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09)
- 2023(3103)
- 2022(2679)
- 2021(2564)
- 2020(2033)
- 2019(4680)
- 2018(4526)
- 2017(9251)
- 2016(5090)
- 2015(5505)
- 2014(5554)
- 2013(5300)
- 2012(5076)
- 2011(4653)
- 2010(4943)
- 2009(4610)
- 2008(4541)
- 2007(4188)
- 2006(3969)
- 2005(3571)
- 学科
- 济(17661)
- 经济(17641)
- 管理(16692)
- 业(15793)
- 企(12575)
- 企业(12575)
- 农(7152)
- 策(6903)
- 财(6481)
- 方法(5811)
- 中国(5758)
- 数学(5162)
- 数学方法(5033)
- 及其(4970)
- 政策(4970)
- 贸(4682)
- 贸易(4680)
- 制(4634)
- 易(4593)
- 农业(4386)
- 方针(4361)
- 税(4326)
- 述(4310)
- 阐(4310)
- 阐述(4310)
- 税收(4224)
- 收(4196)
- 地方(4174)
- 方针政策(4117)
- 业经(4069)
- 机构
- 学院(70263)
- 大学(67715)
- 济(31377)
- 经济(30631)
- 管理(28095)
- 研究(24407)
- 理学(23532)
- 理学院(23321)
- 管理学(23011)
- 管理学院(22865)
- 中国(19671)
- 财(16630)
- 京(13890)
- 科学(12969)
- 财经(12023)
- 江(11967)
- 所(11909)
- 中心(11475)
- 经(10838)
- 研究所(10448)
- 农(9792)
- 范(9210)
- 州(9171)
- 师范(9169)
- 经济学(8981)
- 北京(8977)
- 院(8970)
- 财经大学(8628)
- 业大(8054)
- 经济学院(7981)
- 基金
- 项目(41765)
- 研究(33922)
- 科学(33539)
- 基金(29840)
- 家(24755)
- 国家(24504)
- 科学基金(21400)
- 社会(21018)
- 社会科(19953)
- 社会科学(19951)
- 省(16293)
- 教育(15617)
- 编号(14868)
- 基金项目(14737)
- 划(13680)
- 成果(13082)
- 自然(13068)
- 资助(12984)
- 自然科(12756)
- 自然科学(12753)
- 自然科学基金(12533)
- 课题(10617)
- 策(10294)
- 部(9617)
- 发(9591)
- 性(9336)
- 重点(9167)
- 项目编号(8892)
- 年(8872)
- 创(8623)
共检索到114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贺亚楠 郭弋楠 郝盼盼
以2007~2018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手工搜索数据计算企业实际扣除比例,检验加计扣除政策对R&D支出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实际扣除比例越高,异常性R&D支出水平越高。同时,在2018年扣除比例调整扩大后,该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明显。考虑产权政策后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中加计扣除政策对R&D归类变更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盈余管理行为主要表现为将生产成本转入R&D支出。这一结论有助于思辨性地理解与评价加计扣除的政策后果。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薛薇 王晓冬
为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梳理分析了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内容、所取得的突破与面临的新挑战,指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方式、特殊优惠对象、税收管理等方面有待完善,在借鉴国际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创新研发优惠方式,提高政策激励效果;对于科学研究投入给予特殊激励,支持企业优化研发投入结构;进一步完善管理与评估制度,提高企业享受优惠的确定性与准确性等方面完善我国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薇 李艳艳
研发税收优惠对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有效作用已经取得世界共识。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需要一个对企业研发能够真正有效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结合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情况、国外实践以及我国现行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对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研发支出 加计扣除 税收优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婉婷 刘申雅
如何切实贯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节点。立足数字经济时代,聚焦该政策可能引发的R&D归类操纵,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遏制这一投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控质量和所处法津制度环境与数字化转型形成“治理互补机制”,共同推进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地实施;数字技术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显著优于其他技术;区分费用操纵方向,发现“虚增”研发费用的企业更倾向依靠政策获得减税优惠,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了治理功能;考察2017和2018年政策集中调整的影响,发现扣除比例提高和覆盖范围扩大有效缓解了R&D归类操纵。研究结论对如实评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用、拓展数字化转型的治理功能、明确R&D归类操纵的监管重点领域,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永涛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需要相对应的会计政策的配合,但由于企业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隐性选择会导致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因此,实现鼓励创新,促进企业研发,需要进一步细化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相关配套措施及完善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减少企业通过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并在税收监管时关注企业现金流的变化和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马泽方
(一)加计抵减和加计扣除政策分析1.制造业。加计抵减政策适用范围为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企业。加计扣除中的制造业企业,是指以制造业业务为主营业务,享受优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的企业。二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同时满足。
关键词:
加计扣除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宋孝先 张博 刘金涛
构建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R&D支出的挤入挤出效应分析模型,以大连市规上企业为样本对比分析三种财政政策对企业R&D内外部支出产生的不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R&D内部和总支出的单项影响强度最大,对其他两项政策工具的综合影响强度有所削弱;对企业R&D外部支出的影响不显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R&D支出的挤出效应最弱,当企业R&D总支出高时,适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行 陈澈
研发加计扣除是政府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手工搜集2500家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首次采用微观企业研发加计扣除数据大样本考察了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实际运行效果。结果显示:(1)企业实际的研发加计扣除率为法定标准的67%,表明企业尚有33%的研发支出未被税务部门认定。(2)上述发现主要源于税法对研发支出的认定口径较窄。高素质税务人员对研发支出的严格审查也是原因之一。但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研发被税务部门认定的比例。此外,相较而言,国有企业的研发加计扣除程度要低6.3%;有研发操纵嫌疑的企业研发加计扣除程度要低3.3%;而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加计扣除程度要高18.9%。(3)虽然税务部门未认定企业的全部研发支出,但其认定部分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是未认定部分的26倍,表明税务部门具备筛选高质量研发的能力。进一步,税务人员素质越高,这一能力越强,且“放管服”改革在增加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力度的同时并未损害这一能力。不过,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使得税务部门认定的研发支出质量下降,进而弱化了税务部门的这一能力。在中国着力推动以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与政策启示。
关键词:
加计扣除 研发 创新 税收激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登明 张珍珍 陈颖颖
为规范"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但在税务实践中出现了项目立项随意、预算变更无序、费用分割方法多样、委托开发难以监控等诸多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的成因,本文建议采取强化立项管理、进行创新性评估、加强项目预算控制、明确费用分摊方法等措施,以完善"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关键词:
研究开发费 加计扣除 优惠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瑞平 李喆赟 刘文蓉
以2018年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为例,选取2015—2019年间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DID检验;选取2018和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OLS检验。结果发现,2018年加计扣除强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增长放缓;加计扣除普惠使高新技术企业相比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率较慢。进一步研究企业盈利水平的调节作用,发现企业的盈利水平越低,上述结果越显著。通过安慰剂检验、PSM检验、反向因果检验及变更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方法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表明,最初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倾斜政策的加计扣除,随着扣除力度的提高和政策的普惠,其政策效用反而有所减弱,这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只有提高盈利水平,才能充分享受这种政策效果,这应引起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视。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菲菲 靳卫东 刘敬富
创新收益是企业开展有效创新的动力来源。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历次改革,设计了多个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DDD、多期准自然实验和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等多种方法,从企业创新链视角论证了加计扣除政策的创新收益效应。结果表明:(1)加计扣除政策能够激励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但其创新收益效应较不明显;(2)相对于扩大政策适用范围,调整创新风险分担机制既可以激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又能通过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方式提升企业创新成果质量和创新收益,理应受到更多重视;(3)进一步机制检验显示,创新成果质量而非市场转化效率是制约企业创新收益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加计扣除 创新收益 准自然实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13]70号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有关规定,经商科技部同意,现就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一、企业从事研发活动发生的下列费用支出,可纳入税前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范围:(一)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金献坤 宋成俭
为了更好地鼓励企业开展研究开发活动和规范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于2015年11月2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本文基于财税差异,探讨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下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再从会计实务操作、税收优惠目的以及盈余管理等视角,指出现行加计扣除政策中对资本化与费用化的研发支出税收优惠规定不一致的弊端,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研发费用 加计扣除 财税差异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闻一 吴海波 崔果 李栗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利器。文章以2013—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扩大的政策总体上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民营企业、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的企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敏感度更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长更明显。该结论对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提高企业政策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秋生 鲍瑞雪
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旨在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但是该政策实施效果可能会受到企业财务条件等实施环境的制约。选取2008—2016年我国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转能力角度界定企业的财务条件,以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成本产生的税收优惠强度衡量政策实施效果,研究2013年首次扩大研发支出加计扣范围后财务条件对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支出加计扣除范围扩大后,企业的财务状况越好、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转能力越强,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就越好。这说明优化财务条件是提高研发支出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