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7)
- 2023(10074)
- 2022(8826)
- 2021(8151)
- 2020(7078)
- 2019(16148)
- 2018(16004)
- 2017(30663)
- 2016(16728)
- 2015(18601)
- 2014(18297)
- 2013(18151)
- 2012(17035)
- 2011(15513)
- 2010(15610)
- 2009(14520)
- 2008(14671)
- 2007(13575)
- 2006(11521)
- 2005(10227)
- 学科
- 济(66096)
- 经济(66039)
- 业(51943)
- 管理(51103)
- 企(43722)
- 企业(43722)
- 方法(32490)
- 数学(28399)
- 数学方法(28116)
- 财(18234)
- 技术(17761)
- 中国(17680)
- 农(17642)
- 学(15078)
- 业经(14206)
- 制(13618)
- 地方(12647)
- 技术管理(12470)
- 贸(12360)
- 贸易(12355)
- 易(12003)
- 银(11975)
- 银行(11946)
- 务(11724)
- 财务(11704)
- 农业(11677)
- 财务管理(11675)
- 行(11370)
- 融(11348)
- 金融(11346)
- 机构
- 大学(240051)
- 学院(237585)
- 济(98647)
- 经济(96545)
- 管理(92797)
- 研究(80612)
- 理学(80273)
- 理学院(79361)
- 管理学(78032)
- 管理学院(77547)
- 中国(60536)
- 科学(50055)
- 京(50019)
- 财(45265)
- 农(42031)
- 所(41278)
- 研究所(37663)
- 中心(37527)
- 业大(36484)
- 江(36296)
- 财经(36166)
- 农业(33250)
- 经(32838)
- 北京(31345)
- 经济学(30586)
- 范(30552)
- 师范(30220)
- 州(28899)
- 院(28691)
- 经济学院(27698)
- 基金
- 项目(159216)
- 科学(126023)
- 基金(115588)
- 研究(114826)
- 家(101444)
- 国家(100580)
- 科学基金(86045)
- 社会(73139)
- 社会科(69422)
- 社会科学(69403)
- 省(63577)
- 基金项目(61587)
- 自然(56000)
- 自然科(54797)
- 自然科学(54779)
- 自然科学基金(53858)
- 教育(53369)
- 划(53308)
- 资助(46511)
- 编号(45476)
- 创(38493)
- 成果(37169)
- 重点(36095)
- 部(35480)
- 创新(35122)
- 发(34239)
- 课题(31867)
- 科研(30806)
- 教育部(30296)
- 国家社会(30209)
- 期刊
- 济(105308)
- 经济(105308)
- 研究(68504)
- 中国(48055)
- 学报(38810)
- 农(37436)
- 财(35991)
- 科学(35614)
- 管理(34218)
- 大学(29009)
- 学学(27109)
- 教育(26970)
- 农业(25166)
- 融(22575)
- 金融(22575)
- 技术(20994)
- 财经(17850)
- 经济研究(17119)
- 业经(16940)
- 经(15352)
- 业(14811)
- 问题(13634)
- 技术经济(13469)
- 科技(13427)
- 版(11690)
- 策(11443)
- 统计(11368)
- 图书(11265)
- 商业(11204)
- 理论(11060)
共检索到350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佟桂先 鲁燕
高效率创新机制以及学术界对产业界的成功技术转移,对于一国获取国际竞争优势至关重要。为形成并优化经济成长所必需的动态科技创新循环,日本政府试图整合蓄积的社会知识资源,为促进日本产学联合进程提供系统性支撑。在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下,大学和公立研究机构不得不主动适应因教育科研体制结构性改革而变迁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转移 研究开发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朝云
创新效率与组织规模的关系,是技术创新研究者关心的热点之一。文章依据创新周期理论,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与组织规模之间的动态适应性,得出大中小规模的企业组织在技术创新不同阶段具有各自创新优势,适应技术创新效率的组织规模是动态变化的,据此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化分工与合作的观点,以及从创新产生、创新使用与创新扩散三个层面实现高效率创新的实施机制,以期促进我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旭梅
日本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不仅促成日本技术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也帮助日本产业实现从技术优势向市场竞争优势的转换,推动日本成功实施技术赶超。分析日本知识产权制度的动态演化过程、演进动因与创新参数的演变走势,可以为我国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借鉴。日本的经验表明:只有当一国的技术实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制度才能产生创新激励效应,而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能够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和商业化,最大化创新收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程宇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是创新驱动的过程。本文在辨析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基础上,阐述了技术创新导向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制度安排,详细分析了具有"适应性效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制度安排的特征,包括金融制度结构的灵活度、制度结构的耦合度以及制度变革的适应性。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制度 适应性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千慧雄 安同良
本文从创新结构的视角出发,构建适应性金融结构模型,同时使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中国金融结构与创新结构的适应性。研究发现:与创新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结构与创新风险、股权融资效率负相关,与创新潜在价值、债权融资效率正相关;当参数发生变化时,与创新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结构有一个从纯债权融资到债权融资主导、股权融资主导、纯股权融资的连续演化过程;当前中国创新结构已转型为高风险的R&D和产品创新为主,以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已不能适应创新结构的升级。因此,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风险包容性与承担能力更强的金融结构体系。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创新结构 适应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适应性效率建立在有效的制度结构上,这种制度结构面对不确定性时能灵活地尝试各种选择,能有效地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适应性效率取决于体制、权力的分配、风险的分担等。从制度层面看,创新不足实质上是适应性效率低。制度及制度结构对创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度结构是否有利于产生创新,二是制度是否保护创新,三是制度能否适应创新。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粗略地观察制度及制度结构是否有利于创新,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是提高制度的适应性效率。
关键词:
适应性效率 创新 制度结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向铁生 王子悦
与日本学人交游对叶德辉学术思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使其一改以往顽固不化、沉溺书海的晚清“遗老”形象,积极与外界交流,开阔眼界,善于接受并化用外界的新事物。叶德辉学术思想新发展主要体现在重视日本汉籍搜集刊刻、吸纳考订日本学人版本学成果、文字学思想新发展、主动了解西学新思想、考虑海外文化传播等方面。
关键词:
日本学人 学术交流 叶德辉 西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海玉 文和明 和爱花 符明联
利用2002年至2004年云南杂交油菜新组合区域试验资料,对6个组合在云南9个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组合与试点的互作效应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F100D、99F089D等5个组合的平均产量与对照品种云油杂1号和花油3号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云南在进一步提高杂交油菜产量上取得了显著进展;5个组合中,以99F089D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最好;2000F100D的产量优势极显著,适应性好,这2个组合可在其适宜区域扩大示范。
关键词:
杂交油菜 产量 生态适应性 稳产性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智瑞芝 袁瑞娟 肖秀丽
技术创新实力是一国竞争力高低的核心体现。日本在追赶欧美的过程中,依靠"技术引进吸收再创新"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然而,日本却在完成追赶后陷入了"追赶锁定效应"中。日本政府为走出经济低迷,提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其技术创新体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特征。本文总结了日本技术创新战略的演变,对近年来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日本的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活跃;基础研究偏薄弱;传统制造业中运输机械器具行业"一枝独秀";高技术领域倾向于生命科学、信息通讯等行业;产学合作中国立大学和大企业发挥主导作用;风险资本发展落后,创新环境有待改善。本文亦从法律、科技、开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祥泽 徐坚 孙刚
在组织适应性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面临的组织管理不活、专兼融合不密和教学改革不深等困境,其实质是团队组织治理结构简单性与环境复杂性之间、组织知识同质性与组织创新之间、组织惯性与组织变革之间的不平衡。基于组织适应性理论,提出提高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织适应性的策略,即优化团队治理结构,增加组织复杂性;专兼教师互补共进,促进组织知识整合;创新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深化组织教学变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组织适应性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蒲金涌 张存杰
运用甘肃省西峰、天水农业气象试验站及环县等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年~2006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西峰等14个气象站1971年~2006年气象资料,建立了估算水分适宜性的水分适宜度模式。计算分析表明,甘肃省冬小麦种植区水分适宜度地域分布差异较大,其中以陇东南的徽成盆地、天水南部适宜性最好,陇东北部适宜性最差,陇东南地区平均比陇东偏高0.14。其年代际变化为:20世纪70年代偏高,80年代偏低,90年代偏高,21世纪初又开始偏低。冬小麦各生长发育阶段适宜性随时间变化较大,冬前生长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2~0.03的速度上升,越冬期的水分适宜度以每10年0.01~0.02的速度下降。...
关键词:
甘肃 冬小麦 水分适应性 变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吕鸿江 刘洪 程明
近年来,组织环境和组织行为日趋复杂,组织适应性已成为组织理论研究领域备受重视的课题。其研究跨越了社会学、生物学、管理学及复杂科学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众多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之间既存在相同的含义也有各自独特的所指。本文对不同视角下的相关理论观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组织变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勇华
该文提出: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出发,技术创新扩散可以被看成是一个"适应性学习"过程,包括满意判断、技术信息搜寻、内化技术知识、技术创新模仿、技术创新惯例化五个继起的阶段。以此为理论依据,可以明确认识到自主创新并不排斥技术引进,技术引进也不否定自主创新,技术引进是自主创新的有效手段,自主创新是技术引进的最终归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宁芳艳 罗泽意
大学参与协同创新的核心要义是通过创新资源社会化逐步将创新资源向社会其他成员广泛分化和转移,以加速创新资源在协同创新场域中的有效柔性聚集。通过理论移植和本土化修正,"蝶形三螺旋"成为大学将创新资源社会化并高效融入协同创新的理想平台。但要做到创新资源社会化,尤其是要作为核心主体融入到协同创新系统之中,大学要在组织结构和组织理念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适应性变革。具体而言,大学当树立诚信协同理念;在大学引入竞争机制以寻找创新合作伙伴;推进大学组织边界淡化以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加强大学院系权力以激发协同创新参与热情;培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群 陆林 杨兴柱
以湖泊型旅游地千岛湖为例,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将千岛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三个适应性循环圈、一个贫穷陷阱以及若干个适应性循环阶段,揭示出千岛湖旅游地适应性循环中的问题与特征。最后得出,从大的循环圈来看,工程建设和旅游开发是系统跨越性变革的直接动力;而从旅游地循环圈的内部发展阶段来看,区域发展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引导是促使其演化的主要外部扰沌力,内在经济发展的召唤和资源保护的限制是其阶段演化的内部驱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