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50)
- 2023(11793)
- 2022(10366)
- 2021(9554)
- 2020(7889)
- 2019(18325)
- 2018(18268)
- 2017(35633)
- 2016(19141)
- 2015(21530)
- 2014(21634)
- 2013(21672)
- 2012(19983)
- 2011(18268)
- 2010(18324)
- 2009(16895)
- 2008(16038)
- 2007(13940)
- 2006(12516)
- 2005(10994)
- 学科
- 济(100562)
- 经济(100471)
- 管理(54311)
- 业(48407)
- 企(39662)
- 企业(39662)
- 方法(38520)
- 数学(33596)
- 数学方法(33286)
- 地方(25634)
- 中国(23719)
- 农(20637)
- 学(19929)
- 业经(19032)
- 财(17390)
- 地方经济(15361)
- 环境(14400)
- 农业(14337)
- 和(13662)
- 理论(13326)
- 制(13285)
- 贸(13021)
- 贸易(13013)
- 易(12435)
- 划(11301)
- 技术(11217)
- 融(11198)
- 金融(11196)
- 发(11073)
- 银(10622)
- 机构
- 大学(282065)
- 学院(279746)
- 济(119910)
- 经济(117310)
- 管理(112570)
- 理学(97828)
- 研究(97242)
- 理学院(96670)
- 管理学(95137)
- 管理学院(94632)
- 中国(69372)
- 京(60362)
- 科学(59677)
- 财(50260)
- 所(48427)
- 研究所(44266)
- 中心(42412)
- 财经(41152)
- 农(40371)
- 业大(39926)
- 江(39221)
- 北京(38336)
- 范(37562)
- 经(37299)
- 师范(37297)
- 经济学(36549)
- 院(35244)
- 经济学院(32590)
- 州(32480)
- 农业(31352)
- 基金
- 项目(192863)
- 科学(151840)
- 研究(141109)
- 基金(140336)
- 家(121541)
- 国家(120584)
- 科学基金(103993)
- 社会(90201)
- 社会科(85460)
- 社会科学(85435)
- 基金项目(75556)
- 省(73928)
- 自然(67136)
- 自然科(65542)
- 自然科学(65531)
- 自然科学基金(64323)
- 教育(63175)
- 划(62275)
- 资助(57300)
- 编号(57050)
- 成果(45745)
- 重点(42547)
- 部(42214)
- 发(41971)
- 创(39235)
- 课题(38808)
- 国家社会(36920)
- 创新(36615)
- 教育部(36418)
- 科研(36058)
- 期刊
- 济(136246)
- 经济(136246)
- 研究(87122)
- 中国(47319)
- 管理(41313)
- 学报(41291)
- 科学(39914)
- 农(36360)
- 财(35657)
- 大学(31177)
- 学学(29490)
- 教育(26631)
- 农业(25481)
- 技术(24106)
- 经济研究(22132)
- 融(20976)
- 金融(20976)
- 财经(20302)
- 业经(19949)
- 问题(18893)
- 经(17387)
- 技术经济(15226)
- 图书(14391)
- 理论(13957)
- 现代(13621)
- 科技(13047)
- 资源(13018)
- 实践(12590)
- 践(12590)
- 业(12316)
共检索到406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水兰 刘雪斌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借助城市经济实现区域的快速协调发展。中国也不例外,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经济圈的实践,已表明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关键。为此,根据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应采取打破体制障碍、加强立法保障、深化产业分工、强化地区协作、拓展对外合作、完善城市体系、培育副级城市等措施来整合"汉昌沙"城市群经济圈,以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统筹协调持续快速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城市群空间整合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带规律性的重要现象。通过城市群空间整合,将城市群空间发展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引导城市群在空间上的协调有序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部城市群的空间整合,应因群制宜采取不同的空间链接模式,并把握好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整合 链接模式 中部地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党淼
一、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定位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格局中,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中心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逐渐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个区域内金融业高度密集发达、资金融通与集聚能力强、金融业务辐射半径远超本市范围的中心城市。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是全省发展水平和形象的集中代表,是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是辐射带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长丰 沙海萍 章定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静玉 王发曾
文章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群发展两个视角分别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分工与合作、城市群内部的产业集聚与扩散、城市群内部的企业扩张和内部的网络化组织的促进作用等几个方面就城市群经济整合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论证。最后,论文从城市群内部的产业整合、市场整合、基础设施整合和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等四个方面进行城市群经济整合实证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城市群 经济整合 理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项文彪 陈雁云
产业集群推动着城市建设的扩张以及各城市之间人口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城市集群则为产业的集聚提供了优质的城建设施、生产要素以及各种科技和制度的创新。在对中部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与互动分析中,发现中部地区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没有完全同步发展;同时构建了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与经济增长互动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证明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城市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小,而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互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经济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项文彪 陈雁云
产业集群推动着城市建设的扩张以及各城市之间人口等资源的合理流动,城市集群则为产业的集聚提供了优质的城建设施、生产要素以及各种科技和制度的创新。在对中部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与互动分析中,发现中部地区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没有完全同步发展;同时构建了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与经济增长互动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证明产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城市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小,而城市集聚和产业集聚的互动对地区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群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丹 程伟 龚鹏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是目前国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采用因子评价模型对中部地区长江沿线城市群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两大系统进行发展差异评价,采用协调度函数和系统聚类分析进行了协调区划分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长江沿线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在城市群层面和城市圈内部都具有显著差异,部分区域有两极分化趋势;按照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在空间上划分为强协调(0.81.0)、较协调(0.60.8)、弱协调(0.50.6)、较不协调(0.20.5)和极不协调区(00.2),根据协调组合情况划分了5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晓岚 孔令刚
从国际国内经济圈发展实践看,产业整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本文以合肥经济圈发展为例,分析城市经济圈产业整合与创新的基础和条件,探讨提升区域专业化分工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经济圈 产业结构 产业整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利
文章基于引力模型,对其在分析空间要素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报告了当前引力模型在城市空间格局分析中的广泛应用,考虑屏蔽效应,构建改进的城市群城市间引力公式和空间划分标准。研究得出:区域性的中原城市群已经形成,郑州在城市群中居于首位,18个城市围绕郑州相对集聚;加强城市群引导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建设,尤其在信息、交流基础建设和文化认同的引导上,增强城市群的发展引力;城市群内存在偏心化以及局部分离现象,这种空间格局与城市间地理结构和中心城市的引力不足存在因果关系。通过研究,提出发展中心城市主导的城市空间格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城市空间 城市引力 城市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利
文章基于引力模型,对其在分析空间要素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报告了当前引力模型在城市空间格局分析中的广泛应用,考虑屏蔽效应,构建改进的城市群城市间引力公式和空间划分标准。研究得出:区域性的中原城市群已经形成,郑州在城市群中居于首位,18个城市围绕郑州相对集聚;加强城市群引导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建设,尤其在信息、交流基础建设和文化认同的引导上,增强城市群的发展引力;城市群内存在偏心化以及局部分离现象,这种空间格局与城市间地理结构和中心城市的引力不足存在因果关系。通过研究,提出发展中心城市主导的城市空间格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城市空间 城市引力 城市经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元亮
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索中原城市群经济变化趋势、分布结构与形成原因。整体看,2005—2015年中原城市群经济空间差异呈缩小趋势,特别是中部偏西地区、东部及南部地区,表现出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态势。人均GDP由南向北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扩散效应区(HH区)主要位于中部偏西地区,低速增长区(LL区)主要位于东部及南部地区。冷热点城市分布格局与之一致,温点城市呈现由东北—西南格局向南—北格局再向北部地区集中的转变态势。克里金插值发现,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受中心城市的影响和辐射逐渐增大,经济空间差异的缩小并非区域协调发展所致,而是空间分异的表现。初始区域政策、交通因素和经济活动的扩散效应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带动、深化开拓和整体发展3个阶段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空间差异 克里金插值 中原城市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利
文章基于引力模型,对其在分析空间要素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报告了当前引力模型在城市空间格局分析中的广泛应用,考虑屏蔽效应,构建改进的城市群城市间引力公式和空间划分标准。研究得出:区域性的中原城市群已经形成,郑州在城市群中居于首位,18个城市围绕郑州相对集聚;加强城市群引导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建设,尤其在信息、交流基础建设和文化认同的引导上,增强城市群的发展引力;城市群内存在偏心化以及局部分离现象,这种空间格局与城市间地理结构和中心城市的引力不足存在因果关系。通过研究,提出发展中心城市主导的城市空间格局,实行城市群统一协调发展,完善城市群空间格局的互联互通,加强政府在空间布局规划上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城市空间 城市引力 城市经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学鑫 苗长虹
认为城市群存在的基础是一种不同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集聚经济,即城市群经济。城市群经济是区域尺度下一种新的集聚经济类型,是由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复合而成的板块经济,是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作用而成的集成经济。基于企业经济来源的分析,发现城市群经济不仅源于城市群规模经济和城市群整体范围效应,而且源于城市群交易经济和城市群学习经济。
关键词:
城市群经济 性质 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