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7)
2023(4441)
2022(3609)
2021(3319)
2020(2674)
2019(6195)
2018(5590)
2017(11626)
2016(5628)
2015(6078)
2014(5699)
2013(5653)
2012(5078)
2011(4486)
2010(4829)
2009(5051)
2008(3957)
2007(3769)
2006(3460)
2005(3434)
作者
(14594)
(11843)
(11821)
(11230)
(7695)
(5755)
(5470)
(4838)
(4380)
(4364)
(4120)
(4052)
(3921)
(3716)
(3714)
(3684)
(3634)
(3530)
(3290)
(3133)
(2909)
(2891)
(2795)
(2734)
(2712)
(2674)
(2617)
(2476)
(2472)
(2471)
学科
(25670)
金融(25669)
(24316)
经济(24297)
(22389)
银行(22389)
(21861)
(17501)
中国(15107)
管理(15003)
(14898)
企业(14898)
中国金融(11057)
(9260)
方法(9145)
数学(8501)
(8496)
数学方法(8475)
地方(7196)
(6710)
财务(6697)
财务管理(6691)
业经(6638)
企业财务(6480)
(5866)
贸易(5854)
(5805)
(5647)
(5324)
体制(4845)
机构
学院(74763)
大学(73538)
(37400)
经济(36671)
中国(28771)
管理(28147)
研究(24385)
理学(23162)
理学院(22977)
管理学(22776)
管理学院(22625)
(19864)
(17331)
(17279)
金融(16978)
银行(16759)
财经(15687)
(15547)
(14528)
中心(14311)
(14246)
经济学(13322)
人民(13037)
经济学院(12104)
财经大学(12004)
国人(11976)
中国人(11922)
中国人民(11789)
(11319)
(10968)
基金
项目(44304)
科学(35195)
研究(34146)
基金(33122)
(27380)
国家(27142)
科学基金(24280)
社会(23108)
社会科(22202)
社会科学(22195)
基金项目(17033)
(16877)
教育(14703)
自然(14316)
资助(14243)
自然科(14059)
自然科学(14057)
自然科学基金(13833)
编号(13548)
(13478)
(11249)
成果(10839)
(10216)
(10171)
国家社会(9902)
重点(9869)
(9866)
(9639)
创新(9567)
(9328)
期刊
(40894)
经济(40894)
(30566)
金融(30566)
研究(27037)
(15871)
中国(15109)
管理(11397)
财经(8982)
(8894)
学报(7976)
科学(7815)
(7662)
经济研究(7278)
大学(6702)
学学(6534)
业经(6226)
理论(5972)
技术(5403)
中国金融(5356)
实践(5334)
(5334)
国际(5287)
(4957)
问题(4836)
农业(4792)
商业(4115)
教育(3708)
世界(3632)
农村(3541)
共检索到128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骏  
在新时期,香港的中资银行主动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优势,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促进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负时代使命香港特别行政区处于我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是国际循环的促进者,也是国内循环的参与者。在新时期,香港的中资银行应把握发展机遇,主动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优势,不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一贺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有国际高认可度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运作的监管机构和吸引高素质金融人才的机制。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数据,2017年联交所新股发行募集额164.27亿美元,居全球交易所第三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回归后,香港一直是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大批内地知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谢心荻  
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在金融强国建设中可产生牵引作用,加强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演进,体现了渐进式的改革逻辑,呈现由单向流动到双向开放、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引领、由管道式联通向制度型联通转变的鲜明特征。当前,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面临全球经济形势扰动、中资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不足、金融服务尚存薄弱环节等多方面现实挑战。未来,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金融高水平开放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境内外金融市场良性互动将持续深化。应协同推进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与配套措施改革,不断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影响力,统筹兼顾境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与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扎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辉  赵亚琪  
香港回归以来,在人民币业务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内地和香港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机构双向开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逐步深化,在金融业双向开放、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基础设施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不仅为内地金融体系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对香港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武为群  
香港金融中心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那些大的金融中心所在的国家都有关系。但是,它同我国的关系比它同任何其他国家的关系都特殊而且更密切。分析这种关系,无论对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以至对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对内地经济的发展都会有积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辉  赵亚琪  
香港回归以来,在人民币业务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内地和香港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机构双向开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逐步深化,在金融业双向开放、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基础设施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不仅为内地金融体系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对香港经济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幼文  
论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理论与政策研究张幼文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是中国整个金融体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由于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关系的加深,香港金融功能的增强也是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一个环节。香港金融的现实基础为中国现代金融体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生长点和一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谈镇,黄瑞玲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守荣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及与内地的金融关系李守荣今年7月1日,香港要经历一场历史性的大转变——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了!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百余年的一大历史耻辱。从此,香港就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保持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按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张斌  张明  徐奇渊  郑联盛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与此同时,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也迅猛发展。仅以香港人民币存款为例,2009年和2010年末数量分别为627亿、3149亿元人民币;目前甚至已经突破了4000亿。这种发展势头,在令人鼓舞的同时也同样让人不安。作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回顾、分析了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最新进展,然后着重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元  
关于香港与内地金融关系的基本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元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是实现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具体体现。香港作为举世公认的亚太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九七"之后...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钱益兵   王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凌江怀  
“九七”后内地与香港的经济金融合作必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文章分析了两地金融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并提出了加快实现两地金融体制衔接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