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6)
- 2023(327)
- 2022(315)
- 2021(317)
- 2020(273)
- 2019(644)
- 2018(583)
- 2017(869)
- 2016(647)
- 2015(730)
- 2014(667)
- 2013(709)
- 2012(695)
- 2011(611)
- 2010(620)
- 2009(545)
- 2008(515)
- 2007(437)
- 2006(476)
- 2005(405)
- 学科
- 学(1597)
- 水产(1363)
- 济(1151)
- 经济(1151)
- 动物(956)
- 业(851)
- 殖(833)
- 动物学(763)
- 养殖(730)
- 方法(688)
- 管理(647)
- 数学(622)
- 企(616)
- 企业(616)
- 数学方法(605)
- 及其(455)
- 其他(427)
- 中国(355)
- 虫(320)
- 防(318)
- 鱼(303)
- 防治(299)
- 治(298)
- 物(296)
- 害(290)
- 各种(285)
- 生物(269)
- 农(268)
- 产业(259)
- 植(239)
- 机构
- 大学(9498)
- 学院(9006)
- 研究(5505)
- 科学(4929)
- 农(4822)
- 农业(4032)
- 所(3874)
- 研究所(3745)
- 中国(3484)
- 业大(3031)
- 室(2908)
- 实验(2877)
- 实验室(2765)
- 水产(2725)
- 重点(2632)
- 省(2629)
- 院(2434)
- 农业大学(2422)
- 研究院(2349)
- 业(2306)
- 济(2203)
- 经济(2146)
- 科学研究(2142)
- 江(2095)
- 部(1999)
- 中心(1987)
- 京(1978)
- 技术(1926)
- 洋(1842)
- 海洋(1802)
共检索到14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焱中
加温养殖的幼鳖进入常温养殖前的变温锻炼曹焱中(湖北罗田县三里畈地热开发公司)鳖的冬眠,并非是生理上的需要,而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长江流域鳖冬眠期有5—6个月,广东省2—4个月左右。而海南岛和台湾南部的鳖几乎不冬眠。因此人们为了加快生长速度,采用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凯 郑书宏 郑礼
对甘蓝夜蛾赤眼蜂采用筛选和变温锻炼的4个组合处理连续饲养。20代后,在25℃,(75±5)%RH条件下检测质量指标。在饲喂蜂蜜水的条件下,经过筛选的处理雌蜂平均寿命和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未经筛选处理。饲喂与不饲喂条件下测定处理组间差异显著性相同,不饲喂条件下各处理组平均寿命与产卵量相应降低。雌蜂后足胫节长度除恒温不筛选处理显著小于两筛选处理外,其他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恒温与变温处理之间各项指标都没有显著差异,但经过变温锻炼的处理多数质量指标明显高于恒温处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母昌考 张海琪
为了充分利用电厂冷却水 ,开展了团头鲂的温流水养殖试验。结果表明 ,在 5 0m2 的流水池中 ,投放了 4 92 7kg规格为 75g的团头鲂鱼种 ,经过 8个月的饲养 ,共收获 6 30 0尾鱼 ,平均体重达 4 12 4g ,单产达到5 1 96kg/m2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团头鲂 温流水养殖 电厂冷却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方国波 苏文信 林塔 彭定晓
温泉水养殖越冬稚鳖技术方国波,苏文信,林塔,彭定晓(广东省汕尾市动植物检疫局)1992年12月底,广东省陆河名特水产养殖场首次从泰国进口稚鳖苗二批共7438只,经检疫后在隔离场地利用天然温泉水经二个多月的越冬养殖获得成功。由进口时每只2—3克养到3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文彪 粱淡茹 肖智 方昆阳 刘顺元 林蠡 孟帆
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郑文彪@粱淡茹@肖智@方昆阳¥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刘顺元@林蠡@孟帆¥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资源环境管理处山瑞鳖与中华鳖的养殖生长和形态比较郑文彪粱淡茹肖智方昆阳(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广州510631)刘顺元林蠡孟帆(广东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国成
鳜鱼养殖技术姚国成(广东省水产局广州510222)为了发展鳜鱼养殖,广东省水产局于1985年下达鳜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项目,由佛山市水产局和南海市水产养殖场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组成课题组进行试验研究,从长江水系引进装捞的天然鳜鱼苗试养,筛选出优良品系,摸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完其 李思发 刘至治 轩兴荣 朱津 顾忠明
对我国中华鳖代表性的7个地方群体,在温室恒温(30℃)条件下,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方法,进行了从稚鳖到成鳖、300余天的养殖性能的比较试验。主要结果:(1)7群体间个体日均增重差异极显著(F>0.01),日均增重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鄱阳湖鳖≈洞庭湖鳖>台湾鳖>崇明鳖>太湖鳖,黄河鳖极显著地优于其它群体(t>0.01)。(2)7群体间每平方米日均产量差异极显著(F>0.01),大小顺序是:黄河鳖>淮河鳖>洞庭湖鳖≈鄱阳湖鳖>台湾鳖>太湖鳖>崇明鳖,黄河鳖极显著地(t>0.01)或显著地(t>0.05)优于其它群体。(3)中华鳖个体生长差异,无论在同一群体内,或是7群体间,都很大。最大个体...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文斌 周岩民 王荣根
本研究应用两种不同酶制剂添加于鳖饲料中进行养殖试验,试验共分A.B、C、D和E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C组和D组为酶制剂Ⅰ,添加量分别是0.1%、0.2%和0.3%。E组为酶制剂Ⅱ,添加量是0.2%。通过对71天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B组、C组和E组的日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0.9%、29.6%和27.0%。而D组的日增重率反而比对照降低21.7%。结果还表明,酶制剂添加于鳖饲料能增强鳖的抗病能力,但会导致饲料效率降低。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衡 赵良杰 李丰 郭海松 沈竑 刘其根
农业—水产复合生产体系(integrated agri-aquaculture system,IAAS)因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及能生产满足市场对食品安全需求的绿色稻米而成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了解这种农水复合系统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对于种养工艺的改进和生态调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稻鳖共作(R-T)和稻田单作(R-M)2种模式下稻田表层和根系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旨在为稻鳖种养生态学积累资料和为稻鳖综合种养的生产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两种模式下稻田表层及根系土壤中主要细菌门类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绿弯菌门。与R-M相比,R-T表层土壤中绿弯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而其根系土壤硝化螺旋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主要优势菌属为酸杆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螺旋菌属、地杆菌属、芽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6类。其中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螺旋菌属、芽单胞菌属和酸杆菌属在两种模式的表层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硝化螺旋菌属和地杆菌属在根系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引入养殖鳖(R-T)后,稻田根系和表层土壤的细菌Chao指数及Shannon指数均增加。PCA以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养殖鳖引入后,稻田表层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根系的菌群产生了影响。研究初步揭示了稻鳖共作复合生态系统优于稻田单作系统的微生物生态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龙晓文 吴仁福 麻楠 李才平 吴旭干 成永旭
实验研究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池塘套养与温室养殖的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雌体(分别简称"套养鳖"和"温室鳖")的生物学指数,肌肉和裙边中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1)套养鳖裙边指数略高于温室鳖,而套养鳖肝体指数显著低于温室鳖。(2)套养鳖肌肉和裙边中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温室鳖,而两种组织中的粗蛋白含量均以温室鳖较高。(3)套养鳖肌肉和裙边中的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温室鳖;除色氨酸外,温室鳖肌肉中的大部分必需氨基酸分(EAAS)高于套养鳖,而裙边中的所有EAAS均以套养鳖较高。(4)套养鳖肌肉中的C16∶0、C18∶2n6、C18∶3n6、C20∶2n6和C20∶3n3含量显著低于温室鳖,而其C16∶1、C18∶3n3、C20∶3n6和C20∶4n6含量较高;套养鳖裙边中的C18∶3n6、C20∶2n6、C20∶3n6、C20∶4n6含量显著高于温室鳖,而C18∶1n9、C18∶2n6、C18∶3n3、总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之比均以温室鳖较高。结果表明,温室鳖肌肉和裙边的干物质含量较高,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而套养鳖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更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伶俐 黄向荣 黄华伟 李小玲 何志刚 李传武
以中华鳖为试验对象,在养殖土壤中分别添加5、50和100 mg/kg的镉,以不加镉为对照,研究养殖环境中镉含量变化对中华鳖不同器官组织对镉的富集的影响,试验周期为75 d。结果表明:养殖水体、底泥及中华鳖器官组织中镉蓄积量以镉添加100 mg/kg的为最多,且与对照组及添加5 mg/kg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中华鳖器官组织对镉富集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脏、肠道、裙边、肌肉,可食肌肉、裙边的镉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限量卫生标准;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镉试验组及试验第0~30天在养殖环境及各组织间的镉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存在"时间–效应"关系,而养殖环境与被测组织的镉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甚至对照组的底泥和裙边与肝脏间、50 mg/kg组的水体与肝脏和肠道间、100 mg/kg组的水体与肝脏间均呈负相关;随着环境中镉的迁移转化及器官组织的消除代谢,试验第45天的水体和肠道分别与肌肉和裙边间,试验第60天的肠道与各养殖环境因素和各器官组织间、肌肉与水体和裙边及肝脏间,试验第75天的水体和裙边分别与肠道和肝脏间、肠道与底泥和肌肉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关键词:
中华鳖 镉 富集 迁移 转化 代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