经济(67549)
- 管理(44440)
- 业(42859)
- 方法(35280)
- 企(34729)
- 企业(34729)
- 数学(32307)
- 数学方法(31729)
- 中国(18635)
- 农(15840)
- 财(15286)
- 学(13967)
- 业经(13256)
- 地方(12638)
- 贸(12384)
- 贸易(12379)
- 易(12017)
- 农业(10686)
- 技术(10546)
- 制(10442)
- 理论(10323)
- 环境(9873)
- 务(9812)
- 财务(9775)
- 财务管理(9758)
- 企业财务(9333)
- 银(9279)
- 银行(9238)
- 融(9140)
- 机构
- 大学(227642)
- 学院(227553)
- 济(91427)
- 经济(89556)
- 管理(88865)
- 理学(79006)
- 理学院(78080)
- 管理学(76316)
- 管理学院(75923)
- 研究(75465)
- 中国(54328)
- 科学(50500)
- 京(46996)
- 农(44497)
- 业大(40026)
- 财(38785)
- 所(38354)
- 农业(35770)
- 研究所(35709)
- 中心(34234)
- 财经(32364)
- 江(31536)
- 经(29711)
- 经济学(28586)
- 北京(28431)
- 范(27747)
- 院(27540)
- 师范(27307)
- 经济学院(26041)
- 州(25251)
- 基金
- 项目(167374)
- 科学(132290)
- 基金(124624)
- 家(112690)
- 国家(111864)
- 研究(110351)
- 科学基金(95977)
- 社会(72919)
- 社会科(69504)
- 社会科学(69482)
- 基金项目(66450)
- 自然(66215)
- 省(65240)
- 自然科(64874)
- 自然科学(64856)
- 自然科学基金(63655)
- 划(55990)
- 资助(51475)
- 教育(51197)
- 编号(40923)
- 重点(37937)
- 部(36016)
- 创(35129)
- 发(34719)
- 计划(33691)
- 科研(33042)
- 创新(32956)
- 国家社会(31250)
- 教育部(30498)
- 成果(30053)
共检索到307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先锋 刘有璐 杨新艳 刘晴
基于三大动态外部性理论视角,选取2003-2012年全国26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城市福利水平的多指标测度体系,分析了不同集聚模式对城市福利水平的影响及其区别。结果显示:在全国样本范围内,专业化模式对城市经济总量和工人工资水平具有显著正效应,多样化模式对城市福利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在分城市规模的分析中,相较于中小城市,大城市的经济总量水平主要受益于多样化,竞争模式对城市福利水平的提高始终具有显著正效应。
关键词:
动态外部性 集聚模式 福利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一南 崔俊富
文章在将城市福利分为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的基础上,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城市福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福利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都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规模城市的福利差距很大,少数特大城市的非户籍福利水平高于其他城市户籍福利和非户籍福利的总和。城市福利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对人口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宁愿到特大城市作非户籍居民,也不愿意到中小城市作户籍居民,特大城市即使严控户籍,也无法改变人口膨胀的态势。因此,特大城市人口疏解不应靠户籍管制,而应致力于缩小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福利水平差距。
关键词:
户籍福利 非户籍福利 熵值法 人口迁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施正政 李嘉楠
本文利用2013年CHIP数据,发现城市群集聚能够促进城市规模工资溢价上升,这缘于城市群集聚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工资存在异质性作用,即城市群集聚能够提高大城市工资,但会对小城市工资产生负面影响。在克服劳动力空间自选择、遗漏变量等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所得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城市群集聚通过强化大城市对高技能劳动力的虹吸效应提升大城市工资,并通过加速小城市高技能劳动力流失对小城市工资产生负向作用。
关键词:
城市群 集聚外部性 城市规模工资溢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颖 蒲勇健
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运用空间经济理论,在包含集聚中心区和外围区的两个子区域的区域系统中,定义了受劳动力要素空间流动和区域集聚状态因子影响的区域福利函数,阐释了区域过度集聚负外部效应对区域总体福利的影响机制,计算了影响阈值,得出适度集聚是区域福利最优条件的结论,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平衡区域集聚条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辰 陈谦明
文章利用改革开放后的宏观统计数据对当代中国社会福利水平进行动态模拟和国际比较,认为我国总体福利水平处于缓慢上升状态,功能指标上升幅度较大,能力指标上升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年份出现倒退现象,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从长期来看脱钩,福利状况和欧美一些国家还有相当大差距,甚至还低于印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实现全民福利水平的整体提升,特别是提高社会福利的能力指标,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实惠是政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社会福利 动态模拟测度 脱钩指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峰伟 姜淑坤 张晓立
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影响流通要素的投入产出水平,最终体现为效率的改变。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市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集聚外部性对城市流通效率的影响机制,并考察交通可达性的调节效应。系统GMM估计表明:城市流通效率存在粘性机制;集聚外部性对城市流通效率存在异质性,其中MAR外部性与城市流通效率存在强烈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Jacobs外部性与城市流通效率存在微弱的“U”型非线性关系;交通可达性正向改善城市流通效率,且在集聚外部性影响城市流通效率机制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城市经济规模、人力资本、政府支出和产业结构的改善均有助于城市流通效率的提升。空间SDM模型检验表明:MAR外部性对周边城市流通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溢出,Jacobs外部性的正向溢出不显著;交通可达性对集聚外部性正向影响城市流通效率机制具有正向溢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蔡俊亚 党兴华
本研究试图识别能够有效提高商业模式新颖性的学习方式,辨明动态能力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分析了行业外学习和行业内学习对商业模式新颖性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内部重构能力和联盟管理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行业外学习提高而行业内学习削弱商业模式新颖性,联盟管理能力和内部重构能力加强了两类学习的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渊龙 袁祥飞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括集聚外部性、城市规模共同作用下的环境污染模型,利用2007—2016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城市规模演变对集聚外部性环境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城市规模演变对集聚外部性环境效应的调节作用下,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各自与环境污染之间均呈现出一定的倒U型曲线关系,马歇尔外部性在二氧化硫、烟粉尘和废水污染上均表现显著,而雅各布斯外部性则仅与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污染关系明显。进一步考察城市规模演变对集聚外部性环境效应的调节作用发现,在全国范围内,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的环境改善作用将会得到相应提升,马歇尔外部性在二氧化硫和废水污染上表现明显,而雅各布斯外部性则对二氧化硫和烟粉尘污染作用显著。分地区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东部地区雅各布斯外部性的环境改善作用更为明显,而中西部地区则是马歇尔外部性的表现更加显著。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姚常成 宋冬林
我国行政区经济正积极向城市群经济转变,过去"单体城市"发展模式下的集聚经济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解释当下我国城市群的迅速崛起,尤其是不能解释城市群内中小城市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源。利用2003—2015年我国八大国家级城市群~①及其周边非城市群的197个地级市基础数据,采用系统GMM等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借用规模、网络外部性对城市群集聚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城市群内借用规模和网络外部性使得集聚经济的范围不断扩大,不论彼此是否相邻,中小城市都能享受和大城市一起所产生的集聚经济的好处;其次,多中心城市群倾向于出现借用规模行为,而单中心城市群则倾向于出现集聚阴影,此外,借用规模行为作用下的集聚经济效应需要充分考量通达性的影响;最后,城市群网络外部性有利于提高城市群内城市的经济效益,且对集聚水平偏低的中小城市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雯 胡沁熙
本文以长三角城市圈、珠三角城市圈和武汉城市圈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商贸流通业外部性对城市圈集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商贸流通业能通过密度渠道,对城市圈经济集聚产生显著的外部性,但是无法有效通过商贸流通业规模渠道和结构渠道来发挥对城市圈经济集聚的外部性作用。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外部性 城市圈集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在设计福利水平的评价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时,一些评价福利水平的指标忽视了可持续性,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则忽略了当前的福利水平。长期以来,人们一方面试图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和福利水平两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在探讨不将两方面的内容完全综合为一个指标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应用两个方面的测度指标。本文首先针对第一方面的问题以ISEW为例进行述评;其次,述评第二方面的不同建议;再次,提出将真实储蓄率作为可持续指标,并以此来评判福利水平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福利 人类发展指数 真实储蓄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玉雄 李怀祖
本文首先在垂直创新的思想下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的技术扩散模型,并给出了稳态解求解的方法。以该模型为基础,着重讨论了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稳态创新速度和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强跟随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降低领先国的创新速度和跟随国的模仿速度,但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却与跟随国初始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相关。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扩散 福利 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杭州联合银行课题组 张海林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排斥对新市民福利产生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排斥的存在会削弱新市民社会福利水平。不同的金融排斥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投资排斥和信贷排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更大;风险排斥即新市民的风险偏好则对家庭食品消费水平的影响更大;金融知识对居民家庭福利水平的影响不容忽视,家庭投资行为、风险偏好及借贷行为都离不开金融知识储备。本文认为金融机构应当体现“金融为民”的责任与担当,围绕新市民的生活需求,主动开放加强资源整合、创新思路提供差异化服务,不断优化金融供给,弱化金融排斥的负面影响,提高新市民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
金融排斥 新市民 福利水平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霍春辉 杨锐
关于集聚外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性质,学者们的观点存在分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化产业集聚和相关多样化产业集聚两个方面,而产业是否倾向于空间集聚以及集聚外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性质,会因行业的技术异质性而呈现较大差异。产业集聚产生的外部技术知识溢出机制的相互匹配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仍亟待研究。本文利用2006—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以电子产业和仪器仪表业两个典型高技术产业为对象分析发现,集聚外部性中的专业化外部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对垂直相关多样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高技术产业的行业技术体系不同,企业规模在专业化外部性和垂直相关多样性影响产业创新绩效中的调节效应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继海 唐翌
在对世界各国产业集聚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产业集聚模式的研究,动态地考察了我国产业集聚的成长与演化过程,指出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模式是我国产业集聚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模式分析 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