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5)
- 2023(6433)
- 2022(5217)
- 2021(4815)
- 2020(3962)
- 2019(8874)
- 2018(8894)
- 2017(15949)
- 2016(8995)
- 2015(10174)
- 2014(10433)
- 2013(9878)
- 2012(9195)
- 2011(8587)
- 2010(8876)
- 2009(8376)
- 2008(7869)
- 2007(7282)
- 2006(6409)
- 2005(5261)
- 学科
- 济(39025)
- 经济(38979)
- 农(24005)
- 业(23338)
- 管理(21058)
- 方法(17456)
- 数学(16047)
- 农业(15942)
- 数学方法(15699)
- 企(14374)
- 企业(14374)
- 中国(11047)
- 业经(10992)
- 制(8929)
- 地方(8722)
- 学(8647)
- 财(8314)
- 农业经济(7082)
- 发(6925)
- 体(6776)
- 理论(6665)
- 银(6246)
- 银行(6227)
- 融(6131)
- 金融(6124)
- 行(6037)
- 策(5953)
- 发展(5930)
- 展(5918)
- 收入(5648)
- 机构
- 学院(130552)
- 大学(127126)
- 济(48724)
- 管理(47670)
- 经济(47429)
- 研究(45356)
- 理学(41233)
- 理学院(40745)
- 管理学(39494)
- 管理学院(39265)
- 中国(33677)
- 农(31176)
- 科学(29322)
- 京(26804)
- 农业(23344)
- 所(23298)
- 业大(23224)
- 财(21919)
- 研究所(21315)
- 中心(21304)
- 江(20854)
- 范(18176)
- 师范(17935)
- 财经(16973)
- 省(16799)
- 州(16554)
- 北京(16408)
- 院(16260)
- 技术(15504)
- 经(15339)
- 基金
- 项目(90623)
- 科学(70719)
- 研究(65974)
- 基金(64245)
- 家(56806)
- 国家(56258)
- 科学基金(47366)
- 社会(41360)
- 社会科(38759)
- 社会科学(38752)
- 省(38002)
- 基金项目(33225)
- 划(31138)
- 教育(30842)
- 自然(30160)
- 自然科(29503)
- 自然科学(29494)
- 自然科学基金(28899)
- 编号(27675)
- 资助(26704)
- 成果(22836)
- 重点(20455)
- 课题(20197)
- 发(19967)
- 部(19175)
- 创(18414)
- 农(17766)
- 计划(17132)
- 科研(17116)
- 创新(17103)
共检索到195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望红
中国历来存在一套多层次的纠纷调解体系,分散消化了乡村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在传统力量与现代力量的互动博弈中,乡村规则体系出现民间规则的碎片化与国家法律的模糊化,由此导致村庄中出现纠纷积累。村级组织在综治维稳工作的压力下,通过调动失落的民间力量和国家力量,灵活运用情、理、法等多重规则,在实践中重构了以村干部为核心的动员型纠纷调解体系,适应了转型期间的村庄环境,有效解决了大量矛盾纠纷。动员型纠纷调解体系具有维持乡村秩序、重塑村级组织权威与调试规则体系的功能,但同时面临着调解成本、主体动力与规则偏向等内在困境。在依
关键词:
乡村纠纷 动员型调解 规则体系 能动治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望红
中国历来存在一套多层次的纠纷调解体系,分散消化了乡村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在传统力量与现代力量的互动博弈中,乡村规则体系出现民间规则的碎片化与国家法律的模糊化,由此导致村庄中出现纠纷积累。村级组织在综治维稳工作的压力下,通过调动失落的民间力量和国家力量,灵活运用情、理、法等多重规则,在实践中重构了以村干部为核心的动员型纠纷调解体系,适应了转型期间的村庄环境,有效解决了大量矛盾纠纷。动员型纠纷调解体系具有维持乡村秩序、重塑村级组织权威与调试规则体系的功能,但同时面临着调解成本、主体动力与规则偏向等内在困境。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国家既要明确村干部的调解原则,确立法律的基础地位,又要充分重视村级组织在纠纷调解上的治理空间和治理主体性,保持基层组织的能动治理能力,从而促进乡村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
关键词:
乡村纠纷 动员型调解 规则体系 能动治理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刚 王芳
本文通过对—起农村土地纠纷案例的调查分析以及一些乡村调研的经历,认为乡村公共权力缺失是当下农地纠纷频发的基础性宏观体制根源。因此,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的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应该把出发点放在重构乡村公共权力与权威上,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不断出现的农地纠纷,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 张昌瑞
目前,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所属的价格认定机构承担,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全国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现状出发,分析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的作用和意义,并以问题为导向,从顶层设计、健全机制、准确定性、界定职责和加强队伍等方面研究提出推动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全面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价格争议 价格纠纷调解 矛盾化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列 韩景南
随着高校用人机制的转换,劳动人事争议事件也呈现上升趋势。高校劳动人事争议问题背景日趋复杂,以高校工会为主体的高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亟待建立。构建高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体系,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才能最终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劳动人事争议 工会 调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改泵 闫庆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郎晶 蔡诗奎
调解是指民事纠纷产生后,当事人请求调解主体参与,在查明事实、分辩是非和划分责任的基础上,通过谈心、引导、辩论等形式,促成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而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处理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中,通过便捷、灵活的调解,对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越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尚鑫
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是在全国价格认定系统普遍开展的一项调解工作。经过多年来的共同努力,目前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全国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对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的具体模式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并走出了多条适合本地方调解工作开展的道路。在实践中,一些地方的价格认定机构选择同人民法院合作,通过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接的方式来开展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本文将针对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与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二者对接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伟兵 唐超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达成的"三峰"金融监管理论引导下,各国都在不断加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人民银行作为金融监管当局,近年开通了"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咨询投诉热线电话,深入金融消费民事领域,充当金融消费纠纷的调解者,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本文从"12363"金融消费纠纷调解机制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探索完善"12363"金融消费纠纷调解机制的路径。
关键词:
金融消费权益保护 金融消费纠纷 行政调解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谢安军 吴华 郑荣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重点建设项目增多,地方征地拆迁量逐年增加,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热点、难点。从2010年开始,泸州市江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寅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公民环境意识与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环境民事纠纷也不断增加。人们在进行诉讼的同时,特别关注行政调解的作用。但由于环境纠纷的行政调解本身也存在着客观缺陷,从而阻却着纠纷的顺利解决。因此,进一步探寻环境纠纷行政调解机制法哲学根基,在公平与效率、自由与秩序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成为当前解决环境纠纷的重要话题。为此,本文从环境纠纷行政调解必要性与可能性法哲学视角,进一步阐释了在处理环境纠纷过程中正视行政调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
环境纠纷 行政调解 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民锦
一、行政调解在化解政府采购纠纷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将行政调解引入政府采购领域,有助于完善政府采购矛盾解决制度体系。笔者认为,行政调解是由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主持的,以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依据,以民事纠纷和行政争议为主要对象,通过说服劝导等方法,促使各方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矛盾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它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规范化的要求,但现有的政府采购矛盾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钢
面对环境纠纷频发的现状,应尽量发挥我国现有各种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以避免环境纠纷的冲突升级。调解机制以其高效、私密、低风险等特点自然应在环境纠纷解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我国环境管理的权责划分及环境纠纷的特性,现有环境纠纷调解仍然主要依附于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调解模式。虽然有相关立法及地方法规为依托,我国现行环境纠纷行政调解体系还存在法律规定过于简陋、上下位法规定不一的问题,而且现有立法对于某些关键问题规定不甚明了,如环境纠纷调解员是否享有裁决权、环境纠纷调解是否可以由一方当事人单方申请而发起,以及调解协议的效力问题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补正,将势必影响我国环境纠纷调解实践的良好运行。
关键词:
调解 环境纠纷 当事人主导 行政调解
[期刊] 求索
[作者]
姜芳蕊
目前,我国专利纠纷行政调解与司法程序之间没有直接的衔接关系,但就纠纷事实的认定上,可能存在间接矛盾,导致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制度成为"空调",不仅浪费行政资源、效力低下,也难以保障权利的实现,其优势丝毫得不到体现。对此,以司法确认机制作为化解专利纠纷行政调解现实困境的对策,从立法和制度设计上提出了重构方案,同时加强组织管理,以期对《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和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