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78)
2023(11263)
2022(9307)
2021(8519)
2020(6799)
2019(14928)
2018(14566)
2017(27768)
2016(14784)
2015(16094)
2014(15832)
2013(15912)
2012(14919)
2011(13795)
2010(13905)
2009(13068)
2008(12459)
2007(11450)
2006(10549)
2005(9237)
作者
(44747)
(38245)
(37638)
(35595)
(23758)
(18335)
(16853)
(14772)
(14398)
(13263)
(13120)
(12221)
(12132)
(11768)
(11505)
(11369)
(11182)
(10913)
(10863)
(10573)
(9595)
(9312)
(9214)
(8879)
(8805)
(8451)
(8245)
(8045)
(7672)
(7516)
学科
(88229)
经济(88061)
(49364)
(49212)
管理(37136)
农业(32816)
(29080)
企业(29080)
方法(27084)
业经(23611)
数学(22905)
数学方法(22801)
地方(21651)
中国(19043)
(14983)
(14483)
(13770)
(13227)
农业经济(12452)
地方经济(12248)
(11993)
贸易(11989)
(11631)
环境(11123)
发展(10681)
(10672)
(10618)
(10371)
及其(9988)
(9897)
机构
学院(224639)
大学(219132)
(106384)
经济(104588)
管理(84039)
研究(80392)
理学(73429)
理学院(72651)
管理学(71594)
管理学院(71209)
(61215)
中国(61129)
科学(48407)
农业(46848)
(43732)
(42326)
业大(41508)
(41009)
研究所(37275)
中心(37170)
财经(34095)
(33544)
经济学(33016)
(31001)
农业大学(29680)
经济学院(29625)
(28104)
师范(27780)
(26837)
经济管理(26791)
基金
项目(150613)
科学(118636)
基金(110646)
研究(108336)
(97630)
国家(96644)
科学基金(81922)
社会(75406)
社会科(70177)
社会科学(70153)
(59968)
基金项目(59457)
自然(50516)
自然科(49316)
自然科学(49301)
(48655)
自然科学基金(48445)
教育(46155)
编号(42700)
资助(42470)
(35194)
(34852)
重点(33440)
(33203)
成果(32944)
国家社会(31723)
(31218)
创新(29177)
(29176)
课题(28486)
期刊
(129923)
经济(129923)
(66216)
研究(64761)
农业(44597)
中国(43852)
学报(39432)
科学(36148)
大学(30481)
(30016)
学学(29803)
管理(26551)
业经(26288)
(23022)
金融(23022)
(20164)
经济研究(19712)
问题(18153)
财经(17457)
技术(16164)
(15132)
农业经济(14789)
农村(14532)
(14532)
世界(14367)
(13742)
教育(13673)
技术经济(12751)
经济问题(12723)
业大(11868)
共检索到335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丙乾  李小云  叶敬忠  
本文通过考察一个农村社区因小铁矿开采所带来的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从一个侧面剖析了小铁矿非正规开采现象所具有的社会基础。并指出,当地农村社区小铁矿开采的升温,已迅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从而缓解了当地社区的贫困状况,加速了这一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进程;同时,小铁矿开采吸引了各个层次、社区内外成员的广泛参与,因此而导致的权力格局变迁又使得矿产资源开发这一经济过程变得错综复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立刚  张中为  
一直以来,改善农户金融服务、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主要是靠推动农户信贷资金的投放,却忽视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户金融需求的变化,进而导致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放贷难"。论文在分析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基础上,阐明了农户金融需求的新特征、新趋势,并提出商业银行改善农户金融服务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晓晨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40多年,是中国社会发展天翻地覆变化的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农村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更为深刻。新中国成立40年以来,农业历经波折,既有引人瞩目的成功经验,也有必须深刻记取的惨痛教训,其中有些是以巨大代价换来的。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史鉴使人明智”。系统地记叙与评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其意义毋须多言。恰如上述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难度极大,前人也做了很多努力。如史敬棠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如王耕今等人的《乡村30年—凤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录(1949~1983)》;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的《包产到户资料选》等。一般来说,编纂史籍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要与所要描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康清  
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劳动力的社会经济地位变迁张康清中国农村的发展是关系到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大问题,因为中国农村无论是空间范围还是人口或劳动力数量都占全国的绝大多数。有的学者认为“在农业繁荣的基础上。工业下乡,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农副工齐头并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庭栋  
由我国经济学家陈吉元、陈家骥、杨勋等主编、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一书,已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我有幸先读了书稿,颇受裨益,并为作者据史论理、科学求实的治学精神所感动。作为农业经济学界的同仁和朋友,我觉得有必要把她推荐给广大读者。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小利  刘国彬  田东飞  党小虎  
文章基于黄土丘陵区油田开发典型流域社会经济调查,探讨了石油开发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田开发期间对当地农民经济收益有显著改善作用,在三年内,油区农村与油田有关人均年收入达3689元,是传统收入的1.6倍。油田正常生产后油区农村仍以传统收入为主。油田开发后油区非农业人口和工副业收入均增加较快。油区农民消费结构明显改善,油区5个村恩格尔系数均值由开发前的0.67下降到0.54,农村消费已从数量扩张型的满足温饱阶段向注重生存质量的小康阶段发展。在采油区,油田伴生天然气解决了周围农民燃料短缺问题,每年可节约煤炭643吨,节省薪柴505吨,每户年均节约燃料支出约800余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焰辉  陆日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季昆  
在对当前农村居民生活支出中占主导地位的食品消费水平和结构变动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需求函数的经济计量模型对现阶段农村居民需求行为做出实证性研究、研究发现粮食消费的商品化程度显著地影响着主食消费数量及支出并与其成负相关,但它对食品总支出水平影响不大,说明它是解释食品内部消费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农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和家庭规模的变动不但影响着主食消费数量和支出,而且也影响着食品总支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力斌  刘启明  何君  
农村沼气是农业生物质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四个省沼气生态系统发展对于农户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影响: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缓解贫困、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能源消耗、化肥农药投入、节省的劳动力和时间、卫生和健康。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的沼气生态系统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对不同类型农户的适宜性。最后,本文就沼气生态系统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世明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和经济发展实力供给保障交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是铲除历史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影响、缩小直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开拓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城乡社会断裂的现实选择。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宏观政策上应采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冷观  徐玉生  
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化成为我国制度变迁的明显特征。市场化的实现 ,是经济运作机制、发展目标、竞争手段和组织模式变革的综合结果。社会经济组织模式变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是社会经济转型的核心因素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锦华  吴方卫  
改进的森指数即SST指数在衡量贫困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用SST指数考察了我国农村教育贫困的综合程度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贫困程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教育分布不均则呈上升趋势,而西部则成为教育最贫困的地区,并在分析了教育贫困的现状和特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后,提出了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和提高教育扶贫效率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江卫东  
所谓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ory S.Becker)认为将个人增受教育之后预计将来能多赚的收入与因多受这种教育目前个人所需支付的成本(包括因上学而放弃获得收入的机会成本)加以比较,考察其间须以怎样的百分率与前者相乘才能使二者相等,此一百分率称为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影响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因素除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外,还有家庭收入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