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1)
2023(14524)
2022(12792)
2021(12110)
2020(10199)
2019(24131)
2018(24263)
2017(46954)
2016(25826)
2015(29399)
2014(29872)
2013(29668)
2012(27570)
2011(24799)
2010(24972)
2009(23004)
2008(22859)
2007(20174)
2006(17267)
2005(15246)
作者
(75508)
(62906)
(62678)
(59689)
(40065)
(30163)
(28706)
(24896)
(23707)
(22445)
(21435)
(20937)
(19788)
(19745)
(19658)
(19404)
(19389)
(18583)
(17982)
(17979)
(15694)
(15463)
(15317)
(14320)
(14245)
(14183)
(14022)
(13938)
(12704)
(12508)
学科
(104484)
经济(104360)
管理(71555)
(68714)
(56897)
企业(56897)
方法(51993)
数学(44762)
数学方法(44268)
(27836)
(26313)
中国(25713)
(24084)
业经(22287)
地方(20592)
(20163)
贸易(20156)
(19555)
理论(19547)
农业(18680)
(17863)
(17221)
(16573)
财务(16500)
财务管理(16463)
(16083)
金融(16078)
(15646)
银行(15590)
环境(15551)
机构
大学(372559)
学院(369691)
管理(145801)
(145585)
经济(142229)
理学(126443)
理学院(125036)
管理学(122830)
管理学院(122176)
研究(121940)
中国(90556)
(79211)
科学(77311)
(66487)
(62142)
(61358)
业大(56867)
研究所(56825)
中心(55772)
(53858)
财经(53484)
北京(50333)
(49631)
师范(49167)
(48476)
农业(48385)
(44045)
(43838)
经济学(43590)
师范大学(39790)
基金
项目(250399)
科学(194451)
研究(183411)
基金(178947)
(155528)
国家(154221)
科学基金(131249)
社会(111950)
社会科(105903)
社会科学(105873)
(98432)
基金项目(95627)
自然(85910)
教育(85521)
自然科(83795)
自然科学(83772)
(82835)
自然科学基金(82236)
编号(76632)
资助(74473)
成果(62819)
重点(56043)
(55421)
(52898)
课题(52690)
(51504)
科研(48113)
创新(48003)
教育部(47265)
大学(47253)
期刊
(156182)
经济(156182)
研究(106909)
中国(67530)
学报(59901)
(54943)
科学(53889)
(50694)
管理(50476)
大学(44643)
教育(43996)
学学(41751)
农业(38089)
技术(33364)
(30118)
金融(30118)
财经(25411)
业经(25178)
经济研究(24613)
(21581)
问题(21032)
图书(20539)
(20137)
技术经济(18294)
理论(18294)
(17655)
科技(17345)
实践(16876)
(16876)
(16562)
共检索到533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志洋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实施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管理已成为国际监管者的共识。动态准备金是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比较研究动态准备金体系和顺周期的准备金体系对银行信贷波动的影响,证明了动态准备金体系可以降低银行的信贷波动,信贷波动的降低反映在对不良贷款率冲击的处理上。本文还选取了当今世界上实施动态准备金制度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西班牙和秘鲁,比较研究了西班牙的动态准备金制度(连续系统)和秘鲁的动态准备金制度(触发系统)的异同,并为中国监管当局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国培  徐剑波  许伟河  
从2011年初开始,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将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与控制信贷投放总量结合起来,创造性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工具。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的实质是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指标、以差别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为手段控制金融机构信贷增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任康钰  
2010年到2011年中期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重新出现并不断增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连续多次上调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事实上,近年来央行频繁使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状况做出反应。本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首先从理论上对准备金率调整的影响进行分析,然而再对准备金率调整后的现实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最后进行一些评价和总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傅强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本文从构成存款准备金制度基本架构的八个方面着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十一个样本经济体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计提标准相对单一、计提考核机制欠合理、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僵化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按平均法计提存款准备金的考核机制,并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构建更灵活的准备金利率调整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琴英  
本文首先对总准备金的来源、性质进行理论综述,然后对自我国保险业分业经营以来各产险公司的总准备金提取状况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分析总准备金规模过小的理论和制度原因。为加速积累总准备金,各产险公司必须严格执行现行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同时国家应给予总准备金税前提取的优惠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巴曙松在实行部分准备制度和二级银行制度的现代金融体系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是宏观金融调控的传统工具之一。从一般意义上说,存款准备金政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准备金水平及其调整,主要指中央银行对准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颖  尹一婷  
传统准备金制度仅对已出现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是对风险的事后(ex-post)估计,提取比例的差异反映的是损失程度的不同,这样的准备金制度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银行的利润和清偿能力,其亲周期效应性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在西班牙的实践表明,动态准备金制度纳入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因素,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周期波动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平滑了银行扣除准备金后的净利润,有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枫  袁绍锋  
本文针对存款准备金工具低效现象,基于三大假设推导商业银行最优超额存款准备金规模的函数,利用面板模型对8个商业银行的最优存款准备金规模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商业银行最优存款准备金规模除了受到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影响外,还受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状况的影响。同时,存款准备金规模还受到商业银行规模的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持有规模的规律要求中央银行在操作存款准备金工具时,既要考虑整个银行业资产状况,又要考虑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状况、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  
本文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与运用平衡式出发,推导出影响准备金政策有效性的四个约束条件,从理论上探讨了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准备金政策的信贷紧缩效应确实存在,其有效性主要受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款规模变化情况以及其他资金来源结构三个因素的影响;由于信贷资金来源结构和超额存款准备率等方面的差异,紧缩性准备金政策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紧缩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伟  宫舒影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08年6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地震重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暂不上调),至此,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升至17.5%的新高点(见图1)。这是央行自1984年以来第2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进入2008年以来,央行第五次使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关调高准备金率的原因和效应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智  秦艳梅  
近年来,由于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经济和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中央银行连续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从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的国际经验看,由于该工具存在诸多固有缺陷,目前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从国内货币政策实践看,存款准备金率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过高的存款准备水平无法解决中国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政府应更有针对性的采用其他政策工具调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徐玉凤  
本文在对计提或有环境成本准备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有关污染索赔的法庭判例和现有的环境法规,结合现行企业征收排污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做法,从会计方法论与会计技术方面进行论证与分析,提出计提或有环境成本准备金在目前不仅必要而且是可行的观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金老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制度?作者对此问题从理论上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述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具体运用上,作者提出了应建立法定二级准备制度、实行差别利率和运用精确化等方法,使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市场型货币工具。此文对如何发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从理论和实务上均进行了探讨,望此问题能引起理论界及广大读者的关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轶强  
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多少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监测指标。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总体呈逐年降低趋势,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的发展对降低超额准备金率的均值和波动起了重要作用。预防动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较高超额准备金率。未来,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考虑支付系统发展和超额准备金率分布不均衡带来的影响,并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霞  
足额、及时地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银行会计审慎性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然而这一会计制度改革会涉及到诸多部门的利益。本文从博弈论与信息学的角度探讨了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冲突,说明集体的非理性最终会导致商业银行效率的丧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