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1)
2023(5629)
2022(4646)
2021(4416)
2020(3819)
2019(8567)
2018(8477)
2017(17681)
2016(9056)
2015(10283)
2014(10129)
2013(10269)
2012(9691)
2011(8678)
2010(9187)
2009(9232)
2008(8260)
2007(7562)
2006(7055)
2005(6658)
作者
(24613)
(19739)
(19729)
(18911)
(12538)
(9337)
(9214)
(7516)
(7427)
(7097)
(6613)
(6523)
(6275)
(6208)
(6035)
(5929)
(5806)
(5705)
(5632)
(5480)
(5013)
(4869)
(4652)
(4638)
(4610)
(4474)
(4417)
(4375)
(3969)
(3936)
学科
(33697)
经济(33648)
(27073)
金融(27073)
(26300)
(25475)
银行(25469)
管理(25280)
(24788)
(20912)
企业(20912)
中国(20448)
(14477)
(13683)
方法(13669)
数学(12409)
数学方法(12346)
中国金融(11242)
(10242)
(8807)
财务(8789)
财务管理(8762)
业经(8600)
(8486)
企业财务(8428)
(8304)
贸易(8291)
(8191)
地方(7720)
体制(7501)
机构
大学(126605)
学院(126166)
(57548)
经济(56208)
管理(46675)
中国(43249)
研究(41323)
理学(38599)
理学院(38225)
管理学(37890)
管理学院(37637)
(33500)
(26615)
财经(25689)
(23207)
中心(21748)
(20942)
(20240)
科学(20073)
(20065)
银行(20063)
金融(19863)
财经大学(19287)
经济学(19202)
(18726)
(18557)
人民(17678)
北京(17672)
经济学院(17544)
研究所(17457)
基金
项目(71460)
研究(57643)
科学(55713)
基金(51481)
(42717)
国家(42320)
社会(36940)
科学基金(35705)
社会科(35179)
社会科学(35173)
基金项目(26871)
(26638)
教育(25860)
编号(24703)
(22461)
成果(21887)
资助(21449)
自然(19827)
自然科(19310)
自然科学(19306)
自然科学基金(18973)
(17149)
课题(16622)
(16322)
(16126)
重点(15933)
项目编号(15907)
国家社会(15332)
(15277)
(15258)
期刊
(63272)
经济(63272)
研究(45136)
(35652)
金融(35652)
(25078)
中国(24949)
管理(17537)
(14780)
学报(13240)
财经(13027)
科学(12537)
教育(11853)
(11053)
大学(11007)
经济研究(10864)
学学(10240)
业经(9918)
农业(9238)
理论(9219)
技术(9124)
问题(8952)
(8559)
实践(8354)
(8354)
国际(8316)
商业(6493)
现代(6236)
会计(5727)
世界(5709)
共检索到208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锋  王敬伟  
加拿大是国际公认的金融业相对稳健的国家,研究加拿大金融监管体制及其特点,对我国金融监管工作必定有其积极意义。1999年加拿大通过了新的《金融监管框架》,其主体思想就是建立以风险为核心的金融监管。在新的监管框架中,对金融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始终贯穿于监管工作的始末,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和评级体系。新的监管框架不仅可以实现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监管目标,而且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所承担的监管成本,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立  王元  
一、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与创新健全的金融体系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迄今为止的金融体系,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郑金宇  
按照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我国建立完善了“一委一行两会+地方金融监管”的金融监管总体布局,为打赢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机制保障。放眼国际,像我国这样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统筹金融稳定、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派出机构深入地方、地方政府又内设一套金融监管机构的模式并不多见。但是,从金融监管权责分配的角度看,对金融稳定的总体目标按照行政区划进行一定的职能分配在国际上也并不罕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冯润祥  李玉青  卢蕾蕾  
英国金融体系未能幸免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出英国金融监管框架同样存在明显缺陷。为此,英国政府决心对其金融监管框架进行改革,将基于系统整体的宏观审慎监管与传统的基于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结合起来。文章介绍了英国监管当局对其旧监管体系的反思,及新监管框架的结构与运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国际金融业监管新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郑丽  
金融创新作为客观发展规律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金融监管在某个时段可能会影响金融创新,但它最终要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本文应用博弈论分析方法论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关系,并借鉴美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动态博弈的例证,探讨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监管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郭红蕾  
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本法案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监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美国,改革对于其本身乃至全球金融业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从美国金融监管的变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文彬  
1998年,我国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力度,其中尤以金融体系的改革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强调,被称为1998年金融改革的“主旋律”。那么,我国的金融监管究竟要确立在何种目标模式上呢?这不能不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拟对当今世界占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燕  
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发生,同美国疏于金融监管有直接的关系。"次贷危机"的发生由房贷银行放贷、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包装加工、信用评级公司评级、对冲基金"炒作"四步构成,在这四个环节中都暴露出了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监管真空、监管部门疏忽、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要积极汲取美国金融监管的经验教训,改善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并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以期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新耀  
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强,金融业发展也日趋全球化、规模化、电子化、智能化,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顺应国际新趋势是我国金融监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琳璐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监管中还存在很多空白和漏洞,如何有效监管行业背后的潜在风险以引导其健康发展成为金融监管部门不得不面临并解决的重要难题。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先进经验,为解决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难题提供相关启示,并为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响应  尹继志  刘任扬  
次贷危机的爆发促使美国政府反思其金融监管体系中的弊端。2009年6月美国政府公布了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旨在健全金融监管制度,维护金融稳定。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既代表着未来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方向,也为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汲取这些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静梅  
研究发现,美国现行金融监管结构存在着监管重叠、监管疏漏、监管合作不畅、监管成本偏高等问题,存在着转型的压力;但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反垄断的文化特征、"危机驱动"的改革传统、联邦政治体制的经济影响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美国金融监管结构要实现彻底转型困难重重。我们因此预测,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的转型方向在相当长时间内将很可能是"合作",而不是"合并"。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结构一体化的条件还不成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继志  
自2007以来,英国出台了多项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一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另一方面致力于构建保障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机制。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金融监管权力重新回到英格兰银行手中,在英格兰银行内部设立金融政策委员会,并设立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局,分别负责宏观审慎管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英国新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尚需进一步观察,但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提高中央银行监管权限和地位、强化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理念,值得我国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中关注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