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6)
2023(8441)
2022(6681)
2021(5983)
2020(4521)
2019(10347)
2018(10098)
2017(18625)
2016(10160)
2015(11261)
2014(11230)
2013(11343)
2012(10901)
2011(10416)
2010(10586)
2009(9853)
2008(9580)
2007(8634)
2006(8105)
2005(7593)
作者
(32119)
(26739)
(26688)
(25202)
(16996)
(13042)
(12038)
(10499)
(10208)
(9665)
(9292)
(8990)
(8729)
(8719)
(8495)
(8137)
(7925)
(7791)
(7665)
(7643)
(6880)
(6757)
(6530)
(6126)
(6089)
(6022)
(5982)
(5917)
(5549)
(5330)
学科
(51845)
经济(51803)
管理(28063)
(24651)
地方(21036)
中国(18001)
(16949)
企业(16949)
(16023)
环境(13759)
业经(13506)
方法(12160)
地方经济(11979)
(11614)
农业(11553)
(10802)
资源(10046)
数学(10026)
数学方法(9937)
(9348)
金融(9347)
(9163)
(8994)
银行(8975)
(8864)
生态(8151)
(8113)
发展(7793)
(7783)
(7771)
机构
学院(150956)
大学(146907)
(62435)
研究(61627)
经济(61049)
管理(52986)
中国(46559)
理学(43836)
理学院(43189)
管理学(42462)
管理学院(42178)
科学(39236)
(34044)
(32745)
研究所(29698)
(28869)
中心(27346)
(26953)
(24659)
(23486)
师范(23277)
北京(22572)
(22491)
业大(22272)
农业(22020)
(20812)
(20417)
财经(20407)
科学院(20161)
经济学(18650)
基金
项目(98809)
科学(76980)
研究(73580)
基金(68403)
(60871)
国家(60334)
科学基金(50135)
社会(46337)
社会科(43851)
社会科学(43840)
(40200)
基金项目(35997)
(33700)
教育(31264)
自然(30662)
编号(29854)
自然科(29549)
自然科学(29539)
(29220)
自然科学基金(28980)
资助(26889)
成果(24237)
发展(23430)
重点(23272)
(22990)
课题(21866)
(20343)
(20324)
国家社会(19416)
创新(19076)
期刊
(81465)
经济(81465)
研究(47600)
中国(38474)
(28069)
学报(24593)
科学(23614)
管理(20464)
农业(19515)
教育(18733)
(18426)
大学(17565)
(16738)
金融(16738)
学学(16287)
业经(15358)
技术(12496)
经济研究(12251)
资源(12096)
(10821)
问题(10327)
财经(9706)
图书(9254)
(8486)
(8169)
科技(7964)
(7418)
论坛(7418)
世界(7324)
商业(7234)
共检索到248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俊杰  
在经济加速转型期,受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内市场需求导向的影响,我国以能源、重化工业高速增长为特征的结构转型步伐加快,重化工资源消耗量也明显上升。在国际市场能、矿资源价格上涨和资源供给不确定性风险加剧背景下,国内西部地区的能矿资源禀赋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视线。目前,西部由于自然资源过度开采所引发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地区性经济增长停滞及因此造成的社会问题已得到广泛关注,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决定了资源开发必须遵循开发与生态重建有机结合的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姜巍  
分析了西部地区的资源特点,在资源安全评价公式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状态和程度以及开发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虽然目前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的综合开发指标与东部和中部两地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考虑到西部地区相对脆弱的资源环境基础,这种开发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资源环境开发效益方面,目前西部地区只有0.43,这与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缓慢和部门产出较低有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凤俊  
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及开发政策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司王凤俊区域经济中西部问题与出路专题研讨“九五”计划到2010年的15年,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加上我国这一时期正是工业化的成长阶段,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重工业化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于一次能源和钢铁等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依广  史嵘  
对中国西部地区概况作了简要的论述 ,并在分析了西部开发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 ,重点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了加速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东西部协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景华  游杰  
一、西部生态的现状及恶化根源西部地区既是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全国三分之二的石油可采储量、83.9%的天然气储备、38.6%的煤炭储量、23.9%的铁矿石储量在西部地区;全国76.85%的水能资源可开发量集中在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孟林  
加强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 ,宜采取如下对策 :(1)建立竞争开放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 ,提高人才资源利用效率 ;(2 )建立整体化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优化人才资源结构 ;(3 )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配置机制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4 )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发人才的创新潜能 ;(5 )建立国际化的人才引进机制 ,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荣光  杨楠  骆毓燕  
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而现代经济活动的发展有赖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文章运用灰色关联法和耦合度模型对西部12个地区的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间两者的耦合度呈"M"型趋势变化,整体耦合度较高;各地区的耦合度演化趋势存在差异,2009年之前云南和广西地区的耦合度最先上升,随后四川、青海和新疆等地也表现出类似特征,表明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增强;2009年之后,新型的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正在构建,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升级,大部分地区的耦合度呈下降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谭海文  
广西农业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大,水资源优势显著,矿产资源丰富,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农业自然资源采用集约开发战略,水资源和海洋资源实行多向开发,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向深度拓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永欢  黄宝荣  
自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从客观认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基本关系入手,提出了关于开发与保护的若干建议,为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博爱  
建国以来,湖南地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资源利用不尽合理,以致生态失调,生产不够稳定,山区人民生活较为困难。一、湘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 1.土资源、水热资源丰富,为农业多熟制生产和经济作物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湘南地区为省内人口较少、耕地比较多的地区之一。全区土地总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98.8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16亩(全国人均1.19亩);垦殖指数12%,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  
中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能源基地和重要的原材料基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须有赖于作为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之一——自然资源的有序开发。基于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现状及其有序开发的环境约束,针对各类自然资源提出相应的化解策略。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广义  
人类社会要发展,必然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如果对自然资源只开发不保护,或者用一种功利主义价值观进行开发利用,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民族地区一般具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所以对于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更要慎重。生态伦理观强调资源的多重价值,反对把资源仅仅还原为经济学上的资源,这种价值观能够较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可较好地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与政治稳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承武  孟梅  王志强  刘雨佳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对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由10个截面单位和1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省级层面的资源诅咒程度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西部省际层面资源开发利用中确实存在"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利用对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投入等促进经济发展因素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要想走出"资源的诅咒",减小"挤出效应",需要改革与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提高资源地居民参与当地资源开发的程度,强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配置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承武  孟梅  王志强  刘雨佳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换,对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由10个截面单位和14年的时间序列资料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省级层面的资源诅咒程度及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和论证。结果表明,西部省际层面资源开发利用中确实存在"资源诅咒",资源开发利用对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环保投入等促进经济发展因素产生"挤出效应",西部地区要想走出"资源的诅咒",减小"挤出效应",需要改革与完善资源产权制度,调整资源开发中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胤汉,雒爱萍  
近十年来,在总体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趋于加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日渐突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和稳定、高速度的发展,必须解决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 一、问题与症结 1.梯度推移理论和倾斜式发展战略,使东西部之间经济差距加大 40多年来,我国生产方布局在宏观上发生过几次大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建国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