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86)
2023(2957)
2022(2562)
2021(2594)
2020(2277)
2019(5259)
2018(5565)
2017(11949)
2016(6335)
2015(7534)
2014(7572)
2013(7739)
2012(7607)
2011(7011)
2010(7377)
2009(7042)
2008(7004)
2007(6416)
2006(6014)
2005(5591)
作者
(17874)
(14698)
(14186)
(14088)
(9045)
(6850)
(6837)
(5532)
(5412)
(5223)
(4796)
(4698)
(4689)
(4686)
(4497)
(4463)
(4319)
(4298)
(4287)
(4185)
(3750)
(3554)
(3536)
(3384)
(3374)
(3283)
(3278)
(3243)
(2929)
(2794)
学科
(26936)
经济(26906)
管理(19675)
(17530)
(13329)
企业(13329)
方法(12909)
(11873)
中国(10700)
数学(9840)
数学方法(9806)
(9224)
贸易(9210)
(9088)
(8595)
(7532)
业经(6983)
(6964)
银行(6962)
(6729)
(5572)
产品(5470)
(5228)
农业(5159)
市场(5002)
(4970)
金融(4970)
(4919)
制度(4865)
(4865)
机构
大学(93483)
学院(93384)
(42079)
经济(41182)
管理(35640)
理学(29606)
理学院(29316)
研究(29083)
管理学(29017)
管理学院(28838)
中国(26429)
(23837)
(20260)
财经(17478)
(15650)
(15021)
(14758)
科学(14669)
中心(13736)
北京(13658)
(13153)
财经大学(12750)
经济学(12686)
研究所(12552)
(12113)
经济学院(11524)
(11479)
师范(11410)
业大(10824)
(10273)
基金
项目(48967)
研究(39721)
科学(37920)
基金(34784)
(28661)
国家(28419)
社会(25348)
社会科(23784)
社会科学(23779)
科学基金(23620)
教育(18204)
(18182)
基金项目(18079)
编号(17632)
成果(15385)
(15286)
资助(14744)
自然(13202)
自然科(12808)
自然科学(12803)
自然科学基金(12582)
(11942)
课题(11833)
(10765)
项目编号(10649)
(10605)
教育部(10433)
人文(10381)
重点(10380)
(10290)
期刊
(51461)
经济(51461)
研究(33716)
中国(21973)
(17497)
管理(14378)
(13425)
金融(13425)
(12544)
教育(11157)
学报(10393)
业经(9941)
科学(9711)
财经(9053)
经济研究(8652)
农业(8645)
大学(8609)
技术(8039)
问题(7968)
(7805)
(7743)
学学(7661)
理论(6894)
国际(6561)
实践(6336)
(6336)
商业(5997)
图书(5828)
价格(4878)
经济管理(4876)
共检索到159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翰铭  
一、问题的提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社会创造了高度的现代文明。它给人们以丰富多彩且日臻完美的物质享受,但随之而来带给消费者的威胁或潜在危险也与日俱增,令人触目惊心。1970年美国产品安全全国委员会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每年因使用具有缺陷(着重号系笔者所加,下同)的消费品而使身体受到伤害的约有2000万人,其中,终生致残的约有11万人,致死者约3万人。”英国政府白皮书——“产品安全”(1984)也曾宣布,“英国每年大约有7000人死于家庭中发生的事故。据估计300万遭受人身伤害,需要就医治疗”。值得注意的是,“直接由危险产品引起的事故所占的比例是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存  
建国以来,有关产品责任方面的立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随着《民法通则》及《产品质量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律体系已初具规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红卫  崔红利  
当前,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蓬勃发展和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中国产品愈来愈多地走向国际市场,而因产品缺陷在国外引起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的案件也日渐增多。由于世界各国对产品责任的理解和立法上存在差异,使得我国出口企业常常在国外被依当地的产品责任法要求赔偿,给我国产品出口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因此,了解各国的产品责任立法的特点,正确确定与之贸易所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显得极其重要。本文拟就美国产品责任法作些浅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海安  
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具有一定缺陷,体现为过错类型过于有限、过错程度过于僵硬、适用范围过于狭窄、赔偿额度缺乏约束。基于此,本文针对存在的缺陷对其进行完善,即采取将重大过失纳入惩罚性赔偿案件、灵活规定过错程度的判断因素、扩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明确惩罚性赔偿额度的确定因素等措施,并最终对该法的规则进行了设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包国庆  刘成奎  
产品责任法(Product LiabilityLaw)是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新产品的不断投入市场,造成消费者受到伤害的案件不断增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确定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对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所应承担的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工业生产发展较快,在这方面的立法比较早,其中立法最完备、最严格的要数美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段晓娟  
8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陆续在一些法律中作出了对产品责任问题的规定,但直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产品责任法,就是在已有的关于产品责任问题的法律规定中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本文拟就如何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作出探讨,将从以下几方面作出论述:建立统一的产品责任法,产品的概念,缺陷的概念,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承担产品责任的主体,赔偿范围,诉讼时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萍  
世纪之初,党和国家提出把做好社会保障作为当前全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争取用五年时间,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本文从社会保障的定义,内容以及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说起,分析当前我国在社会保障立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尤其是重点探讨了社会保险法在立法上的若干问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廷川  
lbD快图书馆立法是时代的需求豆.豆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求必须加快图书馆立法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这是一场具有革命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香菊  
本文从市场经济对税收立法的要求入手 ,分析了目前我国转型时期税收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税收立法工作 ,提高税收立法质量的设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慧  
产品缺陷认定,是产品责任法的核心问题之一。产品责任案件实际上都是从缺陷认定开始,并围绕其展开的。在国际产品责任法中,美国产品责任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美国把产品缺陷分为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警示或说明缺陷,对缺陷认定有一定的标准。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认定存在一定缺陷。我国的产品责任立法应借鉴美国的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完善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江博伶  
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远策略之一,而农产品质量管理需要立法,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和治理农产品质量问题,也是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做法。面对各国农产品质量立法的现状和最新发展,我国应在WTO规则的要求下,借鉴各国成功的立法经验,制定出一部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WTO规则的农产品质量法法典。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史学瀛  
新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的颁布对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将起重大作用。关于产品质量与责任的立法,在国际上已有近百年历史。早期的产品责任法首先在英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宏  赵淑光  
美国产品责任法对许多工业化国家的产品责任立法有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基本理论的演进是生产和消费双方博弈的结果,正是这种博弈催生了法律制度的最优战略选择。本文在分析美国产品责任法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产品责任制度下的战略选择,并对我国产品责任法从理论基础、赔偿范围和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道发  
《侵权责任法》对我国多年产品责任制度的发展成果,做了继承性的系统吸收。与《产品质量法》存在交叉关系,一起构筑了我国完整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但是,作为《民法典》重要组成部分的侵权责任法,对产品责任制度的规定,还有许多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例如,没有细化精神损害赔偿在产品责任中的适用规则,对惩罚性赔偿规定也是一笔带过,模糊的规定会引起适用的混乱。而且,对损害范围界定的争议会引起整个产品责任体系的混乱,这需要加深对产品责任制度的研究。因此,对现有产品责任制度的立法规定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