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8)
2023(5995)
2022(5149)
2021(4930)
2020(4150)
2019(9444)
2018(9334)
2017(17975)
2016(10038)
2015(10916)
2014(11141)
2013(10708)
2012(10222)
2011(9281)
2010(9801)
2009(9244)
2008(9438)
2007(8607)
2006(7800)
2005(7017)
作者
(29399)
(24544)
(24252)
(23400)
(15926)
(11471)
(11212)
(9387)
(9323)
(9215)
(8389)
(8349)
(8052)
(7940)
(7847)
(7715)
(7296)
(7280)
(7214)
(7188)
(6279)
(6093)
(6081)
(5712)
(5670)
(5574)
(5570)
(5557)
(5013)
(4920)
学科
(34846)
经济(34807)
管理(28582)
(27348)
(21669)
企业(21669)
方法(14962)
数学(13000)
数学方法(12670)
(11965)
(11078)
中国(9736)
(8819)
(8646)
(7966)
贸易(7964)
农业(7927)
(7779)
(7754)
业经(7541)
(7272)
银行(7255)
(6886)
金融(6883)
(6839)
(6689)
财务(6660)
地方(6645)
财务管理(6645)
理论(6451)
机构
学院(142311)
大学(140982)
(56554)
经济(55124)
管理(52835)
研究(50536)
理学(44709)
理学院(44168)
管理学(43104)
管理学院(42835)
中国(41830)
科学(31246)
(30397)
(29920)
(26247)
(26033)
中心(24206)
(23934)
研究所(23669)
财经(22489)
业大(20516)
农业(20339)
(20327)
(19547)
北京(19406)
师范(19346)
(18690)
(18491)
经济学(16943)
财经大学(16560)
基金
项目(90166)
科学(70712)
研究(66311)
基金(64904)
(56875)
国家(56393)
科学基金(47696)
社会(40145)
社会科(38081)
社会科学(38073)
(34980)
基金项目(33043)
自然(31585)
教育(31204)
自然科(30854)
自然科学(30842)
自然科学基金(30260)
(30087)
资助(28249)
编号(27303)
成果(23861)
重点(20529)
(20256)
课题(19813)
(19217)
(18202)
(17328)
科研(17224)
教育部(17119)
创新(17099)
期刊
(64849)
经济(64849)
研究(44768)
中国(29255)
(23808)
(22841)
学报(21998)
(21857)
金融(21857)
科学(20577)
管理(19685)
教育(17757)
大学(16762)
学学(15805)
农业(15535)
技术(12719)
财经(10715)
业经(10154)
经济研究(10069)
(9116)
问题(7946)
(7777)
(7512)
(7239)
统计(7181)
理论(7143)
国际(7036)
技术经济(6702)
图书(6557)
实践(6533)
共检索到224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连友  
本文在商业银行亲经济周期现象的基础上,指出现行的信贷损失准备计提政策是商业银行亲周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会通过银行资本金作用于银行的信贷活动,从而加剧银行业的亲周期性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缓释这种亲周期性的一个可供选择是动态信贷损失准备政策,这种方法目前已经在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得到了应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宇嘉  陆军  陈千里  
本文通过构建贷款风险迁移矩阵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前瞻性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具有抑制信贷紧缩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80年代末芬兰、挪威和瑞典三个北欧国家及90年代日本的银行危机、信贷紧缩及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从贷款准备金的角度指出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的滞后性是这些国家信贷紧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实证分析了1996~2005年十年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得出的结论是:国有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有强化或助推信贷紧缩的影响,而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准备金计提模式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可以部分解释1996~1998年我国出现的信贷紧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艳杰  
文章研究了稳增长政策、贷款损失准备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越大,越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稳增长政策出台后,银行计提了更多的贷款损失准备,进而降低了银行风险。此外,非国有银行、非上市银行、地方性银行、高流动性银行、资产规模小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越大越能够降低银行风险,稳增长政策出台后更能促进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与银行风险之间的负向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姗姗  戴德明  张东旭  
笔者利用贷款损失准备重述数据,检验了商业银行通过操纵贷款损失准备所进行的盈余管理对其未来信贷行为的影响。以2005—2014年132家中国商业银行的453个观测值为研究样本,本文发现由于会计差错而进行贷款损失准备重述的商业银行未来一期的过度放贷倾向显著高于未发生重述的银行,而在会计准则变更导致重述的银行中则不存在这一现象。而且,只有重述调增银行具有高于未重述银行的过度放贷倾向,而重述调减银行与未重述银行的贷款增幅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显示,重述调增银行的过度贷款增量形成了更高的贷款集中率和不良贷款率。这表明出于向上盈余管理动机而少提贷款损失准备是导致商业银行过度放贷从而信贷业绩下降的重要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段军山  邹新月  周伟卫  
本文利用面板VAR模型及2004~2009年9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研究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与银行贷款行为、盈余管理策略的动态调整。研究发现,从中国代表性上市商业银行的经验证据来看,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与净利润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这证实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充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商业银行其风险管控能力更强,从而阻碍不良贷款率的提高,但商业银行贷款损失计提对不良贷款率的提高不敏感,这可能与商业银行计提不规范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不高有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旭东  何艳军  张镇疆  
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是依据已实际发生损失理论。在经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后,贷款损失准备被认为是需要优先解决的导致顺周期的三大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2006-2011年期间12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通过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验证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通过进一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对银行信贷的作用效果,以贷款损失准备为视角,从微观层面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为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调控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峰  
随着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计量工具的推广,国内商业银行开始使用预期损失这一指标来衡量信用风险的大小,并以此作为贷款定价和准备金计提的主要依据和重要参考。本文从预期损失的原理出发,通过对比其在贷款定价和准备金计提中的应用差异,试图揭示当前银行利润背后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向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公众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申宇  任美旭  赵静梅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顺周期特征加剧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监管机构逐步要求银行采取前瞻性的计提策略以应对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特征,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银行是否考虑当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贷款损失准备进行前瞻性计提?本文选取2004—2017年中国126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显著正相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贷款损失准备计提越多,在考虑地级市领导人更替、银行高管更替、宏观经济层面遗漏变量,以及使用工具变量的内生性分析后,结果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效应在上市银行、外资持股比例较高、中小银行中表现更为明显。从银行风险管理角度的机制分析发现,不良贷款越多、风险储备越少的银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时,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越多,说明风险预防动机是其主要目的。进一步的分析发现,银行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增加计提,有助于稳定银行收益、降低银行破产风险。本文的研究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为中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解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磊  
美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张磊贷款不能按最初协议规定的日期或其他可接受的方式偿还,就被划为"有问题贷款"。当一项贷款最终不能收回时,银行必须将其冲销掉。在美国,冲销的办法通常是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商业银行动用贷款损失准备金将直接减少商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霞  
足额、及时地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是银行会计审慎性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然而这一会计制度改革会涉及到诸多部门的利益。本文从博弈论与信息学的角度探讨了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冲突,说明集体的非理性最终会导致商业银行效率的丧失。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春银  
论IBNR损失的形成及其准备金的提存○方春银一、IBNR损失及其准备金的概念所谓IBNR,是英文IncurredButNotRe-ported的缩写,汉语意即已经发生但尚未报告。与此有关的保险损失即是IBNR损失。为IB-NR损失所作的货币或实物资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唐旻  
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新标准的提出给了银行业监管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对新标准中的贷款拨备比率现状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此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来弥补指标的局限性。这些改进包括:引入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比率以及一个覆盖关注类贷款的介于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之间的中间指标。最后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对这一中间指标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环  
本文研究了美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发展的历程,以及美国会计界、银行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在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上曾经存在的冲突和协调完善的进展情况,并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同样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贷款损失准备对银行抵御风险、真实反映资产和经营业绩都具有重要作用。会计界、银行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应该加强协调,完善法规,指导银行合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尽快健全我国银行的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军  李宇嘉  
本文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有关资本监管的内容为背景,总结了发达国家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的最新发展,从准备金的分类、资本与准备金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发达国家的贷款损失准备金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完善我国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提出了若干看法与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友传  
本文研究了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管理策略对其信贷供给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银行业倾向于根据即期或历史信息对其信贷组合的预期损失进行评估,但其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却倾向于是逆周期的,似乎与即期准备或后向准备管理策略下的贷款损失准备的顺周期性相悖,这需要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和银行业特定的演变规律才能给予合理解释。自实行统一的贷款损失准备管理政策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基本上处于经济周期的上行阶段,且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处于下降的通道,当我国银行根据即期或历史的贷款损失信息进行信贷风险的评估时,其将高估了信贷组合未来的预期损失,从而倾向于计提较多的贷款损失准备,并供给相对较少的银行信贷,进而引致了贷款损失准备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