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93)
- 2023(3739)
- 2022(2730)
- 2021(2919)
- 2020(2267)
- 2019(5611)
- 2018(5857)
- 2017(9607)
- 2016(6300)
- 2015(7483)
- 2014(7606)
- 2013(6667)
- 2012(5957)
- 2011(5551)
- 2010(5920)
- 2009(5035)
- 2008(4891)
- 2007(4337)
- 2006(3996)
- 2005(3685)
- 学科
- 教育(19053)
- 中国(10504)
- 济(9656)
- 经济(9638)
- 管理(9505)
- 教学(8225)
- 业(8171)
- 理论(7763)
- 企(6558)
- 企业(6558)
- 学(4717)
- 学法(4343)
- 教学法(4343)
- 农(4280)
- 发(4223)
- 发展(3861)
- 技术(3841)
- 展(3738)
- 学理(3675)
- 学理论(3675)
- 研究(3650)
- 革(3581)
- 改革(3340)
- 高等(3299)
- 思想(3291)
- 政治(3165)
- 学校(3158)
- 业经(3022)
- 思想政治(2996)
- 政治教育(2996)
- 机构
- 大学(77548)
- 学院(73507)
- 研究(28815)
- 教育(28381)
- 范(22180)
- 师范(22098)
- 管理(20338)
- 京(18651)
- 济(18585)
- 师范大学(18395)
- 经济(17782)
- 理学(16885)
- 理学院(16576)
- 管理学(16102)
- 科学(16051)
- 管理学院(15940)
- 中国(14798)
- 职业(14503)
- 所(14171)
- 技术(13934)
- 北京(13055)
- 江(12886)
- 研究所(12853)
- 中心(11694)
- 教育学(10920)
- 院(10361)
- 州(10122)
- 职业技术(10014)
- 财(9255)
- 技术学院(9118)
- 基金
- 项目(43175)
- 研究(41384)
- 科学(34391)
- 教育(28758)
- 基金(25287)
- 社会(21404)
- 编号(21227)
- 家(20902)
- 成果(20709)
- 国家(20529)
- 社会科(19849)
- 社会科学(19840)
- 省(18875)
- 课题(18436)
- 划(18283)
- 科学基金(16312)
- 年(16278)
- 规划(13012)
- 项目编号(12641)
- 基金项目(12282)
- 性(11586)
- 重点(11509)
- 度(11469)
- 研究成果(11436)
- 部(11177)
- 发(10861)
- 教育部(10306)
- 阶(10261)
- 一(10234)
- 段(10224)
共检索到124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平华 俞理明
本文论述了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育和美国淹没式双语教育的差异性,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沉浸式双语教育是一种强式和添加型双语教育,其目的是创造一种双元文化,而淹没式双语教育是一种弱式和缩减型双语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单语制和单语社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韦莉萍
加拿大沉浸式教学法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用非母语的第二语言作为直接教学语言的基本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第二语言既是学科教学的主要媒介和工具,又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沉浸在第二语言的氛围中学习学科内容知识。文章介绍了加拿大沉浸式的理论基础、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针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从师资力量、双语教材和创设真实语境等角度提出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启示,以期提高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加拿大沉浸式教学法 双语教学 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宋占美 阮婷
本文在深入研究和总结加拿大早期完全浸入式双语教育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早期部分浸入式双语教育,并从理论支撑、选择缘由等维度探索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该模式开展学前双语教育的可行性和对策。
关键词:
浸入式 学前双语教育 少数民族儿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傲霜
本文作者对美国8个州的33位汉语志愿者教师进行了教学调查,详细分析他们在中文沉浸式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指出建立中文沉浸式教学理论体系,制定统一的目的语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系统、长期的课程设计研究,研发中文沉浸式系列教材,确立科学的中文水平评估标准,培养专业背景多元的合格教师是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
美国 中文沉浸式教学 汉语志愿者教师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叶章辉
所谓“沉浸式”教学,就是教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体悟情感,形成观念、养成行为。按照学生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发展过程,进行“沉浸式”教学,能提高革命传统教育的实效性。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集中安排了革命传统教育内容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思想和行为表现实际,运用“沉浸式”教学使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之以爱,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因发挥其作用。
关键词:
革命传统教育 沉浸式 有效开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莉颖
双语教师①作为双语教育的主要资源与最直接的实施者,是双语教育目标最终实现的主要中介。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育之关键。基于此,国外许多国家在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对双语教师的要求很高。同时也非常重视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提高,由此形成了高质量的双语教师队伍,有效地保障了双语教育的较高质量与长足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的双语教师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适应较高质量双语教育实验的开展,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双语教育实验广泛实施的一大瓶颈。本文拟通过对美国、加拿大、芬兰各具特色的双语教师在职培养模式的探析,借鉴其经验,以期对进一步加强我国双语教育教师队伍的在职培训与提高、促进我国较高质量双语教育实...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祖嫘
美国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空间等多模态话语类型。研究美国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所具备的丰富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特点,为开发和丰富国际汉语教学课堂资源和教学话语模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探索空间。笔者通过对美国犹他州和明尼苏达州小学一年级三位教师中文沉浸式课堂教学的观摩和分析,总结出美国中文沉浸式教学有如下优点:多模态话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多元智能;多模态话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和创造力;多模态话语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活跃课堂气氛,兼顾课堂管理和教学内容的完成,充分地发挥学生快乐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关键词:
美国 中文沉浸式教学 多模态话语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晅 吴瑞林 孙菲菲 徐舸 王亦杉
双向双语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实施方式独到的新型双语教育模式。本文首先对国外双向双语教育实践的规律、特点和效果进行了梳理总结;国外实践的结果表明,参加双向双语教育项目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和语言能力上都展现出积极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对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向双语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创建积极有利的社会环境氛围、制定相应的区域性支持政策、提高学校层面的双语教育管理水平、提倡家校共建TWI项目、深入开展双向双语项目意向调研等实施建议。
关键词:
双向双语教育 双语教育模式 民族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强
美国的传统双语教育制度形成于 2 0世纪 60年代末 ,3 0多年来没有什么重大变化。但是近年来 ,公众对传统的过渡式双语教育越来越不满 ,于是由民间发起了一场用英语浸入式取代传统双语教育的改革运动。加利福尼亚州于 1 998年通过了改革法案 ,几年来学生的英语和学科成绩都有显著提高。到目前为止 ,亚利桑那州和马萨诸塞州也已通过了类似加州的双语教育改革法案
关键词:
传统双语教育 英语浸入式 议案 法案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陶俊 石美姣 崔雨萌
沉浸式文旅空间是一种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体验相结合,通过设计物理场景,或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创造出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旨在为用户提供沉浸式体验。然而,对沉浸式文旅空间的概念、模式以及沉浸要素鲜有研究,对推进沉浸式文旅体验和布局沉浸式空间带来挑战。文章梳理沉浸式体验的关键概念并辨析其关系,提出将沉浸式文旅空间由虚拟空间拓展到物理空间和数实融合空间三种模式并分析其样态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安大唐不夜城文化街区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论证沉浸式文旅空间的关键沉浸要素;最后从政策引导、技术动向和实践创新上分析沉浸式文旅空间的发展趋势,为推进传统物理文旅业态向沉浸式文旅空间转型提供借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央青
近年来,沉浸式汉语教学在美国发展迅速,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提高汉语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研究以犹他州为研究背景,以Uintah小学汉语沉浸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分析推动犹他州沉浸式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结犹他州汉语沉浸式教学实践模式的特点、效果,以期对汉语国际传播和国际汉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莉颖
本文对美国《双语教育法》出台的动因、基本内容与双语教育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双语教育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做了剖析,认为美国双语教育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双语教育立法。我国双语教育要健康发展,加速双语教育立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
美国 双语教育立法 双语教育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建 陈清荷
沉浸式体验是当今文化与科技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业态,也是文化产业领域中具有前沿性和成长性的新兴样式。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大学、企业等纷纷加大了对它的研究和开发,中国必须在这一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从它的特征和意义看,它是一种以空间造境为核心业态、依托数字化准客体而建立起来的体验活动;它让观众从真实的体验进入虚构的世界,传达了创作者对于自我、万物、世界、宇宙等的新解读和新表达。从它的内在结构和发展机制看,它具有大奇观、超震撼、全体验、逻辑力的产业形态;它集成了大量科技成果的数字化"准客体",又融入了大量富于现代审美特色的创意内容。从它的创新活力和产业竞争的角度看,中国要加快发展沉浸式体验,就要在文化产业领域推动"科创+文创",形成多学科联合攻关的优势,高度关注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需求,在扩大开放中集聚全球创新资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妥建清 苗文宇
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媒介融合,沉浸式艺术的生产利用任何可塑造沉浸感的新旧媒介,实现“泛媒介融合”。其跨媒介叙事方式有助于构建去中心化生产模式,并将过去“传播—接受”的线性路径转变为“人即媒介,媒介即人”的不分彼此的状态。“沉浸场域”开放的意义空间促使观者以具身性的方式参与其中,藉由身体赋予作品生命力,形成技、身、心的合一。沉浸式艺术以观者的接受和创造性理解作为文本意义生成的根源。这一本己性体验不仅契合了沉浸式艺术“可能性高于现实性”的特质,而且能够帮助观者建构自身精神世界的力量。沉浸式艺术使得媒介与人、身体与作品、文本与观者的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从“间性”问题出发探讨沉浸式艺术生产,可以走出当代艺术发展中流行的“唯技术论”与“唯艺术论”的困境,重新审视未来艺术的发展和审美嬗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