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1)
- 2023(11472)
- 2022(9937)
- 2021(9625)
- 2020(8103)
- 2019(19203)
- 2018(19125)
- 2017(36885)
- 2016(20484)
- 2015(23329)
- 2014(23513)
- 2013(22676)
- 2012(20418)
- 2011(18307)
- 2010(18440)
- 2009(16254)
- 2008(15718)
- 2007(13589)
- 2006(11687)
- 2005(10069)
- 学科
- 济(76122)
- 经济(76045)
- 管理(56093)
- 业(52334)
- 企(44583)
- 企业(44583)
- 方法(39877)
- 数学(35055)
- 数学方法(34360)
- 中国(19749)
- 农(19356)
- 理论(16924)
- 财(16845)
- 学(16781)
- 业经(16610)
- 地方(14576)
- 贸(13293)
- 贸易(13287)
- 技术(13137)
- 教育(12932)
- 易(12911)
- 农业(12813)
- 和(12802)
- 制(11970)
- 教学(11417)
- 环境(11215)
- 务(10990)
- 财务(10916)
- 财务管理(10897)
- 划(10755)
- 机构
- 学院(280687)
- 大学(278900)
- 管理(113419)
- 济(102212)
- 经济(99749)
- 理学(99349)
- 理学院(98276)
- 管理学(96166)
- 管理学院(95685)
- 研究(87138)
- 中国(61983)
- 京(59499)
- 科学(56300)
- 财(44777)
- 所(43007)
- 业大(42589)
- 农(41820)
- 江(39657)
- 研究所(39596)
- 中心(39371)
- 范(38584)
- 师范(38246)
- 北京(37513)
- 财经(36854)
- 技术(34431)
- 经(33535)
- 州(33053)
- 农业(32756)
- 院(32054)
- 师范大学(30633)
- 基金
- 项目(196883)
- 科学(154141)
- 研究(146211)
- 基金(139562)
- 家(120719)
- 国家(119696)
- 科学基金(103469)
- 社会(87578)
- 社会科(82871)
- 社会科学(82845)
- 省(79174)
- 基金项目(74292)
- 教育(70860)
- 自然(68879)
- 自然科(67321)
- 自然科学(67309)
- 划(66435)
- 自然科学基金(66041)
- 编号(62498)
- 资助(59058)
- 成果(49976)
- 重点(44077)
- 课题(43581)
- 部(42808)
- 创(41310)
- 发(40988)
- 项目编号(38391)
- 创新(38259)
- 科研(37546)
- 大学(37278)
- 期刊
- 济(106775)
- 经济(106775)
- 研究(78803)
- 中国(53054)
- 教育(43928)
- 学报(43221)
- 管理(41252)
- 科学(39651)
- 农(37281)
- 大学(33028)
- 财(32092)
- 学学(30607)
- 技术(29164)
- 农业(26823)
- 融(18403)
- 金融(18403)
- 业经(18332)
- 经济研究(17113)
- 图书(16853)
- 财经(16688)
- 科技(14106)
- 经(14100)
- 业(14036)
- 职业(13777)
- 理论(13634)
- 技术经济(13614)
- 问题(13516)
- 实践(12765)
- 践(12765)
- 统计(12467)
共检索到393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回胜男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信息学院是在信息和知识管理方面领先世界的院校之一,是一所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的院系。其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以及培养评估等方面均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特色。我国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借鉴多伦多大学信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升级与转变,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综合培养,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体系,提供开放自由的学习交流空间,多种教学方式与培养途径并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谷贤林 高爱平
大量科技与社会问题的出现是催生跨学科产生、推动跨学科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以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为例对如何通过培养跨学科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予以了探讨。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主要有:个体化设计项目、跨学科学位项目、跨学科经验补充项目和非学位跨学科项目四种类型。虽然它们的组织规范程度略有差异,但都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意识、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应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发展说明:在单一学科仍居高校统治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建立新的机构或以项目制来推动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要比调整现有的学术组织、学术人员更简单、有效。
关键词:
加拿大 跨学科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石明
跨学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学实行跨学科人才培养已是大势所趋。探究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选取七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大学,通过文献搜集和调查分析,对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这七所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构建完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并在课程体系、跨学科培养项目、组织形式和培养途径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而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还有诸多不足,甚至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借鉴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健全学科群、增加跨学科教育多元投入,以及改革教学方式和壮大跨学科师资队伍,是我国大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跨学科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元芳 夏尊铨 傅白白
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呼唤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初步成果对于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发展高层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补充模式 ,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新体制 ,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异宾
文科人才培养和跨学科研究的问题是目前学术界、甚至是教育体制改革当中提出来的战略性问题。我个人不主张把文科的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与专业化培养和专业研究对立起来。今天强调跨学科了,是不是就要对学科的专业化体制提出疑问?我以为不是。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司莉 贾欢
[目的/意义]了解美国i School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为国内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对美国排名前15的i School院校进行网络调研,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以及人才培养评估4个方面对其图书情报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论]美国i School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以及提升其学习与研究能力;其核心课程类别设置广泛,涉及基础课程、信息技术、研究方法及跨学科课程等方面;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包括学位教育、认证、双学位、辅修等多种方式;认证协会、排名机构与学院重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美国i School人才培养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亚敏 胡甲刚
制约跨学科人才培养推进的因素涉及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专业化人才培养观念根深蒂固,单科性高校大量存在,以及专业设置集权化管理等制约着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推进。在微观层面,专业组织的实体化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到位等也使跨学科人才培养难以为继。
关键词:
跨学科 人才培养 制约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琰 郭飞君
文章从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详细阐释了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树立跨学科教育的观念、建立跨学科教育的组织、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等策略。
关键词:
跨学科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 体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柏铁山 邱程
高职院校中一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偏弱,个人成就感缺乏,学风较差。必须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以"自主学习中心"为研究对象,探索一种全新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这一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全方位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丽娟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性、应用性、实践性、差异性特征分析,以及对企业人才需求特征的分析,提出了改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丹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今高校教育培养的核心目标。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肩负着科学研究及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的任务,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深化教育改革,建立和健全教学及科研管理体制,培养专门性、应用型的高素质、高水平专门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首先从四个方面分析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对培养目标、方式、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构建特色型、社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因 汪艳丽 梁磊 洪宇
当前我国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是教育与行业需求不适应,校企人才供需错位,因此,建立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本研究将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从领导专家、用人单位、校友和毕业生4类人群中抽样验证的现实出发,提出旅游院校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为构建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旅游院校 人才培养 调查 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岩
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改革的结构和基本原则等是改革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可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可遵循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就业导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连明
在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企业岗位与学校人才不对接的问题。政府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出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