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1)
2023(16513)
2022(13890)
2021(12809)
2020(10549)
2019(24021)
2018(23274)
2017(43928)
2016(23562)
2015(26361)
2014(25938)
2013(26056)
2012(24458)
2011(22415)
2010(22858)
2009(21707)
2008(20937)
2007(18906)
2006(17279)
2005(16300)
作者
(67853)
(57088)
(56331)
(53412)
(35780)
(27222)
(25375)
(22087)
(21832)
(20222)
(19676)
(18851)
(18301)
(18215)
(17942)
(17455)
(16593)
(16385)
(16224)
(16189)
(14580)
(13940)
(13854)
(13145)
(12968)
(12732)
(12528)
(12489)
(11661)
(11311)
学科
(105823)
经济(105687)
(71302)
管理(63281)
(49410)
(47616)
企业(47616)
中国(38866)
方法(35398)
农业(32961)
数学(31108)
数学方法(30769)
(29079)
金融(29077)
(28143)
银行(28120)
(27303)
地方(27183)
(27008)
(26509)
业经(26450)
(20932)
贸易(20908)
(20381)
(18217)
(17997)
(17231)
环境(15895)
技术(15050)
(14814)
机构
学院(336084)
大学(334337)
(151873)
经济(148897)
研究(126549)
管理(122902)
中国(104298)
理学(103912)
理学院(102739)
管理学(101131)
管理学院(100510)
(72529)
科学(71976)
(71194)
(70901)
(64432)
中心(58399)
研究所(57572)
财经(54373)
农业(54295)
(52459)
业大(51204)
(49464)
经济学(47487)
北京(46691)
(44572)
(44030)
师范(43624)
经济学院(42583)
(41617)
基金
项目(215692)
科学(170859)
研究(161603)
基金(157674)
(137789)
国家(136579)
科学基金(115753)
社会(106438)
社会科(100824)
社会科学(100800)
(83356)
基金项目(81817)
教育(72134)
自然(70416)
(69893)
自然科(68766)
自然科学(68749)
自然科学基金(67512)
编号(64514)
资助(64188)
成果(53587)
(52102)
重点(49305)
(49203)
课题(45999)
国家社会(45426)
(44981)
(44467)
发展(42581)
创新(42259)
期刊
(180545)
经济(180545)
研究(110060)
中国(81796)
(72915)
(53659)
学报(52008)
(49970)
金融(49970)
科学(49623)
农业(48635)
管理(46598)
大学(40756)
学学(38415)
教育(36058)
业经(31707)
技术(28497)
经济研究(28146)
财经(27824)
(25014)
问题(24184)
(24013)
世界(20283)
(19589)
国际(17952)
(16961)
技术经济(16668)
农村(16630)
(16630)
经济问题(16034)
共检索到547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凯龙  马君潞  范小云  
中国金融发展悖论特指转轨时期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传导机制存在宏观机制与微观机制之间的背离。依据分省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金融发展宏观传导机制基本存在,但是微观传导机制不存在。为了解释中国金融发展悖论,本文提出了制度演进与改革的"最优制度安排的动态一致性与制度耦合"假说,并依此展开了演绎分析,指出其实际上是一种过渡时期中国金融体系社会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均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江春  许立成  
在主流的金融发展框架中,认为明晰的产权安排与良好的法律制度是金融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中国金融发展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金融发展之谜”的命题,并进行了解读,同时以此来分析中国金融进一步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其务  
通过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金融组织结构市场化演进过程中问题的思考 ,提出金融组织结构合理化应通过准市场组织的发展 ,促进金融机构间的合作竞争 ,以机构间的混业合作为混业经营做准备 ,培育混业金融寡头集团 ,并重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规范政府行为 ,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的组织化和金融业的整体效率 ,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廷春  林磊  
一般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对于金融发展的原因学术界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对法律和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制度的变迁与银行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制度变迁对中国的金融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结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虞鹏飞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科学地研判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新内涵,对充分利用金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将会出现一系列新变化、新特征。由于金融与经济的内在统一性,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发生深刻的改变,对中国金融改革、金融稳定协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以及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改革来调整金融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以促进实体经济良性运行,成为新时期中国金融发展的核心内容。要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的高度来定位中国金融改革的目标与方向,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中...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以维护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德胜  高艳  
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金融发展主要包括金融中介体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两部分,本文主要研究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关系。本文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为1993~2002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阳  刘振中  
本文通过借鉴霍姆斯特姆-梯若尔(Holmstrom和Tirole,1997)模型,构建了金融发展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并在克拉克、许和周(Clark、Xu和Zou,2003)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金融规模扩大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负面效应,而金融效率提高却有效缓解了城乡收入不平等;从短期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含义对促进金融发展、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爱东  刘东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机理,通过构建两者相应的指标体系,测算2002-2015年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波动调整、低速下降和快速下降三个阶段,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15年出现濒临失调的信号。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度降低的原因,主要是金融发展子系统和产业结构子系统的综合贡献值整体上呈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推动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互动,不能单纯地促进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或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更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爱东  刘东阁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机理,通过构建两者相应的指标体系,测算2002-2015年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波动调整、低速下降和快速下降三个阶段,整体呈下降趋势,到2015年出现濒临失调的信号。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度降低的原因,主要是金融发展子系统和产业结构子系统的综合贡献值整体上呈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推动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良性互动,不能单纯地促进金融发展规模的扩大或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找到一条适合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良性互动的路径,促进两者协同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江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的金融体制已经和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革。但就整体而言,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却明显滞后于其它方面体制的改革。长期计划经济金融制度下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意识形态转变的渐进性,使得金融体制改革长期以来仅仅局限于既有的国有金融,忽视了对非国有金融的关注和研究。事实上,中国金融体制的变迁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出了发展非国有金融的现实要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翟雅琴  
本文以中国1993~2014年的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建立了动态面板模型,同时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研究了中国对外开放(包括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包括金融规模及金融效率)的具体影响。结论显示:(1)贸易开放对金融规模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影响与开放程度有关。但贸易开放对金融效率却呈现出负向影响。(2)金融开放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但伴随开放程度的提升,其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减弱。这可能与金融开放的加速导致金融资源出现扭曲配置有关。总体而言,我国金融效率的提升相对滞后于开放程度的扩大,隐性的金融保护可能会降低金融效率。因此配套性改革措施的推进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武志  
在对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涵义进行区分后,文章采用戈氏指标对我国金融发展进行了全面考察,并根据制度分析对其中的虚假成份进行了制度剔除,从而得到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水平。结果发现,改革以来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对于我国金融发展我们一直存在着一种金融幻觉,而剔除其中的虚假成份也就等于打破了这种幻觉,从而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我国金融发展的真实状况。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兆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金融改革进入了新的时期。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心应定位于制度改革,而制度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金融发展中诸多问题的解决。本文认为,正确地处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审慎稳健地促进金融国际化,正确引导影子银行的发展是近期推进中国金融发展需要注意的四个主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