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8)
2023(12201)
2022(9671)
2021(9107)
2020(7293)
2019(16234)
2018(16061)
2017(28223)
2016(16101)
2015(17854)
2014(17891)
2013(16708)
2012(14790)
2011(13184)
2010(13655)
2009(12752)
2008(12677)
2007(11882)
2006(10694)
2005(9846)
作者
(42012)
(35155)
(34990)
(32921)
(22160)
(16453)
(15871)
(13351)
(13349)
(12697)
(11836)
(11650)
(11316)
(10861)
(10738)
(10640)
(10515)
(10346)
(10049)
(9893)
(8798)
(8723)
(8296)
(8177)
(8062)
(7819)
(7786)
(7697)
(7032)
(6753)
学科
(73497)
(68558)
企业(68558)
管理(61654)
(56787)
经济(56722)
业经(25811)
教育(22385)
(22209)
方法(21671)
中国(21602)
(20804)
技术(20778)
理论(17925)
农业(16669)
(16534)
财务(16518)
财务管理(16509)
企业财务(15593)
(14036)
数学(13751)
数学方法(13585)
技术管理(13346)
(13334)
环境(12809)
(12789)
(12488)
(11196)
(11006)
企业经济(10887)
机构
大学(219946)
学院(219422)
管理(85280)
(82483)
经济(80654)
理学(72873)
理学院(72071)
研究(71377)
管理学(70952)
管理学院(70507)
中国(50433)
(48592)
科学(41550)
(38900)
(37508)
师范(37292)
(36380)
教育(34744)
(33768)
(31743)
北京(31720)
中心(31707)
财经(30517)
研究所(30405)
师范大学(30012)
业大(29430)
(28374)
(27622)
(26905)
技术(26373)
基金
项目(141064)
科学(115406)
研究(115093)
基金(98497)
(83152)
国家(82168)
科学基金(72485)
社会(72073)
社会科(68104)
社会科学(68089)
(59405)
教育(59296)
基金项目(51767)
(49993)
编号(48416)
自然(43743)
自然科(42641)
自然科学(42633)
自然科学基金(41936)
成果(40540)
课题(37049)
资助(37039)
(35926)
(33073)
重点(32914)
(32312)
创新(32285)
(31783)
(30597)
规划(30369)
期刊
(99325)
经济(99325)
研究(75658)
教育(60760)
中国(54810)
管理(37524)
(33307)
(30343)
科学(27130)
学报(26245)
技术(25813)
大学(23507)
农业(21433)
业经(20199)
学学(19427)
(16912)
金融(16912)
财经(15046)
职业(14612)
(13943)
经济研究(13889)
(13216)
科技(12595)
技术经济(12569)
问题(12057)
(11032)
论坛(11032)
现代(10833)
财会(10675)
商业(9922)
共检索到345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鲍春生  肯尼思·格兰特  
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活动的利器,构造创业教育生态环境是推动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加拿大瑞尔森大学将其"通过实践学习知识"的办学理念充分体现在创业教育之中。该校设置了创业教育的五大架构,专业教师通过知识与创新,结合商业导师的投资与指导,嵌入创业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建立了面向各专业的"空间学习"平台,形成了"实践导向"的创业教育模式。本文从创业教育主体的切入方式、平台的持续孵化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建设融合等方面,剖析了瑞尔森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现路径,总结出瑞尔森大学创业教育成功的要素:整合多方资源、构造持续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天助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使得高校创业教育步入新轨。作为社会创业系统的组成部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运行依赖各种构成要素及其形成的互动机制。作为成功案例之一,瑞典隆德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最突出的特征是嵌入区域发展,系统运行依赖创业实践平台、创业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创业实践计划、学生创业组织、规章制度、创业咨询服务及成果评估、创业合作等。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全球高校创业教育的新探索,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有借鉴价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卓泽林  
经历"诺基亚之痛"后,芬兰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的状态,芬兰政府借此通过高等教育改革创建了由赫尔辛基经济学院、赫尔辛基技术学院和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合并而成的阿尔托大学。阿尔托大学通过由学生组织的创业社团活动自下而上运作模式和大学主导的上下配合运作模式共同创建一个动态的创业生态系统,在合并后短短几年内,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王志强  
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从其深层逻辑而言,创业教育具有两个规定性:其逻辑起点在"创业",逻辑重点在"教育"。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逻辑就是实现"创业性"与"教育性"的融合。同时,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必须体现开放互联与内生成长两个关键特征。就构建路径而言,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必须遵循自发演进的路径,不断调适自身的边界、功能与结构,构造闭环演进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以实现知识生产—知识扩散—价值创造的完整价值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松洁   石伟平   刘晓蒙  
随着全球环境的复杂变化,职业教育系统需具备强大的自我适应与自我更新能力以响应外部变化,创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依托耗散结构理论分析,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变动冲击、教育政策的灵活响应、教育理念的动态转向、教育参与者的活跃互动形塑了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通过环境调节、环境交互和自组织中心的建设,形成了外围层、中间层和核心层的秩序化多层级生态模型,价值共创、协力同心、因势利导、开拓创新是其运行特征。借鉴欧洲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的成功案例,建议通过打造创业教育开放边界,推动跨领域互动合作;加强创业课程建设,深化职校师资专业技能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从而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创业学习生态系统,促进创业教育进一步内涵式提质增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海涛  宋姗姗  李健佳  
文章探索创业生态系统的信息传播机制,构建5种不同网络结构的创业生态系统信息传播路径,通过NetLogo进行仿真实验,分析不同网络结构的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规模、中心性、聚类系数,探索网络结构对创业生态系统信息传播的影响,并对如何完善创业生态系统的信息传播提出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建卫  刘玉新  
企业家的持续发展与企业不断进步及国家经济持久繁荣存在着密切关系。然而,企业家却面临着三大发展失衡问题,即企业发展与企业家身心健康失衡、追求个人完美与组织发展失衡、财富与责任失衡。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有三大理论路径:身心健康与企业发展相协调,追求个人完美与组织成长相协调,财富创造与责任担当相平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蕾  
基于系统基模理论,将创新素养、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置于同一个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基模,以揭示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放缓及延迟问题。研究发现,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通过政府顶层设计的前瞻性消除负反馈环主体要素制约因子的影响。通过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构建基于创新素养提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路径,解决生态系统有效运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高校双创文化培育、企业技术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支撑引导、原生家庭、校企合作双创实践平台等要素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养成及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经过动态路径反馈分析发现,生态系统中内、外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对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起到正向反馈作用,能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养,该结论又反向证明了在此路径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是有效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远征   倪杰   沈皆希  
借助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适应“四新”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其涵盖了系统的主体和构成要素、位置与边界、结构与关联、活动与功能等基本要素。从系统构成的不同要素入手,分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目标体系建设“、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全程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和数智技术赋能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等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引入我国传统哲学智慧“道法术器势”的理论框架及其辩证关系,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之“道”,强化多维融合的生态体系之“法”,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之“术”,实现实践平台一体化融合之“器”,营造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生态系统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卓泽林  赵中建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其中较为突出是在构建创业生态系统中出现师资队伍建设上应然与实然的差距、课程体系构建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创业教育支持机制上一体化与分散化的矛盾等问题。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作为全球领先的创业型大学,通过构建有效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来确保创新创业活动作为长期战略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创业型人才培养和大学衍生公司发展中产生了显著影响,对改进我国创业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开军  
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是促进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开展和提高创业成功率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欠发达地区创新创业资源匮乏的实际现状,在系统分析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及要素功能发挥的机理基础上,结合新企业成长规律,研究提出欠发达地区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路径和举措,包括围绕产业链打造创业服务体系、构建数据共享平台、发掘地方资源优势、培育核心企业、营造创业文化、发展资本市场等方面。针对政府在主导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中的经典问题,从培养新扎根能力和高潜力公司、保持系统的开放性和企业间生态位差以及政府正确定位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谭劲松  宋娟  陈晓红  
架构者变迁及其战略行为演变如何促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进?本文以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为对象,采用纵向案例方法探究这个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不同阶段,"架构者"动态变迁,不同架构者战略行为及其作用机制不同;同一架构者不同时期战略行为和作用机制也不同。新生期,政府作为"架构者",通过行政干预自上而下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雏形。扩展期和提升期,政府角色跨层次分离:向上成为宏观制度构建者,通过不断减弱的行政管理、增强的产业政策和科技资金资助,作为外部力量推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向下作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参与主体——关键用户,促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成熟期核心企业成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架构者,自底向上推动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进。本研究从中观产业层次拓展了创新生态系统战略和架构演进研究,深化并丰富了大型复杂产品产业中政府角色和作用机制研究;为政府、企业培育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蔡杜荣  于旭  
近年来,企业创新的成败越来越依赖于它们所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哪些因素影响了创新生态系统成长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话题。基于新近的“架构者”理论,文章探究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新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架构者”及其对生态系统其他企业的影响,试图揭示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机制。通过案例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发现:(1)在新生期,政府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架构者”,其政策效应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动力;(2)在成长期,先驱企业取代政府成为“架构者”,其通过对其他企业产生“跟随效应”推动整个生态系统创新产出增加;(3)在成熟期,作为“架构者”的先驱企业对其他企业创新溢出存在“乘数效应”。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该根据创新生态系统不同发展阶段,识别相应的“架构者”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从而发挥它们创新的带动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悦   张安然  
平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增加了低碳技术创新扩散机理的复杂性。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组织网络探究政府规制和消费者主体特征对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机理,不足以指导平台生态系统下的低碳技术创新扩散活动。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借鉴AMC模型研究框架,揭示平台技术架构对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机理,明晰政策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机制,选取我国280家制造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平台技术架构与低碳技术创新扩散呈倒U型关系,信息觉察、采纳动机、应用能力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2)政策制度环境正向调节采纳动机、应用能力与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社会文化环境正向调节信息觉察、应用能力与低碳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其对采纳动机与低碳技术创新扩散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扩展创新扩散理论在平台生态系统情境下的适用性,并为其提供新见解。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李盈  
综合运用扎根理论和探索性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以华为构建的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持续追踪1996—2022年系统“架构者”的资源编排行为及产生的资源编排结果,进而揭示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进机理。结果表明:“架构者”通过资源连接和资源积累行为,搭建系统架构,形成系统雏形;在此基础上,“架构者”通过资源束集和资源转化,拓展系统结构,优化系统功能;最后,“架构者”通过资源赋能和资源拓展推动系统走向成熟。研究对于核心企业通过资源编排推动平台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升级,进而产生颠覆性创新成果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