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7)
- 2023(9285)
- 2022(7196)
- 2021(6324)
- 2020(5128)
- 2019(11104)
- 2018(11053)
- 2017(20846)
- 2016(11454)
- 2015(12526)
- 2014(12259)
- 2013(11791)
- 2012(10301)
- 2011(9232)
- 2010(8988)
- 2009(8399)
- 2008(8135)
- 2007(7115)
- 2006(6496)
- 2005(5793)
- 学科
- 济(45878)
- 经济(45827)
- 管理(36650)
- 业(32369)
- 企(25043)
- 企业(25043)
- 方法(17888)
- 数学(15514)
- 数学方法(15412)
- 农(15338)
- 中国(14469)
- 环境(12878)
- 业经(11770)
- 财(11310)
- 农业(10516)
- 学(10397)
- 地方(9986)
- 划(8923)
- 发(8897)
- 贸(8785)
- 贸易(8782)
- 易(8565)
- 制(8002)
- 资源(7771)
- 和(7604)
- 技术(7371)
- 产业(7284)
- 务(6911)
- 财务(6892)
- 财务管理(6883)
- 机构
- 学院(164519)
- 大学(164495)
- 济(66466)
- 经济(65224)
- 管理(62928)
- 研究(57232)
- 理学(55167)
- 理学院(54564)
- 管理学(53614)
- 管理学院(53347)
- 中国(41943)
- 科学(38349)
- 农(35844)
- 京(34652)
- 所(29814)
- 业大(29516)
- 农业(28412)
- 财(28097)
- 研究所(27680)
- 中心(25808)
- 江(24385)
- 财经(23212)
- 经(21297)
- 范(21161)
- 北京(21042)
- 师范(20838)
- 院(20584)
- 经济学(20521)
- 州(19169)
- 农业大学(18951)
- 基金
- 项目(119870)
- 科学(93941)
- 基金(88182)
- 研究(81042)
- 家(80321)
- 国家(79666)
- 科学基金(67339)
- 社会(54404)
- 社会科(51637)
- 社会科学(51620)
- 基金项目(47417)
- 省(46836)
- 自然(44798)
- 自然科(43634)
- 自然科学(43615)
- 自然科学基金(42856)
- 划(39579)
- 教育(35449)
- 资助(34120)
- 编号(31034)
- 重点(27229)
- 发(26419)
- 部(25547)
- 创(24818)
- 国家社会(23725)
- 计划(23413)
- 科研(23386)
- 创新(23309)
- 成果(23195)
- 业(21739)
共检索到231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城镇化既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又是社会现代化的推进器。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加速城镇化对于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城镇规模的扩大是城镇化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结果,但必须根据资源环境的现实国情对土地、水体、能源资源进行保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夏晖 张惠远 王波 许开鹏
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所引发的工矿污染、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城镇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对城镇化进程中区域环境安全维护的意识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环境监管能力不足。从建立健全基本制度、合理制定规划与管理措施、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污染治理投入和科技创新、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环境安全 问题 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腾 章恒全 佟金萍 马剑锋
构建向量形式的Kaya扩展模型,运用LMDI方法将用水总量分解为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因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6种效应。研究表明:用水总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居民消费的贡献,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引起的间接耗水的增长;人口规模和人口城镇化对用水总量的增长具有持续的正向作用,且人口城镇化的驱动力要强于人口规模;消费抑制因子对用水总量的影响经历了由正到负的过程,与用水总量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逻辑关系;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用水总量的增长呈现出持续的抑制效应,但是变动幅度较小,凸显出当前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节水方面的乏力。虽然居民消费极大地推动了用水量的增长,但是由于居民消费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章恒全 蔡晓莹 张陈俊
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计算出全国30个省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STIRPAT模型,构建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理论框架,通过面板数据得出城镇化率和技术指数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邓鑫 漆雁斌 李雪川
本文运用ADF单位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回归检验等方法,对近十年内的民间资本变化与城镇化水平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间资本对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一是民间资本作用显著;二是力度小总量大;三是民间资本与新型城镇化关系单一;四是民间资本直接和间接都影响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民间资本 新型城镇化 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丽英 卢欢
从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结构两方面对公共产品投入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一方面公共产品带来的"蒂布特效应"会吸引生产要素,从而加速城市的经济集聚;另一方面当城市集聚出现不经济时,公共产品投入有利于打破中心—外围式两极格局,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以及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实证上,利用我国2003-2012年的相关面板数据对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回归,结果发现,公共产品投入对城镇化进程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一影响存在时滞性,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城镇化 影响机制 实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姚士谋 王辰 张落成 陈振光 宋平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重大问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根本问题;也涉及到我国的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长远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资源十分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达13亿人,城镇总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世界最大的国家。因此,资源环境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本论文从我国的城市化概念出发,深入论述资源环境基础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与制约因素,并对我国的国情条件作了辩证的分析研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对我国今后城镇化发展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及其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勇 俞海 张永亮 赵子君 张燕
未来一段时期,依然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势必会影响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采用定额法和动态回归方程分别预测不同情境下未来城镇化进程对土地、水资源需求以及多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即使按照相对集约的方案,2020年、2025年和2030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的建设用地需求量分别为9403km2、17185km2和24370km2,新增城镇人口的生活用水总量分别为每年70亿m3、128亿m3和182亿m3。在污染物排放上,相对集约的城镇化能够抑制人均废水和CO_2的上升趋势,加快人均SO_2、烟粉尘排放量和固体废弃物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需求 污染物排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雷
城镇化是一个人类社会活动及生产要素从农村地区向城镇地区转移的过程。其结果,现代城镇成为了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消费和污染集聚之地。根据生态系统法则的演绎,城镇的资源环境消费或占用是通过直接、间接和诱发三种方式来实现的。重要的问题在于,现代城镇的资源环境消费或占用是按照直接<间接<诱发的形式排列,从而构成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左的倒"金字塔"型结构特征。在这种倒"金字塔"型消费和占用结构的作用下,现代城镇发育的资源环境基础不仅在于城镇所在区域,而且也在于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全生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基本形成了七大社会阶层,即管理干部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类白领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农民工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贫弱阶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的城镇化进入加速期,城镇化的不断加速,日益影响到农村社会的阶层结构,造成了农村中间阶层的流失等问题。我们应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优化农村经营环境,鼓励人力资源返乡下乡,从而优化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将农村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的现代化美丽家园。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运用空间纠正Sys-GMM法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速度和质量、水资源利用量、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存在空间自相关,水资源利用量和利用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水平、速度提高导致水资源利用量增加,不利于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而城镇化质量提高降低了水资源利用量,有利于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但降低作用和提升作用均较小;分城市类型看,三类城市城镇化水平、速度提高均提高了水资源利用量,其中地级市的正面影响最大,三类城市城镇化水平、速度提高均不利于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其中地级以上城市的负面影响最小;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的提高降低了水资源利用量,有利于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地级市和县级市城镇化质量的提高降低了水资源利用量;未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分地区城市类型看,三大地区三类城市的城镇化水平、速度、质量对水资源利用量与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博川 孙祥栋
文章在建立城镇化与环境污染关系数理模型的基础上,以2001—2013年30个省份的数据为样本,计量检验了城镇化进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显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都显著促进了环境的污染,加快了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排放,而且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作用要显著大于土地城镇化的影响作用;门槛面板回归显示,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基于人均GDP的门槛效应,随着人均GDP的增加,经济的不断增长,土地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促进作用呈现出缓慢增加的趋势,而人口城镇化的这种促进作用则呈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城镇化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门槛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修雨 滕瀚 宋燕平 桑家娣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突出了环境宜人性对城镇化进程的要求。当前缺乏标准的环境宜人性测量工具,当今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环境宜人性的研究,也因缺乏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而难以深入。为此,文章在参考已有研究基础上,确定了城镇物理环境的满意感、社区社会环境的参与度、个人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联系度三个方面的测量指标,进行预测和正式施测,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且结构与数据拟合较好,可以作为对城镇化进程中环境宜人性量化研究的测量工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詹花秀 陈柳钦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环境问题,并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在推进农村城 镇化进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本文提出,协调农村城镇化与环境保护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农村城镇化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 发展的三个目标,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政府要强化农村 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型城镇的建设。
关键词:
农村 城镇化 环境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