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5)
2023(5471)
2022(4614)
2021(4224)
2020(3652)
2019(7951)
2018(7924)
2017(14517)
2016(7852)
2015(8816)
2014(8803)
2013(8360)
2012(7592)
2011(6654)
2010(6804)
2009(6640)
2008(6546)
2007(6059)
2006(5384)
2005(5138)
作者
(22618)
(18979)
(18740)
(18113)
(11997)
(8948)
(8577)
(7187)
(7142)
(6757)
(6505)
(6374)
(6234)
(6108)
(6006)
(5947)
(5648)
(5584)
(5454)
(5432)
(4731)
(4650)
(4494)
(4291)
(4279)
(4234)
(4226)
(4169)
(3694)
(3671)
学科
管理(29409)
(25491)
经济(25422)
(24971)
(22547)
企业(22547)
(11502)
(11482)
方法(9078)
(7981)
数学(7508)
中国(7402)
数学方法(7395)
(7260)
财务(7234)
财务管理(7215)
业经(7194)
体制(6922)
企业财务(6876)
(6703)
(6049)
银行(6039)
(5743)
(5743)
(5592)
金融(5590)
理论(5339)
(5241)
环境(5133)
(4954)
机构
大学(113445)
学院(111652)
(44534)
经济(43462)
管理(40552)
研究(36754)
理学(34201)
理学院(33826)
管理学(33210)
管理学院(32992)
中国(28712)
(25052)
(23585)
科学(20990)
财经(18944)
(17885)
(17856)
中心(17250)
(17110)
(16455)
研究所(15753)
业大(15478)
北京(14776)
经济学(14344)
财经大学(14098)
(13791)
(13630)
(13500)
师范(13217)
经济学院(12808)
基金
项目(73442)
科学(57794)
研究(54189)
基金(53655)
(46635)
国家(46277)
科学基金(40011)
社会(34570)
社会科(32774)
社会科学(32770)
(28452)
基金项目(28073)
教育(25916)
自然(25615)
自然科(25013)
自然科学(25002)
自然科学基金(24564)
(23822)
资助(21708)
编号(20912)
(19703)
成果(18088)
重点(16831)
(16691)
课题(15605)
(15581)
大学(15042)
(14883)
创新(14727)
国家社会(14700)
期刊
(52038)
经济(52038)
研究(34584)
中国(25568)
(21965)
管理(19373)
学报(17471)
(15519)
科学(15292)
大学(14304)
学学(13437)
教育(13018)
(11947)
金融(11947)
技术(11918)
财经(10233)
农业(10035)
(8751)
经济研究(7781)
业经(7460)
问题(6532)
财会(5850)
(5827)
科技(5353)
会计(5340)
(5211)
理论(5051)
现代(4911)
(4734)
(4698)
共检索到174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春梅  吴全会  马岩  马靖  
利用动压射流制取微纤丝的设备中,磨盘是微纤丝制取设备的"心脏",磨盘表面沟槽形状、布局设计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微纤丝制取效能,因此探讨磨盘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旨在对动静压对碾磨盘进行形状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分析对碾动静磨盘沟槽形状及布局,最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磨盘。为下一步在高压水流下形成楔形动压射流,实现破坏木材细胞壁加工出微纤丝提供实验设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龙海洋  汤积仁  夏彬伟  葛兆龙  
设计了一套全自动化磨料射流实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控制器,搭载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调压、磨料输送、循环水等功能块一体化远程自动控制。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总体控制方案;阐述了各功能块的硬件组成与控制原理;进行了PLC与人机界面软件结构设计。压力控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压力调节稳定、超调量小,满足实验要求,系统操作简单,功能完善,节能高效,已用于射流技术实验研究。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婷  刘维  张春梅  周家容  周武艺  倪春林  
以苄基溴和4-二甲氨基吡啶为原料,在超声下合成了溴化苄基-4-二甲氨基吡啶季盐,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子喷雾质谱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组成分析和结构表征;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纤维为载体的复合抗菌薄膜材料,利用平板法测定了所制备的复合抗菌薄膜材料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该实验项目综合性强,操作简便,条件温和,涵盖多个知识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可以作为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的综合实验项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萍  张洋  江华  贾翀  黄润州  
杨木纤维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后,用超声波法制备杨木微/纳纤丝,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制备的杨木微/纳纤丝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可降解纤维素的部分无定形区并能润胀纤维,再用超声波处理能制备出微/纳纤丝,所制备的杨木微/纳纤丝宽度在50 nm-1μm之间;杨木微/纳纤丝保持了天然纤维的晶型,结晶度为84.99%,比原纤维(70.88%)提高了约20%;杨木微/纳纤丝仍具有纤维素的基本化学结构,在波数3400 cm-1附近,杨木微/纳纤丝的红外吸收发生了蓝移现象.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姚传进  雷光伦  徐晓红  王丹  达祺安  
结合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将微流控技术引入大学生创新实验中,设计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聚合物微球可控制备"创新性实验,建立了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可控制备装置与方法。实践表明,新实验技术的引入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科交叉研究视野,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通过科研实验项目和创新实验项目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代林  蒋小霞  李振荡  蔡金雄  周树峰  张黎骅  
为提高薏苡脱壳质量,运用柔性剪切揉搓脱壳原理,设计了一种压力磨盘式薏苡脱壳装置。装置主要由进料搅龙、动磨盘、压力磨盘和压力调节装置等部件组成。工作时,薏苡随进料搅龙进入脱壳空间,依靠两磨盘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对薏苡进行揉搓脱壳,当压力磨盘受力大于薏仁破碎力时被顶起,以增大脱壳间隙,保护薏仁。对薏苡在导流区、破壳区和分离区的受力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薏苡脱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薏苡含水率、脱壳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以脱净率、破损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薏苡脱壳装置的最佳参数范围;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含水率为7%的薏苡,以脱壳装置的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为试验因素,脱净率和破损率为响应指标,进行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影响薏苡脱净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预紧力、脱壳间隙、脱壳转速,影响薏苡破损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脱壳间隙、预紧力、脱壳转速;基于响应曲面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优选出脱壳装置的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为脱壳转速513.625r/min、脱壳间隙2.061mm、预紧力119.628 N,薏苡脱净率为91.731%、破损率为9.612%。将优化参数圆整,对薏苡进行连续脱壳作业,测得薏苡脱净率为91.12%,破损率为8.93%,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代林  蒋小霞  李振荡  蔡金雄  周树峰  张黎骅  
为提高薏苡脱壳质量,运用柔性剪切揉搓脱壳原理,设计了一种压力磨盘式薏苡脱壳装置。装置主要由进料搅龙、动磨盘、压力磨盘和压力调节装置等部件组成。工作时,薏苡随进料搅龙进入脱壳空间,依靠两磨盘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对薏苡进行揉搓脱壳,当压力磨盘受力大于薏仁破碎力时被顶起,以增大脱壳间隙,保护薏仁。对薏苡在导流区、破壳区和分离区的受力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薏苡脱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薏苡含水率、脱壳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以脱净率、破损率为试验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薏苡脱壳装置的最佳参数范围;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含水率为7%的薏苡,以脱壳装置的转速、脱壳间隙和预紧力为试验因素,脱净率和破损率为响应指标,进行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影响薏苡脱净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预紧力、脱壳间隙、脱壳转速,影响薏苡破损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脱壳间隙、预紧力、脱壳转速;基于响应曲面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优选出脱壳装置的最佳作业参数组合为脱壳转速513.625r/min、脱壳间隙2.061mm、预紧力119.628 N,薏苡脱净率为91.731%、破损率为9.612%。将优化参数圆整,对薏苡进行连续脱壳作业,测得薏苡脱净率为91.12%,破损率为8.93%,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群  张恒洋  卢松涛  李杨  吴晓宏  
设计了一个融入科研课题内容的综合性实验项目——纳米ZnO复合金属有机框架(MOFs)涂层材料及其辐射制冷性能研究实验,并完善了考核评价方式。该实验涉及化学、材料、能源和环境等学科知识,从分子、原子视角设计制备多孔材料,并应用于辐射制冷工程实践,使学生了解自牺牲模板和涂层的制备方法及传热知识,掌握相关测试仪器的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学科跨界融合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鹤鸣  陈永灿  李玲  曾成杰  
利用测压排摄像自动读数法,测量了水垫式旋转磨料射流喷嘴所产生旋转射流的冲击压强。该方法对测压排内水面标志物进行连续摄像,然后利用计算机程序对所摄图像自动读数,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较好地实现非恒定压强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水垫式旋转磨料射流喷嘴产生的旋转射流,切向入流与轴向入流流量之比(流量比)及之和(总流量)是其冲击压强的控制性因素,前者控制其分布和大小,后者只对其大小有影响;各股切向入流的流量不均匀性对射流冲击压强时均值的影响很小;冲击压强脉动强度随着作用位置到射流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倩  李大鹏  黄和平  石径  罗永康  
为评价浓缩乳蛋白(Milk protein concentrate)溶液经动态高压微射流(Dynamic high-pressure microfluidization,DHPM)及DHPM结合加热(65℃30min和95℃30min)处理过程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抗原性的变化,采用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不同压力条件下MPC中各蛋白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4种蛋白抗原性对DHPM及DHPM结合加热的反应各不相同。2)DHPM+65℃/95℃处理后,蛋白质α-乳白蛋白、α-酪蛋白和β-酪蛋白抗原性均明显低于DHPM处理样和水化对照样。因此,DHPM及DHPM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玉婵  韩雁明  李改云  陈媛  王思群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春玲  孙霜青  胡松青  王秀民  王志坤  吕强  王晓燕  
文章设计了硫化钴镍微球制备及其电催化析氢综合研究型实验。该实验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可控合成了一种由微小纳米粒子组装成微球结构的双金属硫化钴镍催化剂,研究了双金属硫化物结构与电化学析氢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实验合成以及材料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有了较完整的把握。该实验将科研工作与本科生实验教学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热情,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徐燕青  沈江南  阮慧敏  廖俊斌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膜分离过程中膜材料设计及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设计了自聚微孔聚合物复合膜制备及理论模拟综合实验。实验内容结合了膜制备、膜结构表征、膜性能测试和膜结构模拟等多项内容,覆盖了材料、化工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知识点。其中,通过计算机可视化模拟,能够使学生直观地从分子尺度认识膜结构对膜性能的影响,建立从微观认知到宏观分析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秀雯  姜学泓  王静芳  李强  钱俊  吴强  王思群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的纤维素含量高。为高效利用五节芒,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氧化处理五节芒纤维素,再通过高压均质制备了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cnf)。透射电镜(tEM)观察发现,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为纤维状结构,直径为(10.0±2.3)nM,长度在微米级,表面羧基质量摩尔浓度为1.98MMol·g-1;ZEta电位结果表明: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具有极好的储存稳定性。稳态流变测试表明:纤维素纳米纤丝悬浮液随着固含量提高,黏度升高,剪切变稀行为增强;动态流变测试表明,由于五节芒纤维素纳米纤丝的高长径比,其悬浮液在固含量为0.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泽慧  邹惠渝  阮锡根  王军  刘云飞  
Microfibril angles of bamboo cell wall in different part of culm have been measured by using X ray diffraction(002)peaks. Its distribution shows that:(1)microfibril angle increases slightly along radial direction from the culm's surface to its interior part. The Ansade Cortex consists of amorphous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