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1)
2023(13251)
2022(11314)
2021(10517)
2020(8487)
2019(19480)
2018(19440)
2017(35654)
2016(19758)
2015(22282)
2014(22903)
2013(22175)
2012(21047)
2011(19285)
2010(19849)
2009(18703)
2008(18947)
2007(17375)
2006(15694)
2005(14810)
作者
(57857)
(48403)
(48108)
(45636)
(30988)
(23217)
(21787)
(18722)
(18438)
(17735)
(16537)
(16450)
(15836)
(15467)
(15252)
(14845)
(14233)
(14198)
(14058)
(13980)
(12548)
(11824)
(11738)
(11263)
(11166)
(10868)
(10817)
(10742)
(9864)
(9597)
学科
(82545)
经济(82413)
管理(62289)
(56870)
(47601)
企业(47601)
方法(28103)
中国(26575)
(23550)
(22591)
数学(22175)
数学方法(21752)
地方(21661)
(21327)
业经(21269)
(17954)
(16590)
理论(16588)
银行(16565)
(16036)
金融(16033)
(15952)
农业(15670)
(14440)
贸易(14424)
(14403)
(13881)
(13395)
(13344)
财务(13342)
机构
学院(288283)
大学(287911)
(114624)
经济(111828)
管理(104874)
研究(100475)
理学(87999)
理学院(86887)
管理学(85136)
管理学院(84598)
中国(79065)
(63063)
科学(59806)
(59172)
(51441)
(47776)
中心(46108)
研究所(45415)
(45143)
财经(44415)
(41836)
师范(41404)
北京(40688)
(39903)
(38410)
业大(38344)
(36361)
经济学(34703)
农业(34637)
师范大学(33154)
基金
项目(176161)
科学(138755)
研究(133709)
基金(125252)
(107944)
国家(106891)
科学基金(91616)
社会(83941)
社会科(79179)
社会科学(79164)
(69769)
基金项目(65086)
教育(63518)
(58313)
自然(57085)
编号(55973)
自然科(55767)
自然科学(55755)
自然科学基金(54751)
资助(51600)
成果(48201)
(41684)
课题(40661)
重点(40230)
(39050)
(36486)
(36454)
(34449)
创新(34048)
国家社会(33945)
期刊
(145049)
经济(145049)
研究(94415)
中国(71936)
(48271)
教育(44651)
管理(43997)
(43616)
学报(42629)
科学(40324)
大学(33464)
(31927)
金融(31927)
学学(30864)
农业(28943)
技术(26794)
业经(24177)
财经(23036)
经济研究(21754)
(19915)
问题(18144)
图书(15589)
(14876)
(14431)
(14115)
技术经济(13621)
(13389)
论坛(13389)
现代(13286)
商业(13124)
共检索到471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丹   丰雷  
动态制度变迁中的学习行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议题。目前学界对学习理论如何服务于制度研究的机制尚不明确,难以揭示学习行为对制度变迁的影响路径。文章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发现:学习理论通过促使制度变迁的微过程实例化和辅助进化思想描绘动态特征两种机制,补充制度理论。学习行为通过三种路径影响制度变迁:学习类型的一些概念能够解释制度内生性,引入学习行为的制度研究有助于分析多层次互动,以及可以将行为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特征具体化。诺斯、斯泰因、葛拉克、钱德勒等人的动态模型对学习行为的引入由浅入深,一致肯定了学习行为对主体认知的塑造作用及对制度变迁的决定性作用。一个完整的包含学习行为的制度分析框架应该既包括多层次互动又蕴含协同演化思想,前者可以整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方向的制度变迁,后者能够实现微观行为与宏观制度之间的交织与相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文博  丰雷  
主流经济学的传统是侧重生产和交换,忽视冲突和分配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近年来这一趋势开始转变。本文基于效率与公平(配置与分配)不可分性,对冲突和协调影响制度变迁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归纳包含冲突与协调的制度变迁模型。研究表明:(1)制度经济学创立伊始,冲突和协调就是其研究主题;历史制度主义应用"间断均衡"概念分析冲突对制度及变迁的影响,公共政策理论则应用这一概念分析政策过程的稳定和变迁。(2)目前尚缺乏一个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思、奈特、鲍尔斯等初步解释了个体、组群内和组群间三种途径影响制度变迁的过程;奥斯特罗姆分析了多层次嵌套制度中的冲突与变迁的内生问题;诺思、阿西莫格鲁研究了不同社会秩序或制度组合如何控制暴力(协调冲突)问题。(3)基于理论分析,可以探讨一个包含国家作用、社会秩序、认知能力、群体冲突的完整的制度变迁理论,并就中国农地制度变迁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以解释农地收益分配冲突、冲突影响农地制度变迁以及农地改革协调冲突等实践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洪涛  
公司资本制度是围绕责任人股权投资而形成的一系列资本运作规则体系,实施授权资本制、折衷资本制以及应用法定资本制的国家和市场在基础法系、经济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监管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本文从分析现代公司财务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入手,基于拓展公司资本制度研究视角的目的,对公司资本制度变迁的财务理论影响因素进行了解析,希望能够对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理论、拓展相关交叉学科内容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制度以及深化公司法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办公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王桂娟  
进步时代的预算改革奠定了美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凯恩斯主义在美国政府经济政策中的主导力量,为了应对滞胀诞生了里根经济学,克林顿克执政期间完成了美国财政从巨额赤字到预算盈余的转变,小布什试图重振里根经济学,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并将美国经济拖入了百年不遇的大危机。从美国百年来的财政制度和政策变化趋势看,我们可以发现财政总量与支出结构变化的两个基本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增强;社会性支出比重大幅提高。总结美国财政政策的经验,有几点值得我们关注:(1)财政政策服务于经济增长和就业;(2)寻求财政的可持续性;(3)财政政策的出台有时效性和终止期;(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玉德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在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在回顾和梳理四十年变迁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我国内部审计制度变迁的基本经验和规律,分析了现阶段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监管部门职责范围、健全内审管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增强制度规范执行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志君  王励  刘楠  于川蓉  
社会主义医院的福利性质确定了我国的医疗收费制度。因为,不仅医疗收费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决定了医疗收费标准必须是计划价格,还由于社会主义医疗服务具有福利性和商品性双重特点,医疗收费标准的确定既要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支配,又要考虑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正星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透视国有农场改革,从理论上探讨了国有农场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的深层次原因是既存在制度供给不足,也存在着制度供给过剩;采取强制性和诱发性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模式有利于促进农场制度达到新的均衡;制度变迁中存在四个关键问题,制度变迁首要任务是政企、社企必须分开,其次是实行土地承包制度、推进产权改革和完善治理结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新海  
本文在提出典型现象和回顾传统学说的前提下,从政府与产业部门良性互动的视角,审视了后进国家成功实施跨越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并对其内在发生机制进行了解释。以此为逻辑基础,结合相关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现阶段的加速发展提出了必要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加鹏  吴蕊  杨德林  
制度与创业研究的融合已受到众多学者关注,但学界对于两者融合过程和研究主题仍缺少整体认知,对未来的融合方向缺少科学的判断。通过对过去40年间发表于社会学、管理学和创业学顶级学术期刊的189篇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发现两者融合时经历了逐步深入的3个阶段:因无交集而缺少融合、组织生态学者发起研究对象的融合、管理与创业学者接力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的融合。研究主题包括制度影响创业和创业影响制度。前者可分为稳定的制度和制度变革各自如何影响创业,其中稳定的制度通过合法性机制影响创业;制度变革产生新制度环境,进而产生创业合法性、机会和资源等,最终影响创业。创业影响制度的研究则形成了"制度创业"这一重要研究领域。结合各自理论进展和研究问题,探讨了两者融合的重点研究领域及如何在中国情境下开展相关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栗挺  冯开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领导下的农村土地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走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核心驱动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土地制度百年变革为国家独立解放、走上工业化道路并最终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奠定了坚实而有活力的要素基础,也为继续缩小产业、城乡差距、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形态升级引领开辟了一系列制度设计与创新空间,不仅满足了农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农村兴旺的历史需要,也因应了工业反哺农业、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需求,更契合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文明形态更高层次的发展取向。这就是经过长期艰辛探索与反复道路选择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要素基础与制度逻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栗挺  冯开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领导下的农村土地制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走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核心驱动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村土地制度百年变革为国家独立解放、走上工业化道路并最终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奠定了坚实而有活力的要素基础,也为继续缩小产业、城乡差距、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形态升级引领开辟了一系列制度设计与创新空间,不仅满足了农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农村兴旺的历史需要,也因应了工业反哺农业、缩小城乡差距的现实需求,更契合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文明形态更高层次的发展取向。这就是经过长期艰辛探索与反复道路选择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要素基础与制度逻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登伟  褚必海  
建立起完善的学生资助制度,是当前各国为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这一目标而采用的主要经验做法。为此,在全面回顾大学生资助制度形成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存在的不足,以此提出完善高校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欢  黄红富  赵会泽  陈桂  王兵  
认为学位点由仅仅是一种资格和能力被逐步放大成为学校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从而形成了以学位点为竞争对象的学位点市场。分析了学位点市场由封闭向开放转变过程中学位点审核制度的变迁,产生了纯学术标准的行政主导制、学术标准导向的市场配额制、市场需求导向的学术准入制等审核模式;论证了市场需求导向的学术准入制模式应该成为未来学位点审核制度的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传林  冯振东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60年演进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农地制度与改革开放以来共有私用型农地制度。文章认为,大政治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偏好在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决定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非正式制度创新在边际上的不断积累终会使正式制度偏离其锁定路径;公社型的农地产权制度效率不高,但在某些方面却比家庭联产经营制具有优势;农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只在短期内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