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2)
2023(12480)
2022(10521)
2021(9848)
2020(8458)
2019(19399)
2018(19026)
2017(37196)
2016(19872)
2015(22099)
2014(21726)
2013(21389)
2012(19488)
2011(17489)
2010(17338)
2009(15907)
2008(15336)
2007(13337)
2006(11753)
2005(9936)
作者
(54662)
(46252)
(45774)
(43653)
(29313)
(22359)
(20737)
(17998)
(17626)
(16239)
(15939)
(15853)
(14406)
(14190)
(14140)
(14120)
(13603)
(13488)
(13429)
(13237)
(11358)
(11303)
(11199)
(10888)
(10514)
(10464)
(10001)
(9973)
(9423)
(9138)
学科
(87986)
经济(87877)
(60823)
管理(53829)
(47988)
方法(41393)
(38932)
企业(38932)
数学(38009)
数学方法(37590)
农业(31913)
业经(21638)
(20642)
地方(19958)
中国(19888)
(16635)
(15767)
环境(15335)
(14176)
贸易(14171)
(13778)
(12365)
技术(12361)
(12046)
财务(12007)
(11998)
财务管理(11974)
(11670)
金融(11667)
(11632)
机构
学院(275573)
大学(271393)
(116039)
经济(113929)
管理(111718)
理学(97991)
理学院(97046)
管理学(95374)
管理学院(94876)
研究(87995)
中国(68479)
(62397)
科学(54634)
(54499)
(51041)
农业(47620)
业大(47368)
(44361)
中心(44168)
(42891)
财经(41236)
研究所(39207)
(37818)
经济学(35408)
(34290)
师范(33924)
经济管理(32474)
(32343)
北京(32305)
经济学院(32269)
基金
项目(197879)
科学(157394)
基金(145816)
研究(144317)
(126775)
国家(125737)
科学基金(109377)
社会(94295)
社会科(89188)
社会科学(89168)
(79526)
基金项目(78033)
自然(70418)
自然科(68706)
自然科学(68688)
自然科学基金(67419)
(64542)
教育(64062)
资助(58785)
编号(58207)
成果(44925)
重点(44175)
(44058)
(43021)
(41022)
国家社会(39696)
科研(38492)
创新(38408)
课题(38319)
(37510)
期刊
(125043)
经济(125043)
研究(71828)
(63381)
中国(50101)
学报(43233)
农业(43152)
科学(40337)
(37708)
管理(35038)
大学(34074)
学学(32700)
业经(27545)
(27231)
金融(27231)
技术(22941)
(20656)
教育(19997)
财经(19738)
问题(18090)
经济研究(17020)
(16699)
资源(15447)
(14628)
农村(14522)
(14522)
农业经济(14221)
统计(14115)
世界(13177)
技术经济(12955)
共检索到393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贤鑫  陈美球  
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 48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务农年限、邻里交流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度的影响,以期为提升我国耕地生态保护成效和保障农作物质量品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有43.40%的样本农户对生态耕种持有积极的采纳态度,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2)长期务农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度具有显著的消极影响,邻里交流,包括交流频率和交流程度,均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度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3)邻里交流的完善能够缓解长期务农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度的不利影响,不同维度邻里交流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仅有交流程度变量的调节作用显著。(4)文化水平、生计类型、劳动力比重、地形条件、宣传力度和参与培训与否等变量也是影响农户生态耕种采纳度的重要因素。为激励农户的生态耕种行为,要在创新生态耕种培训与宣传推广方式、搭建邻里交流平台和构建生态耕种长效示范机制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洁  陈美球  谢贤鑫  周丙娟  张淑娴  
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 48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并探究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总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兼业程度、农业收入占比、家中是否有村干部、是否参加新农保、是否有农业补贴、是否为家庭农场、是否加入合作社、近年耕地质量变化、相关信息获取难度等9个变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对生态耕种行为采纳的均值只有4.74项,总体偏低,生态耕种行为有待推广与应用。论文探究了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生态耕种的推广、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激励农户生态耕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贤鑫  田云  陈美球  袁东波  廖小斌  姚冬莲  
[目的]为清晰识别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加强耕地生态保护、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提升农户耕种收益、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 48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分析农户生态耕种特征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和Probit模型对农户生态耕种行为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农户生态耕种10种具体行为的采纳情况差异明显,其中施用有机肥采纳程度最高,生态农业模式采纳程度最低。农户采纳生态耕种整体水平不高,但仍具备进一步推广的潜力。家庭劳动力比重、生态耕种成本认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律法规认知、生态耕种收益认知、生计分化和生态环境认知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主要内部因素,政府补贴、农田基础设施、生产交流程度、耕地质量变化和生态耕种信息获取难度等则是主要的外部影响因素。[结论]政府及基层管理部门应在推动农户非农就业生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生态耕种宣传与推广、完善政策扶持与管控机制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新霞  黄宏胜  陈美球  谢贤鑫  黄吉  
识别农户生态耕种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对引导农户生态耕种,促进耕地生态保护意义重大。根据江西省11市47县(区)1 203份农户生态耕种问卷,使用空间自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首先探索了农户生态耕种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分析生态耕种与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生态耕种呈现典型的空间自相关分布特征,主要影响因素有政府补贴、劳动力比重、兼业程度、家距县城距离及是否为永久基本农田;(2)从全局看,除家距县城距离对采纳度呈负向影响外,其余4个影响因子对生态耕种均呈正向影响,其中,劳动力比重影响最大,系数为1.17,政府补贴、是否为永久基本农田及兼业程度的系数分别为0.71、0.58、0.32;(3)从局部看,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呈现典型的空间分异特征,在不同空间位置上存在差异,应分区制定差异化的农户激励措施。最后,依据生态耕种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提出了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坚持并加大政府的农业补贴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户农闲时外出务工等三点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玉琴  陈美球  谢贤鑫  张淑娴  赖昭豪  
根据社会嵌入理论,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乡村社会嵌入的各个因素对江西省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兼业水平和农业收入比重正向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家庭总人口负向影响农户生态耕种行为;认知嵌入、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有助于提高农户生态行为发生的可能性。生态耕种行为的普及要从农户、不同群体和地方政府3个维度出发:农户自身要提高认知和技术水平;农户之间、农户和其他乡村主体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分享资源和信息,并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地方政府要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因地制宜地为不同群体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等相关激励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淑娴  陈美球  谢贤鑫  邝佛缘  刘艳婷  周丹  
研究目的:探讨生态认知和信息传递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的影响规律,为制定农户生态耕种行为的激励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熵值法和Tobit模型。研究结果:(1)正确的生态认知可以促进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2)信息传递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具有明显的影响,经常和亲朋好友或农户就农业生产进行交流、获取生态耕种信息越容易、家到县城的距离越近的农户,其采纳生态耕种行为的可能性越大;(3)资源禀赋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行为也具有重要影响,年龄低、文化程度高、具有非农谋生手艺、家庭抚养系数小、农业收入比大的农户,其采纳生态耕种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研究结论:加强生态知识科普,提升农户生态认知水平;畅通生态耕种相关信息的传递,提高农户获取生态耕种技术的便利度;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婷  陈美球  邝佛缘  刘桃菊  
为掌握社会网络、信息成本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影响规律,以江西省2 068户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对社会网络、信息成本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引入交互项检验社会网络对信息成本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有正向影响,而信息成本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有负向影响,社会网络能够调节信息成本的抑制作用。2)除上述影响因素以外,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还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耕种面积、非农收入比重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应加强农村社会网络建设,在推进各类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的同时,借助各类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的示范作用提升农户的生态耕种意愿;另一方面,应加大各类生态耕种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有效地降低农户对相关信息的获取成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颜玉琦  陈美球  张洁  李兴懿  刘洋洋  
研究目的: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剖析农户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护技术的采纳意愿与行为响应规律,为推广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护技术、提升耕地质量保护效果提供政策参考。研究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3方面变量均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影响效应从大到小排序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2)农户的生态理性、邻里之间的交流和示范、有效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指导服务都能更好地提升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意向。研究结论:(1)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户的生态意识;(2)注重推广示范,发挥农户邻里之间的技术传播作用;(3)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增强农户应用环境友好型耕地保护技术的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贤鑫  陈美球  
生态耕种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耕地保护成效和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江西省11市47县(区)1 488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指导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有89.85%的样本农户表示愿意采纳生态耕种,并对生态耕种的收益预期和推广预期维持在较高水平;(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生态耕种推广预期、生产交流、邻里效应、政策补贴和技术培训变量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3)不同限定条件下,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其中收益预期、信息传播力度和技术培训对低推广预期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影响更强;风险预期越低,对缺乏交流农户的采纳意愿影响更大;邻里效应小的农户主要受信息传播力度和技术培训的影响;需要政策补贴的农户,生产交流越频繁,邻里效应越强,其采纳愿望更强烈;参加了培训的农户,影响其采纳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收益预期与信息传播力度。政府应在加强生态耕种宣传与推广、搭建农户生产交流平台、完善生态耕种补贴与激励政策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强强  邹晓娟  黄建伟  
文章利用江西省365个农户调查数据,对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并运用Probit模型对农户土地确权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总数、家人是否有政府公职人员、农户是否亲自参与土地确权、村组是否成立土地确权工作理事会及农户对土地确权的认知程度对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文章提出引导农户参与土地确权、完善土地确权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农户土地权益保障机制,加强村级土地确权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培训以提高农户对土地确权工作的满意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婧轩  陈美球  邝佛缘  王立国  
日益突出的面源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的行为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至关重要,而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是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潜意识支配因素。探究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的政策制定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利用江西省2 068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总体水平较高。(2)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均对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农户基本特征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农户性别、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外部环境因素中,种植农产品用途的影响程度最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何维佳  邓爱珍  周丙娟  
论文利用江西省42个县(区)74个行政村1 3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耕地流转行为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外出打工对耕地流出影响最大,是农户耕地流出的最大驱动力;而经济收入与耕地流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耕地流入户的经济收入存在明显低于流出户的经济收入的趋势;地形特征对耕地流出行为有明显影响,地形越平坦,越容易流出,同样耕地越破碎,越不易被流入户接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美球  刘中婷  周丙娟  邓爱珍  吴萍  何维佳  邹秀清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6县(区)21村的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调查,对在不同生存发展环境下的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耕作目的、轳地投入、耕地流转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农民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在不断降低,他们耕种耕地的主要目的更多地停留在满足自家口粮上,耕地土壤改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意愿在降低,劳动力的投入更是很少,但他们对耕地的短期流转意愿却在增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廖文梅  孔凡斌  林颖  
【目的】劳动力是林业经济增长的主要生产要素。本文试图回答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林业投入和产出水平带来的具体影响,这对于提升林地投入产出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江西省1 178户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定量分析模型分析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就地与异地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的影响。【结果】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水平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影响系数为-0.099;劳动力就地和异地转移程度对农户林地投入产出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负向影响程度高于异地转移,尤其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通达程度、人口聚集度低的区域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完毕,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归飞   邓义  
采纳农产品电商,是小农户对接现代市场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陕西省苹果种植区的541份农户实地调研数据,构建邻里效应影响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Probi t模型、逐步分析法和Boot st rap双重中介效应检验法,验证风险偏好、信任传递和成本节约等邻里效应对农户采纳农产品电商决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邻里效应显著促进农户农产品电商采纳决策;邻里效应主要通过风险偏好、信任传递和成本节约影响农户采纳农产品电商决策,其中成本节约影响最大,其次是风险偏好和信任传递。可见,在邻里效应影响农产品电商采纳关系中,既应该考虑邻里间的交流互动和示范带动的影响,也要针对农户自身特点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降低农户采纳电商的门槛和成本,提高农户采纳电商的动力和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