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0)
- 2023(9067)
- 2022(8006)
- 2021(7631)
- 2020(6902)
- 2019(16286)
- 2018(16215)
- 2017(31318)
- 2016(17301)
- 2015(20189)
- 2014(20540)
- 2013(20434)
- 2012(18940)
- 2011(17316)
- 2010(17812)
- 2009(16763)
- 2008(16849)
- 2007(15185)
- 2006(13202)
- 2005(11939)
- 学科
- 济(74870)
- 经济(74780)
- 管理(49082)
- 业(45862)
- 方法(37754)
- 企(35992)
- 企业(35992)
- 数学(33933)
- 数学方法(33304)
- 农(21340)
- 中国(18126)
- 财(17113)
- 学(16799)
- 地方(15920)
- 农业(14245)
- 业经(14104)
- 制(14103)
- 贸(13384)
- 贸易(13377)
- 易(12974)
- 和(12320)
- 理论(12069)
- 环境(11009)
- 银(10204)
- 银行(10176)
- 务(10063)
- 财务(10015)
- 融(9994)
- 金融(9992)
- 财务管理(9985)
- 机构
- 大学(257886)
- 学院(257551)
- 济(101681)
- 经济(99358)
- 管理(98279)
- 研究(86289)
- 理学(84449)
- 理学院(83434)
- 管理学(81478)
- 管理学院(81003)
- 中国(65439)
- 科学(56696)
- 京(55190)
- 农(47226)
- 财(46308)
- 所(45667)
- 研究所(41631)
- 业大(41296)
- 中心(40413)
- 江(39311)
- 农业(37385)
- 财经(36768)
- 北京(34972)
- 范(33965)
- 师范(33594)
- 经(33100)
- 州(31389)
- 经济学(30932)
- 院(30769)
- 经济学院(28032)
- 基金
- 项目(171271)
- 科学(132266)
- 基金(122309)
- 研究(120479)
- 家(108149)
- 国家(107317)
- 科学基金(90386)
- 社会(73752)
- 社会科(69771)
- 社会科学(69746)
- 省(67658)
- 基金项目(64629)
- 自然(60613)
- 自然科(59040)
- 自然科学(59019)
- 自然科学基金(57916)
- 划(57138)
- 教育(56359)
- 资助(52213)
- 编号(49973)
- 成果(40538)
- 重点(39166)
- 部(37489)
- 发(36231)
- 创(34624)
- 课题(34425)
- 科研(33367)
- 计划(32534)
- 创新(32520)
- 大学(31427)
- 期刊
- 济(110145)
- 经济(110145)
- 研究(68845)
- 中国(51089)
- 学报(43961)
- 农(41919)
- 科学(39592)
- 财(36475)
- 管理(33759)
- 大学(32295)
- 学学(30396)
- 农业(28185)
- 教育(25417)
- 技术(23490)
- 融(20446)
- 金融(20446)
- 业经(18168)
- 财经(18138)
- 经济研究(16980)
- 业(15804)
- 统计(15498)
- 经(15440)
- 资源(15192)
- 问题(14960)
- 策(14030)
- 图书(13983)
- 技术经济(13355)
- 版(13205)
- 决策(12903)
- 理论(11918)
共检索到376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琼 贺志明 聂秋生 桂保玉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以及Calmet模型,结合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对鄱阳湖区复杂地形条件下风能资源进行动力降尺度研究,并结合鄱阳湖区4个代表风场一年实测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得出:动力降尺度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鄱阳湖区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鄱阳湖区风功率密度高值区主要在鄱阳湖区狭长湖道南侧的水域和湖岸两侧,鄱阳湖北部狭管湖道为高值中心区。风能资源的数值模拟结果月变化特征与观测期间大风出现的时间十分吻合。各风场风向、风能方向以及风速频率分布模拟与实测结果比较一致,但在量级上有一定的偏差。各风场日平均风速模拟值与实测值年相关系数为0.647~0.780,鄱阳湖区70m高度年平均风速模拟值...
关键词:
动力降尺度 复杂地形 风能资源 效果评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志明 聂秋生 刘熙明 吴琼
在鄱阳湖区4座测风塔历时1年逐10分钟梯度观测的资料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该地区平均风特征和风能资源参数。.结果表明:鄱阳湖区风速随着高度升高而增加较为缓慢,风切变指数较平原地区明显偏小,在湖区北部的狭长地带,狭管效应对风速的增强作用较为明显;受地形的影响,鄱阳湖北部狭管内风廓线分布高度一致,狭管内外明显不同;鄱阳湖区地势低洼的地方湍流强度高于地势较高的地方的湍流强度,山脊处湍流强度随高度变化不明显,在狭管内,湍流强度较狭管外开阔湖面小;鄱阳湖区风场各高度层Weibull尺度因子值在4.92~7.49之间,各高度层Weibull形状参数值在1.49~1.84之间。观测塔位于山脊上的长岭的层形状参数...
关键词:
风能资源 特征 鄱阳湖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范平 方少文 周祖昊 温天福 张梅红
利用鄱阳湖湖口、星子、都昌、吴城、棠荫和康山水位站多年逐日水位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鄱阳湖水位年内变化特征、年际变化趋势、极值变化、突变特征及其周期性。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位在年内具有高动态变化的特征,月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7月份,平均水位为17.75 m,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1月份,平均水位为10.8 m,年内变化幅度达6.95 m;鄱阳湖水位在多年尺度上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但是自2003年以来下降幅度较大,并多次出现极低枯水位;按年代际来对比,则2000年以后的平均水位是所有年代中最低的;鄱阳湖日、月、年最高水位出现在1954年和1998年,年最低水位出现在2011年,月和日最低水位出现时间不一致,但都主要集中在2003年之后;鄱阳湖水位有2个比较明显的突变点,即1965年附近和2006年附近,其中都昌站突变前后最大水位差达到了1.3 m;鄱阳湖水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周期特性,只在28时间尺度上表现出微弱的周期特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启武 尧波 刘影 吴琴 钟中罡 卢伍山
通过综述鄱阳湖区人地关系史3个重要时期"围湖造田"、"退田还湖"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三者的转变过程,探讨了湖区人地关系的转变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湿地的诸多功能(如调蓄洪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碳汇等),促生了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退田还湖"则使湖泊、湿地功能得以逐步恢复,缓和了湖区人地关系,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把湖区人地关系推向和谐阶段。鄱阳湖区人类活动由"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的转变是在当地人民对自然灾害的深刻反省与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下实现的,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提出与建设则是人与自然和...
关键词:
鄱阳湖区 围湖造田 退田还湖 人地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升华 吴丹
产业集群作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2009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以来,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但随着区域经济、资源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资源高消耗、经济增长降速、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00家进驻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分析产业、经济及资源的内在关系,构建"产业-经济-资源"反馈系统,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12年的基础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区域资源水平、政府投资、科技转化能力、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一...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影响因素 系统动力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春华 施伟 胡龙飞 周文斌
运用EFDC模型构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与主湖区的二维模型,使用Delft3D软件划分研究区域网格,并以2010年实测TIN、TP数据为初始条件,模拟水利枢纽运行前后湖区氮磷营养盐的变化特征,验证结果显示TIN和TP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水利枢纽运行后,枯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20.42%和20.55%,达到2.86和0.44mg/L,饶河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平水期湖区TIN、TP浓度分别增长13.39%和12.90%,达到2.08和0.18mg/L,赣江主支与修河的汇流是湖区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枢纽对氮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磷素的控制...
关键词:
EFDC模型 水利工程 鄱阳湖 营养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鲁光 封志明 于秀波 甄霖 黄河清
1998年以来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对鄱阳湖区洪水调蓄功能具有明显影响。本文利用高精度数字地形模型和防洪圩堤数据,基于GIS空间分析和水文模拟,对鄱阳湖区现状(2005年)和未来不同洪水情景下的洪水调蓄能力进行了模拟分析,分别计算了相应的蓄洪面积和容积。研究表明,2005年鄱阳湖洪水位曾一度超过双退圩堤进洪水位(18.50m),双退圩堤进洪后,湖泊面积实际扩大2385hm2,相应增加6907×104m3湖泊容积。为了研究退田还湖后鄱阳湖区未来洪水调蓄功能的可能变化,本文设置了20.50m、21.68m、22.59m三种洪水水位情景,分别对应万亩(666.67hm2)以下单退圩堤蓄洪、万亩以上单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碧松 张涵玥
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区,采用Logistic回归测度不同影响因子与各地类之间的驱动作用,结合Markov预测构建适用于湖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并对湖区未来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湖区各地类变化幅度呈显著提升趋势,草地是最活跃地类,耕地面积大幅下降,城镇化扩张稳定;(2)不同影响因子对各地类的驱动作用方向与解释能力各不相同,整体解释效果良好,各个ROC检验值均超过了0.81;(3)CA-Markov模型整体Kappa系数>0.85,点对点精度>75%,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其中模型对于林地、耕地及水域变化的模拟效果最优;(4)2010~2025年湖区各地类变化幅度有所扩大,但其变化活跃程度趋向稳定;(5)2010~2025年耕地、林地面积减少主要是城市建设用地的侵占所致,其它类型转变为居民用地的单向变化趋势显著,湖区城镇化进程大幅加速,主要集中在昌九一体化城市群区域;(6)2010~2025年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主要集中在湖区各区县城镇边缘地带,城镇化进程中绿地保护措施效果明显,但仍容易造成耕地、林地抛荒等状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小敏,郭熙
在分析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研究了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四种方式 ,提出在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指导下 ,积极实施避洪高效农业 ,因地制宜地推广典型的农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使鄱阳湖区农地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策略。
关键词:
鄱阳湖区 农地资源 开发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戴璐 董玥莹
依据水环境约束力的大小,将环鄱阳湖区划分为核心、边缘和外围3个影响区。以该地区2005~2010年间土地利用情况为基准,通过构建CA-Markov-Logistic模型模拟2015年该地区土地利用格局情景,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进一步分析3个影响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来看,覆盖环鄱阳湖区约82%土地面积的耕地和林地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城建用地所占比重将大幅上升,对环鄱阳湖区的开发在逐渐加快;(2)从土地利用影响力来看,地类分布概率与人口城市化率、生活城市化率以及经济城市化率的空间分布有着一定的相关关系;(3)从模拟结果来看,环鄱阳湖区核心区耕地范围将缩小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海生 赵小敏 朱德海
对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结构特点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合鄱阳湖区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土地利用目标,从农业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区土地整理、湿地整理等方面分析了鄱阳湖区土地整理潜力,并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整理,提出了土地整理潜力实现的途径。强调不同地区的土地整理具有不同的侧重,鄱阳湖区土地整理除了增加土地利用面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达到“抗灾、脱贫、改貌、增效”的效果。
关键词:
鄱阳湖 土地整理 潜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鹏 姜鲁光 封志明 张景华 闫慧敏 赵慧霞
在种植制度复杂、地块破碎及多阴雨天气的南方地区,应用卫星遥感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提取复种指数受到中低空间分辨率的限制。使用较高空间分辨率影像是提取该区域复种信息有效的数据源。论文以鄱阳湖区为研究区,通过遥感解译提取水田空间信息;在界定单/双季稻生长期物候历的前提下,根据水稻不同生长期内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明显差异,选择合理时间窗口的TM影像获取水田NDVI数据,采用非监督分类法提取单/双季稻的空间分布信息;结合湖区乡镇不同熟制水稻单产数据估算出基于栅格的水稻产量。研究表明,4月下旬到6月下旬是判别双季早稻与单季稻空间分布的合理时间窗口;7月上旬到8月上旬及9月中旬到10上旬是判别单季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磊 蔡运龙
人口调查统计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数据精度不能满足较高分辨率的空间结构分析,也难以在地理综合研究中与自然地理要素数据相匹配。因此,人口密度空间化成为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基于贵州省猫跳河流域的乡镇人口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与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人口密度与空间因子的关系;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人口密度数据空间化模型,在GIS平台中实现了人口密度的降尺度空间化模拟。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拟合精度达到0.577,且模拟结果与实际人口数据比较线性拟合斜率接近1,效果比较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该地区人口密度的主导空间因子为建设用地指数、耕地指数与到道路的平均距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原立峰 杨桂山 李恒鹏 张增信
利用鄱阳湖流域16个气象站1960~2008年共49a的月降雨资料,采用Morlet小波函数,对该流域降雨季节变化、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序列进行小波分析,揭示了流域降雨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降雨序列变化的周期和突变点。研究表明:①1960~1990年,年降雨量呈明显年际和代际振荡,并无显著趋势;进入90年代以后,年降雨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尤其从2002年开始,年降雨量开始减少;②流域季节降雨和年降雨都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夏季降雨、冬季降雨和年降雨都存在18a的第一主周期;春季、冬季和年降雨存在6a次主周期;此外,春季、秋季、冬季和年降雨均存在3a次主周期;③夏季降雨...
关键词:
鄱阳湖 年降雨量 小波分析 多时间尺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