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4)
- 2023(10300)
- 2022(8449)
- 2021(7766)
- 2020(6557)
- 2019(14617)
- 2018(14366)
- 2017(27353)
- 2016(14706)
- 2015(16180)
- 2014(16236)
- 2013(16118)
- 2012(14643)
- 2011(13040)
- 2010(13633)
- 2009(12992)
- 2008(13217)
- 2007(12494)
- 2006(11253)
- 2005(10466)
- 学科
- 业(82445)
- 企(65867)
- 企业(65867)
- 济(64623)
- 经济(64531)
- 管理(55149)
- 农(44958)
- 农业(29959)
- 业经(27875)
- 方法(23590)
- 财(23030)
- 务(17515)
- 财务(17493)
- 财务管理(17463)
- 企业财务(16479)
- 中国(15974)
- 制(15758)
- 数学(15708)
- 技术(15642)
- 数学方法(15519)
- 策(14872)
- 理论(13760)
- 体(12726)
- 划(12146)
- 和(12015)
- 贸(11414)
- 贸易(11405)
- 易(11094)
- 企业经济(10792)
- 经营(10603)
- 机构
- 学院(215326)
- 大学(204792)
- 济(91709)
- 经济(89951)
- 管理(87943)
- 理学(74540)
- 理学院(73912)
- 管理学(72931)
- 管理学院(72533)
- 研究(63742)
- 中国(54861)
- 农(48345)
- 财(43621)
- 京(42501)
- 江(36530)
- 农业(36373)
- 科学(35818)
- 业大(33544)
- 财经(33274)
- 所(31751)
- 中心(31137)
- 经(29944)
- 州(28446)
- 研究所(27712)
- 北京(26230)
- 经济管理(26112)
- 经济学(25971)
- 范(25264)
- 师范(25084)
- 商学(24219)
- 基金
- 项目(129542)
- 科学(103398)
- 研究(102128)
- 基金(93305)
- 家(78282)
- 国家(77322)
- 科学基金(68656)
- 社会(66066)
- 社会科(62145)
- 社会科学(62129)
- 省(53810)
- 基金项目(49550)
- 教育(45380)
- 编号(44343)
- 自然(41830)
- 划(41473)
- 自然科(40891)
- 自然科学(40883)
- 自然科学基金(40225)
- 资助(36401)
- 成果(34977)
- 业(33474)
- 创(30200)
- 发(29117)
- 课题(28887)
- 部(28612)
- 农(27971)
- 重点(27960)
- 制(27822)
- 性(27319)
- 期刊
- 济(119024)
- 经济(119024)
- 研究(64011)
- 农(52970)
- 中国(48046)
- 财(38227)
- 管理(36127)
- 农业(35289)
- 科学(27378)
- 学报(27377)
- 业经(27226)
- 融(23353)
- 金融(23353)
- 大学(22715)
- 教育(22337)
- 技术(21690)
- 学学(21229)
- 业(18461)
- 财经(16635)
- 经济研究(16031)
- 问题(15512)
- 经(14468)
- 农村(14331)
- 村(14331)
- 农业经济(13787)
- 技术经济(13357)
- 世界(12637)
- 财会(11943)
- 版(11580)
- 现代(11457)
共检索到342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总的30%多,农业劳动力占整个就业比重的60%多,农业的发展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深入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农业发展有赖于合理的政策,有赖于资金的投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农业的各项政策进行了积极调整,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世亮 刘芸芸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以“双包”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林牧副渔工全面发展,生产门路越来越广。农村商品生产的迅速发展,扩大了农村资金运动的规模,农业自身的生产积累速度加快。这里我们编选了全国各地农村有关广开生产门路,增加生产收入,解决资金问题的若干例子,以供大家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发 李溦
在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曾一直是工业部门扩张所需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它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即税收方式,“剪刀差”方式、储蓄方式。农业为我国的工业化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农业究竟为工业化提供了多少资金积累?它在工业化的全部资本积累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农业提供资金积累的三种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是主要方式?三者呈现什么样的结构?其演化趋势如何?搞清楚这些问题,需要对我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积累进行全面的数量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肖平
本文在分析了中非农业合作的必要性基础上,认为中非农业合作是越来越多、越密切、越务实,新中非农业合作存在着国际和国内的难题亟待解决,建议设立中非农业合作促进与协调机构,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规范企业行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笔
近年,人们在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中,诸如科技、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等,已越来越意识到,农村资金逐步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瓶颈,资金短缺已深深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决策者和产生者,而农村资金在目前我国财政支出构成不可能进行大的调整以及其它渠道难以实行强制注入的情况下,其基本出路在于农村自身的积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锡群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以后,农民生产,生活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大部分农民生产还需要国家贷款。在正常情况下,农村的资金积累与农民的收入是紧密相连的,但农民手中有了钱,是否增加积累,积累后的投向,都是由农民自己决定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家林
论农村资金积累○许家林一、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与农村资金积累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的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该机制运行的基本目标是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现行的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桂红
本文试图利用经济学理论,以云南省为例,对建国后(1949-1992)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剩余转移问题给出自己的理解。改革开放前(1949-1978),为了保证工业化过程所需要的资金积累,国家通过土地改革、统购统销、户籍控制、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等制度安排,控制农村各类市场和农业生产,以达到低成本实施"价格剪刀差"策略、顺利转移农业剩余的目的。改革开放后(1979-1992),国家通过放松对农村各类市场(除了金融市场)和农业生产的控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上升。但是,由于国家仍然控制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剩余以金融剩余(银行储蓄)的形式转移。农业税收是农业剩余转移的又一种途径。但就云南省情况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6年,各地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以县为主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此举大大改变了过去支农资金使用分散的现象,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规范了资金投向,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各地在试点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本期专题选登了几个典型事例,希望对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有所裨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四川省建设全面小康的重点在农村 ,而农村建设小康的重点则在丘区。丘区的发展 ,直接关系到四川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而丘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减少农业人口 ,而突破口之一就是发展劳务经济。四川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应该在减少丘区农业人口上寻求突围
关键词:
四川丘区 农业人口 劳务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克毅
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著名的农业综合商品基地。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该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据统计,全市共融聚资金41.5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化,盘活资产存量32亿元,新建、改造重点龙头企业6...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汤晓阳
我国正在大力提倡发展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模式,谋求低碳发展是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发展低碳农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 低碳 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奇葆
一、农业发展资金积累的新视角 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使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给农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无可回避的新课题。传统的农业积累机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客观上要求积累机制重新构建。以下几个方面似应充分考虑。 1.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现实 目前,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正在经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就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家林
论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运行的基础:农村资金积累许家林一、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与农村资金积累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的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该机制运行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